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8-03-23 03:16高媛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代文化常识;弘扬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83-0063-02

【作者简介】高媛,南京市人民中学(南京,210018)教师,一级教师。

2017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增加了“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命题思想。同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的第二道客观题就相应考查了“江左”“三代”“菽水”和“趋庭”这四个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一处新变化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曾经一度被语文教学边缘化、孤立化的古代文化常识再次走上高考的舞台。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同时,也能不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作品的鉴赏水平和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史,触摸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的智慧和其所创造的伟大成就,见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让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为自己身为炎黄子孙而自豪。语文学科四个核心素养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因此,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也是与“文化传承与理解”相一致的。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古代文化常识巧妙地渗透进教学中,有效地传达给学生呢?笔者认为,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悬念,激情激趣。

比如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针对文中出现的人名“烛之武”和“佚之狐”做点文章。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即“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即“佚地,名叫狐的人”。历史资料《郑通志·氏族略》有记载:“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可见,他们两人的氏都是由地名而来。“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自古以来,华夏子孙以姓氏为家族延续的标志。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那么姓氏还有哪些来源呢?这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自己姓氏的由来,上课进行交流,以此补充对姓氏文化的了解。

说到姓氏,就不能不提名与字。我们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常常会介绍作者的字,但也就是一带而过,很少会去思考何为字?为何取这个字?名与字有什么关系?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补充相关材料,师生一起了解名和字之间的关联。比如,名与字意义相关的——《赤壁赋》的作者苏轼,字子瞻,假如我们知道“轼”字的古义是指车子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子”则系夫子自称,那么凭欄而望称之为“瞻”也就是顺理成章了。再如,名与字意思相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字退之,“愈”和“退”正好是一组反义词。在了解了这些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名字,为自己取个字。笔者认为学生一定会喜欢这项作业的。

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都是古代诗文不起眼的地方,但如果教学时能够稍加利用,适当拓展,设置悬念,就可以让学生穿越古今,激发他们学习古文的兴趣。

2.适时补充,催化理解。

《鸿门宴》中,司马迁着意描述了宴会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教学时教师如果仅仅把座位的朝向说清楚,那就太过寻常了,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深意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补充我国古代人们交往中的座次礼仪——在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那么在《鸿门宴》中,司马迁之所以不惜笔墨一一写出每个人的座次,就是通过项羽对座次的安排,突出表现项羽轻视刘邦,以尊者自居的骄傲心理,由此细节,可见项羽骄傲自大的性格,也可见刘邦忍辱屈从、顾全大局的雄心。所以,我们说司马迁对“鸿门宴”上座次的描述绝非寻常之笔,对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座次这种古代文化常识的补充,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再如《兰亭集序》中的“禊”,课本上解释为“一种风俗祭祀。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改为农历三月三日),游于水滨,举行祭祀、沐浴、采兰等活动,以消除不祥”。课堂上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这些介绍,那么学生一般都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禊”就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上巳节的其中一项活动。“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论语》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上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个节日逐渐淡出了,当然其文化痕迹还是存在的,如现在的春游踏青就是其文化遗存。学生在了解了上巳节的由来及地位后,对于文章第一段中的“信可乐也”的“乐”也就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3.挖地三尺,培养审美。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古代文化的许多方面都能体现这一优良传统。如敬称、谦称,甚至贱称,在不同场合,体现人们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甚至体现说话者的品质和德行。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教师就可结合相关的文化常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审美教育。

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互称对方为“君”“卿”,用的都是敬称,充分体现了他们相敬如宾、相亲相爱的深厚情感。相反,文中另外两个人物焦母和刘兄却称刘兰芝为“汝”和“妇”。在古代,自称姓名属谦称,直呼对方姓名就是不敬,呼“汝”“妇”更是贱称。焦母和刘兄,张口一个“妇”,闭口一个“汝”,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两位封建家长野蛮摧残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丑恶嘴脸。再如刘兰芝“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奉事循公姥”,却落得“仍更被驱遣”的悲惨遭遇。面对如此不公平的现象,兰芝临别还要“念母劳家里”,还要劝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兰芝句句不离口的“母”“公姥”与焦母、刘兄口中的“妇”“汝”形成鲜明对比,如此以德报怨,更衬托出刘兰芝勤劳、善良、贤惠、尊老爱幼的优秀品德。主人公表现出的对爱情忠贞,对恶势力的憎恨与反抗,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而“守节情不移”“奉事循公姥”“处分适兄意”,这些“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伦理观念,又可培养学生辨别美丑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美与丑的内涵。

诸如此类的古代文化常识,因它们与现在有许多不同,教师如能在教学中作必要的解释,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会有很大帮助。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操教育和审美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