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LP-PLA2水平的影响分析

2018-03-28 03:44:00关春红苏成标李善敬许锦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4期
关键词:醒脑进展缺血性

关春红 苏成标 李善敬 许锦荣

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湛江 524023;2.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广东湛江 524023;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湛江 524023

缺血性脑卒中总指大脑供血不足﹑脑部供血动脉(椎动脉与颈动脉)出现闭塞或是狭窄所导致的大脑组织坏死[1]。其分为四大种类:脑缺血短暂性发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性脑卒中[2]。其中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也称作为进展性脑卒中(stroke in progression,SIP),指患者于病发1周内给予了正规临床治疗,可患者病情任然不断加重,甚至进展恶化致死[3]。在所有脑卒中患者中,SIP不仅发病率相对较高,而且还有很高的致残与病死率,为临床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种脑血管病变。目前治疗SIP的措施有降纤及抗凝与抗聚等,但是临床效果不尽人意。我院采用醒脑静治疗SIP取得一些临床疗效,现做如下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共有98例患者被确诊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入选标准:(1)神经功能缺损在临床持续存在;(2)入院发病24h内;(3)所有患者影像学等资料齐全;(4)患者或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进展性脑卒中是由出血性引发;(2)脑缺血短暂发送者;(3)心源性脑梗死或其他瘤性脑卒中患者;(4)参与其他研究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44~78岁,平均(66.33±7.04)岁;高血糖10例,高血脂26例,高血压35例。对照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66.73±7.34)岁;高血糖11例,高血脂24例,高血压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基础病史等方面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脑水肿﹑抗凝及控制血压等基础药物治疗,使其达到改善微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醒脑静注射液(Z32020563,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L),用法为:10mL/次,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H62020838,酒泉大得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50mL:2.25g)250mL稀释后经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为2周,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剂量的安慰剂,疗程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共14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治疗前后CRP﹑MMP-9及Lp-PLA2水平检测:抽取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mL,加入抗凝剂枸橼酸钠,行15min以3000r/min离心,去上清,置于-20℃冰箱待测。血清 MMP-9与血浆Lp-PLA2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所有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于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执行。

1.4 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分)进行判断[4],NIHSS评分:包括意识﹑上与下肢肌力﹑视野﹑失语﹑面瘫﹑共济失调﹑凝视﹑感觉﹑忽视症及构音障碍共11项,总分为0~42分,其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疗效评价:显效:5分<NIHSS评分<15分;有效:15分≤NIHSS评分<20分;无效:NIHSS评分≥20分。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予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显效和总有效占比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s,分)

注:观察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P=0.000;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P=0.000。对照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P=0.089;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P=0.000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 49 24.58±6.76 16.56±5.15 9.41±3.03对照组 49 23.96±6.39 21.79±6.12 12.78±4.23 t 0.467 4.577 4.534 P 0.642 0.000 0.000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s,分)

注:观察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P=0.000;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P=0.003。对照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P=0.000;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2周比较,P=0.000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2周 治疗后4周观察组 49 14.81±4.36 56.35±19.24 70.16±25.16对照组 49 14.87±4.41 31.79±11.36 52.24±18.93 t 0.068 7.694 3.984 P 0.946 0.000 0.000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MMP-9及Lp-PLA2水平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MMP-9及Lp-PLA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RP﹑MMP-9及Lp-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MMP-9及Lp-PLA2水平值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MMP-9及Lp-PLA2水平值比较(± s)

组别 n CRP(μg/mL) t/P MMP-9(ng/mL) t/P Lp-PLA2(μg/L) t/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9 5.83±1.25 1.96±0.57 19.719/0.000 213.12±32.74105.41±30.56 16.835/0.000 57.95±7.41 21.66±5.16 28.133/0.000对照组 49 5.78±1.43 2.75±0.84 12.789/0.000 216.79±35.16164.57±37.83 7.078/ 0.000 59.59±6.96 35.74±5.84 18.375/0.000 t 0.184 5.448 0.535 8.515 1.129 12.647 P 0.854 0.000 0.594 0.000 0.262 0.000

3 讨论

SIP是较为特殊的一种脑梗死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起因,当然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精神状态与年龄等均密切关联[5]。具体发病机制有如下几点:(1)血栓症状的蔓延或扩大进一步加剧,易合并其他身体因素致使脑灌注时减少血流量﹑近心端血栓及不良循环代偿等症状的出现;(2)侧支循环失通,远端动脉因脱落血栓阻塞,使血流减缓﹑低血压及脱水等症状出现,致使血管发生血栓及痉挛等并发症,导致SIP;(3)脑梗死症状出现后,自由基发生过度刺激反应及毒性氨基酸(兴奋性)作用等,加速神经细胞凋亡;(4)如患者血压出现过低使得脑灌注不足,加重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如患者血糖出现过高,致使细胞出现酸中毒,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功能损伤;(5)感染﹑发热及水电解质发生紊乱等也与SIP有关。病发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在48h内会呈现逐渐进展亦或阶梯式加重[6]。

本文通过对比常规疗法与醒脑静治疗SIP的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疗后显效及总有效占比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符合张阳等[7]的报道,这表明醒脑静对治疗SIP疗效显著。醒脑静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主要组成成分有栀子﹑黄芩﹑黄连﹑麝香及冰片与郁金,其中栀子对三焦邪热具有清泻解毒开窍之功效,麝香具有开窍之效,郁金有化痰顺气﹑活血行气及开窍之功。诸药联合共奏醒脑开窍﹑化痰通络及清热解毒的作用[8-9]。经现代药理证实,醒脑静可以快速穿透血脑屏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作用[10]。另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与郑锐锋等[11]的报道一致,这表明醒脑静治疗SIP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这是由于醒脑静中栀子具有非常强的镇静神经中枢的作用。醒脑静中诸药为伍对消失脑部水肿,使颅内压有效降低,避免脑疝,进而使的大脑血氧供应得以有效的改善,清除自由基,调节代谢,最终促进恢复脑细胞[12]。此外,本研究还得出,治疗后2周及4周两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醒脑静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这是由于醒脑静使SIP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有效改善,再加其清热解毒﹑醒脑开窍之功效,从而改善了患者生活能力[13-14]。最后,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CRP﹑MMP-9及Lp-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醒脑静能有效降低SIP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有研究指出,SIP的发生与患者机体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以及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关系密切。CRP为重要的机体炎性反应标志物,通过其较高的敏感性,能对患者的病情与发展程度给予及时反映。CRP还可以作为SIP预后的重要指标。Lp-PLA2为重要的磷脂酶A2家族成员,由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有研究指出,Lp-PLA2是炎性反应的一种标志物,其参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全程,其水平的升高可能会激活炎性递质,进而激活机体凝血机制,导致血栓形成[15-18]。MMP-9属于中性粒细胞蛋白酶家族,对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醒脑静为中药制剂,其中麝香可穿透血脑屏障,进而兴奋中枢神经,抑制炎性反应,冰片可有效控制炎性因子释放,从而有效控制炎性反应[19-20]。

综上所述,醒脑静用于治疗SIP患者疗效明显,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效果显著,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有效控制炎性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1] 王占峰.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因素及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4):62-63.

[2] 张丹奎.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和颅内血肿液中IL-1β﹑IL-6﹑TNF-α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22):6421-6422.

[3] 郭大成,李军.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5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8):970-971.

[4] 佟振花,田立,刘晓婷,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246-247.

[5] 周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5):960-961.

[6] 罗润嫦,欧列斌,赖永娥,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 [J].中国药师,2015,18(9):1542-1544.

[7] 张阳,谢云杰,魏玉镇,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6,37(8):997-999.

[8] 唐元瑜,纪立金.缺血性脑卒中火毒病因假说的构建[J].中医杂志,2017,58(14): 1196-1199.

[9] 孔咏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77-79.

[10] 徐琴,张微微,魏微,等.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3,21(7):619-622.

[11] 郑锐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进展间隔时间的探讨研究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4):350-351.

[12] 庄献博,王未飞,单广振,等.青中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G﹑白细胞介素-17﹑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7,5(1): 51-54.

[13] 郑高,唐风云,张钰,等.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临床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2,12(5):392-394.

[14] 涂雪松.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3):192-194.

[15] 丁文涛.丹红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NIHSS量表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4):60-62.

[16] 潘东,李曼.醒脑静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灌注后脑保护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14):1738-1740.

[17] 许长敏,张小健,刘晶晶,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的疗效观察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3):161-162,165.

[18] 袁方,李伟,刘丙丽,等.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 [J].海南医学,2017,27(08):1223-1226.

[19] 连世敏.醒脑静注射液佐治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的疗效分析 [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31):81-83.

[20] 安雨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卒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J].临床研究,2016,24(10):32-33.

猜你喜欢
醒脑进展缺血性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基层中医药(2022年2期)2022-07-22 07:39:12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39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星蒌醒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