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娆
摘要:王维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在其山水诗中描绘了很多“静”的景物和意境。王维对“静”的描写有两种,一种是是直接写静,即王维通过对静态景物或环境的直接描写构造画面,并通过自己的视角,融入自己的情感,创造出荒凉、寂静的境界。另外一种是以动写静,表面上写的是动景,最终体现出的是一种空静的意境。
关键词:王维;山水诗;静;描写
王维受佛禅的影响很深,佛教禅宗的思想明显影响着王维感知世界的方式。他追求宁静、空思,在静观默察中让景物直观浮现,利用这种静观默察的观照,使其客观的、主观的因素的干扰得以解除,让观照主体呈现出一种静、空的心灵状态,以直觉去体会外物。因此王维晚期的诗中,尤其是以《辋川集》为代表,大量地构造这种空寂、静谧的意境。
王维构造意境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写静,一种是以动写静。首先,王维在诗中有意地大量运用“空”、“静”、“寂”这样的形容,和衰草、青苔等等意象去渲染幽冷空寂的色彩。
奉寄韦太守陟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天高秋日迥,嘹唳聞归鸿。寒塘映衰草,
高馆落疏桐。临此岁方晏,顾景咏《悲翁》。故人不可见,寂寞平林东。
这是一首寄赠诗,寄给太守韦陟。据考证,此诗作于天宝四年至天宝十三年间,当时韦陟受到右相李林甫构陷刑部尚书韦坚事件的牵连而遭贬,由吏部侍郎出为襄阳太守。诗中所用的意象 “荒城”、“归鸿”、“寒塘”、“衰草”、“高馆”、“疏桐”、“平林”等,都让人产生荒凉、幽冷和萧瑟之感。唯一有温度的意象“秋日”,也是用了“迥”这一形容词,即遥远的意思,不仅让人感觉到更多的寒意,同时也添了一层世态炎凉的感慨。这首诗不是我们说王维最具代表性的山水诗,但通过其中的景物描写对王维擅长的对“静”的意境构造的方法也可以窥见一二。整首诗的写景由远及近,从抽象的整体印象到具体事物的描写,很有层次感。具体事物的描写中又分为动景和静景,我们重点关注“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描写静景这两句。
这两句是典型的“有我之境”的表现。作者所写的并非是韦陟所在之处的景物,而是自己眼前的景物,因为自己带有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所看到的景物都呈现出一种衰败和萧瑟的状态。他所见的一切都是色彩衰败、充满寒意的:池塘是寒冷的,倒映出的草是衰枯的,馆阁是虚高的,上面零星的散着落叶的梧桐。《唐诗镜》评价此诗为“疏冷”,面对这样的画面,作者孤身一人,挚友相隔遥远,很自然让人生发出寂寞之感。
如此,王维通过对静态景物或环境的直接描写构造画面,并通过自己的视角,融入自己的情感,创造出荒凉、寂静的境界。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送宇文太守赴宣城》)、“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等,这都是王维在描写静态景物时用的典型手法。
除了这种融入自己情感的描写之外,王维最令人称道的还是通过写“动”来衬托“静”的写作手法。虽然表面上写的是动景,但最终体现出的是一种空静的意境。这一部分作品多见于《辋川集》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来描写一个细微动作或声音,塑造出一种“禅境”。当时的王维隐居辋川,与裴迪赋诗谈佛,写下一首首富有禅趣的小诗,以动写静的手法在这里体现的最多也最鲜明,如《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这首诗描写了鹿柴附近山林的景色。王维此诗妙在超脱了语言本身的含义,即在语言和意象在外有别样的意味。但虽然如此,其神韵实际上也寄托在字句之间。人们需要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去体会语言之外的意蕴。就描写手法而言,“静”首先表现为听觉和视觉的消解,而王维要写“空山”,却先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 “动”。这就像王籍《入若耶溪》中所写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也像我们俗语里常说的“静得像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因为环境的“静”,就更突显每一个细微的律动,能体会到这样细微的律动,更写出了观照主体的“静”。这时的观照主体即“我”,外物的一动一静都在“我”的眼中、耳中,而“我”竟不知在于何处,仿佛周围一切都是“我”心的写照,而我“心”虚静,与物同化。
禅境本身强调一种空、静的状态,但又不是一种空无一物、一派死寂的状态。在禅境中,静与动实际上是合一的。王维结合禅境中动静合一的特点,用明白晓畅的语言,表现王维自己的禅心和对外物的具有禅意的观照。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如《栾家濑》“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等。这些诗作是王维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也是王维山水诗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这些艺术成就与王维以动写静的表现手法是分不开的。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