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涵
摘 要:《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福克纳的一部意识流小说。书中通过康普生家庭成员对生活的描述,展现了20世纪初,美国大部分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同时也塑造了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他们各有千秋,从侧面反映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以及一部分人的自私和癫狂的本质,发人深省。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意识流 男权社会 人物形象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威廉·福克纳于1929年写就的一部意识流小说,这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也是意识流小说的扛鼎之作。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经典台词:“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在莎翁的感召下,小说在嘈杂与荒诞中拉开了序幕。
小说叙述的是20世纪初期,杰弗生镇上康普生一家的家庭琐事。这是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望族,家中田地、黑奴不一而足。后来家道中落,家产只剩下一座破败的宅子以及带着小外孙勒斯特的黑奴迪尔西。福克纳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方法,依次以小儿子班吉、长子昆丁、次子杰生和黑女仆迪尔西的视角展开叙述。小说的整体结构仿佛几块杂沓叠放的拼图,只要稍作整理,便能呈现出一方精彩的天地。
要论小说中最深入人心的,无疑是作家着力塑造的一个个或鲜明或模糊的人物形象,学界对他们的探讨也从未止息过;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同时,他们与身边的人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初读小说,我们会感觉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似乎不难概括,而仔细玩味,每个人都如此一言难尽。下面,笔者依次探讨小说主要人物的生存状态。
首先是班吉。班吉的意识流部分出现在小说的开篇,作为一个智力残缺的人,班吉的近乎梦呓的、破碎而杂乱的回忆着实给读者阅读造成了不小的障礙。然而,这并不影响这些文字勾勒出小说整体的环境,并且若有似无地提示了人物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状态。班吉的过人之处是他敏锐的感受力。他在家庭中并没有能力,或者说没有资格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个智力残缺的人敏锐的感受力却让人清晰地体会到,他拥有着无比独立的人格和无比强大的精神世界。遗憾的是,所有这些,他只能用“哼哼唧唧”或是大喊大叫来表达,从而引来大多数家庭成员的白眼,这也正是令人唏嘘之处。班吉嗅觉灵敏,他赋予家庭成员以特定的味道。比如,他认为父亲和昆丁是雨的味道,而昆丁最终也泯灭于水,冥冥之中的某种关联隐约暗示着班吉充当了“预言家”的角色。在他的喃喃呓语中,一些家庭成员的命运若隐若现。他将树的味道赋予自己最爱的姐姐——凯蒂。这种味道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凯蒂行为的一个指向标。她与别的男孩接吻,她失去童贞;她偷擦香水后,那种树的芬芳就会消失;而她给予班吉温情时,树的香气就又散发出来。然而最终,班吉还是不可避免地失去了这唯一一个能够给他爱的人,只有凯蒂留下的一只破旧的拖鞋能给他安慰,正如他自己的感受:“凯蒂搂住了我,我能听见大伙儿的出气声,能听见黑夜的声音,还有那种我闻得出气味来的东西的声音。”①曾有学者提出,班吉身上有一种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只不过将对母亲的情感转移到了姐姐身上;仔细想来,是有一些道理的。
其次是昆丁。属于他的意识流部分最为晦涩难懂,不得不说他是一个非常擅长思索的人,思维的跳跃性很大。班吉的部分更多在叙述家庭成员的活动,自己的感触穿插在其中。与之相反,昆丁的部分则更多地强调自己的思考,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思索、对于人生价值的选择。擅长思索的人往往会因为思想太复杂,或是出于对自己预期的失望而选择离开这个让他失望的世界。昆丁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在这个部分中,有大段的文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读来十分艰涩,但这恰恰反映了昆丁强大的思想能力——可以持续地进行思考而不加停留。
可以说他负载着全家的希望,素来虚荣的母亲不惜卖掉小儿子班吉的土地来换取昆丁进入哈佛学习的机会,然而这并不是昆丁本人所追求的。那么同样,昆丁希望凯蒂能够像一个南方淑女一样去生活,凯蒂却恰恰违背了他的意愿,这使他陷入苦闷并寻求不到解药,郁郁而终。在负有这种期待的过程中,他甚至对妹妹凯蒂产生了违反
伦理的爱情,他希望与凯蒂进入一个只存在纯爱的伊甸园:“这个世界之外真的有一个地狱就好了:纯洁的火焰会使我们两人超越死亡。到那时你只有我一个人,我们两人置身在纯洁的火焰之外的扎人的恐怖之中。到那时只有你和我置身在扎人的恐怖之中,四周都是纯洁的火焰。”②这时昆丁已经在心中构建起了一幅伊甸园的蓝图,这里只有纯洁,没有背叛,并且用他自己的一套近乎癫狂的话语系统表达出来。然而,事与愿违。与其说他为妹妹的沦丧而死,不如说他为自己心中有执念却苦苦寻求不得而死。从这个层面上看,这个家庭中的一部分成员是无比自私的,只希望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却完全忽略了当事人的感受,支持他们的理论仍然是那句类似道德绑架的“为他们好”。
昆丁身上最大的特点——被时间禁锢。昆丁固执地认为他可以脱离时间而存在,并且固执地想要控制时间,即使父亲早已嘱咐过他“可以偶尔忘掉时间,不把心力全部都用在征服时间上面。因为时间反正是征服不了的。甚至根本没有人跟时间较量过。这个战场不过向人展示了他自己的愚蠢与失望,而胜利,也仅仅是哲人与傻子的一种幻想而已”③。也许昆丁的身上真的有一种哲人的特质,他反其道而行之,徒劳地与时间斗争。为了阻断时间的流动,他恼羞成怒地破坏表针。然而,时间压倒性的存在使昆丁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一切都是徒劳。“时间在不间断地、永恒地、越来越有气无力地行进。就像父亲所说的那样:你可以看见耶稣在彳亍地前进,很像”④。他终究被时间打败,他认输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个一意孤行的人又引发了读者的怜悯。
再次是杰生。李文俊先生在译本序中谈道:“杰生是福克纳笔下最鲜明、最突出的形象之一。作为恶人的典型,其鲜明饱满,达到了莎士比亚笔下经典式恶人(如埃古、麦克白夫人)。”⑤在这一点上,笔者或许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莎翁笔下很少有纯粹平面的人物,他更多地抓住了人物复杂的特征,塑造了一个个使人看法不一的形象。即使是“连乳汁都浸透着毒液”的麦克白夫人,在临死前也展现出一星善的火光,后悔自己曾经犯下的滔天罪孽,最终在痛苦折磨中自杀。
对于杰生,不敢说他就是纯粹恶的代表,只是他的某些行为、某些心理在凯蒂、迪尔西,甚至是班吉的对照下显得面目可憎。他自私、功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市民形象。为了报复凯蒂,他收了凯蒂一百元,将小昆丁在凯蒂面前极其短促地展示了一下,便快马加鞭,绝尘而去,留下凯蒂一个苦苦追赶马车的可怜身影。他宁可将两张马戏票扔进炉火中烧掉,也不肯给可怜兮兮的勒斯特一张。这些可耻的行为无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我总是说,天生是贱坯就永远是贱坯。”⑥这是杰生部分的第一句话,短短几个字,便能够让读者感受到,这势必是一个锱铢必较、心胸狭隘的反面形象。可是想来,在那个追求实利主义的时代,又有多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蝼蚁,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出卖灵魂,所以他同样是一个可怜又可悲的角色。因而,在属于他的意识流部分中,更多地展现出他是如何为利益头破血流的,区别于昆丁诸多个人化的思考,也区别于班吉的对家庭成员活动的反馈。
最后是凯蒂。时下流行的说法是:凯蒂是整部小说的中心人物,虽然没有属于她的独立的部分,但每个人都与她有关。而笔者认为,在谁是中心人物这个问题上,每个人其实是难分伯仲的。很难说一个人的出场是为另一个人服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他们恰好都与凯蒂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这也正是作家这样安排的精妙之处——没有让凯蒂直接叙说,而是通过其他人连缀出一个鲜明可感的人物形象。
在当时,南方妇道观大行其道。整个社会对女性贞洁的苛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这样的思想下,女性像是傀儡一样被压抑、被绑架。然而,凯蒂不同:情窦初开时,她与达尔顿坠入爱河,享受着自由而纯粹的爱情。可是,思想顽固的家人无法忍受家中的女孩有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便对这段感情横加阻碍。经过这次打击,凯蒂开始堕落,和不同的男人恋爱,甚至怀孕。但是,考虑到所谓的家庭荣誉,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丑闻,她又一次妥协了。家人安排年轻貌美的她嫁给银行家赫伯特·海德。然而,丈夫最终还是知道了她不堪的过往,无情地抛弃了她。家人认为她是没有贞操、没有廉耻的女子,将她逐出家门。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凯蒂沦为妓女。在福克纳笔下,凯蒂是最可爱的人,她善良美丽,有着自由而灵动的灵魂,她竭尽全力地爱着自己智力残疾的弟弟班吉。然而,一次次的打击让她逐渐失去了爱的能力,她不再不顾一切地追求自由,最终堕入命运的深渊。
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有價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⑦凯蒂这样一个鲜活的、勇于追求爱和幸福的少女形象最终在重重的压迫下堕入深渊,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可以说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压抑的、彻头彻尾的悲剧世界。掩卷之余,想到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实在唏嘘不已。究其原因,可能正如李文俊先生所说:他们违背了基督“你们要彼此相爱”的教导。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别人不仅不能打破,还必须按照自己的准则过活,其结果只有一个——毁灭。这也正是人性的复杂之处。
最后来谈一下笔者对小说标题“The sound and the Fury”的理解。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立而复杂的,正因为这种复杂性,世界上出现了千万种声音,衍生出千万种情感,大家在人声鼎沸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又出现了千万种价值选择,永远莫衷一是。Fury在字典中的解释是“暴怒”“狂怒”“激动”,这些义项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歇斯底里的杰生。至于译者为什么将它翻译为“骚动”,笔者认为,“狂怒”等只是展现出人物的表面行为,在狂怒的面孔之下跳动着一颗骚动的心——为利益骚动,为名誉骚动,为自由、为挣脱、为爱,或是其他而骚动。附录中最后一句话“他们在苦熬”,形容的是康普生家的黑奴们。而实际上,这句话适用于康普生家的每一位成员,这是一个关于苦熬的故事;在人声鼎沸中,他们蠢蠢欲动,背负着自己的一套准则,试图强加于人,却逐个被现实击垮。不肯妥协的他们仿佛永远无法挣脱生活这一汪苦水。
在纷乱与喧哗中,康普生家的故事落下了帷幕。随着时代的变革,《喧哗与骚动》中暗含的人生之道反而历久弥新。这些家庭成员的故事不禁使读者将目光投向自身:能够承认个体生命的复杂性何其可贵,因而随处给别人留一点余地便成为当代人们的社交智慧。在网络欺凌、道德绑架事件频发的今天,《喧哗与骚动》给我们留下的,又何止一声轻叹?
{1}{2}{3}{4}{5}{6} 〔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李文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4月版,第83页,第124页,第84页,第84页,第3页,第196页。
⑦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著作全编·坟》第1卷,林非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08页。
参考文献:
[1] 袁秀平.时间哲学视角下《喧哗与骚动》人物命运探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2] 李萌羽,王梦瑶.试论班吉“俄狄浦斯情结”的深层意蕴[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3] 武丽媛,张巧毅.男权社会下的牺牲品——浅析《喧哗与骚动》中女性“他者”形象[A].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7).
[4] 李媛媛.南方“淑女观”的牺牲品——论凯蒂的女性形象[A].边疆经济与文化,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