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顶叶皮质NO、5HT的影响*

2018-03-28 09:05杨芳媛郭秋蕾洪性勋袁静云王紫娟刘清国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3期
关键词:补法泻法顶叶

战 河 王 赫 杨芳媛 郭秋蕾 洪性勋 袁静云 王紫娟 刘清国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近年来,高血压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首要因素之一,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可造成心、脑、肾损害并可诱发脑血管意外等危急重症。针刺治疗高血压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增多,准确运用补泻手法是临床取效的重要环节,捻转补泻可通过不同途径对机体产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针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太冲穴激活的主要脑区包括左侧顶叶[1],王葳等研究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成像,发现针刺期与针刺后效应期激活的脑区包含顶上小叶与顶下小叶[2]。反过来,高血压亦会对顶叶皮质造成损害,Michael L.Alosco等人的研究表明高血压可致脑灌注减少、包括顶叶在内的脑皮质厚度减少[3]。临床报道显示高血压诱发的脑出血顶叶出血数量亦不稀少。综上,在针刺调控血压的中枢整合机制中,顶叶为重要一环,其中神经递质的差异表达具有重要影响;高血压亦可使顶叶皮质受累,造成损害。以往对调控血压的研究少有涉及脑皮质层面,故此次欲初步探索,运用微板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捻转补泻手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顶叶皮质一氧化氮(NO)、5-羟色胺(5-HT)的影响及其血压值变化,探讨针刺调控血压的中枢机制中,活跃脑区顶叶重要神经递质NO、5-HT的含量变化与血压变化的相关性,同时研究针刺调控血压的效果,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借鉴与思路。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HR 40只,WKY(Wistar-Kyoto)大鼠10只,雄性,9周龄,体质量(210±15) g。 WKY 大鼠 10只作为空白组对照。均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养殖中心,许可证号:SCXK(京)2012-0001。50只大鼠均饲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动物房,SPF级。每日自由进食及饮水,喂养饲料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2006年科技部发布的 《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4]。所有实验操作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动物保护与使用委员会批准(批准号:BUCM-3-2016090301-3003)。

1.2 实验仪器 毫针:中研太和牌一次性30号0.5寸毫针,北京中研太和医药有限公司提供;动物无创血压测试仪 (BP-6),成都泰盟生物仪器有限公司提供;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慧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NO试剂盒(微板法),南京建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造模与分组 造模:以收缩压持续在150~175 mmHg的雄性Wistar京都种大鼠与收缩压为130~140 mmHg的雌性Wistar京都种大鼠交配,得到收缩压都大于150 mmHg的子代,再选用血压较高的大鼠进行近亲交配,依次进行这种选择性近亲交配20代而获得稳定的高血压遗传性,从而建立了SHR品种。本实验SHR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各10只。

1.4 干预方法 取穴:针刺各组均取 “太冲穴”(双侧),取穴参照《实验针灸学》[5]:于后肢足背 1、2 趾骨间凹陷处取“太冲穴”。干预方法: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1周后开始治疗,采用中研太和牌一次性30号0.5寸毫针直刺1~2 mm。针刺时让大鼠完全钻入鼠套内固定,从鼠套设计好的孔洞中露出下肢,以便于针刺操作。空白组:每日进行与针刺治疗组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不施以针刺。模型组:每日进行与针刺治疗组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不施以针刺。针刺组:针刺双侧太冲穴,留针20min,期间不进行任何处理。捻转补法组:针刺双侧太冲穴,以右手为刺手,大拇指作用力向前用力捻转,然后轻力退回,每次捻转幅度360°,60次/min,持续捻转3 min,共留针17 min。捻转泻法组:针刺双侧太冲穴,以右手为刺手,大拇指作用力向后用力捻转,然后轻力向前退回,每次捻转幅度360°,60次/min,持续捻转3 min,共留针17 min。各组共治疗28 d,每隔6 d休息1 d,每日下午治疗1次。所有针刺操作均由同一人实施。

1.5 标本采集与检测 1)测量血压。在室温(22±2)℃条件下,将清醒状态下的大鼠于36℃下预热(用温控器调节温度恒定)约15 min,用无创血压仪测量大鼠安静、清醒状态下的尾压,连续测量3次,取其均值,避免噪音等外界环境刺激对血压的影响。于开始针刺前1 d测量血压1次,针刺治疗开始后,于针刺的第3、8、13、18、23、27日测量血压值。正式测血压前训练若干次,每日测血压训练1次,连续3 d。2)NO、5-HT的测定。动物麻醉状态下,铡刀断头,剥离取出其顶叶皮质,4℃0.9%氯化钠溶液冲洗,滤纸吸干,迅速放入储存管中,移入-80℃冰箱待检,采用ELISA法测定其中5-HT的含量,运用微板法测定NO的含量,其计算公式为:组织中 NO含量=(测定 OD-对照 OD)/(标准OD-空白OD值)×标准品浓度/测定样本蛋白浓度。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如方差齐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大鼠针刺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 见表1。治疗前空白组与其余各组大鼠收缩压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第 3日,捻转泻法组与模型组之间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第 8日,捻转补法组、捻转泻法组与模型组、针刺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第13日开始,各组大鼠收缩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大鼠收缩压明显降低,捻转补法组次之,亦有所降低。在组内比较中,空白组从针刺第8日起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从针刺第8日起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从针刺第 18天起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捻转补法组从针刺第8日起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捻转泻法组从针刺第8日起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2.2 各组大鼠顶叶皮质5-HT、NO含量比较 见表2。5-HT含量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捻转补法组与其余各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捻转泻法组与捻转补法组、模型组、针刺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捻转泻法组大鼠顶叶皮质5-HT含量明显升高。NO含量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与模型组、针刺组、捻转补法组比较,捻转泻法组大鼠顶叶皮质NO含量明显升高(P<0.05)。

表1 各组大鼠针刺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mmHg,±s)

表1 各组大鼠针刺治疗前后收缩压比较(mmHg,±s)

与本组针刺前 1 d 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与针刺组比较,○P<0.05;与捻转补法组比较,□P<0.05;与捻转泻法组比较,△P<0.05。 下同。

组 别 n 针刺前1 d 针刺第3日 针刺第8日 针刺第1 3日 针刺第1 8日 针刺第2 3日 针刺第2 7日空白组 1 0 1 0 9.6 3±3.0 1 1 1 2.3 4±2.7 1 1 1 4.9 6±2.1 8△□▼ 1 1 7.2 5±1.5 0△□◆○▼ 1 1 9.5 3±1.2 0△□◆○▼ 1 2 1.1 0±1.2 2△□◆○▼ 1 2 2.9 9±1.3 6△□◆○▼模型组 1 0 1 6 5.9 4±3.9 3*1 6 9.1 1±3.0 2*△ 1 7 1.9 4±2.2 0*△□▼ 1 7 3.7 4±2.2 5*△□○▼ 1 7 5.7 4±2.3 4*△□○▼ 1 7 7.5 8±2.5 5*△□○▼ 1 7 9.3 9±2.4 6*△□○▼针刺组 1 0 1 6 5.0 4±4.4 2*1 6 6.2 6±3.5 4* 1 6 7.8 9±3.1 9*△□ 1 6 8.6 3±3.2 0*△□◆ 1 6 9.5 0±3.0 3*△□◆▼ 1 7 0.3 4±2.6 8*△□◆▼ 1 7 1.0 8±2.4 5*△□◆▼捻转补法组 1 0 1 6 6.7 9±1.4 2*1 6 5.8 2±1.9 5* 1 6 4.8 8±1.6 0*▼ 1 6 3.4 7±1.5 0*△◆○▼ 1 6 2.3 9±1.5 8*△◆○▼ 1 6 0.7 8±1.8 0*△◆○▼ 1 5 8.8 4±1.6 6*△◆○▼捻转泻法组 1 0 1 6 7.4 4±3.0 6*1 6 5.2 9±3.0 5* 1 6 2.3 1±2.8 5*▼ 1 5 9.7 9±2.6 2*□◆○▼ 1 5 7.4 2±3.0 8*□◆○▼ 1 5 5.8 8±3.2 3*□◆○▼ 1 5 3.3 3±3.0 5*□◆○▼

表2 各组大鼠顶叶皮质5-HT、NO含量比较(±s)

表2 各组大鼠顶叶皮质5-HT、NO含量比较(±s)

组 别 n 5-H T(n g/m L) N O(n m o l/m g)空白组 1 0 9.0 6±1.6 2□ 1 0.1 1±2.0 2模型组 1 0 4.8 6±1.2 8*△□ 6.5 2±1.9 3*△针刺组 1 0 5.1 1±1.2 1*△□ 7.5 3±1.3 7*△捻转补法组 1 0 6.4 2±1.0 2*△ 7.9 7±1.5 3*△捻转泻法组 1 0 8.0 5±1.3 5□ 9.6 2±1.2 6

3 讨 论

太冲穴是治疗高血压病的要穴。笔者前期研究发现[6]对患者双侧太冲穴施针刺捻转泻法有良好的降压效果,良性刺激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及交感神经末梢,良性信息作用于大脑皮质,激发高级神经中枢的整合[7]。本实验采用SHR作为模型组。SHR出生后血压随鼠龄不断升高,为最适合进行高血压研究的成熟模型。WKY大鼠是用Wistar大鼠培育而成,为SHR的正常血压对照品系,本实验用之作为空白组的实验动物,观察其与各组SHR之间血压的差异。

空白组大鼠从第8日起血压较针刺前1 d逐渐升高,因每天对其进行与其他组大鼠相同的抓捉固定刺激会引起应激反应,久之造成空白组大鼠应激性血压升高。模型组从第8日起血压较针刺前1 d逐渐升高,因SHR随周龄增加而血压升高,且抓捉刺激亦对其血压升高有影响。针刺组从针刺第18日起血压与针刺前1 d比较有显著差异,开始有明显升高的时间晚于模型组10 d,可见针刺延缓了针刺组大鼠血压升高进程。捻转补法组与泻法组大鼠血压均从针刺第8天起开始逐渐降低,说明捻转补法与泻法可有效降低SHR血压,捻转手法的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捻转泻法组与补法组相比,血压下降更快,降压幅度更大,从针刺第13日起即差异显著,降压效果最好。

5-HT对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调节作用[8]。在1954年Page就提出5-HT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5-HT有复杂的心血管效应,可通过激活中枢5-HT1A受体、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迷走神经兴奋性而降低血压和心率[9]。有研究表明给大鼠ICV注射5,6-双羟色胺可建立中枢5-HT缺损的实验性高血压大鼠模型,该模型的形成与中枢5-HT含量减少密切相关,提高内、外源性5-HT含量能降低EHR的平均动脉压,且其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5-HT1A受体介导的[10]。当血压发生变化时,中枢5-HT1A受体结合容量发生继发性改变。不同脑区中枢5-HT1A受体结合容量可能与高血压的发生相关[9]。

本实验结果显示大鼠顶叶皮质5-HT含量模型组较空白组明显降低,表明SHR的血压升高可能与顶叶皮质5-HT含量的降低有关。捻转泻法组大鼠顶叶皮质5-HT含量较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明显升高。

NO对脑血管张力、血压及脑血流的调节起重要作用[11-12]。中枢 NO 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关[13]。NOS是生成NO的关键酶,所以NOS的分布对NO的产生部位与生物学效应至关重要[14]。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其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15]。NO能够降低全身平均动脉血压,控制全身各种血管床的静息张力,增加局部血流,是血压的主要调节因子[16]。中枢神经系统内NOS的抑制或NO合成的减少,则可能诱发血压升高以及神经细胞的破坏。

实验结果显示,大鼠顶叶皮质NO含量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降低,表明SHR的血压升高可能与顶叶皮质NO含量的降低有关。捻转泻法组大鼠顶叶皮质NO含量较模型组与各治疗组明显升高。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发病的复杂中枢机制中,在脑皮质层面,顶叶皮质中5-HT与NO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原因之一,对SHR大鼠“太冲穴”进行针刺捻转泻法可以使顶叶皮质中降低的5-HT、NO含量显著升高,有效降低血压水平,即在脑皮质层面顶叶区域,针刺降压效应可能是通过使其中的重要神经递质NO、5-HT含量重新升高介导的,这可能是针刺调控血压的中枢机制之一,捻转泻法对这两种神经递质含量的上调幅度最大,降压效果最佳。针刺治疗高血压的中枢机制十分复杂,中枢不同层面、不同神经递质的差异表达、信号转导通路等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王小龙,孙曌,傅帅,等.基于经穴效应与颅内经络的关系对针刺高血压病合并脑萎缩患者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17(12):2591-2597.

[2] 王葳,李坤成,单保慈,等.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53(1):29-35.

[3] Alosco ML.The impact of hypertension on cerebral perfusion and cortical thickness in older adults[J].J Am Soc Hypertens,2014,8(8):561-570.

[4] 关于发布《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的通知[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22(4):35-36.

[5] 林文柱,王佩.实验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60.

[6] 朱广旗,吴远华,吴邦启,等.针刺曲池和太冲对高血压病不同证型的疗效[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1):4-6.

[7] Wang Z,Liang P.Acupuncture modulates resting state hippocamp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alzheimer disease [J].PLoS One,2014,9(3):e 911.

[8] 黄筵诞.浅论门静脉高压症外科的现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2):765-766.

[9] 周静,唐仲进,刘垣升,等.大鼠中枢5-HT_(1A)受体的结合容量与高血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523-525.

[10]陈晓萍,邱学才.中枢5-羟色胺缺损引起的高血压及其中枢机理[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0,15(1):53-56.

[11] Iadecola C.Regulation of the cerebral microcirculation during neural activity:is nitric oxide the missing[J].Trendsneurosci,1993,16(6):206-214.

[12] Kuluz JM,Prado R.Hypothermic cerebral vasodilation is mediatedbynitricoxide[J].SocNeurosci,1992,18(2):404-410.

[13]周泉生,阮长耿.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异常与疾病[J].生理科学进展,1995,38(2):169-171.

[14]张辉,祝生源.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尾壳核和大脑皮质中的分布[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7,13(3):5-7.

[15]王生福,童鑫康,姜平,等.大鼠大脑皮质微血管的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及终末的正常分布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2,38(3):263-266.

[16]王家有,唐纯志,贺振泉,等.针刺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血浆内皮素-1和血清NO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15):1943-1945.

猜你喜欢
补法泻法顶叶
浅论《黄帝内经》针刺补泻操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浅析应用“补法”治疗慢性肝病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人顶叶体积
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信号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太阳穴
薛一涛教授运用补法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顺时针揉通便 逆时针揉健脾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