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校长
李庆东
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以下简称“鞍小”)历史悠久,享有“数学摇篮”的美誉。在“奠基未来”区域教育核心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进行课程整合、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创新等一系列研究与探索,确立了“求智”的办学理念及“求寰宇之智,达未来之慧”的育人目标,并细化为培养学生“健康、阳光、好学、善思、自主、自信”六大素养。
学校以“求智”课程建设为育人载体,把“求智”课程体系的结构图设计为圆规形状,既体现“数学摇篮”的传承,又赋予了“以办学理念、课程理念、培养目标、求智课程为指引,师生定脚和动脚配合”的新意义。
学校课程分基础性、拓展性、综合性三种类型梯次展开。基础性课程从语言交流、思维创造、艺术审美、运动健康四个角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教与学方式(翻转课堂、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微课程下的小组合作学习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拓展性课程分为传承与创新、思维与创造、交流与表达、艺术与创造、运动与健康、网络与课堂六种类型,即校本课程,突出“一点多线、守正出新”的课程特色。综合性课程通过多学科的知识链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变革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度”。一是构建“求智”教学模式基础框架。突出课程“寻求智慧之智”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智慧,努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求智”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学习,通过“体验启智—探索求智—求异生智—文化汇智”,使学生“获得知识—确立方法—构建思维—生成智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从知到智的转化,积极推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体验启智”是个体主动或虚拟亲历某件事,并获得认知和情感的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促进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探索求智”引导学生经历发现—表达—倾听—思考—自我修正的过程,在自我认知及与他人认知的碰撞中确立方法。“求异生智”是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信息处理、归纳总结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文化汇智”的外显方式表现为学科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等;内在方式表现在学科精神对学生思维的长期渗透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形成,使课堂成为学生和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二是探索学科模式变式,推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如,语文学科推出了预读、导读、自读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学习、实践”的过程。数学学科推出了“体验导学、理解本质”“合作互学、拓展深化”“求异研学、实践创新”三学模式,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的转化。
做精拓展课程,积淀学生学习的“厚度”。为加强学习的实践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整合生活和学习世界,学校在特色课程建设中着力打造传统文化和实践创新类课程。
传统文化课程强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学生兴趣出发,开发了中国古诗词鉴赏、书法绘画、趣味剪纸、舞蹈管乐、中华武术等课程,学生徜徉于民族文化之中,人文素养有了很大提升。
实践创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实践创新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发了“求智数学”“机器人”“生命安全体验”“小小CEO商业启蒙”等课程。“求智数学”分为“求智游戏、求智思维、求智探究、求智文化”四大活动板块,目的在于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机器人”课程让学生接触到基础的编程知识,在对机器人、智能车的研究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生命安全体验教室突出知识性、趣味性和科技性,通过师生讲解安全防范知识、体验安全避险设施等课程,培养学生关爱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小小CEO商业启蒙”课程不仅学习财经课程及应用技巧,还接触数学、社会学、经济学知识。学生模拟建立公司,模拟扮演角色,体验一个公司从创立、融资到研发、销售多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能力、交流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做活综合课程,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为培养学生具有从容应对未来社会的学习能力,学校正在开发一个全新板块,包含“主题研究”“学科整合”等课程的鞍小综合课程群。
“主题研究”课程围绕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三大领域,每月一个大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社交、制作、探究、艺术等学习活动,比如,围绕六月的“衣服”主题,我们设计了“衣服从哪里来”“整理小衣柜”“我的衣服我做主”“我的服装展示秀”等一系列活动。在“我的服装展示秀”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心目中的服装,并邀请家长协助制作, “我行我秀”服装展示会上,家长和孩子一起走T台。
“学科整合”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达到由一个学科生发到联系多学科知识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如“戏剧表演”课程,师生创编剧本、排演剧目、自制道具等,教给学生社会技能。英语学科指导学生们利用课本并结合寓言、童话、卡通电影等素材创编剧本,将英语学科与语文、音乐、美术、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学科融合到一起,孩子们在生动的表演、精彩的对白、情节的演绎中,提高英语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构建了发展性评价制度保障,通过多维评价,调动广大教师主动发展、积极参与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智慧学习、快乐成长。
教师教学评价。一是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学生参与度、学习效果、师生互动、技术运用、目标达成、课堂反思六个方面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二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性自我评价,从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做出评价,教师对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语言进行深入思考,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策略。三是从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反馈中做出评价,教师听取和吸收他人的宝贵经验,用教学后记的形式进行表达,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从学生参与课堂的自我评价中做出评价,通过学生自我评价,对呈现的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间接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审视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改进教学策略。五是从同课异构的比较中做出评价,通过同课题的录像课资料进行观看、剖析、评价,达成教师在反思中提升专业水平的理想境界。
学生发展评价。学校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师、同学、家长和学生本人四方面的评价,学生能更客观更全面了解自己的情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自己制作评价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多元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倾听他人建议,从而完善自己。除各种常规评价外,学校还积极搭建平台,创造鞍小独有的特色评价。贯穿全年的校园文化节活动,成为各学科组展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舞台,诗词文化节、数字文化节、科技文化节、体育节、合唱节、艺术节……目不暇接的创意评价平台点燃了师生学习的兴趣,让智慧学习、快乐成长的氛围时刻弥漫在校园中。
学校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同时,认识到真正的改革应该在课堂上,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中,我们期待在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之旅中不断倾听来自生命的呼唤,在“求智课程”教与学的路途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鞍小这片教育原野成为家长与孩子们向往的智慧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