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镇初级中学 张家海
2017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针对当下的教育现状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课堂革命”一词,引起了教育界人们普遍的关注。课堂怎么了?为什么要进行课堂革命?如何对课堂进行革命?这个问题串无形中构成了相关的问题逻辑。
新学年以来,随着轮岗交流行动展开,新任校长来到我们这所农村学校。一直被辖区公认是“教学质量的一面旗帜”的学校,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带着这样的疑问,展开了静悄悄的教学观察和调研。
通过几个月广泛深入的观察分析,他得出一个令全校师生欣慰的结论:这所学校校风正、教风纯、学风浓。但同时也给出了一个不太中听但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这所学校已经落后!用他的话说,这一面“教学质量旗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带血”的成分。
“学校已经落后”?“带血的质量”?一语惊醒多年来处于睡梦中的学校人,应该怎么办?他认为,校长,就得让学校生长,包括让学生生长,让教师生长。如何才能实现生长?他说:看准了的问题要坚决办。通过研究,他毅然决定,要生长,唯有从“课堂革命”开始。只有全面掀起一场“课堂革命”,才能实现学校的跨跃式发展。于是,春季学期一开学,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革命在这所学校展开。
学校是什么?学生又是什么?教师是什么?校长认为这是一名学科教师在走上讲台之前就应该弄明白的由“教书育人”到“立德树人”中的几个问题。而当下,这些问题在一部分教师脑海里却似乎变得异常的模糊甚至“盲目”起来。他坚信,一名学科教师只有先行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串,才有可能去进一步去思考、去实践接下来的几个关联问题——什么是课堂?在现行课堂中自已存在哪些问题?作为一名学科教师,掀起“课堂革命”可以有哪些新作为?带着这样的思考,“三步走”的“寻找我的课堂”革命在全校教师中推开。
知道“什么是课堂”之前,必须弄清楚“什么是课程”。在学校“课堂革命”专题动员会上,校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提到“什么是课程”问题,没想到与会同伴们真的被问倒,给出了不可思议又在意料之中的一些答案:
“课程,不就是教材吗?”
“课程,就是教科书啊!?”
“课程,就是教学计划吧?”
……
还有一些内心坦然的同事则直接回答说:“感觉知道似的但又有点说不上来!”
这种认识状况无疑表明一个现实问题:关于课程,作为“从事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教师,有不少同仁的认识依然是模糊的,肤浅的,甚至还有一些是错误的。如果教师自身就存在认识不清的问题,又何以谈得上真正去落实好课程呢?所以,当下的教研,包含区域教研、校本教研,都应该先给予学科教师这方面的知识培训。
那么,什么是课程?从字面上理解,课程就是“功课及其进程”。它源自于我国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论学》。在“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表述中可解读出这个意思。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及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朱熹的“学程”又变成了“教程”。
课程(Curriculum)一词,在西方英语世界里最早见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Race-course,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近代中外教育学研究中,人们最终把学生的“学程”和教师的“教程”统一起来,就有了今天的“课程”。
现代教育学普遍认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弄清楚了“什么是课程”的问题,关于“什么是课堂”就顺理成章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渠道。”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怎么学,教师在课堂上教授什么,怎么教,这就自然落到“课程”上来。课堂是课程的一个环节,是课程“跑道”中的一个“点”。
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一个国家,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目标取向顶层设计出《课程标准》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框架,按照《标准》和框架编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完整互补的课程体系,这就为全民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划出一个可供遵循的教育“跑道”。
观念问题,坚如磐石。有些教师,几十年下来,就一直执教在自已“教师就是教知识”的教育观念里。要让这部分教师认识到并且承认自己的课堂“有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事实上,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他们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明显不可回避的。
前些年,据报道,在高考来临之前,全国各地中学出现的一条条励志标语,诸如“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等等。不禁要问:这些霸气标语折射出考生们对学习有怎样的认知?
新时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考试?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罗崇敏提醒我们:考试是手段,不是目的。霸气标语背后折射出的是,一部分学校教师已将“考试”这一本属于“评价手段”的东西异化成了“培养目标”。事实就是这样,当下不少中小学学校,已经把“考试”变成学生全部学习的目的,好像学习一门学科就是为了“考试”获得一个高高的“分数”。
这样的教育观和学习观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为了一些固化的、过时的知识反反复复做着无用功。而人生真正需要的思维、技能、体验和经历的机会却被无形地剥夺,这不是赤裸裸的浪费生命吗?遗憾的是,有不少教师同仁丢失了自身的教育良知,总是一味地把责任推向主管部门,围着“指挥棒”打转。几十年如一日,上演着“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的故事,教师专业发展仍在原地踏步。
尽管喊了这么多年的“课改”,可“课改”的步子依然迈的不够大。课改要怎么改过来?在很大一部分教师头脑里不知道这个指南针是《课程标准》。观察发现,在不少教师的案头上找不到所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他们的课堂上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更多的对于《课程标准》的遵循,多数教师还是“盲人摸象”“跟着感觉走”。
就生物学科来说,《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大理念。可是,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受教学评价指挥棒影响过分地看重考试,事实上在涉及及格率、高分率、平均分等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理念还有所体现之外,其他两个理念几乎被沦为“花瓶”。同样的原因,课程总目标、课程具体目标中,也仅仅有“知识目标”能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两项也被束之高阁。最多在讲公开课上作为评委们的“看点”使用。
实验打折扣,知识勾重点,时间赶进度,“偷跑”、“抢跑”现象司空见惯。课程是一套,课堂又是一套。课程与课堂“两张皮”的现象,实际上已经让课堂失去了“课堂的样子”,使课程已经“缩了水”。时代在变,时代在巨变,那些陈旧的教育思想又怎么能跟得上时代的滚滚潮流?那些被灌输的昨天的知识怎么能让学生去适应一个尚未定数的未来社会?
类似的课堂问题,这里不胜列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对党员干部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我这里,也希望教师同仁们能对自己的课堂“照镜子、正衣冠”,然后能给自己“洗洗澡”、“治治病”。
2017年9月,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撰文,提出了“课堂革命”一词。比起“课程改革”,我更愿意接受“课堂革命”说法。因为它不仅包含了“课程改革”,更昭示出“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通过“树旗子”,“照镜子”,各自提高了课堂的认识,找到了课堂的问题,明确了自身课堂后期“革命”的方向。接下来,该是“迈步子”真真切切有所作为的时候。——“课堂革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个一个细小环节做起。
目标就是动力,目标就是方向。多年来,由于客观上受交通,信息,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加之主观方面思想误区,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成长方面的引领,“低配”的职业取向标准让他们在原地踏步,教师专业水平能力停留在多年前的层次,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奏严重脱轨。
教师的眼界、水平、能力,自然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一部分教师当年那桶水早已变馊,虽有"埋头拉车"的敬业态度,但没有"抬头看路"的批判选择,面对新生代的教育对象,固守着“我一直这样教”的问题思维,必然禁锢着学生个性发展。
鉴于这一队伍现状,学校主管领导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既要为教师个人成长负责,更要为一方教育的未来发展需要负责。着眼学校短期目标达成的同时,还要顺应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
基于这样的思考,为满足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未来生长需要,学校旗帜鲜明提出个人得有成长愿景,毫不含糊地引导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时间周期包括一年规划,三年规划,五年规划;项目愿景包括上一堂好课、撰一篇好文章、做一名优秀班主任、读一本好书、写一手漂亮字、讲一口流利普通话、练一套现代信息技术等。规划一旦制定,学校与个人随即达成契约。一方面约束学校要给予学习成长平台,“走出去,请进来”强化培训,一方面约束教师个人要信守规划,积极主动创造历练机会,双管齐下促进成长规划的落实。与此同时,学校还专门为青年教师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规划》《中层干部培养规划》《校级干部培养规划》。
规划仅为方向,达成尚须行动。2018年春季学期一开学,学校教务处按照年前拟定的调课集中方案,将各教研组任课教师的任课进行了相对集中编排,以确保每一个教研组教师一周里至少有一个半天无课。2018年3月初,“半天无课日”校本教研活动正式在全校铺开。
“这半天半天的教研,能研究些什么名堂出来?”刚开始几次活动,一部分教师思想上存在顾虑,对校本教研认识不深,以至于对学校搭建的促进专业成长的“家门口的院校”不领情。
发现这一问题后,校长挤出时间亲自下到每一个组做思想动员。一方面,帮助中青年教师分析教育发展形势,从成长价值上给予鼓劲加油;一方面拜托老教师“不忘初心”坚守最后一班岗,为中青年教师树立正面榜样,言语行动上“不拧反螺丝”。
就这样,各教研组长正式宣读研修计划,并从活动主持、记录、观课维度、研修作业、研修成果展示等方面一一明确了组员的职责分工。从研学《课程标准》入手,重温课程理念、课程总目标、课程具体目标、学习目标等;从观摩一堂优课视频入手,人人有观察维度,个个强化评课议课的责任,督促每一个人去思考,去组材,去表达。
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培训,现在的听评课活动有了明晰的方向——每一个组员事先都知道,今日观课、议课谁负责“学生学习”,谁负责“教师教学”,谁主谈“课堂文化”,谁主谈“教学设计与实施”等等,初步掌握一套集研究思维、研究语言、研究方法在内的校本研究基本方法。
为了学生,为了教师,学校为“静悄悄的课堂革命”大开绿灯,首次明确提出“上一堂让学生开心的课”为课堂评价原则。多方面鼓励教师“围着学生转”,想为学生所想,忧为学生所忧,倾力打造一间“润泽的教室”。课堂上,尊重学生从“倾听”开始,倾听他们的表述、思维、心跳、情绪、胆怯、畏惧,给他们创造真实学习的时空,让学习在每一个学科课堂真实地发生。
首先要求学科教师要知道“课堂的样子”是什么,然后才能够让课堂回到“课堂的样子”。比如,语文、英语、历史、德治等学科要回归到人文性、工具性、思想性本原上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游泳”,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要回到实验性、探究性、科学性本原上来,让学生在“好玩”中“好学”,在探究中学习。
切实实施减负行动,减负从减少考试开始。原则上先减少期末、期中以外的一切统一性考试,淡化考试成绩相关的教学绩效评价。比如,不再设实绩奖,或降低实绩奖的比重;强化与课堂教学过程、水平与能力相关的教学研究评价,比如鼓励教师主讲优质课、精品课、一师一优课。调整教科研评价方案,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加大校本教研过程的权重,加大校本教研成果的奖励比重,激励更多教师与时俱进读书、研究和写作。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多措并举为教师营建精神成长的后花园,让“课堂革命”的号角吹得更响亮,力保“课堂革命”的进程更加壮丽,前方再多一线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