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

2018-03-26 08:01田祝玉
魅力中国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实词桃花源文言

田祝玉

随着中学语文教材的改革,文言文在高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表现为篇目增多,难度加大。我们学校地处四川省小凉山脚下的峨边彝族自治县,全县15万彝漢群众。全县唯一一所高完中四川省峨边中学,彝族学生占60%以上。学生的语文功底和语言能力非常差。一些学生连基本的语言表达都不会,更别说文言文学习了。这无疑增加语文教学难度。可是。文言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它关联着高中的语文学习,也决定着高中的语文学习成绩。所以,教学中不得不重视文言文教学,还应该把文言文教学搞好。

到底怎样将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文言文教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了一个现实又具体的问题。要突破这一瓶颈,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做好文言教学准备,补充必要的语法知识

改版后的语文教材,文章越来越美,越来越贴近生活。却革掉语文教学最为基础的汉语语法知识。现在的学生分不清名词动词,更不用说主语谓语。要想让文言学习变得轻松,就要补充汉语语法知识,让学生了解词语的词性,辨析短语类型,分清主谓宾定状补。这样才能为文言句式学习打下基础。不这样,就无法进行文言中的句式辨析的教学。学好语法知识,还有助于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如:庙堂之高,江湖之远,正确的结构应该是高之庙堂,远之江湖。如果不知道定语知识,就无法判断这是定语后置的

二、加强朗读,知晓大意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课文多读几遍,意思自然就知晓了。可见,朗读在语文学习中尤为重要。朗读可以让学生读出文章的语气、语调和节奏,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朗读可以分为学生读和老师范读。学生读什么?读注释、读课文、读课后提问。读注释可以了解作者的名、字、号;知道文章出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写作背景。读课文,可以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段落,知晓段落大意。读课后提问可以知晓文章掌握的重点。老师范读,要读得声情并茂,要读得以声传情,以情表意。最后让学生和老师对比朗读,找到不同之处,纠正不足。比如,《论语十则》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停顿:“可/以为师矣”就比“可以/为师矣”要合乎情理。再如“其一犬坐于前”,“ 其一/犬坐于前”和“其一犬/坐于前”则意思相去甚远。所以,文言教学不能忽视朗读,加强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三、学会文言翻译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文言学习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翻译。文言翻译也是文言考试必考题型。不管考试题型如何变革,翻译题一定不会在改革之列,所以文言教学中要加强文言翻译的指导和练习。文言翻译主要考查文言虚词和实词的用法。这需要学生做好文言基础的积累。文言实词主要考查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及课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考查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考查主要涉及到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和偏义复词。文言虚词主要考查初中必须掌握的13个文言虚词。特别是“之、以、而、于、其”用法。

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文通句顺。翻译原则是能直译,字字落实;不能直译,就意译。要谨记6字诀,防范6失误。6字诀是留、换、调、删、补、变。留成语和习惯用语,留专有名词;换古义为今义;调语序;删无用;补不足;变词义。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妻子”换为今义为“为妻子儿女”。《岳阳楼记》“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的语序应调换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只要掌握了有效学习方法,就能准确的理解句子意思。

四、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在学会翻译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找准自然段,归纳其段意,并将段意相近的段落合并。其次,勾画出段落中对事的叙述语句,对景、人的描写句,再分析讲述了什么事,描写了什么景,什么人,最后归纳出作者写作的目的,将要表达的情感。如《桃花源记》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描写桃花林的美景。第二段写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描写桃花源的美景。第三段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第四段至完写出桃花源后的寻访。重点分析桃花源的美景及桃源人的热情,得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分析段落大意后再总结本文的写作手法:虚实结合。

五、教会学生回顾和梳理

课文学习完后,我让学生学会归纳梳理。按照作者、出处、背景、实词、虚词、重点语句、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再一次回顾记忆知识点,力求做到温故而知新,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好习惯。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在中华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要将它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实词桃花源文言
菊与星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桃花源记》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掌握文言文阅读中的“实”与“虚”
你心中的桃花源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实词词义猜想与推断
虚构的桃花源 桃花源的虚构
高考文言实词释义的误区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