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趣味课堂,学快乐数学

2018-03-26 12:27兰小芳
教师·中 2018年1期
关键词:趣味数学教师图形

兰小芳

1.创设生动情境,营造快乐氛围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统实物教具的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去学习和感悟,从眼、耳、心三个层面去体验数学的神奇。可在教学中适当多地引入现代多媒体技术将书面知识立体呈现,利用动画、音效提升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将静态的、无声的、二维的教材知识转化为动态的、三维的、有声的教学素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10以内的数》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激动人心的倒数,很多学生都在观看的过程中随着那一朵朵绽放的烟花情不自禁地喊出“10,9,8,7,6,5,4,3,2,1”,共同回顾那一激动人心时刻。这种具体化、生活化的情境能够快速激活学生的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课的教学,使他们丝毫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在课堂上利用高新技术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画面和音效所营造出的快乐氛围中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为后续的学习打好情感基础。

2.开展趣味游戏,强化快乐体验

游戏教学法立足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所以在小学阶段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们也屡试不爽。游戏与数学的结合更是自古就有,一个个数学谜题就像一道道关卡,吸引着人们去破解,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挑战自我的欲望。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善于结合课本和趣味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无意识地动脑思考,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认识图形》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们玩一个“猜猜我是谁?”的小游戏,每两个小组之间组成竞争关系,一个小组负责出题,在硬卡纸上画好图形,只给对方小组的一个代表看,由这一个代表进行口头描述,同组成员必须猜对了才可继续猜下一个图形,一分钟内猜对数量更多的小组获胜。之后再在《有趣的七巧板》部分持续竞争,同样的一分钟时间限定,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数更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锻炼了自己的图形联想能力、方位掌握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不仅能快速高效地掌握学习的重难点,也能强化自身的快乐体验,从而爱上数学课。

3.创新课后实践,提倡快乐作业

小学生的童年应是快乐的,不应淹没在题海中,数学教师要跳出机械化的书面作業模式,多多组织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后实践活动中快乐地巩固所学知识,实现知行合一,不断强化和提升能力。

例如,一年级上册最开始的三节课《数一数 》《比一比》和《分一分》,都是非常适合开展课后实践活动的课时,尤其是在学生在刚步入小学阶段的起始部分,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让他们认识到学习不只是安安静静地看书、做题,还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做任何事都可以是一种“学习”。就拿《比一比》来说,教师可在课后组织学生一起相互测量身高、体重,比一比谁比较高、谁比较重。还可以让学生们以打赌的方式先猜一猜哪一位同学比较重,最后再以体重秤上显示的结果作为比较的标准,期间教师顺便还可以教学生们如何识读体重秤上的数字,让他们学会自己测量体重,掌握一个新技能。而《分一分》也是如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在家中把自己的玩具进行归类,衣服也按照春、夏、秋、冬,上装、下装、配饰、颜色等标准进行分类,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帮妈妈分担一点家务,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这仅仅靠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的,需要教师给学生时间、空间去实践、去探索,在动手动脑中发现数学的趣味,快乐学数学。

4.结语

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指引,学生才会渐渐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因而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通过多媒体技术、游戏策略和创新实践等方法,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快乐,把数学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参考文献:

[1]任俊宇.浅析新课改下数学化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亚太教育,2016 (16).

[2]李绍红.刍议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7(4).

猜你喜欢
趣味数学教师图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分图形
找图形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