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寝室文化的德育功能及其构建

2018-03-19 16:19曾茜
关键词:寝室文化德育功能高校

曾茜

摘 要:寝室是高校学生学习、娱乐、休息和人际交往最主要的综合性多功能场所,在这个狭小但自由的活动场所中,当代大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和自身群体特点的寝室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其丰富的文化内容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德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和思想素质的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积极健康的高校寝室文化成为大学生德育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高校;寝室文化;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8)02-0079-03

文化是个内涵丰富且复杂的概念,至今人们对其阐释未下定论,通常它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1]它具有充实个体思想观念、影响行为方式、规范和调整社会关系等重要功能。而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当代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反映着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它主要由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有机系统组成。[2]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于2004年12月13日前发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应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3]

一、高校寝室文化的内涵

高校寝室文化是在校园文化的影响下,在高校寝室环境构成物质空间里,寝室成员通过共同学习、生活、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等相互作用形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方式所组成的动态文化系统。目前大学生的主力是 “90后”一代,他们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长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时期,开放的社会条件为他们提供了可以任性叛逆、展现个性、自我扩张的资本。极富自我个性的当代大学生们共同居住在一起,自然会产生特殊的寝室文化。具体来说,当代高校寝室文化主要包括:寝室装饰文化,如桌凳的摆放、床铺墙天花板的修饰、寝室清洁等;寝室语言文化,如寝室成员的方言、谈吐、口头禅等;寝室制度文化,如确立成员在这个小集体生活中的权利、责任的室规和“寝室公约”等;寝室消费文化,如公摊“寝室公费”用以购买扫帚等公共用品,而“网购”、“拼团”热也成为大学寝室中一种特别现象,大学生的从众、猎奇和冲动消费构成寝室消费文化的心理基础;寝室娱乐文化,如“寝室演唱会”、网络游戏、网络主播等文娱活动;寝室卧谈文化,这是大学寝室的一个文化特色,尤其在大学一、二年级中最为活跃,通常是在成员都上床休息却还未沉睡前展开关于各种话题的谈论,这是一种最轻松的最敞开心扉的聊天,兴致高涨时还能引发成员的激烈辩论……这些小众文化从各方面反映了寝室成员的思维、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个性心理,同时也给予大学生身心的成长最直接而深刻的“润物细无声”般的影响,使他们在大学四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受到寝室文化的浸润。高校寝室文化主体性、时代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征对当代大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影响不可小觑,寝室文化的道德氛围决定着寝室关系的融洽与和谐程度,寝室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稳定,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寝室文化的德育功能值得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加以重视并科学运用。

二、高校寝室文化的德育功能

在寝室这个相对自由的私人空间里,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个性心理都得以最真实的呈現,较之于课堂和社团、党团组织等正式严肃的场合,寝室可以提供给成员更大的自由度和轻松无拘束感,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寝室文化蕴含了大量的德育因素,从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等由内而外几个层面影响寝室成员思想道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这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素质将发挥正面作用。

(一)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

寝室成员长时间同吃同住,交流频繁,通过对彼此之间、相邻寝室成员之间、寝室与后勤的宿舍管理成员之间道德行为的观察,其道德观念在冲突磨合中相互影响,不知不觉会在认同他人道德表现和舆论监督中形成大多数成员赞同的道德品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4]昔日孟母三迁择邻而处,更何况同龄人共处一室,他们年龄相近相同,更有着相似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性特征,共同的成长大背景形成了共同语言,在很多方面能达成共识产生共鸣。脱离了权威话语的自主感和权利意识、个性觉醒,使得大学生们在无形中受到寝室文化所散发的道德氛围的感染。比如很多寝室室友集体考研、考博、当志愿者等,寝室成员之间言行举止礼貌得体,讲求诚信且团结友爱,对人对事充满热情和正义感,勇于承担责任等,在这种寝室文化氛围中,高校学生耳濡目染着良好道德规范的样板,从而将其自觉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观念,这种感染由于减少了因强制带来的反感而更加深入持久。

(二)丰富充盈的情感培养

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共同生活建立起来的“兄弟”“姐妹”般情感超越了高校寝室成员单纯的同学情谊:在生病时的嘘寒问暖、遇到问题时共同出谋划策;在失意时给予关怀和帮助、得意时分享喜悦和欢庆祝福,都增加了大学生们丰富的情感经历。有人曾说当代青年是“孤独的一代”,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标榜自我张扬个性。其实当代青年大学生们只不过是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般情感的体验,他们大多数在家庭中是独生子女,在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中,显得个性独立任性骄纵。同时,网络媒介的普及又阻隔了人与人的“亲密接触”而将多半时间花费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据调查,大学本科中有44.52%的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1—3小时。[5]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忠实的网民,长期的网游生活容易使他们的社交活动减少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寝室文化营造的情感氛围可以弥补人际交往和心理沟通的不足,在寝室中同呼吸共命运的感觉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增加了相互间的情感。寝室浓浓的亲情氛围为他们的情感熏陶,造就具有良好道德情感品质的人提供了最好的天地。寝室成员对待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态度也会相互影响,甚至会相互提醒给家人打电话跟朋友联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能积淀起当代大学生传统仁、义、信、礼、孝和集体主义等美德观念,充盈内心的道德情感。

(三)深入心灵的审美熏陶

在当代高校寝室的物质环境基础上形成的装饰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熏陶的主要载体。贴满水墨书画、励志名言,充满书卷气息的装饰;或是铺挂手工吊饰、美术漫画作品,充满艺术气息的装饰;或是贴满音乐影视体育明星海报,充满娱乐色彩的装饰……都是寝室文化表层的直接表现,它们体现了寝室成员的审美观和性格特征。除此之外,寝室环境卫生的维护,成员的生活习惯、语言谈吐、“卧谈会”的内容话题等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审美感产生影响。美化的室内装饰、整齐有序的物件摆放、干净卫生的空间环境在视觉和触觉上提供赏心悦目的寝室文化氛围;优雅大方的谈吐举止和得体的语言表达能给人美的享受并不自觉地由欣赏到模仿,使得寝室成员的良好品德发生同化作用;高雅或深入的“卧谈”内容涉及从哲学辩论到国家新闻再到生活琐事的心得感想,在频繁的交流中增加审美判断能力,能够熏陶大学生的心灵,提升审美情趣。在充满馨香气息的寝室文化小氛围中,促使大学生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开始,主动去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东西,避免低级丑恶且违法、违反道德的事物出现。

(四)健康积极的行为规范

传统道德要求的“慎独”是在思想道德水平已处于一定高度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而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强调自我感受,他们要“我选择,我喜欢”、“不走寻常路”,因此,当代高校寝室文化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在相对私密而自由的寝室空间里最大限度地实现道德行为自律,成为德育功能发挥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良好的寝室文化带来的道德氛围使成员达成一致的道德共识,寝室成员以此为范式调整自己的行为,当出现与整体不和谐的道德现象时,室友们的舆论监督与提醒使得不良道德行为得以纠正,多次重复后即将一致认同的道德行为稳固确定,内化为道德品质。如寝室里有的学生喜欢深夜听音乐将音响开得很大声,影响到其他人的休息,如果室友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其行为便会得到纠正并得到集体、关怀等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学校强制的“寝室管理条例”和学生自制的“寝室公约”等明文或口头订立的行为规范在制度层面上也对大学生的道德约束起到了作用。此外,由成员民主推选的“寝室长”身先士卒承担寝室生活管理事务的服务精神成为道德行为的榜样示范,其管理和监督职责更是成为其寝室成员 “活”的行为规范。

三、构建积极健康的高校寝室文化的策略

社会的开放和自由度越来越大,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媒介力量的不斷壮大使得各种文化思潮翻涌横流,在高校就使得校园文化出现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而其中的寝室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和谐的暗流:如寝室关系由于自我中心的个性意识导致紧张甚至恶化;寝室装饰杂乱庸俗;寝室成员语言渐趋恶俗,一些粗野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在宿舍中使用频率极高;寝室卧谈热衷于“饮食男女”的话题,甚至聊个通宵达旦,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要充分发挥当代高校寝室文化的德育功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发展环境,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

(一)树立大学生集体观念,加强自我教育与管理

每个寝室成员都是寝室的组成部分,能住在同一屋檐下走到一起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教育者要注意对其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增强大学生对“小集体”的归属感才能形成对校园、社会“大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通常情况下,高校里住在同一寝室的成员都是同一院系同一专业的学生,以便于学习交流和集中管理,这样的大集体中又结成小集体,关系更进一步。大学生进入高校,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首先接触的就是寝室的学生,容易产生亲近感,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者尤其是高校辅导员要加大集体主义的宣传教育,对关系融洽的寝室推波助澜,对关系紧张的寝室进行斡旋协调,大学生们产生“小家”意识,共同努力营造这个“家”的和谐与文明氛围,从内部维持寝室的稳定和发展。同时从外部要通过建立如校园宿舍园区自律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在学生中选招栋长、楼层长、寝室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他们配合学校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有关《学生手册》和宿舍管理条例、生活小常识、消防知识等的宣传,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让学生在自我教育和管理中得到自我发展,充分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其作为当代高校寝室中一员的主人翁意识。

(二)促进寝室联谊交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

当代高校寝室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小系统,而应该是放开、互动、积极的单位。德育也不是单向的灌输教育,要通过交往活动使大学生在思想情感交流中进行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首先,可以不定期举行以寝室为单位的课外活动,如一同郊游、参观博物馆、聚会、运动锻炼等,由于人数少更能灵活地安排时间地点;寝室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相互串门走访,举办寝室联谊晚会,在学习、体育、文艺活动中相互竞争等等,有时寝室之间的良性竞争更能激起同寝室成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其次,搭建寝室网络交流平台。当前大部分高校寝室都开通了网络端口,而且局域网的网络费用普遍比家用和网吧低廉,网络条件的便捷使得当代大学生寝室里电脑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寝室生活已经延伸进虚拟世界。很多高校BBS都开辟了寝室生活板块,一些寝室甚至有了自己的网络主页和QQ交流群,方便成员随时交流。但同时,面对一些痴迷网络游戏、主播等的大学生“网游生活”,学校和社会必须规范网络的使用和安全,在适度控制内为大学生提供开放的网络娱乐和交流平台,并组织青年积极参与现实的实践活动,避免因其长期封闭在寝室沉迷在网络世界里导致思想麻木、心理扭曲、道德滑坡。

最后,可以创办寝室简报刊物,开展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大学生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每栋寝室楼海报栏、阅报窗、黑板报、阅览室和校园广播电视台的宣传教育作用,在校报院报上留出寝室生活栏目,或是专门创办寝室小报,定期发起对现实焦点问题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发表评论、感想、诗歌小说、寝室趣事征文等作品,给他们提供一个思想碰撞和展示才华的平台。此外,可以以“爱我小家”、“寝室风采展”、“寝室生活剧表演”、“寝室环保”等为主题,以寝室为单位分期有计划地开展省市级、校级、院级的文明寝室评比大赛、寝室美化大赛、室标室名设计大赛,使寝室文化集教育性、科学性、娱乐性于一体,让成员生活寓于健康的寝室文化活动建设中,既增强了寝室成员的团队意识又唤起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也陶冶了他们的审美和道德情操。[6]

(三)增强高校服务育人意识,提升制度管理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于2016年12月16日经教育部2016年第49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其中第四章第四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学生住宿管理制度。学生应当遵守学校关于学生住宿管理的规定。鼓励和支持学生通过制定公约,实施自我管理。”[7]寝室文化建设是高校实施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方面,当代高校不能只注重教学管理,而要提高其服务育人意识。学校要重视宿舍园区的合理布局,通过建筑雕塑、花草树木等人文自然风景来优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在宣传栏宿舍楼走廊和寝室中张贴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等加强视觉感染,校园生活超市、食堂、宿舍管理部门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态度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有利于寝室文化建设和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另外,要充分发挥寝室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在寝室建立学生党团组织的管理形式,真正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仅是大学生党员、学校领导、高校辅导员,任课教师也应该时常深入学生寝室,他们能起到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起不到的作用,通过谈心、解惑、咨询等形式,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交友、就业、成才等方面遇到的矛盾问题,这样贴近了学生,也使师生关系更加密切,用言传身教和人格力量感染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67.

[2]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7.

[3]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

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4]16号.

[4]王肅.孔子家语:卷四·六本第十五[M].北京:北京联合

出版公司,2015:7.

[5]刘凤娥,赵会春.基于某高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

析[J].市场研究,2007,(12).

[6]田兴文.浅谈校园文化与育人环境[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08,(1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2016.

猜你喜欢
寝室文化德育功能高校
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探析
高校寝室文化对学风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五个转变
浅析充分发挥中学党建的德育功能
探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德育功能
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寝室文化建设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