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滑液囊支原体(MS)流行及综合防控体会

2018-10-29 06:00:56王春民刘金勇邹术龙山东省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诸城2622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4期
关键词:鸡体野毒液囊

王春民 刘金勇 邹术龙 (山东省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诸城 262200)

刘丰欣 (山东信得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 诸城)

2017年1月份开始,诸城外贸50多个自属商品鸡场陆续开始出现瘫痪鸡只,从18~40日龄不等,日龄越大症状越明显。发病鸡跗关节上下肿胀,呈灰绿色,行走困难,后期瘫痪,采食减少。2018年2月8日送病料至山东农业大学分子病理实验室进行疾病诊断,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测,发现病鸡细胞核变原浆颜色变浅,单核细胞数量增多;细菌学检测经过有氧和无氧培养,没有培养出菌落;支原体诊断试剂盒检测支原体为阳性。

滑液囊支原体病是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损害关节的滑液囊膜及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滑膜炎或黏液囊炎。感染MS时,造成鸡只瘫痪或行动障碍;而鸡毒支原体对鸡造成的危害,最重要的是与其他病原如传支等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使鸡群的死亡率上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商品鸡群感染支原体后,会影响鸡的生长,降低饲料报酬,造成商品肉鸡胴体品质降低;影响蛋/种鸡的产蛋率、受精率、孵化率,造成雏鸡质量降低。近几年滑液囊支原体病(MS)在中国养鸡场呈现发病率不断攀升的趋势,给养鸡企业造成了很大危害,下面就该病的流行和生产实际综合防控情况做一个总结体会。

1 MS流行情况

中国发生MS流行首先从南方的黄羽肉鸡开始,30多天商品鸡出现腿病问题,发病比例5%~20%不等,通过黄羽种鸡免疫关节炎疫苗(REOK)降低了腿病的发病率,但是没有彻底改善腿病的问题,通过检测发现是MS的问题。MS感染压力较大;感染品种广泛;垂直传播与水平感染共存;鸡苗质量与支原体感染率息息相关。后来蛋鸡和白羽肉鸡也陆续出现MS感染导致的问题,临床表现出腿病、呼吸道症状,死淘率升高,生产性能降低,影响15%~20%体重。肉鸡的屠宰废弃率升高。免疫活疫苗副反应大,免疫效果差。商品鸡感染后,最常发生的是亚临床型的上呼吸道感染、肿头。与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或二者兼有的混合感染可引起气囊病变。有时MS可引起全身性感染并导致传染性滑膜炎,这是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膜及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滑膜炎或粘液囊炎。商品鸡腿病明显症状大部分是从30d后开始出现,这也符合MS的发病特点,由于MS野毒的垂直传播,野毒在感染鸡群开始繁殖传播,大约经过3个周的时间传遍整个鸡群,鸡群从26d左右开始表现出症状,当然如果之前用了有效的药物控制,就会延迟发病;如果使用了毒力偏强的新城疫、传喉等活苗就会加重发病。所以对于全进全出的商品鸡场早期的发病与垂直传播有很大的关系。

2 病因分析

MS流行严重,而MG多年没有大的流行,其原因首先与MG、MS在体内的繁殖特点有关系,MG一旦感染,在鸡体内迅速增值,然后鸡体建立的免疫应答对MG的繁殖产生一定的影响,虽然MG有免疫逃逸,但是MG在体内的抗原变化理论上也只有40几种,所以通过鸡体免疫应答的抑制,MG的感染水平会降下来。近几年的实践证明,MG的灭活疫苗使用对减少MG野毒感染的产蛋损失、降低垂直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MS不一样,其在鸡体内的免疫逃逸机制更加复杂,抗原变化理论上会有60多万种,鸡体很难通过自身的免疫应答来降低MS的感染水平(见附图),所以MS在鸡体的感染就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其次与现在养殖规模增大、密度增加有关,给MS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加上抗生素使用量的降低、抗生素的耐药性产生,各个鸡场生物安全水平高低不同,都给MS的控制增加了难度。

附图 MG/MS感染后气管定植情况分析

3 防控措施

3.1 净化 (1)预防:作为大型养殖企业,MS一定是要净化,始终保持MS的阴性。但是目前感染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想始终保持阴性鸡群困难是非常大的,何况淘汰阳性鸡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企业很难承受。阴性鸡群就意味着易感鸡群,你要做到生物安全的各个环节都不出现一点漏洞;关注孵化室啄壳不全率,控制在1%~2%间,否则会出现细菌感染、气囊渗出物、腿部疾病等,增加垂直传播的几率。加大商品代鸡雏挑选,减少垂直传播机会;MS基因型(气囊炎、关节肿大)都是致病性的,很复杂,PCR检测无临床实际意义,特别要关注MS变异株对气囊德的影响。肉鸡还是以预防为主,育雏期及早淘汰症状鸡只,对减少大群的感染和发病是必要的。(2)使用抗生素:但是MS和MG一旦感染鸡群,感染鸡就终生带菌,鸡体无法通过自身对野毒的免疫反应清除野毒,称为MG/MS的免疫逃逸;但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因此支原体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药性。通过使用抗生素、消毒等措施都无法彻底清除,非常顽固。使用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多西环素等明显降低MS的感染水平,降低了疾病带来的损失,使发病率由2017年初的平均60%~70%多降低到年末的25%~30%左右。但是不能彻底清除MS野毒,一旦停药或者出现应激,MS感染又会加重。(3)种鸡使用MS灭活疫苗:在中国这两年大家开始使用MS灭活疫苗来免疫,通过注射灭活疫苗产生体液免疫,体液抗体无法对呼吸道产生保护,而MS的自然感染途径就是通过呼吸道,所以使用灭活疫苗对减少MS野毒通过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有待商榷。灭活疫苗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对MS野毒在体内那么多的抗原变化的保护率有多高值得进一步探讨。(4)种鸡使用MS活疫苗:MS活疫苗通过点眼的途径免疫,可以在上呼吸道终生定殖,持续刺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大大降低野毒的感染风险。这也是全球40多个国家防控MS都在采用的手段,通过MS活疫苗的持续使用,建立起鸡群自身的保护力,配合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就可以对MS的防控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任何活疫苗的免疫都是要求免疫阴性鸡群,MS也是这样,免疫MS阴性鸡群的免疫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条件下很难做到父母代鸡群和商品蛋鸡群都是MS阴性。(5)加强生物安全和饲养管理:鸡滑液囊支原体MS和鸡毒支原体MG一样,都是没有细胞壁的,所以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差,离开了鸡体存活时间很短,一般不超过3d。所以坚持全进全出、空舍做好卫生消毒措施、降低饲养密度等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就很容易清除环境中的野毒。

3.2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与检测方案 (1)制定种鸡场的支原体检测方案,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病原扩大化。定期采集血清与棉拭子进行野毒感染压力检测与病原阳性率检测,以便确定免疫与药物预防机制。(2)支原体活疫苗要在病原阳性前免疫,要时时利用试剂盒进行支原体野毒抗体感染的评判。利用试剂盒检测支原体抗体水平判断野毒感染时机,适时进行MG活疫苗的免疫。(3)了解支原体灭活疫苗的免疫优势,根据鸡场现状适时免疫。(4)灭活疫苗(MG+MS)产生的循环抗体不能阻止支原体野毒的感染,但能减少或避免支原体经蛋垂直传播概率。免疫可提高雏鸡母源抗体,避免雏鸡早期过早感染。免疫后鸡群或鸡场生产性能、经济效益改观是最大收益,而不能一味追求抗体水平高低。(5)支原体抗体检测判定:支原体SPA(平板凝集)抗体与疫苗免疫保护性有相关性,平板凝集抗体2倍以上有保护力。ELISA抗体水平高低与保护力无明显相关性,高的抗体水平不一定有高的保护率,还与毒株毒力有关。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种鸡场MS阳性率大大降低,商品鸡发病率和腿关节症状比例由2017年初的60%~70%左右降低到年末的25%~30%左右,产品品质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猜你喜欢
鸡体野毒液囊
蛋鸡羽毛覆盖度计算及其与体温关系研究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2~2017 年我国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PRV 野毒 流行病学调查
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的调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9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龙岩市2011-2015年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今日农业(2017年12期)2017-02-01 05:21:32
一例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监测分析
冬季鸡群瘫痪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