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为道”辨析

2018-03-19 15:43:23邓谷泉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杨时异文中庸

柳 菁,邓谷泉

(长沙学院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22)

今本《中庸》载孔子之言“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或标点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所谓道不远人,人之违道而远人”[1],《〈周易〉悬案揭秘》等有“故曰道不远人,人之违道而远人”[2]。上述“道不远人,人之违道而远人”似引文,似解读。今可确认的异文见于张寿镛《综合类约园杂著》,引文作“道不远人,人之违道而远人”[3]。

《古字通假会典》[4]有“为与违”、“违与为”通假条目,《汉字通用声素研究》[5]有“古为、违通用”之说,所举例证是《礼记·礼运》“王中心无为也”,《孔子家语·礼运》“为”作“违”。刘孝标注陆机《演连珠》第一首引《吕氏春秋·圜道》“而不可以相违”。《〈文选〉考异》注:“‘而不可以相违’,袁本、茶陵本‘违’作‘为’,是也。”《〈文选〉导读》注:“引《吕氏春秋》,见《圜道》,今本‘为’作‘违’,《考异》误以作‘为’为是。”[6]“而不可以相违”的“违”即《演连珠》第一首“五行错而致用,四时违而成岁”的“违”。《吕氏春秋·圜道》“而不可以相违”和上文“不能相为”意义相同。作“为”、作“违”都是用其引申义——易。《古汉语通假字字典》“为”通“违”的例证是:

《荀子·臣道》: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杨倞注:为,或为违)[7]

《大汉和辞典》“为”“通违”义项,引“故君子不为也”和杨倞注“为,或为违”[8]。荀子说:

事人而不顺者,不疾者也,疾而不顺者,不敬者也,敬而不顺者,不忠者也,忠而不顺者,无功者也,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故无德之为道也,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也[9]。

在“有功而不顺者,无德者也”之后,荀子为何没有接着说“有德”“而不顺者”,而说“无德之为道”呢?在荀子心目中,“不疾”、“不敬”、“不忠”、“无功”是“事人而不顺者”,“疾”、“敬”、“忠”、“功”是事人之道、事人之德,是“有德”的表现,故不存在“有德”“而不顺者”,但有“无德”“而不顺者”即“无德之为(违)道”,故“无德之为(违)道”的“为(违)道”即违背事人之道、不从事人之道。“无德之为(违)道”必“伤疾、堕功、灭苦”,“故君子不为(违)也”——故有德的人不违背事人之道。上述为、违互作相通例证表明“人之为道而远人”可释作“人之违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可读作“不可以为(违)道”,但“不可以为道”尚未发现“不可以违道”异文,意味着“人之违道而远人”的“违道”异文有可能原作“违道”,也有可能是后人据“为(违)道”改作“违道”。

“道南第一人”杨时说:

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道岂尝离人哉!人而为道,与道二矣,道之所以远。执柯以伐柯,与柯二矣,为道之譬也。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为道而远人之譬也。执柯以伐柯,其取譬可谓近矣,睨而视之,犹且以为远,况不能以近取譬乎?则其违道可知矣。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以人治人,仁之也,伊尹以斯道觉斯民是也。改而止,不为己甚也。盖道一而已,仁是也,视天下无一物之非仁,则道其在是矣。然则道终不可为乎?曰:自道言之,则执柯伐柯,犹以为远也,自求仁言之,则唯忠恕莫近焉。故又言之以示进为之方,庶乎学者可与入德矣[10]。

据“人而为道,……则其违道可知矣”,知“人而为道”、“为道之譬也”、“为道而远人之譬也”的“为道”既不是行道,又不是“为(谓)道”,而是“为(违)道”,杨时据“譬”明确认定“人之为道而远人”的“为道”即“违道”。据“然则道终不可为乎?曰:自道言之,则执柯伐柯,犹以为远也”,知“然则道终不可为乎”的“为”即“为(违)”,“然则道终不可为(违)乎?”是就“不可以为(违)道”而言,表明杨时认定“不可以为道”的“为道”仍是“为(违)道”。据杨时“为(违)道之譬”分析,“人之违道而远人”的“违道”异文很可能不是原作“违道”,而是后人据“为(违)道”改作“违道”。

朱熹《中庸或问》说:

杨氏又谓以人为道,则与道二而远于道,故戒人不可以为道。如执柯以伐柯,则与柯二,故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则其违经背理又有甚焉。使经而曰:“人而为道则远人,故君子不可以为道”,则其说信矣。今经文如此,而其说乃如彼。……既又曰自道言之则不可为,自求仁言之则忠恕者莫近焉,则已自知其有所不通,而复为是说以救之。然终亦矛盾而无所合,是皆流于异端之说,不但毫厘之差而已也[11]。

“人而为道则远人”,宋代卫湜《礼记集说》作“人而违道则远人”[12]。若作“人而违道则远人”,则“故君子不可以为道”的“为道”不可能指“为(违)道”,只能是误读的杨时“为道”或认同的《中庸》“为道”。若作“人而为道则远人”,则“人而为道则远人,故君子不可以为道”的“为道”有可能是“为(违)道”,也有可能是误读的杨时“为道”或认同的《中庸》“为道”。朱熹认同的《中庸》“为道”是什么呢?朱熹注:

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也,故常不远于人。若为道者,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高远难行之事,则非所以为道矣[13]。

《庄子·知北游》:“人伦虽难,所以相齿。”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言可以相齿也。”“则非所以为道矣”相当于则不可以为道,故朱熹注中两例“为道”和《中庸》“为道”具有对应关系。朱熹认定“道”“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故常不远于人”,显然“厌其卑近,以为不足为,而反务高远难行之事”是“违道”的具体表现,似“为(违)道”的具体诠释,但“若……则……”句型表明“为道”不可能指“为(违)道”。《朱子语类》载:

“人之为道而远人”,如“为仁由己”之“为”,“不可以为道”,如“克己复礼为仁”之“为”。

“克己复礼为仁”与“可以为仁矣”之“为”,如“谓之”相似;与“孝弟为仁之本”、“为仁由己”之“为”不同[14]。

“孝弟为仁之本”的“为仁”,朱熹注释为“行仁”。“克己复礼为仁”与“可以为仁矣”的“为”即“为(谓)”,通常解读为“谓之”、“称为”、“叫做”等。故朱熹认同“人之为道而远人”的“为道”为“行道”,“不可以为道”的“为道”即“为(谓)道”。“以人为道”、“故戒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不可以为道”的“为道”所指相同,显然不是指“行道”或 “为(谓)道”。朱熹“以人为道,则与道二而远于道”是准确转述杨时“人而为(违)道,与道二矣,道之所以远”,故“以人为道”、“故戒人不可以为道”、“故君子不可以为道”的“为道”就是“人而为(违)道”的“为(违)道”。朱熹未误读杨时的“为(违)道”,而是反对杨时的“为(违)道”,当从“人而为道则远人”。虽朱熹反对“为(违)道”,但仍有学者坚持“人之为(违)道而远人”。例如光绪甲午恩科试题为“子曰:‘人之为道…… 忠恕违道不远’”,郑沅殿试说“人之为道而远人,即人之违道而远于道也。”[15]故“人之违道而远人”的“违道”异文不是原作“违道”,而是坚信“人之为(违)道而远人”的学者针对朱熹“使经而曰”所作的文本校改。

据杨时“人而为(违)道,……则其违道可知矣”及朱熹“以人为(违)道……则其违经背理又有甚焉”,可确认“人之为道而远人”杨时是解读为“人而为(违)道则远人”。仅据“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之“譬”认定“人之为道而远人”为“人而为(违)道则远人”难以令人信服,因为任何“譬”都存在见仁见智,但《诗·小雅·角弓》“人之无良,相怨一方”,《说苑·建本》引文“之”作“而”。《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邓子勉注:“而:或作‘之’字。”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九:“之,犹而也。”王引之《经传释词》说:

而,犹若也。“若”与“如”古同声,故“而”训为“如”,又训为“若”[16]。

“人之为道而远人”的“之”训“而”、“若”、“如”,表假设关系。为、违,互作相通,《荀子·臣道》有“为道”用作“为(违)道”,故“为道”可解读为“为(违)道”。王引之《经传释词》说:

而,犹则也。《易·系辞传》曰:“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言见几则作也。……皆以“而”、“则”互用。故《丧服·小记》有“五服而迁之宗”,《大传》“而”作“则”[17]。

“人之为道而远人”的“而”训“则”,表承接关系。古文字证据表明“人之为道而远人”可解读为“人而为(违)道则远人”。朱熹“以人为(违)道,则与道二而远于道”是转述杨时“人而为(违)道,与道二矣,道之所以远”,其逻辑推演是“故戒人不可以为(违)道”、故人不可以为(违)道。据“执柯以伐柯,与柯二矣,为(违)道之譬也。睨而视之,犹以为远,为(违)道而远人之譬也”,可知杨时“自道言之,则执柯伐柯,犹以为远也”义同朱熹“自道言之则不可为(违)”。故“自道言之则不可为(违)”和“故戒人不可以为(违)道”逻辑一致,和“故君子不可以为(违)道”并不完全一致。“故君子不可以为(违)道”的“君子”疑为“人”之误。“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是论述“道”和“人”的关系,不是讨论“道”和“君子”的关系,“不可以为道”省略的主体只能是“人”,不可能是“君子”。认定“人之为道而远人”即“人而为(违)道则远人”,“不可以为道”可解读为故人不可以为(违)道,其解读逻辑为:

大前提:“道不远人”——道不远于人

小前提:“人之为道而远人”——人而为(违)道则远人

结 论: “不可以为道”——故人不可以为(违)道

杨时一方面认同“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另一方面认定“盖道一而已,仁是也,视天下无一物之非仁,则道其在是矣”,故有“然则道终不可为(违)乎?”的困惑和矛盾。杨时释“道”虽是“矛盾而无所合”,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为(违)道”。不管“道”、“为道”究竟指什么,“为道”的“道”就是“道不远人”的“道”。“道不远人”的“道”,朱熹注释为“率性之谓道”的“道”。《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18]。

“不可以为(违)道”和“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内在一致。无须繁引、繁证,“为道”的“道”就是“率性之谓道”的“道”,即涵盖天道与人道的范畴之道。赵士孝《周易拾珠》说:

什么叫“行”呢?“行”就是实践,就是做,就是行动。正如毛泽东所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就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45页)既然是“主观见之于客观”,那就只能按主观的某种正确理论、正确主张办事,而不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错,主观的某种理论、主张要想保证其正确性,它就必须反映客观规律,但人毕竟是按自己的理论、主张做事和行动的。所以,“行道”的“道”,其真正涵义是人的理论、主张,而不是客观规律[19]。

故“行道”是指实践自己的主张或所学,亦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虽然朱熹强调“率性之谓道”的“道”“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也”,但“率性之谓道”的“道”实质上不同于“行道”之“道”,“为道”解读为“行道”隐含不合理性,当解读为“为(违)道”。

猜你喜欢
杨时异文中庸
中庸自明
程门立雪
谈《红楼梦》第三十四回的一处异文——读红零札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12
“以心体之”而求未发之中
程门立雪
大灰狼(2020年4期)2020-04-24 00:24:16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原道(2020年1期)2020-03-17 08:09:46
安大简《诗经·召南·小星》异文考辨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学生天地(2017年1期)2017-05-17 05:48:13
《太上洞渊神咒经》异文考辨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