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创建研究

2018-03-21 10:02姜有滑怀田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采矿创新创业立德树人

姜有 滑怀田

摘 要:为提高采矿工程专业教学质量,我校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四进”成为一种常态、形成了“三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现了两个内外融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创建的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其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立德树人;创新创业;效果;特色项目;采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8)02B-0005-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精神以及《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我校自1999年设立采矿工程专业以来,一直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了发挥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同时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本着以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为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创建了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的创建

该特色项目创建了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引领、以课程渗透为核心、以专题讲座为辅助、以课外辅导为补充、以创新创业实践为提升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生活成为常态;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实现了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有机融合;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創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的实施

(一)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1.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引领。

采矿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在通识教育模块中设置了2学分的《创新创业基础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普及创新创业知识;同时还在素质拓展模块中设置了2学分的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完成,这发挥了人才培养方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

2.以课程渗透为核心。

以课程教学渗透为核心,就是充分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如在井巷工程课程《巷道支护》一节讲授中,介绍了西山煤电集团发明的“W型钢带”和教师专利“锚固用双S型钢带”,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明了双E型、双B型、双O型、双X型等钢带,且获国家专利。发挥了课程教学主渠道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渗透作用。

3.以专题讲座为辅助。

以专题讲座为辅助,就是在各类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学术报告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启发智慧、激发本能;如在《以研促教 以教助研》专题讲座中,通过讲解学生专利、“挑战杯”竞赛获奖作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案例,引导学生提出了很多想法,申请了多项专利,参加了各级各类科技竞赛等,产生了滚动和辐射作用。

4.以课外辅导为补充。

以课外辅导为补充,就是在学生的课外科技活动中,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及发挥教师的敬业精神、宽广的知识面、对待问题的态度等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塑造学生,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教会学生如何查找资料、利用资料,如何撰写各种科技文书,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以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等目的。

5.以创新创业实践为提升。

以创新创业实践为提升,就是学生在社会实践、专利申请、参加“挑战杯”竞赛、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撰写科技论文写作、入住创业苑实践、各种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中,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强化动手能力等,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使创新创业教育“四进”成为一种常态

1.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教材。

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教材中,如在编写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采煤概论》校本教材时,编入本校教师和学生的专利等科研成果,以此作为采矿工程专业《采煤概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

2.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课堂。

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如在采矿工程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材料结构力学性能讲授中,通过金属材料和木材的破坏过程和结果的比较分析后,指出木材破坏会产生报警作用,而金属材料没有此功能的教学内容。高占龙同学据此发明了“煤矿用报警支柱”并获国家专利,且以“煤矿用报警支柱”为核心技术撰写的商业计划书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同时“煤矿用报警支柱实验研究”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并在《中州煤炭》发表了《煤矿用报警支柱实验研究》的论文,且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等殊荣。

3.创新创业教育进头脑。

创新创业教育进头脑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的统一,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责任。

4.创新创业教育进生活。

创新创业教育进生活是指在学习、工作、社会实践等活动中,注意多观察、多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改变生活、关注社会等意志品质。

如采矿工程专业范晓婷同学在回乡度假期间,发现金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组织调查团队撰写了“繁峙县金矿开采对环境影响的调查研究”的调查报告且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国家二等奖,还有的同学发明了“冬式口罩”“口红粉笔”“可伸缩晾衣架”“带座椅拐杖”等。

(三)形成“三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1.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必须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为此需要构建由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教师、学生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以便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

2.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在学生入学教育中,通过介绍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以及利用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创新创业基础课等方式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通过各种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方法、技巧等;通过各种竞赛、专利申请、论文写作、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研究等,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第八学期的以创新创业为引领的“采矿工程专业顶点课程”,来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3.全员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全员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既要发挥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专家、教师、其他职工等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又要发挥创新创业方面较优秀的学生骨干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为此我校建立健全了职工职务职级“三线”(工作思政、教科研成果、辅导学生创新创业)晋升和保障激励机制;同时建立健全了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做出贡献后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倾斜政策。这些充分调动了所有职工和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四)实现了两个内外的有机融合

1.课内与课外有机融合。

充分挖掘课内与课外的创新创业资源、德育资源,使课内课外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力争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不断培养学生的智慧、情怀、担当和行动能力。

2.校内与校外有机融合。

充分挖掘和积极利用社会这所大学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的豐富资源,形成校内与校外相互补充、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实践与应用相贯通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努力做到行知合一。

(五)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我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等直属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等工程,同时构建了2+X(2指的是德育课程和德育答辩,X指的是德育实践)思政工作体系,真正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了实处。

三、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走出去”是分批将教师选派到全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高校进行学习和访问,以及到本行业知名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请进来”是将行业的技术骨干聘请为本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成立了由校内外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星火”创新创业教育团队,本着学习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学经验交流。

(二)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材建设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增加相关专业知识,组织编写了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同时编写了融学术、道德与关注社会为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南》;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还组织编写了《采矿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学生成果荟萃》,旨在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和教育身边的人;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方法技巧,还组织编写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讲座汇编》。这些系本资料的编写,填补了系资料室特色资源建设的空白。

(三)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班

为了培养种子队员,发挥引领、示范、传、帮、带、辐射的作用,我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培育班,培育班采取自愿报名择优录取的办法,每期招收30名学员,其中要求至少要有10名左右的其他专业学员,实施每周一课制,每周由“星火”创新创业教学团队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为其授课,并根据学生的创新创业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辅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经费保障及激励政策

学校制定了相关配套的政策措施。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做出贡献的教师和学生按照财务制度给予经费报销,并在推优、评先、奖学金评定、职称评定、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给予政策倾斜,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投入创新创业地积极性。

四、创新创业教育“54321”特色项目的实施效果

(一)教师方面

通过项目的实施,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收到了立人立己、树人树己等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到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身教与言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实现了课程教学、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二)学生方面

通过创新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新创业案例的剖析等引导了学生、感化了学生、激励了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品德的教育和方法技巧的传授塑造了学生、改变了学生、发展了学生;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精神、能力等得到了明显提升,做事做人的态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开展,充分发挥了创新创业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会议精神,实现了将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个有机体,对思政大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伯志,唐滢.“三融合、五驱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与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

[2]姜有,滑怀田.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井巷工程”课程考核模式改革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7,(20).

[3]吴修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4]刘金枝,张亚姝.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晋图学刊,2013,(6).

[5]姜有,马秀叶.“挑战杯”竞赛对教学科研作用的分析[J].煤,2010,(4).

猜你喜欢
采矿创新创业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31采区绞车设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