王海英 赵波波 马迪将 史 军
(1.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浙江 余姚 315400;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1],AR发病率高达25%,其具有反复发作、治愈困难等特点,控制不及时可影响患者记忆力,严重时引起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等并发症,降低生活质量。目前粉尘螨滴剂是临床治疗AR常用药物,其能够有效改善鼻部症状,但单独使用作用靶点单一,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不能彻底根治,导致整体治疗效果不佳[2]。近年来中医针对AR发病机制进行辨证论治,在控制疾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药物副作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3]。补阳疗嚏汤具有祛风散寒、健脾益肺、通窍固本之功效[4]。基于此,本研究在粉尘螨滴剂基础上联合补阳疗嚏汤治疗虚寒型AR患者,并观察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旨在为此类患者寻求安全、高效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AR诊断标准[5]。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常见临床表现拟定[6]。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西医、中医诊断标准者;2)年龄 18~60岁;3)中医证型均为虚寒型;4)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其他证型 AR;2)合并严重哮喘;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急性鼻炎、鼻窦炎或血管运动性鼻炎;5)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者;6)近1周内接受中西药物系统性治疗者;7)严重心、肝、肺、肾等功能异常者;8)既往有过敏性休克史或上呼吸道感染史。
1.2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余姚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虚寒型AR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龄21~57 岁,平均(36.59±8.16)岁;病程 1~9 年,平均(5.36±1.24)年;程度:轻度 14 例,中度 31 例,重度 6例;类型:间歇性35例,持续性16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 24 例;年龄 19~55 岁,平均(36.42±8.13)岁;病程 1~8 年,平均(5.30±1.29)年;程度:轻度 13 例,中度28例,重度10例;类型:间歇性37例,持续性14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两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基础干预,具体为向患者详解AR发病机制相关注意事项,嘱患者远离过敏源,重视饮食和补充微量元素[7]。对照组给予粉尘螨滴剂(规格:2 mL,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60012,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治疗[8]。 具体方案:第 1 周、2 周、3 周分别使用蛋白质量浓度为 1、10、100 μg/mL 的 1 号、2 号、3 号粉尘螨滴剂,每周 1~7 d 分别含服 1、2、3、4、6、8、10 滴;4~5周使用蛋白质量浓度为333 μg/mL的4号滴剂,3滴/次;6~8周使用蛋白质量浓度为1000 μg/mL的5号滴剂,2滴/次。以上均为每日1次,共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疗嚏汤治疗。组方:黄芪、党参各20 g,葛根、牡丹皮、白术、干姜、紫草、赤芍各15 g,鹿角霜、巴戟天各12 g,防风、徐长卿、苍耳子、生地黄、辛夷(包煎)各9 g,甘草、细辛(后下)各6 g。上述药物加水至浸过药面3 cm,2 h后使用大火煮沸,煮沸后改为文火煎30 min,加入适量水复煎,将2次所得药液混合,并分别于早晚饭后30 min服用。每日1剂,共治疗8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喷嚏、鼻塞、鼻痒、流涕4项症状进行评分,按照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采用标有0~10刻度的直尺,其中0为无症状,10为症状严重,患者依据自身症状情况在相应位置标记,并由专业医师判定。2)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进行统计。3)血清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IL-4、IFN-γ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4 mL,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并置于-80℃冰箱内待测,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4)免疫功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CD3+、CD4+、CD8+、CD4+/CD8+水平, 采集患者肘静脉血3 mL,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5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9],并结合疗效指数判定,其中疗效指数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显效:鼻塞、流涕等症状明显缓解,疗效指数≥80%。有效:鼻塞、流涕等症状有所改善,疗效指数为40%~79%。无效:鼻塞、流涕等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疗效指数<40%。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与总例数比值。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喷嚏、鼻塞、鼻痒、流涕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 时间喷嚏 鼻塞 鼻痒 流涕观察组 治疗前(n=5 1)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3 1±0.3 2 2.6 9±0.4 1 2.4 5±0.3 4 2.3 5±0.3 1 1.1 6±0.2 1*△ 1.1 2±0.2 3*△ 1.2 9±0.1 8*△ 1.1 1±0.2 0*△3.2 8±0.3 6 2.6 7±0.4 2 2.3 8±0.3 7 2.2 6±0.3 3(n=5 1) 治疗后1.5 9±0.2 4*1.4 0±0.2 9* 1.4 1±0.2 5*1.3 0±0.2 7*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观察组总有效率92.16%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治疗前后IL-4、IFN-γ水平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IL-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 (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 IL-4、IFN-γ水平比较(n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 IL-4、IFN-γ水平比较(ng/L,±s)
组别 时间 I L-4 I F N-γ观察组 治疗前 2 6.4 5±2.2 8 6.5 9±1.4 2(n=5 1) 治疗后 1 3.5 7±1.2 6*△ 1 5.7 1±2.3 0*△对照组 治疗前 2 6.3 9±2.1 4 6.4 8±1.4 7(n=5 1) 治疗后 1 7.2 8±1.5 3* 1 2.6 4±2.1 5*
2.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 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s)
组别 时间C D 3+ C D 4+ C D 8+ C D 4+/C D 8+观察组 治疗前(n=5 1)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5 6.8 7±1 0.3 1 2 8.7 6±6.4 3 3 2.7 4±6.3 5 0.8 7±0.2 9 7 9.6 8±1 1.4 2*△ 4 1.5 9±7.4 6*△ 2 4.1 9±5.1 3*△ 1.5 8±0.2 7*△5 6.9 4±1 0.2 8 2 8.6 4±6.5 2 3 2.6 3±6.2 0 0.7 9±0.2 1(n=5 1) 治疗后6 7.5 5±1 1.2 4* 3 4.4 5±7.3 2* 2 8.1 6±5.2 2* 1.2 4±0.2 6*
AR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属于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致敏原是尘螨,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认为与遗传、生活方式改变、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作为Ⅰ型变态反应,AR主要由IgE介导。大量研究证实,AR与免疫应答异常有关。Th1与Th2分别分泌IFN-γ和IL-4,其中IFN-γ能够诱导Th1细胞分化,并通过抑制IL-4从而拮抗 IgE 反应[10]。IFN-γ和 IL-4属于调节因子,能够有效调节IgE合成,因而合理调控二者水平控制AR进展[11]。另有研究表明,在AR发展过程中,T淋巴细胞发挥关键性作用[12]。 其所含的 CD4+、CD8+两大细胞亚群处于平衡状态时,可有效维持机体免疫功能,一旦比例失调,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可诱导AR发生。目前粉尘螨滴剂是临床治疗虚寒型AR常用药物,通过逐渐增加服用剂量,并维持足够疗程,可有效增加免疫系统对变应原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症状,进而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状[13]。但由于该病病程较长,长期服用可引起局部瘙痒,停药后易出现反复发作现象。
中医学将虚寒型AR归于“鼻鼽”范畴。《政治要诀》中认为“清涕者,脑冷肺寒所致”;《医贯》中论述“肾虚不能制水,洪水泛滥而为痰”。中医认为该病发病机制是脏腑虚损、外邪侵袭、营卫不固、耗伤肺气、肺失宣泄、气不摄津、发为鼻鼽。中医治疗原则为温肺散寒、益气健脾、通利鼻窍。补阳疗嚏汤中黄芪性温,具有益气固表之功效;党参可健脾益肺;牡丹皮性温,具有活血散瘀之功效;赤芍可消肿散瘀;鹿角霜善温阳补肾;徐长卿善宣通鼻窍;苍耳子味辛,具有发散风热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药物共奏温肾散寒、祛风止嚏之功效[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可有效对抗环磷酞胺,改善T淋巴细胞水平,提高免疫功能[15]。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赤芍总苷可纠正Th1/Th2漂移,降低IL-4水平,重建免疫功能。丹皮酚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具有提高作用,并能增强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喷嚏、鼻塞、鼻痒、流涕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采用补阳疗嚏汤联合粉尘螨滴剂可有效改善虚寒型AR患者鼻塞、流涕等临床症状。观察组IL-4、IFN-γ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可有效改善患者IL-4、IFN-γ水平。本研究于治疗后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提示二者联合较单一药物治疗效果好,可提高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采用补阳疗嚏汤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虚寒型AR患者,可有效改善鼻痒、流涕等临床症状和IL-4、IFN-γ水平,提高免疫功能和临床疗效。但由于样本数量限制,本研究存在局限性,未对远期疗效及复发率进行统计,今后将在扩大样本数量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1] 邱若庆,吴湘萍,李洁,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通气功能及血生化指标评估[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6):782-785.
[2] 杨姜德,徐挺兰,张敏,等.百令胶囊联合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师,2016,19(5):947-949.
[3] 张军华,田浩,谢飞,等.针药结合治疗肺脾虚寒型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6,36(12):2208-2210.
[4] 蔡纪堂,王俊杰,王慧敏,等.补阳疗嚏汤治疗虚寒型变应性鼻炎 51 例[J].中医研究,2016,29(8):16-18.
[5]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0,38(6):67-6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28-229.
[7] 张志敏,李国义,陈向军,等.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281-283.
[8] 岑士青.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043-1045.
[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0]徐崟,蒙珊,吕计宝,等.穴位埋线治疗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 IL-4、IFN-γ 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0(2):30-33.
[11]刘鸿.发泡灸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观察及对血清IgE、IL-4、IFN-γ 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3,37(02):177-178.
[12]徐桂容,杜晓东.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3,39(1):78-80.
[13]周丽枫,王洁,陈彦球,等.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多种变应原过敏的变应性鼻炎儿童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26(20):913-916.
[14]胡海慈,任璐璐,孙麦青.温肺健脾益气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2):279-281.
[15]罗恬,吴秦川,王乃平.桂枝加黄芪汤对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部分机制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584-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