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嫚
内容摘要:由于网络文化的盛行,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加强,本文正是考虑到这一现象,对网络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进行探究观察,分析大学生思政教育在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及实证调查等方式,发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加强。且网络文化对整个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辅导员可借助网络平台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宣传活动等途径,丰富思政宣传渠道,更新思政宣传理念,建设更为全面的思政教学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培养其思政意识的同时,协助其提升自身思政学习能力。
关键词:网络文化 大学生 思政教育 辅导员 宣传活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是大学生综合素养培育的关键,因此在辅导员诸多任务中,首要任务便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升级。当今社会,网络文化日益盛行,在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思想形态。网络文化中的西方糟粕、邪教思想渗透、封建遗留等因素,得到极大程度的散布和彰显,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而网络文化中的积极内容,又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补充和佐证,也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便于传播、推广。因此,在本文中,对网络文化的具体影响,以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对这一趋势的利用路径展开探究。以期能够为后续相关研究、辅导员工作、大学生思政教育升级带来借鉴价值。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物质性特征的影响
1.技术发展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近几年,网络技术更加发达,更新速度也日益增长,这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加深,更多领域开始引入信息技术,以此实现升级建设。在这一条件下,教育领域为了迎合现代化要求,不得不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加入一定的网络因素。如网络宣传平台的细化建设等。
2.信息时效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网络传输速率大大刷新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带来新的信息革命,而信息的更新换代、海量数据特征,让信息宣传需要面临更残酷的考验。在众多信息流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任务更加艰巨,需要不断提升内涵,以迎合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诉求和阅读取向,同时也需不断丰富渠道和方式,以此迎合大学生搜索、吸收信息的习惯。
3.存在虚拟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不得不说,这种虚拟空间让大学生群体获得了更高的言论自由,但与此同时,负面言论也缺乏约束力,而普遍泛滥。虚拟性让用户无负担地传播非法信息,这更是会危害到大学生思政教育成果。
4.操作交互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交互性意味着信息传递的双向性,而教育领域亟需这一互动特征。旧有的思政教育往往是单向传输信息的过程,互动性不足,相对无法迎合新时代对民主的定义。而互动还能够让大学生接触到更为深刻的思政思辨。
5.全球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网络文化发达之后,带来了更广泛的开放性,大学生群体不再处于封闭环境中,因此将探寻到更多新奇事物、非本土事物,对这些内容中潜在意识灌输的提防,乃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又一要务。大学生群体亟需养成更高判断力,拥有文化警觉性,这些技能都需要借助思政教育来实现。
(二)网络文化精神性特征的影响
1.思想极端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合理、辩证分析,但在网络文化中,带有明显偏见的观点主张沸沸扬扬。极端思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性,也会破坏思政教育成果。
2.文化集群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这一特点应当在思政教育队伍中引起重视。这种趋同的文化意识传递特征,需要我们予以谨慎对待,并利用其中优势服务于思政建设工作。
3.文化多元性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
当前阶段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仍然相对单调,而网络环境所提供的文化内容更加多元,能够迎合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诉求,且会更全面地对大学生意识形态施加影响。当这些多元文化对思政教育目标不构成阻碍时,便会带来推动作用,但当其同思政教育宏观导向相左时,就会使大学生接受不同思想主张的过程产生思想斗争,甚至放弃思考随波逐流。这些现象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和引导。
二.如何利用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思政教育
(一)祛除網络文化负面影响的路径
1.学习网络文化优势特征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在技术性、时效性、互动性、开放性、多元性五大方面,需要向网络文化学习。首先,在技术性方面,大学生思政教育应当充分引入信息技术提供支持,而在这一基础条件实现后,思政教育整体将会更具时效性,更能迎合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特征要求。而网络文化所带来的高度互动,也可以在思政教学环节中进行模仿和创新。至于开放性,需要校方领导掌握先进文化管理理念,并改进对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认识到思政教育的服务目的和民主原则,才能够实现开放性教育。多元性同样是思政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即便是马克思主义足够科学,并带来持续性地补充和发展,我们仍旧要将多种文化加以比较,共同呈现给学生,让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文化中汲取精华、智慧,主动靠拢马克思主义。
2.打击网络劣质文化传播
网络文化从诞生之初便良莠不齐。如今文化多元的趋势下,劣质文化也越来越多。为了对网络平台进行净化,方便思政教育的线上推广,我们也需涉及到打击劣质文化传播的工作任务。首先,针对劣质文化,要进行及时捕捉、观察,掌握其特征、动机、状态及发展规律。其次,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一部分劣质文化加以引导改造,对另一部分劣质文化予以屏蔽,从根源上杜绝其传播。而当劣质文化涉及谋杀等刑法不允许事项,还需积极举报,在第一时间内同公安部门取得联系,协同处理好相关事宜,为大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文化教育环境。
(二)发挥网络文化积极影响的路径
1.充分利用多元文化环境实现大学生思政教育
网络文化内容繁杂,其中优质的多元文化,同样会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积极意义。虽然在思政教育领域,可能不会涉及到其中一些文化,然而积极的文化导向,将会是思想熏陶的大背景,为具体教育工作奠定基调,产生事倍功半的影响力。因此,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内容本身,也需引入有价值的其他文化因素,进行辅助。
同时,在各种文化载体、文化内容传播渠道中,加入思政教育内容,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也能够让大学生思政教育得到更广泛的推进。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突破原有的教育模式,不只在校园思政课程、校园平台中加入思政内容,也在其他网页、网站、软件中加入思政因素,更大限度地发挥思想政治影响力。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促进思政教育升级
网络平台不断增多,网络资源也更加充足,在这一趋势下,思政教育工作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进行推广宣传。大学生群体尤其热衷网络活动、网络操作,因此在网络平台中灌输思政教育内容,更易被大学生群体所了解、吸收,另外,网络资源是对校方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只要谨慎筛选,便能够形成正面的贡献。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一)建立网络思政教育宣传平台
辅导员可通过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對所管辖班级进行组织,统一关注相关公众号。每周定期发布精选思政文章、时政信息,激发大学生群体对思政内容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鼓励其发表意见,并对提出优质观点者进行合理奖励。
(二)组织大学生队伍参与网络思政教育
辅导员为大学生群体服务,也为校方服务,但说到底还是充当“桥”的作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引导,培养其基本思政意识,协助其养成思政学习习惯后,更需注意调动大学生自主性,通过建立思政宣传小组等形式,能够让思政教育工作成果得到最深刻的内化,并获得持续性地传播。大学社团也可以对网络思政教育活动负责。通过社团、小组间的网络思政建设成果竞赛,更容易让大学生群体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得到最切实的思政教育熏陶。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及实证调查等方式,发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加强。且网络文化对整个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的影响是双面的,辅导员可借助网络平台建设、组织大学生参与宣传活动等途径,丰富思政宣传渠道,更新思政宣传理念,建设更为全面的思政教学内容,吸引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培养其思政意识的同时,协助其提升自身思政学习能力。
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多从思政教学本身出发,很少涉及校外环境因素影响,本文研究视角选择从网络文化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力求选题新颖,丰富相关研究理论,并未后续研究及思政教育实践带来参考价值。当然,本文受到研究专业性水平、时限性等条件限制,仍有待改进之处。本文仅针对大学生群体做出研究,而未能涉及大学生个体、大学生小集群等的思政教育研究。在后续探索中将进一步做出分析,完善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内容。
参考文献
[1]杨贤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姜玉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误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12):61-63.
[3]曾长秋,汤长安.对近年来网络文化研究的综述[M].怀化学院学报,2004.
[4]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翁寒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文化[N].科技日报,2001.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