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实录 细观课路 细感实效

2018-03-22 12:06夏斌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言语交际阅读教学

夏斌

[摘 要] 在实践中体验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要求上的直观性,所以,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地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阅读教学;生活铺垫;词语体悟;理答辅助;言语交际

《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还是好久之前听过于老师执教的,永远的记忆始终萦绕在脑际,依稀中一位头发半白的老者站在讲台前,和孩子们童心同乐,童乐同心,编织着一段美好的时光。每每阅读实录,身心总在沸腾的记忆中不能自拔,沉思也变得越来越明朗。

一、生活铺垫,达成文本主题的自我建构

语文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字、词、句、段、篇。于老师开篇就指导学生写好课题,并强调每个字中需要注意的笔画。对于生字的书写,新课标明确指出:“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找准训练的契合点,适时让学生写字,写出一手规范字,就像于老师指导的:“‘型的第四笔竖,要写短一点。为什么要短呢?因为要让地方写底下的‘土。”当学生写完这4个字之后,心中就会产生一些疑惑:“这些新型玻璃是什么样的?有多少种这样的玻璃?”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起的文本主题对于下面学习的启动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学生建构的主题恰好和老师的要求一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阅读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互动过程,这是文本“召唤结构”与读者“期待心理”相互激活、相互连接、相互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咀嚼课题,大胆预测”,学会“破题入境”,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主动阅读心理,培养他们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深度的语文教学是培植学生的思想。“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苏霍姆林斯基一语如醍醐灌顶。

二、词语体悟,融入生活场景的意识回归

关于理解词语,方法不下十多种,教学中常用的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和查词典,其实还有一种更为便捷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因为语言是从生活中来的,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的词语当然就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去理解。请来回眸这个镜头:

师:我想,你这么聪明,一定会看懂的。不要看这一句话,只要看这4个字就能看懂。藕,见过吗?

生:见过。

师“藕断丝连”是什么意思?请你站起来说说看。

生:“藕断丝连”就是没有断……粘在一起。

师:藕,见过吗?藕掰断以后,你发现了什么?

生:白色的小细丝。

师:对,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一课说的是什么?

生: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

词语教学是中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深感困难的地方。中段课标中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词语引导回到生活中去,这种方式往往比翻词典要来的更为深刻,也容易被学生接受。纵观于老师的课堂,他对于学生理解词语没有生硬的要求,他总是在课堂上想方设法为学生疏通思维渠道,将认识的触角伸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这是一种长久“沙场”历练的智慧结晶,更是我辈着力进取的前进方向。

三、理答辅助,实现教学目标的理性提升

理答是一种智慧与思维融为一体的临场“演讲”,不需要太久的冷场,为的就是快速地引导学生的回答走向更为理性的目标。理答也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学生在自我不断反刍语言的思维冲撞中,实现对文本价值的锤炼。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在冥冥的思想交汇中,内心不时感受着大师们教育智慧的冲击波,真实而有力,成为昂扬向上的动力风帆。请再看这个镜头:

师:说得多清楚,多有条理!不过,能说得再简洁一些吗?请你考虑一下。

(该生面有难色,欲坐下)

师:你先别坐下去,请你沉着冷静地想一想,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

(生说:略)

师:(竖起大拇指)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3个字上。有了它,你少说了整整15个字。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你真了不起啊!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吗?孩子,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

相信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和经历,课堂进行时,提问学生,然而学生却面有难色,一般情况下,为了维护学生所谓的自尊心,不少教师选择的是让其坐下,而让其他学生来回答问题。细细反思,教师这时候需要的不是让学生坐下,而应该像于老师那样对学生进行鼓励,“我看你有这个能力。我们再好好想想,我们不着急。”学生此时获得的首先是精神上的鼓励,心理的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在轻松的心境中思考问题至少忘记了胆怯。何况于老师给予学生的不是“你”的命令式的语言,而是商量式的“我们”,3个“我们”所传递的信息是,对于这个问题不是你一个人在考虑,是我们大家共同来想办法。理答鼓起了学生思维的斗志,让学生在尊重中获得了鼓励,在鼓励中实现了语言的幸福发展。

四、言语交际,走上生活舞台的价值体现

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演讲家,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与他人交流的人。因而,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活动与生活联系紧密,阅读材料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阅读的天地和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须处理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阅读背景,拓展阅读量,以构建“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于老师根据文本特点,在第二课时中只让学生做好一件事情,就是“自述”,在众多的玻璃中选其一种,既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写好这份“宣传材料”,又能够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张扬,从而实现一种自我推销的社会效果。在课堂玻璃展销会上,学生尽显个性,将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心生喜意。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吆喝着”,作为总导演的于老师,只在“柳暗”处轻轻一点,学生的思维便一片“花明”。

在生活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也应该走向生活化,使学生真正地从情感上走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在实践中体验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对学习材料的要求上的直观性,所以,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地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一方面,教师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将自己的观念由传统的讲授法转移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师应该听取学生在教学中的建议,学会倾听学生,与学生共舞;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小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用表演等形式,把阅读课文中的情境表现出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生活图景,这种再现和体验的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参 考 文 献]

[1]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符 洁)

猜你喜欢
言语交际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运用语境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模糊语教学
播音主持情感表达与言语交际策略分析
主观语境对言语自在表达的影响与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