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观察

2018-03-20 02:03茅雪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茅雪莉

【摘要】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小儿发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热性惊厥患儿,并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扣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银翘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热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比对照组退热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银翘散加减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缩短退热时间,临床疗效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风热动风证;银翘散;临床疗效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也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以抽搐伴发热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恰当的处理,可能导致脑及其他脏器严重损害。因此,应尽快控制病情,以免惊厥反复发作。其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热性惊厥最多见,相当于祖国医学急惊风之风热动风证[1]。本研究以银翘散加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小儿热性惊厥,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72例病例为本院2015年12月~2 017年12月门诊及住院就诊的患儿,男41例,女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平均年龄(2.6±0.9)岁,平均体温(3 8.3±0.4)℃,平均病程(18.2±3.4)h;观察组38例,其中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2.3±1.3)岁,平均体温(38.5±0.2)℃,平均病程(18.5±3.2)h;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惊厥发作时的体温、就诊时的病程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符合小儿热性惊厥的诊断标准[2];

(2)既往没有无热惊厥病史;

(3)符合中医风热动风证的表现[3];

(4)告知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3 排除标准

排除流感及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排除颅内感染和由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先天性智力障碍患儿以及长期大小便失禁患儿。

1.4 治疗方法

入院仍有惊厥者立即予安定注射液0.3-0.5mg/kg灌肠或静脉注射。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纠正代谢、水电解质酸碱紊乱,退热等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上述常规综合治疗,并用银翘散加减辅助上述治疗,药用金银花8g,连翘8g,薄荷6g,防风8g,蝉蜕6g,菊花6g,水牛角15g,钩藤6g,桑叶6g,白芍6g,甘草3g。大便闭结加大黄、芒硝;咳嗽痰多加川贝、竹茹;咽痛加牛蒡子、玄参;心神不宁加茯神、远志。上方1剂/d,水煎取汁150 ml,每日分3次口服,体温正常24h停药。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使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用药3天内体温恢复至正常,抽搐未复发,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等症状明显缓解;

(2)有效:用药5d内体温恢复正常,抽搐未复发,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等症状减轻。

(3)无效:用药5d仍发热,或抽搐再次发作,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等症状未见改善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2±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兩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l。

表l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用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2.2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时间为(2.2±1.6)d,比对照组退热时间(4.3±2.7)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多发生在婴幼儿阶段,以6mo~5岁的小儿中多见,18~22mo为发病高峰期,且在发病的同时伴随有发热现象,首次热性惊厥后再次患病发热并致惊厥复发率为29%~55%[4]。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小儿发热最主要的因素,同时也是致使发生热性惊厥的主要诱因[5]。原因在于患儿缺乏健全的免疫系统,且机体免疫功能较弱。特别是婴幼儿,由于其脑部发育迅速,而脑部细胞以及生理结构等均未发育成熟,缺乏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神经系统的平衡调节能力。所以一旦其出现感染或者体温升高,则会引发一系列的电生理变化,从而引起发热性惊厥[6]。目前,西医多采用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抗惊厥治疗,虽有较好的止痉效果,但有一定的药物不良反应,损伤脑细胞,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在祖国医学中,小儿热性惊厥属于急惊风范畴。小儿体禀少阳,六气多从火化,肌肤薄弱、腠理不密,加之寒暖不调,易感风邪,风邪犯肺,邪热化火,然后内传心肝。小儿心神怯弱,肝脏阴柔,火热内灼,心肝不宁,则惊风由生。因此,称为热出于肺,而惊风生于心肝。急惊风热证的临床表现有急起高热、面红目赤、躁扰不宁、呼吸气粗、唇舌干燥、渴饮凉水、便秘溲赤、神识昏愦、口噤不开、颈项强直、肢体抽搐、舌质红、脉数有力等。高热为风起之源,热势减则惊风自平。治疗这类证候,以解热为第一要义[7]。银翘散是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一首方剂,有“辛凉平剂”之称,吴氏在专注祛邪时仍注重护阴思想,使邪去而阴不伤[8]。本研究采用疏风清热,镇惊息风法,用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方中用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桑叶、菊花可通过清肺达到平肝的作用,使金水充足,抑制木旺;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蝉蜕疏散风热、解痉;钩藤平肝熄风;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滋阴增液,柔肝舒筋,平抑肝阳。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使邪去热退而惊止。本研究显示,配合中医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使退热时间缩短。且本方药价低廉,药源丰富,确为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之良方。

参考文献

[1]杨春梅,刘永信,禄林等,钩藤银翘散治疗风热动风型小儿急惊风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 (28):112.

[2]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978-1979.

[3]汪受传,中医儿科学(第九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 177.

[4]刘春枝,马超,儿童热性惊厥诊治进展[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 37 (05): 479-484.

[5]谭明芬,王明义,郭小芳,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变化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 (13):4-6.

[6]王宁.小儿热性惊厥的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 (01):113-115

[7]汪受传,江育仁辨治小儿急惊风的经验[J].江苏中医药,48 (11):卜3.

[8]翟云云,张思超,从银翘散探析吴鞠通治病思想[J].中医药导报,2017,23 (05):4-6.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