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波
(山东省平邑县地方畜牧兽医站 273306)
鸡黄曲霉素中毒是由饲喂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饲料或鸡群误食含黄曲霉素的食物引起的以神经衰弱、颈部肌肉痉挛、慢性中毒时肝肿大、体质衰竭为发病特征的中毒现象,常导致病鸡出现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甚至脏器衰竭死亡。黄曲霉素中毒是鸡的一种常见饲料中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往往给养鸡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
(1)黄曲霉毒素是高毒性和高致癌性毒素,是黄曲霉群真菌的代谢产物,它与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结合,造成蛋白质合成受损,干扰肝肾功能,抑制免疫系统。(2)黄曲霉群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常寄生于玉米、小麦、花生、稻米、豆类、棉籽、鱼粉、麸皮、米糠等饲料中。贮藏期间温湿度适宜,最适宜繁殖的温度为24~30℃,最适宜繁殖的相对湿度为80%以上。此时能导致黄曲霉群真菌大量繁殖增生,而形成毒素损害动物肝脏代谢。饲喂用鸡饲料,在受潮、受热等情况下,同样会腐败变质而形成多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一旦被鸡摄入,就会导致中毒。
雏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消痩,鸡冠苍白,虚弱,凄叫,排淡绿色稀粪,有时带血。腿软不能站立,翅下垂。育成鸡精神沉郁,不愿运动,消瘦,小腿或爪部有出血斑点,或融合成青紫色,如乌鸡腿。成鸡耐受性稍高,病情和缓,产蛋减少或开产期推迟,个别可发生肝癌,呈极度消痩的恶病质而死亡。
剖检特征性病理变化主要在肝脏、肺与气囊。肝脏急性中毒时肿大,色泽苍白变淡,质变硬,有出血斑点,胆囊扩张充盈。肾脏苍白、肿大、质地变脆,胰腺也有出血点。胸部皮下和肌肉常见出血。慢性中毒时,可见肝脏硬化萎缩,肝脏中可见白色小点状或结节状的增生病灶,时间长的可见肝癌结节,肾出血,心包和腹腔有积水。肺和气囊,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病理变化。
发现疑似病例,询问畜主病史了解到,早期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收集饲料,送实验室化验,明显可见黄曲霉素超标。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化验, 综合判断分析,可确诊此病为黄曲霉素感染。
5.1 预防措施 黄曲霉素中毒症,为常见的危害较严重的霉变饲料中毒症。针对此病,目前特效药不多,加强喂料管理, 禁止饲喂发霉饲料,是防控此病的关键措施。(1)严格饲料间管理,在进料前,对饲料间用甲醛熏蒸消毒。(2)本着先进先用的原则,及时清理存仓饲料。早期制定严格用料计划,减少饲料存压的数量,避免饲料霉变而诱发此病。(3)加强饲料间通风,确保饲料间干燥。同时,用10cm厚的垫板隔离地面, 用油沾纸封墙壁。 饲料务必堆放在离墙壁5cm外。(4)加强饲料管理,注意防水、防潮,注意做好防鼠害、蚁害等工作,为饲料贮藏营造良好的环境。(5)遇到恶劣环境,饲料易受潮霉变,建议用制霉菌素,每千克饲料用50万IU,防控效果更好些。(6)加强喂料管理,发现有异常情况,比如饲料结块、有异味等,立即弃而不用。
5.2 治疗措施 发现疑似病例,清理槽内残留饲料。同时用0.05%硫酸铜溶液,冲洗清洁饲槽一遍,及时更换饲料,防控有毒食材的来源。对早期发现的中毒禽可投服硫酸镁、人工盐等盐类泻药,同时供给充足的青绿饲料和维生素A、D;或者灌服绿豆汤、甘草水或高锰酸钾水溶液,可缓解中毒。鸡舍内用0.05%的硫酸铜喷雾消毒,1次/d,连用5d。另外可用制霉菌素治疗,每羽口服3~5IU,3次/d,连用2~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