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桥
摘要:武术进校园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在2016年度武术进校园经验交流会暨中国武术协会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张秋平指出:“校园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健康成长的摇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动武术进校园,推动武术教育,也是武术发展的百年大计”。当前多数中小学在武术教育中表现为“谈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针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以相比其他国家武技段位制的成功教学经验探讨武术进入更好地进入中小学教育,以示对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
关键词:武术 武德 段位制 中小学体育 体育教育
1根据武术的不同内容,分析中小学生学习兴趣
1.1武术中的文化道德教育
1.1.1武德
武德,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体育、德育、智育互相联系,德智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乃德智之舟,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体育的发展基础是不牢固的。我国近代国民教育提倡者蔡元培认为国民教育内容应包含道德教育、识字教育,体育卫生教育和美育。武术的运动形式有主要有武术套路、散打搏击组成,这两个大类的规则和体系完全不同,而两个项目在文化内含上所具有的共同点都有文化道德教育,以武德作为修养。
1.1.2武德教育
中小学生正在处于人生主要的学习阶段,从小懂得并学会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将会使终生受益。教育部长在两会上也重点提到了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而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要求习武者要有宽广的心胸和狭义的精神以及敢作敢当敢于拼搏的毅力与勇气。在当今社会应体现出尊老爱幼、尊师重道、虚心好学、不辞下问的传统道德。所以武德进校园势在必得。
1.2武术中的技艺教育
1.2.1武术套路的技艺教育
武术套路种类就有130种之多,动作繁杂、门派众多,在如此海量的资源中必然有难于制定一套能包含武术并适合于各类人群去挑选练习的武术技艺,中小学学校体育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套路种类繁多,教育部难以制定一项符合所有中小学生的武术套路,也难以在中小学生学习时形成很好地评价和对比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中学生学校体育接受众多武术套路时也是很难割舍与选择。
1.2.2武术散打的技艺教育
散打搏击,动作简单易学,带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刺激性,习练对象以青少年为主。主要对象在中学生学校体育中,练习者可以起到防身自卫,培养个人的意志品质。但是要求练习者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心里自控与承受能力,在面对校园暴力时代热点话题下,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很好的做到“止戈为武”。如若没有良好的心理自控与承受能力反则会变为“枕戈为武”。固都不适合在中小学学校体育中去推广学习。
2借鉴他国武技成功教学经验,完善武术教育
2.1其他国家的武技教育
2.1.1韩国跆拳道在中小学生之间的传播状况
1955年在韩国各商界在无记名投票中通过了崔泓熙提出的“跆拳”二字,1959年跆拳道协会成立。1962年开始按体重级别进行比赛,当时只有轻、中、重三个级别,1979年经过修改后发展到10个级别,此后韩国跆拳道不断完善了国内不同层的比赛需要和国际比赛的要求。
韩国人认为,最有韩国特色的跆拳道运动,对人际关系、礼仪、以及健康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韩国跆拳道的学习从儿时就开始培养这各级学校教育中均安排跆拳道的教授与训练。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展示出对跆拳道的地位,在师资上要求必须为非冠军也得在该项目上深有造诣者;在训练上除了在運动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上要求很高也重视实战对练也;政府和学校并在训练上提供很大的优惠和奖励政策。
2.1.2日本柔道在中小学生之间的传播状况
嘉纳治五郎先生,在1882年(明治15年)创立了以投技、固技和当身技为主,以胜负、体育、修心为目的的新柔术——柔道。1887年柔道开始成为学校课外活动之一。1911年柔道属学校选修科目,1930年正式成为日本学校必修科目,同时也成为培养警员及警官必修的科目。柔道从1956年,第一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在日本东京举行。作为奖励与显示修练者进步不同阶段的方法,嘉纳创建了段位制。段位分15个等级,由低到高顺序为:5、4、3、2、1级;初段、2、3-10段。
日本《小学学习指导要领》f体育篇)不仅重视健康的理念,同时强调“生力”和“学力”即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在体育篇中体现为“体力向上”的理念。在日本人们认为柔道中的胜负、体育、修心符合学校体育教育的要求,其中所包含的德、智、体符合当前教育理念。根据柔道的精神,在中小学学校体育教教学中改革和推广,从而成功的完善了日本中小学教育体系。
2.1.3武术在中小学生之间的传播状况
至建国以来,1952年国家体委会的成立,把武术列为重点发展项目,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第一步全国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把武术作为重要内容之一。1998年建立了武术段位制等级,分晋级和晋段两种,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晋级一、二、三级;晋段一、二、三——九段。
现在武术进校园的实际情况与理想状况相差甚远。造成此方面的原因很多,可总结为专业教师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场地设施不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学校校长,学生家长对武术认识不够,担心学生的主科成绩,操心学生的身体受伤。结果为当前学生自己只是单纯喜欢影视表演武术不喜欢武术课,喜欢武术学不到兴趣中产生的武术等问题。就单从武术段位制上去看,晋级从年满6周岁开始每半年可以考下一段位,晋段初级段位是从11周岁开始,间隔时间为1年,中级段位从15周岁开始,间隔时间为2年。从中就能看出6至11周岁这5年期间只有3个段位等级,在武术运动员和小学生兴趣培养上面造成了一定的空挡,出现了段位制度的小断层。也是影响武术在中小学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2.2对学校体育武术传播教育的启示
2.2.1从品德修养来看,增加文化理论德育教育
国家体委原主任伍绍祖曾经为武术专门题词“重武德”。武德的产生和发展可归结于与武术的自身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当前我国在武术培训上以专业动作技术为主,在相比韩国跆拳道、日本的柔道我国武术在传授过程中武术礼仪表现不充分,在传授武术课时没有很好的传承我国的武术传统文化,在制定比赛规则及考试原则时对武术的礼仪及武德教育没有顾忌周全,多数学校师资不健全,学习训练场地设施不完善,所以在继承与弘扬武术道德方面表现切佳。
传统武德的本质可概况为仁、义、礼、智、信、勇,在当高铁速度发展的时代,武德精神开始风化出内在的矛盾。表现为:其一,道德追求与社会秩序的矛盾,传统武德的侠义精神不适合当前整个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平衡,其二,兼善天下与爱有差等的矛盾,兼善天下表现为“凡是人、兼需爱”,爱有差等表现为当下社会的现象。其三,表现为聚向探索与开放追索的矛盾,聚向探索反应了传统武德注重了个人的内心修养而缺乏开放追索精神。
为此,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武技项目的成功教学经验,来完善我国武术教育。在武术弘扬和发展上注重软实力的提升,精神的培养和道德文化修養,用道德教育来反应习武者良好的综合素质。
2.2.2从运动技能着手,改革补充段位制
虽然我国武术段位制经过几次的修改,由原来的“九段”变成了现在的“三级九段”。但是当前武术段位制相比韩国跆拳道段位制、日本柔道段位制在等级划分上不详细,尤其是初级阶段,没有很好的顾及中小学生上考虑编排,导致不能及时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武术兴趣,影响武术在中小学学校体育中的影响与传播。从表1中就能容易看出我国武术段位制与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段位制的差异,我国武术段位制在等级上明显少于另外两个国家的段位制等级。从表2中能够看出中国武术套路段位制在考试内容上相比韩国跆拳道和日本柔道段位制分别在道德礼节上和技术水平上均笼统于另外两个国家,构建不成系统的体系去培养激发中小学生武术爱好。
3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畅想
3.1增加段位等级划分
在我国武术段位制晋级考试中增加等级档位,我国武术段位制在晋级考试中原有三级,分别是段前三、二、一级。相比韩国跆拳道晋级段位分为十级,日本柔道晋级段位分为五级而言,我国武术段位中的晋级段位没有很好的展现出来,在容考核上面显得单调不足,好像只是为了获得其职称一样去完成级别考核,没有像另外两个国家一样,有具体的理论标准和技术标准。因而可能导致我国武术进入学校体育显得内容体系不完善。武术段前级在时限年龄上规定,年龄在6周岁以上,可申请晋升一至三级,获得相应等级达半年以上可申请晋升一个等级。初段位在训练时间与年龄方面规定为,获得相应段位资格达1年以上,年龄在11周岁以上,可申请晋升提一个段位。可见在段位之间考核时间间隔相对较长,不连贯,在此期间时间间隔中学生在学习兴趣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形不成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武术在中小学学生期间的教育与传播。
笔者建议学习韩国跆拳道、日本柔道的段位制成功经验在我国武术段位制尤其是晋级段位制中增加档位等级,在具体考核规则上完善道德礼节教育,在考核中增加德育评分的比例。加强口号宣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好地引导中小学学校体育中武术教育的完善,增强学生体质,提升民族凝聚力。
3.2设想的武术段位制等级及考核内容
武术段位制在晋级上有原先的三、二、一级设想增加为七、六……一级。并且多重视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德育教育,在刚开始启蒙阶段打心底牢牢记住中国武术协会推出的《武德守则》与《习武十戒》,对以后武术的学习修炼将起到指导的作用。在晋级段位四级至一级添加对练项目考核,让学生从小认识到武术的打练结合,系统完善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并学习武术。从表3中可看出具体设想细则,力争提高中小学生武术兴趣,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传播民族精神。
4结语
武术作为我国古老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集传统医学、养生、民俗学、美学、兵学于一体的运动。武德除表面意义上习武者道德品德上的修养外还应体现在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体现,更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精神文明的结晶。借鉴他山之石,补充我山之玉,在武术段位制改革上下功夫是希望在中小学学校体育上能够有一个标准化有小目标的去弘扬与发展武术运动。
武术进入中小学学校体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会武术中的礼仪道德。如在当前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能运用武术保护自己人生安全及制止周围类似事件的发生,并在中小学学生之间建立团队精神,增加校园文化,传承传统道德,培育和弘扬尚武爱国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