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 兰 宗 猛 王 兵
(①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6 ②徐州润珑宠物医院 江苏 徐州)
近年来,随着宠物犬数量以及年龄的增加,肿瘤病例日益增多,尤其是恶性肿瘤。目前,因恶性肿瘤而死亡的犬只数量已成为内科病中排名第一的疾病。淋巴瘤是犬的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几乎可侵害身体的所有器官,临床通常可根据细胞学或组织学检查建立诊断。淋巴瘤如不进行治疗会迅速发展至末期从而导致犬只的死亡,而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并不适用于本病,确诊后及时化疗可显著延长患病动物的寿命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是目前所有类型淋巴瘤的治疗选择。现以本院确诊并实施诊治的一例犬多中心淋巴瘤为例,论述诊治的过程及诊疗体会。
病例于2016年8月来本院就诊,年龄7.5岁、体重8.9kg的可卡犬,雌性,未做绝育。主人描述该犬一月前因发现下颌处有两个对称性的肿物,于其他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对其进行了摄片检查(见图1)。摄片检查后发现其颈浅淋巴结肿大,建议其进一步检查,但费用较高,主人予以拒绝,回家后发现两侧淋巴结肿大的速度较快,且出现精神不太好以及食欲下降的现象,遂带来本院就诊。
经我院医生临床检查后发现:该犬精神一般,颈浅淋巴结肿大较为明显,除此之外,下颌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等体表淋巴结也出现肿大,体温38.9℃。因出现多个淋巴结肿大,怀疑病因可能是淋巴瘤,在征得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3.1 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 对该犬进行血常规检查后发现该犬出现贫血现象,其他血常规值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液生化检查未发现生化指标异常(见表1)。
表1 患犬血液学检查
3.2 细胞学检查 对于肿瘤疾病的确诊,细胞学检查有方便,快速,损伤性小等优点,因此临床上通常采取淋巴结穿刺活检的方法来检查,90%的犬可以通过细胞学来确诊淋巴瘤,若淋巴母细胞占到85%即可确定为淋巴瘤。本病例中淋巴结穿刺中可见大量的淋巴母细胞,基本可以确定为淋巴瘤(见图2)。
图1 颈浅淋巴结肿大明显
图2 FNA检查可见大量的淋巴母细胞
3.3 影像学检查 犬的淋巴瘤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多中心型、消化道型、纵膈型、皮肤型以及结外型,其中多中心型发生率约占80%,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的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淋巴瘤的患犬出现淋巴结群泛发性增大较常见,严重者侵犯至肝、脾等内脏,呈现肝脾肿大及出现多个低回声结节等影像。超声探查及X光透视检查可以较好地指导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对后期施治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病例中患犬出现多处体表淋巴结肿大,超声检查淋巴结群增大明显(见图3),肝脾大小、形态正常;胸部透视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见图4)。
图3 脾门淋巴结群肿大
图4 肺部透视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患淋巴瘤犬猫的解剖型的分型(见表2)及淋巴瘤的WHO临床分期系统(见表3)所示。参考血液学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以及细胞学、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犬为多中心淋巴瘤的感染,临床分期为III期。
表2 淋巴瘤的解剖型分型
表3 淋巴瘤的WHO临床分期系统
5.1 化疗 淋巴瘤很少能够治愈,临床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延长患犬的生存时间以及提高患犬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切除及干扰素注射治疗。针对犬多中心淋巴瘤主要采取化疗方案,临床也已经有多套成熟的化疗方案且治疗效果良好。相对单一的化疗用药方案,联合化疗效果更好,对机体的毒性也更小。结合患犬的临床分期与基本体况,在与主人进行深入沟通之后,本病例最终采用CHOP方案化疗。
5.2 施治过程及效果跟踪 (1)淋巴瘤患犬在化疗过程中的复发很常见,尤其是在停药一个月之后的复发。如果之前的化疗方案很好且达到完全缓解,通常首次复发后需要按照原化疗方案重新开始,但其第二次的缓解率只能达到之前的1/2。如果之前的化疗方案并未达到持久的缓解,复发后则需要采取新的方案。(2)本病例在施治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的剂量和时间进行用药,用药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不适,但在完成了46周化疗后,患犬出现了复发(表现为背部转移),按照原化疗方案重新诱导,重新诱导后第12周后期发现患犬出现极度贫血、血小板降低后化疗过程中止,之后很快病情加剧,出现虹膜充血增厚,呼吸极度困难等症状,最终患犬在停止化疗后3d死亡。
5.3 预后 (1)犬多中心淋巴瘤确诊后如果不进行治疗,患犬大多可能会在4~12周内死亡。单纯的手术切除根本无法控制本病的发展,因此化疗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且淋巴瘤对化疗具有较好的感受性,化疗后通常会得到良好的缓解。(2)CHOP化疗方案的中位存活期为8~12个月,有近1/4的患犬在接受严格的化疗后存活时间能达到2年以上,且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本案例中的患犬在确诊后,主人积极施治,首轮化疗过程获得良好的效果,复发后按照原化疗程序实施12周再次出现复发并死亡。
(1)本案例中,患犬就诊初期出现贫血,原因可能为免疫介导性贫血或肿瘤的慢性消耗导致。初期化疗诱导后,动物体用药敏感性较强,期间生活质量良好。46周后出现的肿瘤复发,背部出现肿块,属结节样外观,考虑皮肤型淋巴瘤的可能性较大。首次复发后动物体况良好,再次诱导化疗12周后病情恶化,体况急剧下降,无法实施再次诱导化疗。(2)免疫介导性贫血和免疫介导性血小板减少症是淋巴瘤后期常发的副肿瘤综合征。本例中疾病后期发现贫血及血小板降低,可能是由于骨髓有丝分裂率和生长分数较高,容易受化疗药物的影响而产生的血液毒性,导致血细胞减少严重,血小板下降。后期患犬眼结膜膜充血增厚,考虑组织被恶性细胞浸润,终因呼吸窘迫而死亡。(3)本例淋巴瘤的患犬,初诊确定为淋巴瘤临床分期的III期a级,淋巴瘤攻击主要为多个淋巴结,尚未到达肝肾等内脏实质器官。及时采取合适的化疗方案,能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首次化疗也确实取得不错的效果。CHOP化疗方案的中位存活期为8~12个月,本案例中的患犬存活期为14个月,达到了该化疗方案的存活预期。(4)免疫分子的诊断是影响犬淋巴瘤预后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证明63.4%淋巴瘤患犬为B细胞淋巴瘤。而此种免疫表型的淋巴瘤化疗后的缓解率较高,有较长的缓解时间和较长的存活期。35.4%淋巴瘤患犬为T细胞淋巴瘤,此种免疫表型的淋巴瘤对化疗药物的感受性差,预后也相对较差。0.8%的淋巴瘤患犬为裸细胞(NK细胞)淋巴瘤,治疗效果差。本案例中确定为B细胞淋巴瘤后,对化疗药的感受性良好,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都比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