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实践启示

2018-03-23 07:52许纯洁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儿童观学前教育实践

许纯洁

【摘要】儿童观对学期教育实践起着理念引领的作用,它本身也因实践获得发展。以媒体变革与教育发展的视角来审视不同时代的儿童观,既不是用抽象和建构的方式来认识儿童,也不是对儿童进行概念化的处理,而是为凸显出媒体与教育发展尤其是对儿童观形成的现实影响。儿童的成人化倾向是互联网时代儿童观的核心特征,这就要求学前教育实践者能从理念转变、学期教育的目的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做出积极反应来应对这一挑战。

【关键词】媒体变革 儿童观 学前教育 实践

一、媒体变革与儿童观的演变

通常而论,所谓“儿童观”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就是人们有关儿童的认知,其核心在于对“儿童是什么”或“什么是儿童”的认识和界定之上,这一认知过程牵涉到对未成熟的下一代的身心发展的探讨,如何养育下一代,培养下一代,教育下一代等问题。历史地看,人们对儿童的认知和身份定位经历了“小大人”的儿童观(古代社会)、文艺复兴以来近代的“儿童观”(将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自然主义的“儿童观”(以卢梭、洛克等人为代表)、“儿童是成人之父”的儿童观(蒙台梭利为代表)、“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观(爱伦凯、杜威等为主要倡导者)与“儿童成人化”的儿童观(以波兹曼为代表)等的发展和演变。就儿童研究的现状来看,不同学科对儿童观的界定也是相异的。比如,在传统哲学领域,“儿童”更多是一种实体概念,致力于对儿童的本性做出质的规定性;在社会学意义上,儿童一般被当成特殊的社会群体看待,也就是与成人的生活、言行方式有区别的一个群体;在教育学当中,儿童观左右着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也是现代教育建立的逻辑基础。然而,从儿童观的演变及其实质来看,它经历从“实体”的儿童观向“科学认知”的儿童观转变过程。对于前者,是在对儿童的天性、质的规定性等问题的思考上所形成的以哲学思辨为基础的儿童观,它带有鲜明的人性关怀和伦理规范。换言之,哲学思辨下的儿童观是建立在“人性”假设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以先天法则(或自然法)来生成的儿童观,也是一种抽象的存在,甚至于存在着依此来规定儿童发展的“嫌疑”。对于后者,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范式的兴起,“原本的哲学问题被要求以一种更为精确的方式来检验。在事实性或本体性问题上,传统概念思辨的方法被科学实证的方法取代。”自此,科学实证的儿童观以实验、数据等置换了原本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的儿童观。在自然法的先验儿童,变成了科学认知的儿童,医学以及心理学兴起,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的发展,对近现代“科学”儿童观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和理论根基。人们依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儿童的本质特征、身心理发展规律与学习行为的发生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我们正确认识儿童提供了新的理路。但据此所建构的儿童观较之哲学思辨的儿童观并没有取得绝对的认知进步,这一点体现在它所认知的儿童是一个能够被量化分析的并严格按照特定阶段发展的“人”,从而抹杀了偶然性因素、不可测量的情境等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甚至于出现了以科学的儿童发展模型来衡量和评价独具差异性儿童的倾向,而看不到儿童的发展成长是在现实生活中种因素综合下既有一定顺序但又极易发生“突变”的生命发展过程所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可以说,借助抽象和建构所形成的儿童观在一定程度上所表示的是一个外在于生活世界的儿童,它缺少生活性与生命力。为此,从媒体发展的视角来考察儿童观的发展也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从媒体发展与儿童观的演变上来看,从文字的出现到印刷术的发明直至今日互联网新兴媒体的兴起,每一次媒体领域里的革命总会对儿童观的演变产生一定的作用。从“小大人”的儿童观到未成熟者的转变,从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的儿童到以儿童来看待儿童的观念变化,再到当下成人化的“儿童”,这一切关于儿童的观念的变化既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媒体对教育发展影响的真实写照。这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以文字作为文化记载媒介的时代,“小大人”的儿童观之下的儿童教育也是低水平的。就文字的出现而言,它为人类生活经验及其知识的代际传递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较之以往口耳相传的方式,文字的出现既提高了经验知识传递的可信度,也为人们划分成人和儿童提供了现实依据。在这里,精通阅读技术并能从这一系列抽象符号中了解人类以往的经验和文化知识成为成人用来教育未成熟的下一代的主要“资本”,也正是借助对抽象文字符号意义的垄断,成人获得了对下一代进行教育的“资格”。而以此划分依据来看,所谓的儿童就是不能够靠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和人类已有文化进行对话的人。当然,这种划分需要声明的一个前提是,在古代社会,由于被统治阶级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了受教育的额权力,以至于他们虽然在身体和心智等方面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但在阅读能力方面却和儿童没有两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儿童也被视为是“小大人”,即还没有成为成人的“成人”,他仅仅是成人的雏形而已。显然,与此儿童观相适应的儿童教育,更多是压制性和被迫的,儿童在教育中很少受到尊重更遑论掌握多种知识和实现全面发展。当然,从当时一般儿童接受教育的目的来看,掌握生产生活必须的技能是首要目的,学习知识仅仅是统治阶级的后代所要做的事。因此,总的来说,仅仅有了文字但缺少对文字进行大量复制和传播的时代,儿童教育虽然也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但从社会总体的儿童教育水平来看,仍然是处于经验总结的阶段,当然,这也与整个社会教育水平的低下直接相关。然而,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对已有知识文化进行批量化的复制和传播成为了可能,尤其是在造纸术日趋成熟和逐渐普及以后,一个区域内的文化知识可以借此媒体向更远的地方传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接触和交流传播,而这种文化交流的出现,也为新的教育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前提。

其次,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纸质传媒工具的出现,近现代意义上的儿童观开始形成并从形式到内容到获得了长足发展。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在很大范围内的实现,学校教育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它也逐渐成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并逐渐取代了家庭教育的地位而成为最主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在这里,成人进行儿童教育所依据的就是以抽象文字符号来记载的人类文化知识,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唯一的依靠。此时,成人和儿童之间就有了一种“秘密”的出现,即成人的生活世界当中的有些方面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所不能知的“秘密”(如性生活,还有政治活动领域内一些不宜公开的东西,经济领域的剥削和欺骗等),而这种秘密得以保存的前提就是人的“羞耻感”的形成和培育。这种羞耻感的出现,也恰好成为近现代儿童观形成的基础之所在。同样,从媒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兴起,如果没有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如何同时让每一个受教育者同时学习一种知识也就失去了可能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书籍”人们就无法在同一时间来教育受教育者,而是说,书籍的出现为大面积、宽范围的学校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并能够保证受教育者所学的就是教育者想要教给他的东西而非其他。在此,以阅读能力和有能力掌握文字记载的人类文化来划分成人和儿童也成为了有自身现实的理由。即如果没有成人教育者的引导和教育,儿童是很难进入以文字记载的人类文化领域的。在此理念下,知识文化的掌握也就几乎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即受教育的目的就是掌握知识文化,而其他的方面自然也就处于教育活动的从属地位。然而,就在学校教育一直是文化的传授作为主要理念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发觉该理念在教育未成熟者方面仍存在着某些不足。比如,忽视了儿童身心的和谐发展,儿童的现实需要的兴趣得不到照顾,抽象的文化符号对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而言,显得远离生活并让他产生对教育的排斥等。有了以上这些对学校教育不足的发现,新的儿童观及其儿童教育的理念的出现也就有了可能。正是出于对学校教育本身的思考。卢梭、裴斯泰洛奇、蒙台梭利、福禄倍儿以及爱伦凯等儿童教育的先驱者开始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来重新思考儿童和关于儿童教育,由此便出现了“自然教育”中以尊重儿童天性为内核的儿童观,也出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儿童教育观及把儿童当作儿童,而不是以小大人来看待的新的儿童观,甚至已出现了“儿童的世纪”这样的教育命题。因此,可以说,印刷術的发明在促进学校教育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以文化知识作为其教育展开的唯一目的的不足,但也正是有了学校教育的日益繁荣,才为新的儿童观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前提。

第三,在以新型技术传媒为内核的时代,传统的以掌握人类文化作为标志的儿童观开始受到挑战,甚至于出现了童年的消失这一命题。如果说,以知识文化的占有来区分儿童和成人在以书籍作为主要文化传播媒介的时代有其自身的存在依据,然而,这种划分标准在以互联网作为信息与知识传播的当下,显然失去了其合理性。这是由于在电视、电影等新的文化传播媒体出现的情况下,信息的呈现方式、传播途径、消费群体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较之以抽象文字符号为主的书籍报刊而言,图像的理解是不区分人群和年龄的,也不用去刻意区分不同的观众从而保守部分人的秘密。换言之,“理解电视不需要任何训练,不论对头脑还是行为,电视都没有复杂的要求,同样,电视也不能分离观众。”在此前提下,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增多和形式的多元化,任何群体或任何地方的人的生活、政治交往、经济活动以及娱乐、消费活动等都会以电视图像的形式呈献在所有人的面前。此时,以往被成人所垄断的“秘密”也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得了无情地揭示和赤裸裸的展现,甚至于凡是人能够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在电视上得到逼真地体现和还原。比如,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社会娱乐的展开方式,政治交往的每一个细节,经济贸易的每一个环节等被囊括其中。在此过程中,也就出现了一种现象:儿童的成人化和成人的儿童化。即儿童越来越表现得像成人一样,这一点可以他们的从服装、打扮以及言行仪态等方面有所体现,相反,成人则向儿童化发展,这也在其着装打扮、心理仪态等方面有所体现。在此,儿童和成人世界之间的边界开始模糊,那么,如果还依据以往对文化知识和“秘密”的占有来划分成人与儿童的话,其合理性自会受到质疑。因此,可以说,童年的消失确实是一种现实,即那种原本属于儿童世界的东西逐渐被新型传播媒介一点点地吞噬掉,我们创造了一个儿童与成人共享的信息世界,在这里,所谓的秘密也丧失了藏身之所,与之对应的羞耻感也被驱赶到荒漠之中。在这个信息共享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澄明,甚至于赤裸裸地展现在任何人的面前。也正是在此情形下,可以说,童年正在消逝,尤其是作为一种观念“发明”物的儿童也正在被我们所创造的信息世界改变着,以至于仅仅只能从其身心未成熟状态来看他时,他才是一个“儿童”。因此,这也对我们如何有效开展学前教育带来了一定挑战。

二、互联网时代的儿童观及其对学前教育的实践启示

儿童的成人化发展是互联网时代儿童观最为核心的特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信息革命最大的成果之一,也是促进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在此背景下,信息来源多元化,传播途径多样化,接受渠道个性化(尤其是手机的普及化使用),消费群体大众化,呈现方式“碎片化”。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信息领域的变革势必会对现代教育的理念、组织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产生影响,而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学前教育也自然受此波及。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儿童观是一种在已有儿童观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内涵的儿童观,包括信息多元化对他们的认知发展、社会情感(一种关于人如何看待社会、他人和职业的观念,其核心在于促进人和社会、和他者形成一种互助协作的社会态度,并能以职业选择来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三观”的形成等。具体而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儿童的认知水平、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及接受信息的途径都显现出成人化的倾向,这一点在上文已有叙述。为此,需要在互联网时代这一背景下重新审视已有的儿童观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其对学前教育实践的挑战。

首先,学前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可能从教育理念转变开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的传播途径与接收渠道多样化,浩如烟海的信息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赤裸裸地展现出来,不论是积极向上的还是庸俗底下的生活都难以幸免。在这种信息化的社会中生活的儿童自是难免受此影响,甚至于他们是在信息“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在此背景下,较之以往的儿童,互联网时代的儿童对成人生活世界的接触和认知自然要早的多并且更加全面和深入,同样,他们的心智也要更加成熟,以至于他们总是对成人生活的秘密有一种强烈知晓的渴望,哪怕是成人有意避之,他们也会借助其他渠道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答案。这就意味着近现代儿童观建立的基础:成人对自己生活秘密的垄断及建立在此之上的“羞耻感”被消解了,从而出现了儿童的成人化这一现象。对此,在当下开展学前教育实践时,首先要在理念上实现彻底的转变,即教育者不能再视儿童是一个对人类生活及其历史文化一无所知的人,而要在正视他们已经理解了足够多成人“秘密”之现实的基础上探寻如何让这些已经被儿童分有的“秘密”成为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东西,而不是以阻止儿童接触成人生活“秘密”的方式来强行压制他们。当然,在信息如此“泛滥”的当下,教育者哪怕是采取了某些措施来防止儿童接触成人生活的“秘密”,但他们依然会以其他的渠道去探测和“欣赏”它。因此,可以说,进行理念转变是互联网时代对学前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学前教育获得新的发展的可能机遇。

其次,学前教育实践要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情感为皈依。从影响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因素来看,既有来自遗传等方面的内部因素,也有来自教育、社会等的外部因素。但在人格心理学看来,在儿童的人格养成方面,遗传因素是不起主导作用的,相反,教育以及其他外在的社会因素在此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儿童的人格进行培养时,需注意以下因素。一是经济环境。主要是指儿童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的经济状况。比如,生活在经济贫困和遭受恶劣经济影响家庭的儿童,会因父母在生理健康方面知识的欠缺从而导致对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与陌生人的接触及正确交往。培养孩子和他人一起玩耍、共同游戏、参与集体活动和交往是家庭教育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主要职责。然而,家长也要警惕,如果陌生人和孩子的交往,仅仅是出于喜欢逗小孩玩并以不正确的方式来称赞他以至于对儿童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就要避免这类交往的发生。三是夫妻关系所形成的家庭心理氛围。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形成有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相反,紧张、對立的家庭心理氛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儿童傲慢、自负的人格。四是玩具、儿童读物、电视及电影的选择。出于对儿童社会情感培养的目的,选择玩具一般要遵从:能在玩耍中启发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刺激他们创造力这一原则。同样,儿童读物的选择也要在特定地方做出注解,以避免因儿童的不理解或误读故事而对他(她)的人格形成产生负面影响。同样,电影、电视节目、报刊等的选择也要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会情感与合作精神。五是与祖父辈及其他亲戚的关系。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时,需要审慎处理祖父辈、其他亲戚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与祖父辈而言,他们在很多时候对自己的孙子都会百般依赖、顺其所为,极易养成儿童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倾向。为此,作为家长在此类问题的解决中,既要顾及老人的心情,也要以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作为重点。此外,儿童在和其他亲戚的交往中,也会对外表漂亮、穿着时尚的表兄表姐产生莫名的崇拜,并产生持久的倾慕之心。这时,家长就需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自己的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以追求人更内在的本质为目标。以上各方面的外部环境因素在儿童人格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如果不能恰当理性的来处理各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对儿童人格的健全发展带来阻力。那么,作为家长或教育者该如何来应对以上问题呢?依据个体心理学的观点,就是培养孩子勇敢的心态和他们的社会感情以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心理倾向。而社会情感的养成之所以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对个人而言,具有如何来与他者以及社会“打交道”从而维持自己生活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引导儿童养成尊重他人、善待生命与亲近社会的情感,这也是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学前教育课程内容。对于学前教育来说,其重点不在于教会儿童多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技能,而更多在于培养儿童如何与他人一起共同生活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形成社会情感,从而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础。换言之,学前教育的重点在于形成他们健全人格发展的基础、与他人共同生活的合作意识、亲近社会的情感以及善待生命的伦理关怀。对于以上教育理想的实现,绝不可能依据抽象的思辨或可测量的实验来为儿童的发展设计好一整套可在任何场域下来使用的课程体系并完全满足儿童学习发展的需要,而只能在生活中,将一切能够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纳入学前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而为他们广泛地接触和认识人类多样化的生活提供可能。具体而言,在五大领域课程当中,需要以互联网便捷的信息资源为主要依靠来拓宽学期教育课程的范围。在健康领域,要保证儿童的身体健康,帮助其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对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影视节目等易于儿童接受的信息接收方式来设计活动,从而能让健康教育的课程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处体现出来。同样,在语言领域的课程设计中,养成儿童乐于与人交谈,能用礼貌语言交流,养成注意倾听别人讲话的习惯,逐渐形成能理解日常用语的能力。在社会领域,重点在于养成儿童乐意与他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敬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他人,并在参与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社会情感和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对于科学领域而言,课程设计要养成儿童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在艺术领域的课程设计中,鼓励儿童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以上五大领域的学前教育课程对于儿童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课程实施并不是以知识逻辑来展开的活动,而是始终与生活相一致、融课程与活动之中并以活动来实现课程目标的活动。这就意味着凡是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和活动开展的一切教育资源都能够融入其课程体系,这样做的目的仍在于让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生活并养成一种社会情感。

三、结语

总之,对于儿童的认知,我们既不能站在生活之外以抽象的思辨来规定他们的天性与本质,也不能单纯依据实验来说明他们发展的必然顺序,而需要在生活中,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来认识儿童,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亦非一种建构的存在,而是在生活中借助教育来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体,他(她)具有自己发展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利,成人和教育者所能做的就是在尊中其本性的基础上以尽可能多的教育方式來引导他们以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来展开生活且富有个性的发展成长。在当下,互联网的日益发展正在冲击着已有的儿童观并对学前教育的实践提出了现实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对已有儿童观进行一轮深入的审视和反思,并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学前教育发展的契机和路径。

参考文献:

[1]加雷斯·B·马修斯著.童年哲学[M].刘晓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孙圆.儿童观的演进及其教育学考察[J].中国教育学刊,2017,(1) :29-34.

[3]菲力浦·阿利埃斯著.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M].沈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尼尔·波兹曼著.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5.

猜你喜欢
儿童观学前教育实践
比较电影《看上去很美》《小人国》中幼儿教师的行为
鲁迅儿童教育思想背景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关于西方儿童观的粗浅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