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傅煦霖
A省选择四个县区,对“十三五”教师培训与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扶贫专项工作进行调研,把握县区教师培训组织实施工作的总体情况,了解贫困县区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意见,发现贫困县区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问题,并从责任落位、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支持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对教师培训扶贫专项工作的主要建议。
为贯彻落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教育系统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精神,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了解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组织实施情况和教师发展需求,研究制订A省2018年中西部和幼师国培项目规划方案和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扶贫专项工作方案,2018年4月1-4日,A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组建团队,至F市Y区、S市L县、L市J县和A市Y县(以下简称“四县区”)进行了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分两个组同时进行,每组分别由5人组成,包括省市两级师训管理部门负责人、师范院校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培训者等。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包括四县区的专兼职培训者、中心学校和直属学校师训工作分管校长、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学校)教师代表等。调研活动得到四县区教育(体育)局领导重视,局分管领导出席座谈会,县区师训工作负责人全程参加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座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先座谈后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一个县区,分别在县区教育(体育)局、乡中心学校两处召开座谈会,并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中有效问卷145份,其中,管理者52份、培训者40份、教师53份。
四县区根据《A省教育厅关于“十三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A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7-2020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和省市师训工作部署,结合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研制周期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通知),有序推进县级以上教师培训和全员培训工作,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的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
1.“国培计划”方面。Y区由区教育局师训工作管理部门负责,依托本地三级教研网络组织实施“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形成“研训用”三位一体格局。L县在完成2015年、2016年“国培计划”任务的基础上,利用国培经费存量继续推进“送教下乡”培训。J县认真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工作务实,保障有力,确保项目落地和全员参训。Y县“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做到了“四准”:培训需求定得准,培训措施抓得准,协调管理对得准,送教下乡落得准。四县区的调研对象普遍认为,“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效果良好,其中“送教下乡”培训最受中小学幼儿园及其教师欢迎。
2.县级培训与全员培训方面。Y区依托高校实施集中培训,遴选远程教育机构实施网络研修,与“国培计划”相结合实施“送培送教”,与教研活动结合推进校本研修。L县依托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实施集中培训、“送培送教”和校本研修,遴选远程教育机构实施“十三五”教师网络研修。J县教师全员培训实现了参训率100%,培训给教师带来了“三好一实”(好理念、好政策、好结果和实惠)。Y县聚焦短板与薄弱环节,因需施训,针对性地实施了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培训、在岗幼儿教师全员培训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参训教师认为培训过程中学有所得,理念更新了,能力提升了,培训福利享受了,收效是很明显的。四县区的调研对象多数认为,网络研修质量有待提升,校本研修常态化尚未建立,需加大“送培送教”力度。
3.在区域教师培训组织情况方面,问卷调查统计见表1-表5
表1:区域教师培训规划区域教育及教师工作整体规划( )
表2:区域教师培训总体目标与教师工作创新发展、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
表3:区域教师培训组织和实施的教育行政部门、培训实施机构和基层学校主体责任( )
表4:区域组织的教师培训与区域教师全员培训、校本研训( )
表5:区域组织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 )
表6:通过专业培训,教师素质能力结构新时代人才培养和育人模式改革需要( )
表7:区域教师培训模式设置是( )
表8:区域教师培训内容设计是( )
表9:区域教师培训实践性知识培训内容是( )
表10:区域教师培训绩效目标考评方式( )
1.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Y区无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支持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L县将教师进修学校撤除,教师培训工作主要由县级教师培训团队进行。Y县对县进校、教研室等实行了功能性整合。J县较好地整合资源,成立了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满足了教师培训的多重需要。Y区和L县都存在缺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问题,Y县也没有实现县域培训资源的实质性整合;片区教师培训皆依托中心学校,缺失片区研训中心组织机构;均与高等学校没有形成相对稳固的教师培训“结对”协同机制,“四位一体”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仍未真正建立。
2.专业发展需求与服务落实方面。四县区都比较重视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但还存在没有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培训项目的乡土化、培训内容的精准性不强的问题。培训项目设置“大一统”(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管理等)和“三多三少”(培训课程高大上的多,接地气的少;培训方式集中培训多,分散培训少;培训时间平时多,假期少),导致因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培训难、教师因被动参训缺乏学习热情。满足乡村教师特定群体(如新入职教师、转岗教师、老年教师)的学习需要、解决乡村教育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培训严重缺失。县级培训与全员培训的学校及教师的培训选择权、自主权依然缺乏。
3.在区域教师培训保障情况方面,问卷调查统计见表11-表15
表11:区域,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 )
表12:区域教师培训保障,集中全部资源,穷尽一切办法,加强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
表13:区域推进教师培训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牵头建设高等学校、远程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为一体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 )
表14:区域教师培训、教研、电教、科研等资源,建好区域教师发展中心( )
表15:区域乡镇片区研训中心和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
1.县区教师培训团队及培养使用方面。在“国培计划”的推动下,四县区按照有关要求,组建了由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的县级教师培训团队。团队成员一部分参加了“国培计划”乡村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的培训,以及省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高级研修项目的培训。四县区比较注重培训团队的组织能力、培训能力和创新能力建设(见表16)。
表16:区域建立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和培训团队,注重团队建设( )
团队成员一部分在“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中,担任培训指导与管理的任务;也有一定比例的成员没有在乡村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上发挥作用。
2.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方面。四县区的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建设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具有三级教研网络;二是建有名师工作室;三是依托A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教师社区、学校社区;四是依托“国培计划”和教师全员培训建立的“个人空间—工作坊—学校社区—区域社区”一体化的县域网络研修社区(见表17、表18)。但是,县域网络研修社区与培训项目共生共消,存在为期短暂、难以持续的现实问题。
表17: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依托建设( )
表18:依托区域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建立教师研修工作坊,区域教师参与工作坊研修( )
表19:区域教师发展示范片区(学校)、示范专业(课程)应用( )
表20:区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内所有教师培训资源利用情况( )
1.管理者和培训者方面。调研中,四县区调研对象中的管理者、培训者通过问卷调查,反映了他们对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问卷调查统计见表21-表24
表21:影响区域教师学习研究主要归因( )
表22:区域教师专业发展主要需求( )
表23:区域教师迫切需要提升的( )
表24: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干部的途径是,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
2.教师方面。问卷调查从“您的专业发展需求情况”和“帮助实现您专业发展需求的建议”两个方面获取教师的需求及意见。
(1)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问卷调查统计见表25-表27
表25:您迫切需要提升的教师素质是( )
表26:您迫切需要提升的专业能力是( )
表27:您的专业发展方向是( )
表28:您希望采取的专业发展路径是( )
表29:您最希望参加的培训方式是( )
表30:您希望支持帮助自己专业发展的人员是( )
调研中,四县区的调研对象,还对新周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在职教师学历提升,以及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等,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1.“提升工程”实施需突出实用性。对于贫困地区乡村教师,应该精准诊断培训需求,尤其需要帮助老年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并通过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地教会他们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对管理者、培训者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见表31:对组织新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建议是( )
实施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培训管理者 76.9% 53.8% 67.3%培训者 82.5% 55% 62.5%教师 77.4% 47.2% 54.7%调研对象继续实施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培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晋级培训
2.教师学历提升需进行重点帮扶。帮扶重点,一是学历较低的乡村教师,通过带薪脱产进修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学历层次;二是有发展潜力的本科毕业的乡村中青年教师,通过在职资助方式,定向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对管理者、培训者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见表32:对资助教师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能力提升建议是( )
资助建立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管理者 44.2% 63.5% 69.2%培训者 50% 42.5% 70%教师 49.1% 47.2% 64.2%调研对象资助教师脱产进修资助教师参加网络(业余)学习
3.民办学校教师培训需落实政策。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求,在培训方面与公办学校享受同等待遇,将民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及学校中层干部等培训工作,纳入县区培训规划,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对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统计见表33:对开展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培训和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建议是纳入( )
调研对象 国培计划 全员培训 本级专项培训管理者 50% 61.5% 46.2%
另外,培训者还就政府支持保障区域教师持续发展给出了意见。问卷调查统计见表34:对持续发展教师素质能力需要政府继续给予( )
服务体系建设培训者 75% 87.5% 67.5%调研对象 倾斜政策支持 专项经费支持
调研发现,四县区主要通过“国培计划”开展倾斜乡村的教师培训扶贫工作,没有就教师培训扶贫专项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制定计划和方案。座谈中,调研对象就有关方面发表了他们的意见:
1.教师培训扶贫需关注特殊群体。特殊群体包括:老年教师、新任教师(含特岗教师、幼儿园转岗教师)、兼职教师(所学专业与教学岗位不一致)、寄宿制学校管理者与教师、特殊教育管理人员与教师(随班就读)等。
2.教师培训扶贫需满足教师需求。培训项目设置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村小及教学点班级管理、家校合作育人、老年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专题及内容,针对复式教学、小班教学和多科教学等现实需求。
3.教师培训扶贫需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脱贫、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文件要求;二是健全贫困县区与高校“结对”协同机制,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建好片区研修中心;三是建立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扶贫专项经费。
4.教师培训扶贫需落实政府责任。一是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贫困县区党委政府对教师培训扶贫工作的主体责任;二是省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支持贫困县区教师培训工作脱贫;三是建立省级专项督导制度,矫正县区执行偏差,让政策持久发力。
依据座谈和问卷调查获取的县区教师培训组织实施工作总体情况和贫困县区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及意见,调研组发现贫困县区教师培训工作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从座谈信息和表1-表5可以看出,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少数县区对教师培训在区域教育及教师工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规划缺乏科学统筹;二是一些县区的教师培训总体目标不能立足教师工作创新发展、学校科学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三是少数县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各自的主体责任仍不够明晰;四是一些县区没有合理对接县级以上培训与区域教师全员培训、校本研训;五是少数县区对教师培训还没有关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力发展力。
从座谈信息和表6-表10可以看出,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教师素质能力结构对新时代人才培养和育人模式改革需要的适应程度不高;二是混合式培训仍存在形式性混合偏高、社会性混合缺乏的问题;三是培训内容仍然重教师的“教”的研究轻学生“学”的研究;四是实践性知识的培训内容对学科教学聚焦不够;五是区域教师培训绩效目标考评方式存在单一性现象。
同时,从表22可以看出,县区培训者对培训内容指向研究学生“学”重视不够;从表23可以看出,县区管理者和培训者都不够关注教师发展和学校水平的提升;从表25可以看出,贫困地区的教师不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教学管理知识;从表26可以看出,贫困地区的教师不够重视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指导学生学习与健康成长能力的培养。
从座谈信息和表11-表15可以看出,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部分县区还没有做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倾斜的工作;二是部分县区还没有切实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三是部分县区教师培训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力度不大,“四位一体”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没有真正建立并形成常态化;四是多数县区仍没有建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尚未实质性整合区域培训资源;部分县区对乡镇片区研训中心和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同时,从表21可以看出,对影响区域教师学习研究的主要归因,大多数教师认为工学矛盾较为突出,多数教师认为是学习文化有待建设、支持服务不切需求;从表28-表30可以看出,“研训用”一体培训不充分(多数教师的建议依次是:参加专业培训、参与教研活动、进行课题研究),集中脱产研修、网络工作坊研修、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不高(多数教师的建议依次是:送教下乡培训、名校研学,多数教师最认可区域内外教学名师、最不认可大学教授)。
从座谈信息和表16-表20可以看出,存在问题表现为:一是对区域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和培训团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存在缺项和弱项;二是区域培训团队存在训而少用甚至不用的情况;三是区域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主要依托教研体系:片区(学校)学习型组织、名师工作室(坊),而弱化教师工作坊研修,导致教师研修工作坊使用率不高、覆盖面不全;四是区域教师发展示范片区(学校)、示范专业(课程)应用推广不充分;五是对区域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内所有教师培训资源盘活利用率低。
依据调研活动获取的上述主要信息,结合近年来出台的政策文件,调研组认为,贫困地区教师培训的重点在乡村学校,难点在村小、教学点与幼教点。国培及贫困县区教师培训工作,在统筹规划上,实现“四个相结合”: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脱贫攻坚相结合、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和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相结合、与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乡村教师素质提高行动相结合、与改革实施“国培计划”和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相结合。在目标定位上,围绕高素质专业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任务,以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为主要目标。在培训对象上,实现“两个全覆盖”:覆盖所有公办民办学校、覆盖全体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在培训项目上,提高“三个精准度”:培训需求高精准、培训内容高精准、培训方式高精准,体现主题具体、对象自选、时间较短、内容务实、方式灵活等要求。基于此,调研组对组织实施中西部和幼师国培项目及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扶贫专项工作,提出如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贫困县区教师培训扶贫工作的组织,必须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有关要求:省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和支持全员培训,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加强县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在培训乡村教师方面的作用。目前,贫困地区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存在高等学校稳固支持少、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培训能力弱、片区研修中心组织人员缺、校本研修质量效果差等问题,亟待夯实各级政府责任,精准施策,着力解决。
项目设计坚持“省级规划、市级统筹、县级落地”,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共同发力。中西部和幼师国培设置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工作坊研修、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五类项目,重点调整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两类项目,突出“雪中送炭”,增设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培训、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省级培训突出“关键少数”,设置党员教师培训、市县师训管理者和骨干培训者培训。市级培训突出“骨干培养”,设置乡村骨干教师培训、乡镇片区研训中心和教师发展示范学校管理者培训。县级培训突出“薄弱短板”,设置寄宿制学校学生指导专题培训(心理关爱、生活指导)、小规模学校教师专题培训(复式教学、多科教学)、乡村学校学生管理专题培训(班级管理、家校合作)和幼教点保教专题培训等。校级培训突出“岗位研修”,由学校自主设置实践研修项目,落实校内外共同体研修和教师自主研修。
贫困县区教师培训扶贫工作的组织实施,主要依靠“四位一体”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去运行,形成以高等学校为支撑、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为依托、片区研修中心为纽带、校本研修为落脚的运行机制。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培训接地气、有泥土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实施分区位(县城、集镇、乡村)分群体(新教师、老年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二是瞄准“靶向”,推行送教下乡与送培到校、现场观摩与跟岗研修,以及研训一体、学用结合的校本研修,通过“送出去”“到面前”“落地里”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培训阵地前移。三是通过双向挂职、轮岗交流、教师(校长)工作室(坊)等途径,形成优质校与薄弱校、城区校与农村校之间的师资专业发展“结对”(或“结队”)帮扶的常态化。
贫困县区教师培训扶贫工作的支持保障,首先,需要真正将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设立政府专项培训经费,确立足额人均年度经费标准,保障经费投入。其次,需要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让“脑部”(高等学校)活、“胸部”(县区发展中心)挺、“腰部”(片区研修中心)硬、“脚部”(校本研修)实。第三,建立健全、优化创新适合乡村教师的培训激励机制,评比表彰优秀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优秀县区教师培训团队培训者、优秀学员,遴选示范县区、片区、学校、典型案例和培训成果等。第四,组织开展对教师培训扶贫工作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强化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考核,对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确保各项政策举措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