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帅 孙楠 隋新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向应用型教学转型时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改革思想,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方案,并且以护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典型案例,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案,阐明了“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成果。
关键词:专业需求;分类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目前,由于各地区中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水平不均等,造成了大学生在进入高校初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层次不同,如果按同一标准、同一要求,以“一刀切”的模式实施计算机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那么,面对着近90%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该如何按专业进行知识分层,教学分类等诸多问题就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了。目前,许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然按照传统教育模式授课,因此,存在的的问题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讲练分离。即将理论课程和上机辅导分为两个教学环节,存在着上理论课时,学生只能出耳朵听老师讲的现象,对于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不能马上操作,课堂枯燥乏味,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无法让学生及时理解及应用教师每堂课所讲重点,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导致了恶性的循环。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层次不明确。教学采用“一刀切”模式,即全校各专业授课内容一致,深浅统一,不考虑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水平及各专业的需求。造成了学习上两极分化的局面。基础好的、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过于简单;而对于底子薄的、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不好理解,这种情况也使得授课教师上课时不好把握进度,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应试教学。目前部分高校把计算机等级成绩和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学位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为了顺利拿到学位证,不得不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试题练习等,致使好多学生毕业了都不知道如何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辅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工作,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后果。另外计算机基础教学忽略对了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不知如何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利用计算机等,因此造成学生很大困惑,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因此,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按层次分类教学,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何为“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
所谓“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主要是指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如何将教学内容紧密地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案。目前,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多采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模式进行课程设置,在知识分层与专业分类方面体现得并不明确。根据上述的问题,我们需制定出相关实施方案。
二、“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实践方案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校35个非计算机专业进行调研,通过了解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及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我们提出了服务于专业、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基础知识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及“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第二学年)”。
基础知识课程体系设计。面向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讲授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自动化等软件。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教学,在入学初期对于少数已具备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进行了免修考试,通过考试的直接获得相应学分。基础知识课程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计。面向全校所有非计算机专业,根据专业需求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文理专业设置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艺术类专业根据专业所需,选择1至2种软件,以Photoshop、Au.toCAD、Flash及Dreamweaver为主要教学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设计如表2所示。
教学案例1:护理专业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
教学课程: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及应用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生的计算思维。
教学内容:以一个完整的数据库应用项目——学生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主要的教学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照“任务功能描述一用户需求分析一数据库设计一前台窗口设计”的开发流程,根据所学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数据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整个数据库开发的每一阶段,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期结束时,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小型的数据库应用软件。Access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及应用的教学思路如图1所示。
教学案例2: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教学课程:AutoCAD基礎绘图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习AutoCAD绘图软件,以各种实例讲解基础绘图工具的使用,掌握二维绘图以及三维绘图基础和实体造型,为专业软件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以一个完整的AutoCAD作品——房屋平面图设计为主要的教学实践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AutoCAD中绘图工具即绘图编辑方法的讲解,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整个图形中的每一个部分,在绘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期结束时,能够独立完成房屋平面设计图的绘制。
三、教学效果评价
考试作为教学中的主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试方式是纸质化考试,在试卷中反映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计算机的学习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考察学生是否能以计算机为工具,真正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这也是学习计算机这门课的目标。在“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那么对应的考评方式也要有所调整。文理类学生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评过程中侧重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对于艺术类学生,则采用模块考试方式,将软件学习划分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结束后进行测试,做出学生满意的作品。通过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真正达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通过上述内容,阐述了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该如何更好地贴近专业,服务于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这些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作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课题”项目主要以我校非计算机专业为试点进行实践研究,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的分类教学方法已经全面铺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还应再接再厉,进一步进行深入的研究,让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