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开展

2018-03-19 06:40余吉才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余吉才

摘 要: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延伸,也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奠基。初中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积累数学经验、拓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对课堂没有兴趣和热情。而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促进教学氛围、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思维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数学教学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新的课程标准开始更多的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来分析生活现象,自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将数学教学与生活体验相联系,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反之,通过对生活问题的了解来应对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就是一种很好地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本文主要通过联系实际教学条件,使初中数学更加具体化,加强情境教学方式的建立。

一、趣味性情境创设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有机会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创新学习。

如,讲九年级《随机事件》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

另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回答各种问题时,设计用两个骰子撒出点数,用面朝上的点数之和来确定哪一小组回答问题,会使学生感觉很新鲜,又觉得很公平,体现事件的随机性。

这样的情境创设随着情境慢慢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又创设情境,并不失时机地渗透强化随机概念,可谓边学边用,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原则

生动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生动性的原则。用直观形象的情景设置来诠释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原理,从不同的感觉渠道向学生大脑传输数学信息,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结论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实践性的原则。初中学生的大部分時间是放在生活上的,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结合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知识或者将数学故事的讲述落脚在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让学生学会用用掌握的数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

悬念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遵循悬念性的原则。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欲望。所以,情境的创设就离不开学生的兴趣,悬念性比较强的情境才可以让学生身心投入到数学问题的学习和探究之中。

三、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也需要回归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无穷尽的,值得我们细心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旋转”时,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游乐场里的摩天轮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钟摆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摆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投放生活中的旋转实例)并提出问题: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在数学教学中,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体验,使学生在“说、做、听、看、想”的口、手、耳、眼、脑感官的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激发思维,培养创新精神。这样,能够让学生灵活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清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鼓励学生们的课外情境延伸

最后,在引导和培养的作用下还要鼓励学生们从课外的内容中来延伸数学知识,善于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扩大数学情境的范围。一切知识理论成果都是源于疑问,都源于生活,在质疑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取得进步。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们向老师提出问题,对一切不明白、不理解的内容去探究。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们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可是任务,所以学生们在课后去探索营造数学情境对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来说大有裨益。

五、利用互助活动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不需要局限在课堂上。有时教师可以跳出课堂,利用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神奇所在,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课堂外的教学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突破课堂的局限性,使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

成功的初中数学教学不在于让学生硬性的掌握多少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探索和求知的习惯和方法。教学情境的渗透与融合要更多地服从于教学内容,服务于教学牧鞭,服务于教学重点,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开心的学习数学,开心的锻炼能力,开心的全面发展,成长为知识、能力、情感和谐共进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郗洋.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案例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

[2] 陶娟.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3] 刘玉珍.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