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DQP 学分制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

2018-03-26 08:03黄丹
魅力中国 2018年32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摘要: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为学历资格框架,作为从美国兴起的一类高等教育改革工具,DQP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学分制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面临问题的分析,以营销管理专业为例,从DQP学分制背景下营销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与营销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两个方面入手,对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DQP学分制;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改革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DQP这一高等教育改革工具在众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廣泛的应用,并且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学生学习成果考核领域、通识教育课程优化以及专业培养方案完善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而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下,客观需求所提出的创新创业概念内容,在建立健全国内高等素质教育改革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论述

(一)DQP学分制的理论概念

DQP学分制主要是将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作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具体的DQP学分制体系构建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层次学历教育中,获取相应的知识与专业能力,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大学生学历层次进行划分,当前三类大的学历层次主要分为硕士、学士以及副学士。除此之外,还存在五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学习领域,即专门知识、智力技能、应用与协作学习、广泛和融合的知识以及公民与全球学习,这些学习领域虽然独立存在,但却具有相互融合以及紧密联系等特征。而DQP学分制作为一种立足于学习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被教育界与学术界所关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逐渐成为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仍旧会受到教育教育理念滞后、教育资源匮乏以及选修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定义

在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问题时,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对其内涵定义进行研讨。首先,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较为滞后,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发展方式不断发生转变的背景下,传统高等校园教育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对于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选择要求,需要从学生内在的发散性思维模式、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再者,在DQP学分制的广泛应用影响下,创新创业教育与我国高等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实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与切入点;最后,从广义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思想并不是将学生都培养为“老板”,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1]。

二、学分制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学分制作为一种以学分为主要计量单位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灵活的借助“学分”这一不具备特殊意义的数学符号,可以有效的简化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计量标准与计量方法。但是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由于对DQP学分制认识的不够准确,使得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面临较大的挑战。比如:由于对学分制认识偏差所导致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教育措施难以落实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是将“把成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其人才培养核心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与DQP学分制所崇尚的自由思想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但是由于对学分制的本质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一些高职院校只是将学分制作为一种计量工具,没有真正的理解到学分制本身具有的流通功能与个性化功能,使得自由思想教育理念难以真正的落实,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途径——以营销管理专业为例

(一)DQP学分制背景下营销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

DQP学分制背景下营销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可以从DQP学分制背景下营销管理专业的实际教育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专业教育方式、教学管理规划以及专业课程设置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考虑,进一步分析DQP学分制与营销管理专业教育的内在联系,以此来强化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计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进而充分发挥出DQP学分制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2]。

例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将DQP学分制与学历资格框架进行有机结合,充分考虑到学分制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设置的核心问题。在DQP体系建设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预期成果与实际学习负荷量采用学分为基本计量单位来进行衡量,不仅可以更加真实、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负荷量,通过不同的考核评价内容与方式,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时间、学术实践活动以及学习效果进行明确。

(二)营销管理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

DQP学分制在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自由思想教育理念落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到社会经济逐渐步入新时期的影响,现代化产业的不断升级、新经济增长点、新生活模式以及新行业发展的变化,使得社会对于高等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了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其主要任务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学”之后,具备将“学”转化为“用”的能力。以营销管理专业的教学为例,促进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是对现阶段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指认。对此,需要在提高对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程度的基础上,将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作为教育改革与实践探索的基本方向,充分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对于营销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

总结: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教育从顶层设计规划向着教育制度方向发生转变,同时从课程设计到教学方案、最后再到专业的学习成果评估,对于整个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与教育体系的变革,发挥着积极的正面作用。在DQP学分制背景下,DQP学分制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的自觉追求,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冰,梁田.基于学分制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框架设计[J].价值工程,2016,35(27):171-172

[2]徐冰,龙石爱.浅谈学分制改革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老区建设,2016(12):47-48

[3]郑琼鸽.学分制改革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5(09):43-45

作者简介:黄丹(1990.03-),女,汉族,河南,(学士学位、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
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应用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在线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