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东 刘凤玲
(1.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江岸区税务局,湖北武汉 430014)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分别发布的《会计准则汇编第820号——公允价值计量》(ASC820)和《国际会计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13),制定了公允价值的明确定义和估计公允价值的统一框架,考虑了非活跃市场情形下层级的划分,使公允价值的计量更具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在我国非活跃市场更是公允价值计量面临的常态,必须在选择主要市场的基础上,明确如何站在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脱手价格,如何判断输入值层级,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估值模型适当的权重,最终评估公允价值的结论。
第820号国际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市场参与者之间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CAS39)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可见,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背景下,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虽存在表述上的差异,但精神内涵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都以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脱手价格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目标,我们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公允价值的概念内涵。
公允价值是基于特定的、现实交易个体的概念,还是基于假定的、虚拟市场参与者的概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公允价值的逻辑基础问题,即究竟从谁的角度来确定公允价值[1],笔者以为这是公允价值计量整个框架体系的出发点。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涉及的是“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这与公允市价和市场价值定义中的“自愿买卖双方”类似,都存在过于强化特定主体假设的弊端。基于特定主体的价值,需要交易双方有进入市场的意图和能力,并且对资产的定价依赖于报告主体的资产使用意图和自身独特的信息优势。将交易主体的范围大大缩小,公允价值的估值过程囿于参与交易的双方,如此评估出的价值无法得到外部市场的验证,而且管理层的特定预期无法反映资产在市场上的未来获利能力,明显不能代表公允价值。目前主流的国际统一的公允价值定义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强调市场因素和市场假设,这一视角估计出的价值更加符合公允目标。国际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定义都引入了“市场参与者”这一重要特征,这一概念的引入确保了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的计量,而非如公允市价和市场价值一样基于特定主体。
市场参与者是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公允价值计量框架而言,无论是计量单元、评估价值前提(最高且最佳使用)的确定,还是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确定都必须基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进行。就本质而言,公允价值是一种市场评价,是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后所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是市场而非特定主体对资产或负债的认定[2]。市场参与者,是指在假想的特定市场中进行买卖的工业企业和金融机构。准则通过列示其具体特征来帮助识别市场参与者,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相互独立,不存在关联方关系;二是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能够通过常规习惯性的调查分析取得信息,以合理理解标的资产或负债以及交易;三是应当有能力参与到计量日的假想交易中;四是有交易的动机并积极参与,并非被迫进行交易,即有序交易。公允价值的确定,首先要辨别相关的市场参与者。市场参与者的范围因标的资产的不同而不同,譬如,对于机器设备来说,市场参与者包括投资者和潜在的使用者,而对于一个财务报告单位来说,市场参与者则包括风险投资公司和潜在的竞争者。管理层需要对与企业资产可能的出售对象相关的特定因素进行剖析,有时甚至有必要假设其他相关的感兴趣的购买者,在这个过程中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理论上潜在的购买者,进而确定特定市场参与者的特征。其次,要确定市场参与者在为资产或负债定价时所使用的假定。确定假定时不必识别特定的市场参与者,只需利用合理的、能够获得的信息组成市场参与者的一个剖面,识别其一般特征,并考虑以下特定因素:资产的具体位置、使用状况、预期市场增长率、资产折旧、风险溢价等,基于管理层对其他参与者在资产购置或负债清偿中的谈判能力的评价,自行构建假想市场来确定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基础涉及买入价格和退出价格/脱手价格的选择,买入价格对应的是报告主体取得相关资产或承担相关负债时的入账价格,脱手价格则对应企业出售当前拥有的资产或转移现有负债收到的价格。站在市场参与者的逻辑角度,他们关心的当然是现有资产或负债未来经济流入或流出的状况,即脱手视角的价值基础,而非面向过去的入手财务状况,笔者以为这是公允价值计量的落脚点。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运用的是“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术语,这一定义的弊端,一方面是将标的物的范围囿于非货币交换的狭小范围中,另一方面是“资产交换”很明显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包含了买入价格和退出价格,并未明确偏向哪一种价值基础,虽然这与IASB在2009年的征求意见稿之前的观点导向一致。目前以FASB和IASB为代表的主流观点都将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锁定在资产和负债的脱手价格上,该概念不仅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6号(SFACNo.6)中资产和负债未来经济利益观的定义相一致,而且与前述逻辑基础的选择一致,因为它代表了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的用途——将之出售给将会以相同方式使用资产的市场参与者——所带来的现金流的预期[3]。CAS39中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趋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新导向,将公允价值的定义指向“资产出售或债务转移”,强调退出价格。
脱手价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上出售商品或转移负债所能收到的价格,这就意味着参考市场的估计价格始终面向未来,在时间、金额等方面都包含了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彰显了公允价值无可比拟的优点[4]。脱手价格体现了计量日市场参与者对与该资产或负债相联系的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量的预期,而这往往是投资者最关心的,体现了财务报告提供决策相关会计信息的初衷。脱手价格的确定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将要脱手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单元、主要市场、市场活跃度、输入值层级等问题。其中,需要引起重视的直接关乎公允价值金额确定的一个概念是交易费用,否则容易导致退出价格的混淆。交易费用是一项直接归属于相关交易的成本,仅与交易相关,而不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因此准则中规定交易费用主要用于确定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而不应据此调整交易价格,即把交易费用排除在公允价值金额确定范畴之外。另外,运输费用不属于交易费用,它是与相关资产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费用,既然地理位置属于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特征,那么对于交易中的资产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的成本,也应当相应调整主要市场上的脱手价格。忽略交易费用,可能导致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判断出现失误,混淆交易费用与相关资产和相关交易的联系,又进而导致脱手价格的低估。
根据SFAS157和IFRS13为计算公允价值金额确立的计量框架[5],并结合我国CAS39的规定,将公允价值的估值过程分为以下6个步骤:确定计量单元—评估价值的前提 (使用前提或交换前提)—评估主要市场—建立最有利市场(市场选择)—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评估公允价值的结论,根据下页图1的计量框架,基于市场参与者视角对公允价值计量过程进行结构性的分析。
公允价值评估的第一步是要确定资产、负债的计量对象,它可能是一项单独的资产或负债(如一份远期外汇交易合同),也可能是一个资产组(如运营良好的设备生产线),企业到底以单独还是组合的方式对资产或负债进行计量,就取决于计量单元。计量单元,又叫核算单位,是指相关资产或负债以单独或组合方式进行计量的最小单元,即很大程度上可辨认现金流独立的最低层级。计量单元取决于资产、负债所适用的不同单项会计准则对其组合或分解范围的规定,如衡量经营性资产的财产状况通常需要单独计算折旧,而计算商誉的减值则要在整个报告单位或现金产生单位的范围内综合考虑。报告主体在对计量单元的确定过程中是以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的最高且最佳使用为判断依据的,考虑资产的所有特点,包括:资产新旧状况(差别较大的不宜组合)、地理位置(不同市场分开处理)、出售或使用限制(流动自由与流动受限的不应合并)等。
图1 公允价值总体计量框架
公允价值评估的第二步,要确定评估适用于整个计量体系的估值前提,即资产的最高且最佳使用价值是与其他资产合并估值或独立估值。SFAS157在确定最高且最佳使用用途时,将两种估值前提阐述为在用估值前提和交换估值前提,前者适用于资产组合使用的估值,假设市场参与者拥有或有能力取得与标的资产相组合的资产;后者适用于资产单独使用的估值,假设公允价值是将资产出售给自用该标的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价格。在第一步计量单元的确定和这里评估价值的前提都涉及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的最高且最佳使用,这也是笔者为什么将两部分放在一起分析的原因。最高且最佳使用,是指资产通过交换或使用能够使市场参与者获得的价值最大化,主要针对的是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不适用于金融资产/负债。其逻辑前提是市场参与者认为能够带来最高的价值,而非基于管理层自己的预期,当交易主体与市场参与者对最佳用途存在分歧时,应当基于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的最佳使用预期来确定,且满足三个要求:一是法律上允许,即市场参与者假定的资产使用在法律上的限制,如城建规划法规;二是实务上可能,即市场参与者考虑的资产实物特征,如土地位置和规模;三是经济上可行,即市场参与者预期使用的经济回报的要求。例如,投资主体计划将一块土地继续作为耕地获取收益,但市场参与者认为将该土地作为商业用地或住宅用地更加符合最高且最佳使用前提,那么其公允价值应当是将土地进行重新规划,获得预期获得的收益与规划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主体在确定该片土地的公允价值时,必须考虑土地规划的提议能否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有无交通因素的限制,以及开发完成后的生存力分析,如果在这些方面不可行或不可能成功实现,则表明市场参与者假定的最高且最佳使用无法达到,不应当以此估值前提确定公允价值。
企业对一项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计量,如果有任何潜在的进入市场,应当假定有序交易在该项资产或负债的主要市场上进行,不存在主要市场的,假定交易发生在最有利市场上;如果没有进入任何潜在的市场,应当假想假设的模拟最有可能交易的市场。如果企业有潜在的进入市场,并且存在交易足够活跃的主要市场,那么第三步和第四步的进程可以直接加快。主要市场,是指主导了相关资产或负债最大交易量和最高交易活跃度的市场。通常在不存在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企业定期进入交易的市场就是主要市场,如果企业正常交易的市场为某一单一市场,那么该市场即为该项资产价值评估的主要市场,如果定期交易的有几个市场,那么主要市场为销售量最大的市场。要评估公允价值来源的主要市场,管理层必须判断各种不同市场的活跃程度,依据活跃程度由强到弱,主要考虑以下几类市场:交易所市场或外汇市场的收盘价,这是一种既来源于真实的交易又比较容易获得的价格;做市商提供的出价和要价,流动性强而且比收盘价更容易获得;经纪人市场或代理市场的报价,市场参与者需要通过对相关市场信息的了解获得成交价;直接交易市场的交易价格,独立协商达成的直接交易价格,信息不公开、不及时,难以获得。
最有利市场,是指在考虑交易费用和运输费用后,能够获得最高处置收益的市场。主要市场与最有利市场的评估存在一个层次和先后顺序的问题,当存在主要市场时,管理层不得考虑最有利市场,不存在主要市场时,则必须在市场参与者最高且最佳使用的基础上,评估资产交易所有可能进入的市场,进而确定最有利市场。前面脱手价格的讨论中已经明确过,公允价值不因交易费用的变化而调整,因其仅与特定交易相关,在确定最有利市场时才会被考虑。一方面,管理层应根据资产的状况、地理位置特征、市场信息、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假定可能的市场参与者使用标的资产的真实场景,确定每个潜在市场中交易成本的金额和交易净额。另一方面,管理层还需分别在合并和独立交易的前提下估计资产的净收益。不同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可能在不同的市场上交易,有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同一个项目也许会存在不同的价格,因此每一个计量单元必须单独考虑其最有利市场。
SFAS157根据输入值的优先次序将公允价值划分为三个层级,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了清晰的脉络[6],大大提高了公允价值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决定公允价值层级划分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输入值(而非估值技术),准确地说它是指主体在评估过程中所使用的满足市场参与者定价假设的各类信息和数据[7]。为增加一致性和可比性,输入值根据其可靠性程度可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输入值,活跃市场中直接可取的相同或相似资产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级输入值,是需要经过一定程度调整的活跃市场报价;第三层级输入值,则是不可观察的输入值。主体在选择估值方法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时,应优先使用可观察的输入值,只有当可观察的输入值不可获得时才能采用不可观察输入值。企业管理层需要自行判断哪些属于可观察的输入值,一般而言可观察的输入值是来自多个独立渠道的(即非专有于决策主体),经常性发布且易获得的市场数据,具有透明性和可检验性的特征,比较常见的几个来源是交易所的报价、与标的资产逻辑上经济上高度相关的市场数据、市场上其他可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市场变量等。
利用输入值估计公允价值有三种评估途径: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我们一再强调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公允的价格,活跃市场中的报价无疑是公允价值评估的最佳基础,除此之外,准则并未规定优先使用哪种估值技术。管理层必须了解不同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考虑市场参与者对相关资产、负债估值时所考虑的所有因素,选择合适的估值技术获得公允价值金额。
1.市场法
市场法,是将计量对象与相同或类似资产、负债的价格以及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进行比较来估算公允价值方法,适用于市场价格可直接观察到的情形。应用市场途径时,可直接利用相同或类似资产的近期可比交易中的公开报价(可比交易法),也可参照相同或相似行业中可比企业的交易参数(上市公司比较法)。可比交易法适用于在某一特定领域有大量交易的资产、负债项目,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通用机器设备等,因为这些项目在活跃市场中交易频繁,容易获得近期可比的交易数据信息,只需根据资产使用状况、市场趋势、地理位置、规模等因素进行细微调整就能得到公允可比的价值金额。上市公司比较法,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市场乘数,如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乘数等,利用可比企业的活跃交易数据估计本公司资产项目的公允价值。该方法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知己——待估企业自身所处行业状况及自身历史业绩,包括行业的收益和增长趋势、企业的市场份额和潜力等,对评估主体的充分认知是无论采用何种估值技术都必须做到的;二是知彼——寻找潜在可能的可比企业与参照交易,目前全球有大量的公开交易所,可以通过互联网很容易找到一个甚至多个相似企业的财务数据用于评估标的企业;三是评估桥梁——确定合理的估值乘数,建立待估企业与参照企业得出财务数据的联系,比较常用的是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及摊销利润,也可选取几个市场乘数并赋予一定的权重。
市场法评估出的价值虽然是源于现实交易的市场参与者愿意支付的价值,对应的是公允价值的第一、二层级,可靠性较高,但是由于市场不活跃的情况经常存在,缺乏市场性带来的折价频繁发生,应用市场法必须满足企业处于成熟期且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这一条件,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无法获取充分的信息进行市场途径的估值,需要寻找其他替代途径获取公允的价格。
2.收益法
收益法,是利用一个反映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折现率,将企业预期收益或现金流量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收益法又包括两种具体的方法:资本化法、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资本化法中比较著名的是预期收益资本化法,需要确定基于市场的资本化率,或通过市盈率的倒数求得,或利用戈登股利增长模型;折现法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法(传统法和期望现金流量法)和多期超额收益折现法;期权模型定价法有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二叉树模型、蒙特卡洛模型,适用于金融工具的估值。比较常用的是折现法,首先,确定折现率,通常以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折现率,要得到该数值需要明确企业的权益成本、债务成本以及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成本可以通过市场途径取得,债务成本主要关注长期债务的固定利率,资本结构可以考虑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或管理层预期的资本结构,需要关注债务到期情况以及企业融资能力导致的资本结构变化。其次,确定预测期,一般以前5年为第一个阶段——不稳定增长阶段,剩余使用寿命为第二个阶段——稳定增长期,第二个阶段的增长率通常保持在预测期第5年的水平。再者,计算预测各期的现金流量(NCF),NCF=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营运资本增加额-资本性支出,分别将各期的现金流量折现到预测期终点即得到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数额。折现法包含了时间价值和未来不确定风险因素,较好地代表了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但是财务预测过程中或多或少受到了管理层主观决策的影响,公允性有所降低。
收益法评估的公允价值一般属于第二、三层级,当选择的输入值能够被市场佐证(比如预期利率、债券到期利率等)时属于第二层级,当选择的输入值不可观察且无法得到市场佐证时,属于第三层级公允价值。但总的来说,以未来收益原则为基础的收益法限制条件较少,而且与会计中资产的定义——能够为资产所有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相吻合,因此在为财务报告服务的公允价值评估实务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成本法
成本法,即现行重置成本法,是通过估计建造与标的物相同或具备相同服务能力的资产作为替代物所需花费成本的估值技术。适用于资本密集型企业或行将破产清算企业的实物资产与少数无形资产的估值,通过这些项目进入市场的时间,估计出使用新技术重置出拥有相同服务能力的全新项目的费用,做出创建或购买的决定。计算实物资产的现行重置成本时,重置价格可直接从活跃市场中取得,成新率的确定却是一个难点,需要考虑扣减的项目包括:功能性退化、技术折耗、实物损耗和经济性贬值,通过整合以上扣减因素和残值的影响,计算出资产在使用寿命内价值的累计减值。无形资产重置成本的评估难点则是剩余使用寿命的确定,评估者有必要考虑经济走势、技术或产品的生命周期、科技进步与更新换代,甚至需要考虑相关法规和监管政策,如著作权、商标权受法律保护的年限。
由于成新率和剩余使用寿命的判断中涉及的输入值无法得到市场的佐证,可靠性难以保证,成本法估计的公允价值一般属于第三层级。而且,经济价值一般与重置成本无关,所以以成本为基础的估值适用情况其实是比较少的。成本是一个过去时点的价值,不可能代表公允价值,但是任何资产的重置成本经过时间调整以后可作为其公允价值的上限,即现行投资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因此利用成本法评估出的数值可作为市场法和收益法估值的上限和补充,保证了其他估值方法在限度内的合理性。在评估股权价值时,成本法指资产基础法。
有时选用单一的估值技术就能够获得最贴近公允价值的参考值,比如存在活跃市场中相同或类似资产的报价时,而更多的时候不只一种方法适用,需要综合利用多种估值技术,管理层应当对各种途径的估值结果进行评估,根据主体认为的代表计量对象公允价值的程度,赋予不同的比重加权得到最终结果。当现实情况(如经济形势、额外的市场数据等)发生变化时,各种估值方法的权重也可能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报告期间内估值技术的应用应不断改进和变更。针对具体情况,运用三种途径的估值技术得到的公允价值估计值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而是一个预期的可能的估计区间,其上下变化范围在5%~10%内,因此,应用公允价值评估结论时可能需要四舍五入。一般评估师会为每一个资产项目估算一个区间范围,再与管理层一起经过专业分析选择这个区间范围内某个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数值点作为公允价值,最后按照实际情况将公允价值分摊至每个计量单元中。
基于市场的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面临的难题,首先是市场和市场参与者难题。一方面,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低,改革开放前长时间计划经济管制带来的路径依赖严重,证券市场和产品要素市场不够活跃,很多交易没有活跃的市场(如房地产),即使有相应的市场,由于公开定价服务机构的缺乏,公开报价和公开信息的获取困难,在公允价值没有可观察的输入值作为参考的情况下其可靠性难以保证[8]。另一方面,我国市场参与者的成熟度也偏低。市场参与者多为散户,结构性的机构投资者占的比重较小,个体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有限,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缺乏理性投资和长远投资的理念,决策过程中“羊群效应”很普遍,将人云亦云的市场参与者对资产定价时考虑的因素作为参考,会影响核算单位、主要市场、输入值评估的合理性。
其次是依赖于市场参与者输入值的公允价值层级难题和估值技术难题。CAS39和IFRS13都未制定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的具体操作指南,在我国可观察的输入值本身获取困难,其层级的划分和转换更是加大了公允价值评估的复杂性。企业应用公允价值过程中对市场参与者可能使用的不可观察输入值的选取主观性较强;市场瞬息万变,市场参与者对有序交易和市场活跃程度的判断捉摸不定,输入值的可观察性变化的情况时常发生,很多企业又难以应付公允价值复杂的层级转换,所评估的公允价值层级与其市场活跃度不匹配的现象经常存在。就估值技术而言,三种途径的估值技术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性,需要根据评估项目和企业自身特点选择市场参与者认为合适的估值技术。每一种估值途径又都依赖于大量的参数选取,尤其是应用较广泛的现金流量折现法,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计算涉及企业资本结构、时间价值、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其操作难度和主观性都较大。在我国评估业务起步晚,市场上专业定价评估机构少且成本高,因此对多数企业来说,公允、合理的脱手价格获取难度大。
最后是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框架与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接的难题。2018年3月29日IASB发布修订版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ED),其中提出了全新的财务报告目标——提供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关于向主体提供资源的决策的财务信息,为做出决策,使用者评价主体的预期未来净现金流量和管理层对主体经济资源的受托责任。笔者认为,理解ED目标的关键在于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与未来现金流有关的会计活动是预期会计的内容,但归根结底是公允价值如何运用前瞻性信息对未来事项进行估计和计量的问题。对于未来现金流的估计,ED将现金流量折现值视为一种计量技术,在正文与附录中有大量的论述和指引,可见,在ED新的计量类别下公允价值的收益法将大有作为,但收益法的实质是自用性质计量基础(持续使用某资产到最终处置)与市场性质计量基础(紧盯市价变动所产生的对未来真实损益的前瞻性估计)的结合。那么,如何厘清公允价值与在用价值的界限将是我国公允价值应用与IASB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对接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综上所述,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到其计量框架每一步骤的评估,市场参与者概念贯穿始终。基于市场的公允价值计量,势必要站在市场参与者的立场考虑:在识别相关市场参与者的基础上,以市场参与者认为的最高且最佳使用方式确定计量单元是单项资产还是资产组合,评估任何潜在市场,建立主要市场和最有利市场或假设最可能交易的市场,进而根据可观察性和市场活跃程度将市场参与者对资产定价时可能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级,选择单一估值方法或多种估值技术的加权平均对公允价值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