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思考

2018-03-22 11:43帅成碧
读天下 2017年1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推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认定是重要前提,是决定国家资助政策落实效果的基础性工作。笔者结合高校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际,对目前认定工作中精准度不高,存在虚假贫困信息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供出了国家扶贫部门、民政部门向高校开放受助信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家庭经济信息收集常规化的合理建议,以有效实现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目标。

关键词:精准认定;高校学生资助;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是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关键在于提高思想认识,完善认定办法,精准认定受助对象,精准资助受助对象,确保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从根本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精准

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精准,学生资助工作难免有失公正。《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6]6号)中强调要把建档立卡、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及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作为重点资助对象。以上七大类型的学生,生源地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在困难学生认定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他们出具的相关证件或签章确认的证明、家庭情况调查表是重要的依据,然而,由于基层民政部门、扶贫部门工作的差异性,导致学生拿来参与认定的证件、证明五花八门,难以甄别。因为学生是在校享受资助,与地方没有任何利益联系,当地扶贫、民政部门把相关证明当做顺水人情,一般不核查直接盖章确认。另外基层部门认定建档立卡户、和农村低保家庭中人为性因素,让部分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也拿到了《扶贫手册》、《低保证》,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精准,学生资助工作难免有失公正。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四级认定工作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级是由班级同学、辅导员进行的年级(专业)民主评议。大一的学生因为接触时间短,只能通过学生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和《家庭情况调查表》上的内容进行认定。然而在老生中,有少数困难学生不愿意将自身家庭情况公布于众,怕班级同学讨论,受到区别对待,干脆不申请困难学生认定。还有一部分贫困学生,为了维护自尊购买便宜的促销产品、假冒伪劣产品,穿着“假名牌”,导致在认定过程中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误判。二是关系较好的同学出于私心,只认定自己关系熟悉的同学。

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是调查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办法,但在实施中也发现了不足,大数据基于学生的原始信息和校内消费情况。也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消费水平,校外餐饮小店的性价比高于学校食堂,外卖消费有折扣有返券,物美价廉,方便快捷。导致一部分学生很少在校内消费,如果在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将这部分学生“一刀切”划分为非经济困难学生,未免有失公允。通过大数据来认定困难学生的信息被部分投机的学生利用,刻意降低校内消费标准,来达到经济困难认定的低消费要求,未免与此项工作的初衷相违背。其次,辅导员的实际工作身兼思想教育、党员发展、学生生涯规划、心理疏导、专业学习指导等数职,还需完成学校布置的大量事务性工作,分身乏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别访谈,落实认定结果偏差的情况,往往滞后于困难学生认定和奖助学金的评审工作,也是造成资助工作的不精准的原因之一。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建议

(一) 全國扶贫网络、民政网络的信息面向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开放查询权限

面对学生提供的格式不一、五花八门的建档立卡、农村低保证明材料,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就是有火眼金睛也难辨真伪。难免让一部分投机的学生有机可乘,获得了最高的资助。目前基于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扶贫和民政部门已经将建档立卡、农村低保等信息建立了网络管理系统,信息完整完善。扶贫、民政网络对高校开放权限,可以让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查询学生生源地扶贫、民政、资助等信息,直接有效地排除那些弄虚作假“贫困生”,提高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准度,也避免部分“假贫困生”投机的行为,保障国家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二) 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指示,在高校开展诚信教育,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高校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考核,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励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建立健全学校管理规定,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教育和惩戒。

(三) 将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工作日常化,常态化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每年进行一次,时间在9月~10月。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是难以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高校应将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放在日常工作中进行,要求辅导员在新生入校时候就详细登记学生的生源地、家庭未就业人口、父母工作等信息,为后续开展的困难认定工作提供支持。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对上一年通过困难认定的学生,通过交流谈心、周边访谈,观察学生吃穿用度信息判断出学生的大致经济水平。并及时发现那些家庭突发变故的学生,一方面对其进行心理救助,另外也为下一年的困难认定工作做好信息储备。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准认定工作,需要资助工作者和辅导员积极探索、深入思考、求真务实,才能有效的推进资助工作不断进步。让贫困大学生能够安心完成学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8.

[2]沈晓明.加强学生资助助力脱贫攻坚[N].人民日报,2017-2-24.

作者简介:

帅成碧,湖南省株洲市,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引领的路径探索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