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教学下初高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探究

2018-03-26 02:16王雪英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高中基础知识高中历史

王雪英

[摘 要]

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初中历史教材属于通史形式,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而高中历史教学则不然,是进入专题化教育模式,增强了历史知识在点上的教学广度和深度。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则在初高中教育过程中出现难以衔接的问题,面对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笔者从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教学各方面侧重点、衔接的应对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

历史教学;初高中衔接;专题教育

新课程对历史教学的改革,使高中历史教育进入了专题化教育模式,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知识,增强了历史知识在点上的教学广度和深度。从初中历史教材的通史形式转变为高中历史教材的专题学习模式,打乱了旧有的知识系统的时空体系上清晰发展脉络,因此导致初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出现部分难以衔接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牵一发而动全身,历史教学方式的变化,引发了历史教学整体上的衔接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初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在情感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导致的,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应对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初高中历史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性

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对中外历史事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产生对人类历史的兴趣,养成对中华文明的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则是在要求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扩大历史知识的掌握范畴,并且要对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动力进行了解和分析,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显而易见,初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由学生的学习层次上的不同决定的。初中的历史教育是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为重点的,所以初中历史是浅层次的描述历史事件,用精练的语言来介绍历史;而高中历史则侧重于学生研究历史,从历史事件中获得科学的道理,这是着重于在历史基础知识培养能力的运用。这是一个从知道历史事件到知道历史事件蕴涵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之间的大的转变。

二、初高中历史教学各方面的侧重点不同

例如,初中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三课《西方文明之源》,对雅典城邦进行了精炼的概述,简要地说明了雅典的地理位置、发展历史,奴隶制共和国的产生以及伯利克里的改革,而在高中必修教材《历史1》中,关于《古希腊民主政治》则加深加广了相关内容,详细要求了解概括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基本实质以及其历史作用。

(1)从内容上看,初中教材以通史的形式精练地阐述了雅典文明发生过程中的历史事件,而高中历史则将之作为一个专题,大大拓宽了相关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2)从目标上来看,初中历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识记这些历史事件,并意识到杰出的人物可以对文明进步产生推动作用;高中历史要求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雅典文明形成的原因、条件,雅典文明的历史作用,同时要分析历史局限性。

(3)从对知识和能力的运用程度上来看,初中历史对知识要求的重点在识记能力,简单的比较历史现象,意识到历史人物的作用;高中历史则要求理解历史知识,对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关的结论,这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从情感和价值观上来看,初中历史侧重培养学生对文明作出贡献的人物的正面评价,对历史时间的正面评价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高中历史则要求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形成科学的价值观,要求既能看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也能看到局限性。

这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过程,所以导致初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出现难以衔接的问题。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初高中历史出现跨越式发展,但是它们之间的联系性仍旧是密不可分的,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是建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的。依据这些变化,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加强相关方面的教学的针对性,对历史专题教学下的初高中衔接问题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夯实初中基础知识,为高中历史专题学习奠定基础

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学习就是空中楼阁。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达到历史学习要求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初中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甚至完全遗忘的现象。这样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需要从头学起的困境,重新开始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这因为与高中历史教学的重心不符,就会很大程度上延长学生进入历史学习的知识分析应用的时间。因此,初中的教学中,应当为学生历史基本知识的掌握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记忆,也要在课堂上精讲细练,留足充分时间给学生记忆基础知识,通过平常的背诵积累,夯实基础。而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及时地查漏补缺,避免基础知识上的拖后腿。2017年福建省进行了中考改革,初中历史课程由原先的开卷考转变为闭卷考,选择题由原来的20小题40分变为30小题60分,就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初中階段的基础知识;最后一题也定为“材料综述题”,从材料中得出论点,加于说明,辩证,往高考题型转变,这样可以有效改观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二)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是最主要的教学形式,这就漠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意识得不到充分的激发,久而久之,会使得学生养成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可采用激趣的导入方式、设计舞台剧、知识竞赛、游戏、小小故事会、小组合作学习、小老师上课等方式。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来说,初中历史具备相当的趣味性,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中对知识好奇心旺盛的年龄段,历史知识的趣味性,无疑对他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其中有非常多的成语典故,如“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等,在学生理清本课线索后,举行小小故事会比赛,即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扬这种兴趣,让学生明白读史使人明智的道理,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习惯,促进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

(三)注重加强思维能力训练,促进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思考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历史事件的现实意义。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闻名的“丝绸之路”》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谈古论今,出示问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战略,结合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谈谈你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这样可以启发他们对历史知识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而为掌握更深层次的历史学习方法打下基础,即进行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利于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衔接问题,是学习要求的突进式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发展速度是可以适应这样的要求的。通过初中阶段教师教学中有指向性的引导,为高中历史学习奠定各方面的基础,可以有效缩短过渡期,让学生很快融入高中历史的学习进程。

[参 考 文 献]

[1]徐冉.增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研究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张朋梅.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喜欢
初高中基础知识高中历史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