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宏亮
【摘要】腐败不仅损伤社会公平,加剧社会分化,败坏社会风气,还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必须化解的重大风险,反腐败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反腐败的战略决断,通过坚决惩治腐败、持续肃纪正风、扎紧制度笼子、加强监督检查等扎实有效的举措,取得了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的反腐成绩单。放眼未来,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打持久战、综合施策、依靠人民群众,以達到政治清明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十八大;反腐;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12-001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这并非危言耸听,前苏联亡党亡国就是前车之鉴。因此,腐败是党长期执政必须化解的重大风险,反腐败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一、腐败的危害及客观形势
腐败指掌握公共权力者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背离公共权力的授权目标,违反公共权力的使用规范,牺牲公共利益谋取少数人利益的行为。腐败简单来讲就是以权谋私。腐败的表现形式多样,如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等。当下,比较容易忽视的腐败问题主要是不作为。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庸政懒政怠政,也是一种腐败!”
腐败是国家和社会的毒瘤,它的危害不可低估。腐败不仅损伤社会公平,加剧社会分化,败坏社会风气,还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破坏党和政府的形象。腐败的孳生和蔓延对于党和政府、国家和社会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中国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积极消除封建遗毒,不断加强自身建设,逐步规范权力运行,加上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锻造了大公无私的高贵品格,腐败问题鲜有发生。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一马当先,政治文明建设、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再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一些人价值观念扭曲,拜金主义盛行,腐败问题呈现高发态势。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廖翥2015年在《廉政瞭望》上发表文章提出:“腐败的严重程度接近执政党和社会所能承受的上限。”言下之意,腐败问题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位于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组织发布的2017年清廉指数排行榜中,中国排列第77位。清廉指数的统计并不一定科学,但或多或少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中国腐败问题轻重的参数。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对当前的腐败形势作了深刻而理性的判断。十八大深刻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可见,腐败的形势不容乐观,腐败问题亟待解决。
二、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腐举措及成效
为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党的十八大对反腐工作进行了科学部署,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从严治党,以力挽狂澜的气魄和胆识,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展了声势浩大、卓有成效的反腐败斗争。
(一)坚决惩治腐败。十八大以来,全党始终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坚决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使腐败分子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有力地震慑了腐败现象。
十八大到十九大召开之前,经党中央批准立案审查的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信访举报1218.6万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67.4万件,立案154.5万件,处分153.7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5.8万人。十九大后,党中央一刻不歇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严惩腐败分子。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消息,目前已有15位中管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境外也并非腐败分子的天堂。从2014年启动“天网行动”开始,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及相关单位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密切协作,追逃追赃工作也取得重要阶段性胜利,许多逃往境外的腐败分子被缉拿归案、绳之以法。截至2018年4月底,通过“天网行动”先后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414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825人,“百名红通”人员52人,追回赃款近百亿元人民币。
回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反腐工作,不论是查处贪腐人数之多,级别之高,行动密度之大,还是涉及领域之宽,挖掘问题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持续肃纪正风。十八大后,正风肃纪、狠抓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八项规定实施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对“四风”问题坚决露头就打,在神州大地上激荡起一股激浊扬清的净化之风,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攻克了一些顽瘴痼疾。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从2017年10月起,截至2018年5月31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522起。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中不断落地生根,推动了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也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三)扎紧制度笼子。要遏制住腐败蔓延、减少腐败孳生,必须努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和不能腐的氛围和机制。其中,通过健全制度,使权力规范运行,构筑起不能腐的堤坝十分重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注重从源头上有效防治腐败,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从中找出规律,积极弥补制度漏洞,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把经过实践检验、必须长期坚持的上升为制度规定,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化下来,不断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与时俱进。十九大之前,共修订颁布了90余部党内法规。十九大后,又相继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科学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步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越来越有规可循、有据可依。
(四)加强监督检查。十八大以来,为限制权力的滥用、乱用,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党中央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实现了巡视和派驻纪检组全覆盖。十八大至十九大期间,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召开115次会议,组织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277个党组织,在党的历史上首次實现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中央纪委审查的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巡视的力度和效果不断增强,利剑作用进一步彰显。此外,十八大以来,深化派驻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五年间,中央纪委共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全覆盖。党的十九大之后,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国家监察委员会在试点的基础上得以全面组建并与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根据党章党规和宪法、监察法有关规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统一设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纪检监察组。派驻监督的职能更加全面高效,使党内监督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了反腐败工作的成效:“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气象。”实践充分证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反腐实践扎实有效,兑现了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赢得了党心民心。
三、总结与思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猛药去疴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祛除腐败,反腐败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在巩固发展。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尚未根本清楚,而且在一定的时期内,腐败现象会不断孳生,甚至会蔓延,打击腐败的工作任重道远,决不能半途而废。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
首先,反腐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向自己开刀,取得了令人民满意、令世界刮目的反腐成绩单,用实践证明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反腐取得的成绩单,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结果,是全面从严治党理念落地生根、付诸实践的结果。放眼未来,要取得反腐败工作的彻底胜利仍然离不开党的坚定决心,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其次,反腐必须打持久战。腐败与反腐败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只要腐败的土壤尚存,腐败问题就有可能再次滋生蔓延、卷土重来。一方面,腐败存量尚未完全清除,需要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让一名腐败分子漏网的决心和力度,清理改革开放后陈积的腐败案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遏制腐败增量必须构筑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然而“不想腐”的实现恐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程要走。反腐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再次,反腐必须综合施策。腐败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教育不到位、个人贪欲膨胀、外部诱惑等。因此,反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深入研究各类腐败案件的基础上,摸清腐败规律,找准问题症结,总结反腐工作经验,把反腐工作纳入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中去谋划和实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最后,反腐必须依靠人民群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广泛参与。反腐同样如此。归根结底,人民群众是腐败的受害者,因此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反腐败工作不能搞一哄而上的群众运动,但必须把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效激发起来,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无穷力量,才能使腐败现象昭然若揭,使腐败分子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