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向伟
(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
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孔子独树一帜,积极倡导并力行学习。换句话说,学习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等话语,中国人从古到今耳熟能详。学习是个老话题,也是当下各行各业工作中的重要命题。要实现在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之风,就有必要追本溯源,重新审视和开掘孔子的学习思想;而这一问题讨论的立足点不是别的,正是实践问题。
如何才能把握孔子思想的关键?不妨从君子说起。孔子说:“君子欲敏于行而讷于言。”[1]4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17对于言和行的关系,孔子向来主张勤动手,少动口;先做事,再说事。在他眼里,寡言少语是一种美德。 《论语》里除了“讷”,还有近义词“谨”和“讱”。 “谨而信”[1]4是孔子认为年轻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性之一,“仁者,其言也讱”[1]122则是他给“多言而躁”的学生司马牛开出的药方。可见语言节制的意义非同一般。为什么呢?因为说易行难。“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1]39古代的人言语不轻易出口,就是怕自己的行动赶不上。“仁者先难而后获”[1]60,先克服各种困难,然后再有收获,这是仁者的做事原则。子夏据此得出了关于学与问的新认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198。学习的知识面要宽,志向须专一,请教与思考的问题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工作和研究,这样的话仁就在其中。李零说:“这话,可能也是孔子所讲,怕子夏堕入小道。”[2]322今天看来,大道也好,小道也罢,无论一个人做什么工作,扎扎实实、心无旁骛,持之以恒、一心一意,都是在践行仁道。
孔子上述言论,归根结底体现了儒学是落实到行动中的实践之学。“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1]66,这是概括孔子人生实践活动的纲领性句子,可以理解为:道的运行为道行,德的实现为德行,仁的实践不外乎视听言动,艺也只有在礼乐射御书数的实操过程中才能获得最真切体验。
因此,唯实践,是知行孔子之道德仁艺思想的不二法门;实践观,是认知孔子博大精深思想的密钥。
毫无例外,孔子的学习观,也是实践的学习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9除了饮食起居不追求享乐外,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匡正自己,可以称得上好学。可见孔子所推崇的学习观,体现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不是嘴上功夫;是活生生的生活现实,而不是围着书本纸上谈兵;是不断改正自己的过错,是积极向上、向善,“不为稻粱谋”。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1]52这是孔子概括自己与众不同的原因,那就是“好学”。能够通过学习而不断进步,取得如此非凡的成果,古今无人能超越孔夫子。显然,孔夫子的学习有必要深入剖析,其中的学习方法和目的,更是值得字斟句酌、去伪存真。
孔子学习古典文化的态度和方法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65。“述”字从辵术声,金文和小篆都是如此。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辵”为“乍行乍止”,所有的“辵”部字都和行走、运动有关。“述”的本义是遵循的意思。“作”的初文是“乍”,甲骨文字形是会意字,表示的是用刀刻纵横的刻纹,引申为制作、制造的意思,如“乍邑”,新建城邑的意思,如《虢季子白盘》中的“虢季子白乍宝盘”;后来又引申出发明、创造的意思,如“蚩尤作兵”“仓颉作书”[2]142。“述而不作”,就是“遵循而不创造的意思”。具体地说,就是古圣先贤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不去创新、发明。需要强调的是,“述”不是我们常用的口头阐述的意思,而意在行动实践,即遵循,孔子的意思就是循规蹈矩,按照以往的规矩来做事;“不作”与“述”的意思是一致的,从反方面指出不创造发明,前后反复强调遵循古人做法的可取性。遵循而不去创造,信奉并且喜好古代的文化,可见,孔子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实践者。
杨伯峻先生把“述而不作”翻译成“阐述而不创作”[1]65,显然“阐述”易陷入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的窠臼,反而降低了原有的深刻实践意义。无独有偶,还有一次孔子和子贡的对话中同样出现了表示遵循的“述”字。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说,“则小子何述焉”?子贡的意思是,“您如果不说话,那我们遵循什么呢”?这里也并非杨先生所译的“我们传述什么呢”的意思[1]186。如果按照杨先生的翻译来理解,孔门弟子岂不成了传声筒,老师讲什么,他们就讲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真正的学习是老师讲道理、方法,学生付之于实践。虽然说比做来得容易,但只有去实习、去实践才能掌握要领,获得真谛;并且只有真实实践的过程才能让人体验收获的愉悦。曾参就不断反省自己“传不习乎”[1]3,同样强调实际训练的重要性。在“予欲无言”章的后面,孔子用打比方的方式回答了子贡的疑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1]185通过其中的“行”和“生”两字,可以体味“述”字的真正含义是“遵循”而非“阐述”。季节轮替、万物生长,是真实的过程,符合自然规律;而与此类似的学习,也有潜在的规律,但必须经由一次又一次行动锻炼才能掌握,而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的。仔细想想,人和动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依靠实际的操练,但人却多了一项语言听说的能力,多了一种口耳相传的学习方式。但孔子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因为归根结底,老师的教育只是外在引导,一个人真正的学习,比如修身,比如孝亲,又比如崇德,必须在自己的实践中感悟、融会与提升。对于语言和行为的关系,《论语》中反复强调的就是说易行难,先做后说。
人生的修养就是不断地学习并完善自己,学习途径和方法,孔子不光是问别人,“子入太庙,每事问”[1]28。 还可以查文献,“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1]26。 总原则是“述”,遵循并实践古人言行,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
述,是孔子继承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子的实践学习观的起点。
分析比较发现,《论语》中学习的往往都是如何做事,或者说学习的宾语都是动词性的。这可以成为我们阅读、研究相关问题时的一个法则。比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答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127季康子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政治就是要端正。您自己带头端正,谁敢不端正呢?又如“子张问政”,孔子道:“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127在位不要疲倦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这是讲一般公务人员如何做好政务。 “樊迟问仁”,孔子回答:“爱人。 ”“问知”。 孔子回答:“知人。 ”[1]129爱人就是仁,知人才称得上智;爱人、知人都是一个渐进的做事过程①《论语》中“人”与“民”相对,指的是齐桓公、管仲、子产、蘧伯玉等一类有道德、有权位的人。孔子曾称赞管仲,“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从这些众人与孔子的对话可知,孔子关注的焦点从来都不在于概念解析,不在于解释原因,而是怎么做才好。可以说他贯彻的正是朴素的实践哲学,而非烧脑的概念推理演绎;或者说他是实用主义者,而不是学院派。
从这种实践观出发,可以帮助解决《论语》中的个别老大难问题。比如,“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②李零这部分的标点如下:“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伯峻的则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从意义的理解来讲,杨的标点方式好些,可以更好体现出“不威”与“学则不固”的并列关系。[1]6显然,“君子不重”导致了两个不好的后果,“不威”和“学则不固”。 后果一“没有威严、威仪”容易理解,没什么问题;后果二“学则不固”的解释则有分歧,比如有一种翻译是“君子不庄重,学习以后,就不会再自以为是,顽固不化”[3]7。是不是挺让人费解?对比下另一种翻译:“君子,如果不庄重,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1]6意思就清楚了很多,但其中的关系也还需要进一步解释。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对“不重”与“学”的关系的理解,或者说,庄不庄重与学习内容和效果怎样才能发生必然联系?
这是孔子实践学习观在学和用方面的概括表述。显然,这里的“学”不仅仅指读书学习,其真正外延更为宽广。李零的观点与杨伯峻的基本一致,值得借鉴。他认为孔子所说的“学”,不光是读书,更重要的,还是修行习礼学道德,其目标之一,就是有君子风度,如果没有君子风度,庄重不足,轻浮有余,当然说明他没学到家,“学”自然“不固”[2]59。概言之,这里的“学”是广义的学——学文、学行、学礼、学德;这些学习项目集中发生在课堂上,但更要付诸于行动实践。君子是靠行动做出来的,而不是靠嘴说出来的;做出来的是真君子,说出来的很可能是伪君子。君子好学,贵在知行合一,所知即所行,所行即所知;庄重是首要的要求,如果不庄重,那么学习并实践的忠、信、礼、仁等自然不会扎实、巩固。
君子庄重除了有利于自身的学习修养外,还有什么作用呢?季康子问如何能让老百姓对自己恭恭敬敬呢?孔子回答:“临之以庄,则敬。”[1]20显然,当政者不需要担心百姓对自己会不会恭敬,自己做到庄重就可以赢得百姓的敬重了。此外,孔子还讲:“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1]188-189这两种人很是麻烦,近不得也远不得,亲近了,他会无礼;疏远了,他便怨恨。那在“近之则不逊”的女人与小人面前,更需要庄重而有威仪了,免得他们放肆。
《论语》中表示庄重的“重”只出现了一次,而表示端庄严肃的“恭”出现了11次,如“其行己也恭”[1]46、“貌思恭”[1]175、“恭而安”[1]76,表示严肃认真的“敬”使用了 18 次,如“修己以敬”[1]156、“敬事而信”[1]4。从使用频次上看,“重”相当低,这也导致了它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词义与“恭”“敬”有交叉关联的“重”,其价值不容被忽视。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1]160州里是文明开化的地区,蛮貊是野蛮落后的地区,那个时代人们用南蛮北貊来指称南北落后的少数民族。当学生子张问老师如何才能让自己到处吃得开、行得通的时候,孔子说了上面一段话。其核心思想就是“言忠信,行笃敬”,言语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做到这两点,走遍天下都不用发愁。孔子三次讲到“主忠信”,都是指“言忠信,行笃敬”。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当子张知道了这个道理并写在了自己的绅带上面后,重要的就是付诸行动了。对于今天的、像当年二十来岁的子张一样的、渴望走四方拼事业的年轻人来说,同样是贵在实践“言忠信,行笃敬”。
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不仅仅体现在行、忠、信上,还包括“文”。他曾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133的话。由此我们明白,诵读学习《诗经》是为了什么?不单是欣赏、领会诗文的意思,而是要能够在关键时刻办得通、搞得掂交给你的政治任务、外交谈判和酬酢。但切记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书呆子做法,孔子是反对的。《左传·哀公十一年》讲到一个机智应对的例子。鲁哀公联合吴王夫差攻打齐国,艾陵战役前,夫差问鲁国三桓之一的叔孙武叔,“你担任什么职务?”叔孙回答说:“司马。”于是夫差赏赐了他甲、剑、铍三样东西,并且说:“认真地承担你国君交给的任务,不要废弃命令。”叔孙这时却不知该如何回答,子贡走上前说:“州仇敬受皮甲跟随着您。”叔孙叩头接受了赏赐。这是一个极好的外交专对例子,也可以看成解释上述孔子话语含义的案例。面对吴王夫差的赏赐和寄语,叔孙武叔不知如何回答是好,而机警且口才出众的子贡乘机上前应答,可以说既解了叔孙的围,又挽回了鲁国的面子。
在孔子看来,学不学、做不做成了判别一个人优劣的关键。颜回好学,还是落实体现在行动上,即“不迁怒,不贰过”[1]54。并且颜回这样做不是心血来潮、一朝半夕,而是持之以恒。“惜乎!我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1]92孔子只看见颜回不断地进步,从没看见他停留不前。与颜回精进不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冉求的画地设限、固步不前。“非不曰子之道也,力不足也。”[1]58以自己力量不足为借口的冉求受到了孔子的批评,他的问题关键不在能力,而在做季氏家宰时不愿实践孔子所倡导的“以道侍君”。据《论语》所记,主要有三处坏表现:一是季氏要去祭祀泰山,他不能挽救[1]24;二是季氏比周公还富有,他却还替季氏搜刮,增加更多的财富[1]114;三是季氏将要攻打颛臾,他不仅不加以阻止还找出“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子久了,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的借口[1]170。仔细分析,冉求错在该为不为,该止不止。冉求的前进与作为,应该是设法劝阻季氏去祭祀泰山,劝促季氏降低赋税以利民生,劝止季氏攻打颛臾;如果做不到,那就退出季氏领导班子,不干“助纣为虐”的坏事、蠢事。
孔子曾用堆土成山的例子形象地表述一个人事业上的进与止。“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1]92可见,君子从事政治活动是始于跬步、成于点滴的在改善事态中的自我修行,其间必定会面临一道又一道障碍和困境,而不顾虑个人利益得失,志道依仁、能进能止是自我完善、安人安民的不二法门。
孔子自己也坦言:“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74那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由此明白孔夫子为什么不轻易称许自己的学生达到了“仁”。整个儒家思想,道理在那里明明白白地搁着,贵乎用,实践中每个人的境界和层次就都展露无遗了。《论语》不是读明白的,而是做明白的。到了明代,王阳明通过“知行合一”“致良知”来振聋发聩地重塑儒家思想,也是对于众多儒生闭门读经、脱节社会的纠偏。
“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74孔子一生致力于“躬行君子”,“论语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为“君子学”。如何做一个君子,或者说,君子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法是哪些,都是我们后人学做君子时绕不开的话题,不可不明察细究。
“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1]133显然,孔子不主张弟子学习种地方面的农业技术。
孔子认为君子并不需要多能,因为圣与能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所以当太宰问孔夫子“何其多能也”时,孔子不同意子贡“因天纵之”的解释,而归因于自己少年时代家庭的贫贱[1]87。换句话说,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出身和生存境遇迫使孔子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当然,这些技能也是普通百姓谋生的必要条件。 百姓,一般称为“民”,有时也被称为“鄙夫”,“有鄙夫问于我”[1]88,是和“人”“君子”相对的,二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内容不同。在这里有必要先纠正一种错误的思想和做法,就是一部分人把自己和劳动人民对立起来,不仅不热爱体力劳动,还看不起劳动群众。鉴于此,毛泽东早就提出要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错误学习,向社会学习,在生活里学习,在斗争中学习……在生活中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4]3。这里有必要澄清,鄙视劳动和劳动人民跟不主张君子学习农事是两回事。
孔子指出:“君子多乎哉?不多也。”[1]87即君子不学鄙事,而应当学习君子之事。《论语》提到哪些鄙事呢?稼和圃,即有关种粮食、种菜的农事。如本小节第一段所引,樊迟提出要学习种庄稼,孔子回答说我不如老农民和老菜农,委婉地拒绝了他。为什么呢?樊迟出去后,孔子进一步指明种地是百姓、小人要干的事,而作为君子,只需要学习并推崇礼节、仁义、信任就可以使广大百姓尊敬并服从自己,对自己讲真心话。这样一来,四方百姓自然会来投奔、归顺,有了他们种地,君子哪里需要去干农活呢?从而实现了君子和小人各自发挥所长,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和谐状态。以今测古,可以说孔子这里表述的是一种社会分工思想,并非要把君子和农民绝对对立起来。自春秋至近现代,我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被土地和繁重的农业劳动束缚的总是大多数人;古往今来,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竟是一少部分的社会精英。孔夫子正是希望为数不多的读书人能够担当起为国分忧、为民谋政的重责,而不要将自身陷于具体的劳作之中。
在孔子的言论中,虽有对“民”的狭隘性的揭示和批评,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80。但也多处表现了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如在和冉求去卫国的途中,孔子便提出了对待百姓要先让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再进行文化教育的主张[1]135。在回答子路如何做一个君子的问题时,孔子提出了在修养自己、努力敬业的前提下安人、安百姓的两大课题,并把安百姓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使命,称尧舜也还不容易做到[1]157。在其他篇章,孔子表述了同样的意思,当子贡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1]64就连尧、舜要想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点都很头疼。
孔子正是深刻地认识到了解决百姓生计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于是把安民济众当作自己、弟子以及所有儒生、政治家的最高政治理想,而把百姓所从事的各种劳动技能拒斥在学习的范围之内。他的学生子夏也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198因此,农民的种粮种菜,工匠的作坊技能,统统不在孔子的教学范围之内。这再次将孔门的学习实践对象回归、聚焦到了道、德、仁、艺之上。诚如夫子所言:“君子多乎哉?不多也。”[1]87
孔子教授学生的艺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就是《周礼·保氏》中所讲的“六艺”:“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的“射”是当时君子应当掌握的一种技能,是孔门讲学内容毫无疑问。孔子曾两次谈到射箭问题:“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1]25“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1]29可见在孔子看来,射箭体现的是君子之道,应当推崇其准和让,而不是力和争。同样,礼和乐也不仅仅是只是礼乐,而是关乎家国体统、个人教化。 “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1]24“克己复礼为仁。 ”[1]121这警示后来学人:学习技艺中要不忘修德、行仁,切不可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否则的话真成了“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孔门十哲被分列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四科也应当是孔子的学生学习的主要方面。孔子也说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话[1]66,接下来着重论述一下孔门弟子在为政方面学习并实践道德仁艺的问题。
当季康子问子路、子贡、冉求是否适合做官时,孔子说没问题,并用果断、通达、多才多艺分别概括三位高足的特长[1]56-57,他认为若能像子路、子贡、冉求有一项特长或优点就可以委以重任。这三位弟子具备的应该是为政的能力。此外,德行对于从政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1]11“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11-12有德且从政的成功代表是冉雍:“雍也可使南面。”[1]53冉雍也的确在子路之后做了几年季氏的总管,直到季桓子过世。他也是孔门德行科四人中唯一出仕的人,另外三人,冉伯牛得恶疾去世,颜回英年早逝,闵子骞拒不为季氏服务,他们都没有做过官。但孔子也说过:“《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1]20在他老先生看来,推行孝友也是为政,不必非得做官。但无论如何强调德行在孔子为政思想中的重要作用都不为过。
除了能力与德行外,为臣还有道的问题。在回答季子然关于子路、冉求算不算大臣的问题时,孔子说他们只能算具臣,大臣则应该做到“以道事君,不可则止”[1]116。在另一章里,孔子称许了子路、冉求、公西赤的理财、外交能力,但不肯定他们为仁[1]43,应该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大臣相比具臣,已经超越了具体的行政、办事能力,而强调必须恪守为臣之道,即该做的积极去做,不能做的坚决不做,这是臣忠于君、下忠于上真正而必然的要求;如果做不到或行不通,那必须不妥协,不屈从,或者急流勇退,该止则止,该藏就藏。孔子曾感慨地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只有你和我能够做到。”[1]67这话极有深意。事实证明,孔子的确做到了。当三桓不再依赖孔子削弱家臣实力,反对堕三都时,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但他的学生冉求却选择了妥协。如前面第二部分(三)小节所论证的,无论是季氏伐颛臾,还是增加赋税,冉求不仅不全力反对,还为季氏的行为进行辩解,甚至甘为马前卒,所以孔子才愤慨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114
《论语》开篇孔子便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1仔细推究,才发现学习内容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的难度和快乐的程度。从为政角度看,为臣之道最高,学习不易,践行最难,为臣之德和仁次之,艺则更次一等。
孔门教学内容中难度系数最大的是什么呢?那就是众说纷纭、高深莫测的孔子之“道”。在概括自己一生的学习时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1]12,还说过“吾道一以贯之”的话。子贡曾经感慨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45可见,无论孔子自己还是他的高足弟子,都知道有“道”的存在,可惜的是老师有得“道”的真谛,而学生却无求“道”的合适途径。这“道”便成了孔子自己悟得但弟子们难以企及的最高、最难的学习客体。因为它无形无踪,可悟而不可言说。
尽管孔子之道难于言说、掌握,但通过孔子的言行,我们还是可以略加管窥。孔子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1]63这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是什么意思呢?杨伯峻说是“折中的和平常的东西”[1]63;孙钦善解释为“以中为用,取用其中”,并进一步指出“孔子中庸思想的社会实践标准是礼义”[3]108;李零说“中”是标准和原则,“中庸”与“义”的概念有关,与礼制内含的法度概念有关[2]140。孙、李两位先生都强调了“中庸”和礼、义的相关性,那么德、礼、义三者的交集,或者说核心要素是什么呢?答案是“和”,就是《中庸》里所说的“发而皆中节”的“和”,“天下之达道”的“和”。“和”简单地说就是在实践行动中坚持张弛有度、节制而不过分,比如“视听言动”都节制而不过分是为仁的细目,[1]121“恭慎勇直”表现时若能节制不过分那便可以避免“劳葸乱绞”的弊端[1]77。 孔子讲:“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36这种“无可无不可”的行事原则[1]195,其精髓也在于节制而不过分。杨伯峻先生把“义”解释为“合理恰当”[1]36,表达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举个例子,互乡难与言的童子被孔子接见的时候,弟子们大惑不解,孔子就讲了“唯何甚”的话[1]73,为什么要那么过分对待人家?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恰恰体现了孔子中庸的处事方式——不过分。其实,一个人只要能坚持做到不过分,尤其是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就接近于道了。
“和”强调的也正是做事的合理性所在。概言之,“和”的个体属性是德,礼规范个体实现“和”的行为,而“和”的行为自然而然合于“义”。我们认为,“和”是“道”运行的方式和把握它的关键。
显然,孔子之道就是在日常的各领域生活过程中去实践中和有度。
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中庸节制的思想,或者说“和”的思想的贯彻执行值得关注。“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这是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孔子针对季康子想要提高赋税、按照田亩征税一事,私下对冉求说的话。时年67岁的孔子刚刚在冉求的努力下被季氏迎接回鲁国,但在增加税赋的问题上,孔子不赞同季氏和冉求的主张。作为使者的冉求问了三次他都避而不答,只说“丘不懂这个”。后来孔子对学生冉求说出了上述为政的指导思想。他认为,为政的君子做任何事都应当合乎礼法,比如施舍要力求丰厚,征税则要力求微薄,做事要适中。客观地讲,厚与薄都超越了度的标准,但在处理当政者与百姓的关系时,需要厚施、薄敛,而不是通常的厚敛、薄施做法。可以说,厚施与薄敛是君子之政,而厚敛、薄施则是小人之政。孔子的学生有若在回答哀公如何处理饥荒年节王室用度不够的问题时,反对增加税赋的做法,主张用十抽一的税代替十抽二的税,这体恤民情的建议同样体现了薄敛的原则[1]125。因此,中庸虽然主张“节制而不过分”,但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还需要权变。上述厚施、薄敛的主张恰好体现了对中庸思想的灵活运用。其实,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执政者是为自己谋利益,还是为民众谋福利;为自己谋利益自然会厚敛、薄施,很多时候达官贵族表面上的施舍也是做个样子、收买人心罢了;为民众谋福利,便会厚施、薄敛,这才是站在民众利益立场上的王道政治。
所谓社会存在,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的有机统一,是主体和客体的交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规律的无穷演进序列。马克思、恩格斯说,“存在”或者“社会存在”就是“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5]98。孔子的远大政治理想,立足于春秋各诸侯国的实际权力格局,立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能近取譬,仁之方也。”[1]64“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1]139孔子的思想学说,最可贵之处便是时时、处处落实到实践中来,不脱离现实生活,不给人美妙的幻想。通过点点滴滴的不过分的改进,逐步解决现存的问题,使人或事朝着好的、善的方向发展,这才是符合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道,也是孔子践行为政之道和君子之道、教育学生的一贯原则。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这种动荡和变革,我认为是由奴隶社会崩溃而逐渐转化为封建社会引起的。”[1]3-4诞生于春秋变革时代的孔子思想,历经两千多年而长盛不衰,实践已经证明了其跨时空的普适价值。与此同时,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石破天惊、无可匹敌,已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在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6]407显然,是否贯彻执行实践学习的理念已经不单单是个人问题,而上升到了党、国家及民族发展的高度。今天,“如果说‘中国梦’的提出指明了当代中国发展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那么学习实践观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思想动力系统和哲学理论支撑。在当代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中,提炼和概括习总书记学习实践观的理论、哲学内涵,并作为我们重要的哲学理论观和当代创新型实践观,对于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与发展、深化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51。正是在这样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面前,在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必然要求之下,“整个后新儒学强调必须经由一个‘实践的学习次序’,即在现代化的学习过程里面,重新让传统的意义释放出来”[8]189。
孔子的学习实践观有着广泛而深入的群众基础,像“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同时,孔子的学习实践观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孔子倡导两种学习,“困而学之”和“学而知之”,前者可以说是被动的学习,后者则是主动的学习,这两种学习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反复交替,是我们推进一切工作、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的法宝。
当然,从古老历史中走来的孔子思想,自身有着明显的旧时代的烙印和局限,但只要我们本着拿来主义和批判继承的原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我们就一定能让古老的儒家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用,让优秀的儒家传统文化成为自信的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国文明屹立于世界优秀文明之林、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