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通过中职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8-03-27 06:48彭程熙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评价机制人文素养

彭程熙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贯穿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全过程,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潜移默化?本文在语文课程设置、教材研发、评价机制等方面做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人文素养; 专业素养; 评价机制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时间“工匠精神”的热度在中国范围内几乎全覆盖。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实现产业和经济转型,我国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优质人才,尤其是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才。培育当代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呼唤,也是国家强盛的需要。但“工匠精神”不是三两天就能形成,需要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的培养。它就像一粒种子,首先应该在职业学校里孕育、发芽,学生步入社会后在职业岗位上反复磨砺才能开花结果。语文课是中职教育课程中的基础科目,对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特殊意义,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作为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与孕育重要场所的中职学校,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语文课堂中潜移默化?鉴于此,中职语文教育背景下的“有效教学”就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就目前中职生语文的学习状况而言,普遍存在基础差、说不清、写不好等问题,听说读写能力不强导致学生就业后职业发展空间明显受限。中职语文要想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培养学生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语文实用能力,建造好学生“工匠精神”的雏形,职教语文工作者任重道远。

一、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孕育

社会上普遍认为学生进入职校学习门槛低,对中职生过早的踏入社会也存在一些偏见,如认为他们毕业后专业技能不过硬、知识积累不全面、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社会经验等。目前,就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看,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那么,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等人文素质,将核心品质融合到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應充分认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将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作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与品质。

“工匠精神”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来解读,就是工匠的专业精神、职业态度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标准的规范以及职业情怀的培养来实施。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教师较注重专业课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个人素质的提升。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但语文涵养较差,走上工作岗位后只能从事一些简单重复的基础性工作,毫无发展空间。其实,“工匠精神”不仅要求劳动者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水平,还要求劳动者专注、细致,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涵养,因此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提升和构建学生的职业情怀、职业意识和职业思维,培养学生不断探索、追求进步的职业精神。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的几点思考

要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成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重新审视语文教学在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地位和价值,从课程设置、教材研发及评价机制等几方面入手进行探索和实践。

1.重新定位中职语文教学

目前中职教学体系语文教学定位存在一定偏差,转变传统的观念,为语文教学在中职教学体系中重新定位是实现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的当务之急。

语文教学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学生的基础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服务。职业语文能力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纳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系统中去,切实发挥语文课教学应有的作用,为“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好良好基础。

2.深度改革中职语文课程设置

传统课程中的“专业课”与“基础课”泾渭分明,但实际上专业与基础根本不可能分家,任何专业课程都是以汉语言文字做为根基,语文实属基础中的基础。按照职业学校的相关特点,语文课程的设置应划分得更细致、更具专业性,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甚至可将语文课划分为口语交际课、书法课、应用文写作课、速记课等等。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一是要充分结合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教学新理念。如针对幼师专业学生,让其多动口,培养专业所需的口语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对文秘专业的学生,让其多动脑,培养专业所需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让其多动手,多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培养专业所需的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引导学生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穿插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相关知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简言之,专业技能的发展需要学生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就大力培养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只有被放置到大的中职教育课程模块中,因地制宜地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培养的功能。

3.科学使用中职语文传统教材

当前,各省份都有自己的统编教材,在使用统编教材的时候,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进行甄别和处理,在语文课堂中不能死抱住传统的语文教学重难点、语法、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等,应放在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积极思考人生、挖掘想象力和创造力上。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提前下好功夫,充分找寻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真正让课堂丰富生动。

在科学使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还应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自主研发校本教材,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为使用而学习”的意识。如我校就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写了《晨读颂本》一书,让学生们晨读时诵读国学经典,陶冶性情,提升品位,为学生的职业理想的放飞插上翅膀,该校本教材反响强烈,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

4.创新培养目标的评价机制

科学的机制既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水平能进行合理的评价,还能对教和学两方面有正确的导向。在培养中职生语文能力的过程当中,要建立一套更为科学完整的评价机制。要针对当前中职生整体语文能力较差、各单项语文能力差异明显、各专业要求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元立体的、灵活有效的评价机制。

(1)变单一的试卷化模式为多元的评价模式。当前,多数学校测试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如何都是依据一张考卷,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对于评价标准,我做了一些尝试,如针对高铁专业、幼师专业等文科专业,侧重考核学生的会话能力,布置与其专业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们进行即兴发言,考察其应变能力和口语表达等能力;针对汽修、计算机等工科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其描述实操的具体过程,增强口语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笔者认为,要从听说读写等应用能力要素出发,设立多元化的考试与评价模式。

总之,对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评价要置之于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层面上,一可以较为全面地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做出评价,二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被传统考试遮盖了的某些优势,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们的专注细致的精神,让“工匠精神”早早根植于脑海。

(2)要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评价时,我们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还应注重培育过程,如:前期可通过综合测试将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进行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学年确立不同的能力发展目标,将学生语文能力的推进情况纳入终端评价,这样更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如此,学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和终极目标,便于了解自身不足,通过学习和训练,达到提升语文职业能力的目标。

(3)改变评价主体的单一性。在传统的评价机制中,评價学生语文学习技能和水平的主体就是语文老师。如果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成为现实,那么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也就必须得到改变。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在课堂教学中完成,需要去广阔的第二课堂培养和实践各种语文能力,评价主体可以是同学,可以是父母,还可以是实习单位等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过程,有以上的一些机制和途径,相信中职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培养一定能有较大的收获。

三、结语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非常重要且必要,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学生职业理念的形成和终身发展意义非凡。通过语文课堂及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情怀。有强烈职业情怀的人,才能够从内心产生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需求意识和深刻理解,从而无限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特别的敬业精神。培育学生的爱岗敬业的精神,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最终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社会的发展。

做为职校语文教师,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为重点,让劳动、技能和创造的价值和意义在学生脑海中及早的生根发芽。“工匠精神”的培育一旦开花结果,才能真正营造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叶桉,刘琳.略论红色文化与职业院校当代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5,34:80-85.

[2]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3]何文鸣.职业教育应成为“工匠精神”培育的摇篮[J].江苏教育,2016,20:68-70.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评价机制人文素养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职业素质培养下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模式构建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