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2018-03-27 19:33董琳娜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

董琳娜

【摘要】对于当前货代行业来说,其随着当前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整体需求量快速提升。作为对职业货代人员培养的重要摇篮,职业院校本身应该积极地对自身的相关专业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推进落实,更好地提升人才的职业素养,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本文就从职业资格标准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22-02

一、引言

对于当前职业院校的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来说,《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是重要的专业课程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货运代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核心课程内容。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并且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自身所学的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具备一定的职業能力,可以快速地满足货运岗位的人才需求。在其相关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如何对各种进出口货物运输方式和流程的选择、客户的接待、单证的缮制以及商检等工作,完成货物运输工作,与货代员工作岗位实行无缝对接。针对于这方面的需求和特点,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推进相关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教学活动的实践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实践教学的开展思路

第一,技能成型阶段。在前期技能成型阶段,我们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围绕学生从“零”到“一”这个过程的特点,让学生对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内容有着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初步地让学生了解具体的岗位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具体岗位实践活动活的一个接触的机会。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具体的中国际贸易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海运进出口货物运输程序,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参观,如果不能满足参观条件,则可以安排学生观看相关的操作视频来进行了解。学生在参观和观看之后,可以对于具体的海上货运订单的实际操作全过程有着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对于具体的装卸程序和其他流程也会产生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这一阶段,学生如果可以对于实际工作岗位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那么他们本身也会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热情,更好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当中。另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引入对实际工作案例的模拟,让学生对于具体的工作环节和场景进行体会,通过重现参与,学习和掌握具体工作的一些内容。例如,教师就可以增加一些具体的单据填写的内容,引导学生实际动手进行操作和完成。从职业资格标准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前期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从思想意识的角度,意识到这门学科本身的实践性特征,进而为后续的实践技能的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前提。

第二,技能练习阶段。技能练习阶段是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具备更强实践性的实训方式让学生更好地对于专业技能进行掌握,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实训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注重对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单项能力得到重点突出的同时,配合丰富的实践内容,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成长。一般来说,实训教学大多应该在学校内部的实训基地中进行开展。例如,在对于国际贸易货物运输地理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中,我们就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对船期表的模拟学习,为具体的货运提供线路方案的制定和运输成本计算等服务,让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另外,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组织各类竞赛来提升教学深度,培养更多果的优秀人才。知识技能竞赛的组织上,也要突出对学生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围绕所学内容增加竞赛项目。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托运程序竞赛、运费计算竞赛、运输地理知识竞赛等不同方式。为了提升竞赛活动的开展效果和参与积极性,我们也可以将竞赛成绩纳入到期末成绩进行核算,并定期地展开竞赛,提升竞赛活动的落实执行效果。

第三,技能拓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对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适当地让学生获取相关岗位的工作经验,提升岗位对接效果。在校外实习中,学校应该积极地引进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安排上,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参与岗位学习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与具体的货运、外贸公司进行合作,安排学生进入对口岗位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对于具体岗位的问题进行解决,实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经验。另外,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学校的相关专业教师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分析,结合国际货运行业的人才需求,对于当前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素质之外,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多方面能力进行评价,提升评价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应该突破以往单一教师评价的局限性,增加团队评价、学生互评以及岗位评价等多种方式,实现多元化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对于现阶段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效果进行更好地保障,也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

三、结语

总的来说,现阶段《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教学的开展,我们应该对于实践性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充分的突出,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 实践技能学习环境。在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设置阶段性的教学模式,更好地突出实践教学的持续性特征,更好地满足当前相关行业岗位人才的具体需求,满足职业资格标准。

参考文献:

[1]李霞.“岗课证赛融合”渐进型的高职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02).

[2]谢荣军.基于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实训体系重构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2(22).

[3]刘志琳.如何上好《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这门课[J].北方经贸.2011(12).

[4]龚素霞.实践性教学环境下《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设计与教学组织[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

[5]吴乐.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课题项目:本文为校教育教改项目“《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研究”的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SKYJG1506。

猜你喜欢
实践性教学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课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和反思
试析如何通过语文实践性教学提升小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