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兼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8-03-19 12:52
关键词:刻板性别差异男女

周 宏 张 蕾

(成都大学, 四川 成都 610106)

爱尔兰圣经注释学家巴克莱(William Barclay)博士认为:“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1]的确,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获得一份体面且稳定的工作,乃是独立而充满希望地生活的先决条件,也是建立和发展亲密关系的物质基础。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等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有利的内外部条件。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Derek Book)在《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一书中,就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2]确定为本科教育的八大核心目标之一。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面临一些客观上的障碍和主观上的困扰,使部分大学生无业可就或者是有业不就。在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诸多因素当中,性别刻板印象被认为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心理因素。那么,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高校应当怎样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一、性别刻板印象及其形成原因

(一)什么是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是对男女之间性别差异的笼统、固定、僵化的认识和评价,也被称为性别定型(gender stereotype)。性别刻板印象通常表现为对男女两性身体形象、人格特质、角色期待和职业等方面的固定不变的认识。

(二)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根源和心理基础

1.性别刻板印象的社会根源

性别刻板印象起源于性别差异所导致的社会劳动分工。人类社会早期,人们的生存完全依靠大自然的赐予,衣食等一切生活资料只能通过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之路充满艰辛和危险。这种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力量、勇气和智慧。男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相较于女性更具力量和勇气,因而原始的生产劳动主要由男性承担,生活资料基本由男性创造。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女性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她们与人类种族繁衍之间具有更为直接的联系,她们虽较为柔弱但情感细腻丰富,因此,女性更适合哺育后代以及从事家庭领域的劳动。这种由性别差异导致的劳动分工起初只存在于家庭内部,后来逐渐延伸到了社会领域,形成了社会分工上的性别差异,并以性别角色的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关于性别角色的社会刻板印象。这种性别社会分工及由此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原本并不具有价值上的高下之分,只是到了后来,它才被赋予了不同的社会价值,“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在文化上、道德上、经济上得到回报。相反,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的。”[3]随着性别差异向价值关系转化,性别的天平逐渐向男性倾斜,性别刻板印象开始滋生出偏见和歧视。

2.性别刻板印象的心理基础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学习掌握知识并不是简单地将所获取的信息杂乱无章地加以储存,而是把相互关联的信息组织起来形成知识模块或者单元,这种知识模块或者单元被称为图式。知识的学习即是对图式的建构以及通过“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对图式的扩充和重构。“同化”是指个体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总是试图以原有的图式去理解这些信息,吸纳这些信息,使得原有的图式不断充实和扩大。“顺应”则是指当人们面对新的环境刺激的时候,已有的图式无法解释和接纳新的信息,学习者必须调整修改既有的图式或者重新建构新的图式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在社会知觉的过程中,人们会根据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定义,将观察到的信息进行编码、组织和归类,把一些特征和行为归结于男性,把另一些特征和行为归结于女性,从而对性别建构起一种定型化的认知图式,性别刻板印象也就因此而产生。不仅如此,由于“同化”作用的影响,人们在认知男女两性的时候,首先是把知觉到的信息纳入已有的性别图式,并且习惯于用原有的性别图式对男性和女性的行为做出解释,从而对性别刻板印象起到一种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三、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性别刻板印象对于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具有强大的训导作用,它不仅引导男女应该成为什么样,而且还规定男女不应该成为什么样。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心态以及就业环境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它是指与职业相关的所有知识、能力、技能以及人格品质等的总和,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1.影响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全面化和多样化发展

一般就业能力是从事所有职业都需要的心理行为特征,包括对待职业的态度、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健康的身心品质等。一般就业能力广泛地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对职业环境的适应,是获得和胜任职业的最基本的心理行为条件。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全面的一般就业能力可以拓展他们的择业就业选择范围,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但是,在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的全面化和多样化发展会受到其性别角色的无形限制。这是因为,性别刻板印象约定俗成地规定了男女两性二元对立的性别角色以及与此相关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在性别刻板印象的禁锢下,大学生会不由自主地选择发展与自己的性别角色相匹配的心理行为品质,他们的一般就业能力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性别倾向性和性别局限性,因而必然是不完整不全面的。这种不完整和不全面的一般就业能力不但会限制大学生的择业就业选择,而且极不利于他们对不同职业岗位的适应。

2.影响大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

特殊就业能力是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它是大学生能够学有所用、用有所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大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会受到人们头脑中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首先,一个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认为大脑存在着性别差异,男性左脑半球发达,女性右脑半球发达,左脑主管逻辑思维,右脑主管形象思维,男性擅长学习自然科学,女性适合学习人文社科。这种性别刻板印象客观上会教化和规训男女学生对学科专业学习做出性别化选择,致使男生集中于自然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学科专业,而女生则聚集于教育、护理、语言、艺术等学科专业,出现所谓的“男性学科专业”与“女性学科专业”,造成学科专业上的性别隔离。学科专业上的性别隔离还会延伸到职业领域,导致出现职业上的性别隔离,男生主要选择“男性职业”,女生大多从事“女性职业”,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空间和职业发展方向受到一定程度的性别限制。

其次,即便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分数等原因被调剂录取到与他们的性别类型不相符合的学科专业学习,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他们也很容易表现出不安心或者不自信,专业认同度低,专业思想不稳定,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毕业后的前途倍感迷茫。这种思想状态必然严重阻碍大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发展质量,影响大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

(二)对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影响

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性属于社会公共领域,女性属于家庭私人领域,男性劳动价值高于女性劳动价值。因此,性别刻板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一些男生的性别优越感,使得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值较高但对自我的要求却不高。这种心理优越感既不利于调动他们的专业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适应未来的职业岗位,更会使得他们从心理上排斥和拒绝所谓的“女性职业”,高不成低不就,甚而至于有业不就。而女生则会因性别刻板印象而滋生出对自身性别的忧虑和自卑,主动将自己定位为弱者,职业期望值不高,职业成就动机较弱,不敢尝试传统意义上的“男性学科专业”和“男性职业”,甚至于甘愿放弃自认为不符合自身性别的职业发展机会,最终让性别刻板印象成为阻碍自身发展的“魔咒”,让自己陷入消极自证预言的泥淖。

(三)对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大学生选择进入由异性主导的某些职业领域时,会遭遇他人的刻板眼光以及自身的心理困扰,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因此而面临额外的困难和障碍;二是在同一种类的职业当中,男女两性之间在职业的准入条件、职级的晋升和薪酬待遇等方面存在着显性或隐性的偏见与歧视,这种偏见和歧视主要发生在女性进入男性居主导地位的某些职业领域时。

三、从性别视角反思当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缺乏性别意识,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安排均缺乏性别维度的考量和设计,忽视了大学生的性别属性在教育活动中应有的位置。高等教育对性别的忽视,实质上并不是对男女两种性别的忽视,而只是对于女性的一种排斥。这是因为,当我们的高等教育以显性的方式忽视性别的时候,性别刻板印象却不可避免地以隐性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工作者以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是更加尊崇与男性有关的经验、活动和价值,更加重视男性的思维特征和认知方式的。这种看似男女都一样的人才培养方式,实际上潜藏着对于女性性别差异的忽视,对女性思维特点、情感特征和学习方式的排斥。这种缺乏性别意识和性别维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层次上暗含着女性应该向男性看齐,像男性一样发展的教育期待。

这种不具性别维度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本质上是在按照传统刻板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期待培养男女学生,并且源源不断地制度化地复制出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这样也就再生产甚至加剧了在社会性别差异基础上形成的性别刻板印象。而不断得到维持和强化的性别刻板印象,反过来又会继续更深刻地影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如果不能摆脱性别刻板印象为人才培养设定的性别藩篱,高校将很难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只能培养出“优秀的男生”和“优秀的女生”,抑或是“优秀的男生”和“像男生一样的优秀女生”。而无论是“优秀的男生”还是“优秀的女生”,或者是“像男生一样的优秀女生”,其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人格品质的发展都无法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所造成的性别局限,因而必定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以自身不全面不完整的能力素质状况,男女大学生都将难以突破职业性别隔离的屏障,无法彻底避免就业问题上的性别限制。

四、构建既尊重性别差异又有利于男女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性别差异客观存在,忽视性别差异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是真正的性别平等,不但不能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反而还会不断复制和强化性别刻板印象,限制男女学生的全面化多样化发展,限制他们自由择业的可能性。为此,高校在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还必须赋予人才培养模式以性别维度,解构性别刻板印象束缚下的人才观和教育观,重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起既尊重性别差异又避免性别刻板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上,以“完整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

培养目标之中隐含着社会的性别角色期待,这种性别角色期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性别刻板印象并非完全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对性别差异的概括。因此,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给大学生就业造成的消极影响,则应该从根本上动摇性别刻板印象产生的基础,也即是要不断缩小男女之间的社会性别差异,努力消除性别角色的二元对立,让男女两性的人格品质和行为能力实现交融和互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完整的人”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所谓“完整的人”,即是指德、智、体、美基本素质全面发展,既敢于竞争,又善于合作,既理智知性,又富有情感,既开拓进取,又温暖包容,既能够胜任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又能够从事人们普遍认为的“女性职业”的人,概而言之,就是能够通过吸纳异性的优点和长处而将男女两种性别的优秀品质和行为能力融为一体、集于一身的人。

完整的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人格心理学和性别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男性化人格和女性化人格均为不完整的人格,只有兼具男性和女性人格特质的双性化人格,才是理想的人格模式。双性化人格的个体,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专业设置上,突出文理交叉与融合,适当增加“中性专业”比重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业劳动对人的自然体力的依赖愈益减少,对智力和情感因素的要求日趋增加,性别分工的界限不再像过去那般截然分明,社会性别差异开始变得渐渐模糊,传统意义上的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逐渐减少,中性职业日益增加,社会职业逐渐向知识服务型和专业技术型转型,职业岗位对个体价值的认同重于对个体性别的考量。职场更为看重职业人的知识、技能、资历等综合素质,智慧与才华成为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有了更多机会加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中,打破了以往男性在职场上相对垄断的局面。相关学者的研究也证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男性职业和女性职业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减少,中性职业持续增加。”[4]

适应这一变化趋势,为职业领域输送后备人才的高校,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应当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文科专业与理工专业的交叉,减少传统“男性学科专业”与“女性学科专业”的数量和规模,适当增加“中性学科专业”的比重,增设综合性的跨学科的专业,如医药与营销、建筑与艺术、化工与英语、建筑与法律等等。

(三)招生录取上,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注意学科专业的性别平衡

如果某一性别的学生在某些学科专业高度集中,就会形成与另一性别学生的学科专业隔离状态。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会成为职业性别隔离的前导,让男女学生在大学阶段即丧失自由选择职业的条件和可能,并使得职业性别隔离不断得到固化。

因此,高校在招生录取上,应当在体现高考录取政策公平性和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尽量注意学科专业的性别平衡,优先保证女性学生在科学类和工程类学科专业的比例,以及男性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专业的比例,以便为消除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进而打破职业的性别隔离创造条件。

(四)课程开设上,加大综合课程和复合课程的比重

培养目标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要培养全面发展、文理融通、兼具男女两性优秀品质与行为能力的“完整的人”,就必须改变课程分割过细、知识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力不强的状况。在课程的开设上,应该以培养目标为导向,兼顾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未来职业需要,加大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学科知识整合到一门课程之中,提高综合型复合型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努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五)教育内容上,更加重视与女性相关联的经验和价值

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于女性和女性价值的否定与排斥。在高等教育领域,即存在着布尔迪厄所称的“性别区分的陈旧结构”[5]。这种性别区分既表现为学科专业上的性别隔离,也体现在教学内容中对于女性的排斥,“与女性相关联的经验、价值、活动在教育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女性的情感特征、性别角色、思维方式在教育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6]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那些人生经验,我们会在其中发现自主、爱、选择以及技巧,这些都与传统女性角色紧密连在一起。因而,必须承认,这些女性经验是全面发展的人性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7]要培养“完整的人”,就必须打破“性别区分的陈旧结构”以及性别刻板印象对这种结构的强化,将有关女性活动、女性经验、女性情感、女性思维方式、女性性别角色和女性劳动价值的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尤其是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惟其如此,才能避免由于对女性价值的排斥而造成的对于男女两种性别的限制和束缚。

(六)教学方式上,适应男女学生不同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方式也是无关性别的,不会因为学生性别的不同而在教学方式上做任何的改变和取舍。但是,男女两性的思维特点、认知方式和能力类型并不完全相同,无视男女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的差异,不仅妨碍女性学生的专业学习,对女性学生极不公平,而且也不利于男性学生吸收借鉴女性的长处,影响男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教师需要兼顾男女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将讲授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授已知与探索未知、语言描述与逻辑分析、思维训练与情感陶冶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刻板性别差异男女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男女有别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初、中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性别差异研究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学困生元刻板印象结构探索与问卷编制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