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洛阳师范学院 公外部,河南 洛阳 471022)
职业压力与心理倦怠始终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职业认同感与生涯延续的期待可能性构成了高校教师自我效能的“双重堡垒”[1]。这之中,高校青年女教师处于来自家庭的“伦理性责任”和来自职业“生存性压力”的双重挤压和交错中,很容易产生自我认知的“失范”[2]、心理空间的“荒芜”[3]、生活世界的“陷落”[4]乃至精神连续体的“断裂”与“崩塌”[5]。
一方面,高校青年女教师在忍受职业通道壅塞的同时还面临着社会身份的重大转型。博士培养数量的趋高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尖端优势”已不明显,但高等教育“精英化”目标的重振又要求各高校严把职称评审关口,“僧多粥少”的壅塞状况成为高校青年教师普遍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再将目光转移到女教师群体,她们的基础性别分工无法同自身职业规划相吻合,因而容易产生角色断裂、失败等角色失衡现象[6]。具体说来,高校青年女教师在完成博士学业、开启职业之路的初段,正是婚育的最佳阶段,而身处职业上升关键期的女教师则可能面临育龄的“警戒线”。也就是说,在承受原发性职业压力的同时,高校青年女教师还面临着向“妈妈”或“准妈妈”的社会身份转型。由此,许多青年女性教师选择“正面突破”,通过压缩休息时间的方式完成工作和家庭事务,这可能推高青年女性教师身心危机爆发的风险。另有一些青年女教师会选择放弃其一,要么重置职业安排、错峰学术成果的“高产期”,要么中止妊娠计划、放弃生育的最佳时期。前者可能导致职业向上流动的后续乏力,后者则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等个人伦理困难。总之,无论何种方案,均有面临角色失败的风险存留。
另一方面,女性心理结构中的伦理维度和情感维度容易压倒由职业化运作、技术化传习和专业化分工所催生的职业认同感。一旦女性浸入家庭幸福的安逸或代际传承的天伦之乐中,职业活动所对应的社会支持系统可能对之丧失效能。具体来看,女性教师可能不再将社会资源的聚拢、社会地位的场域转换视为人生“重头戏”,也可能不再关注职称评审和学术成就的发展预期,她们所关注的是配偶的职业空间、子女的人生变迁等关乎家庭存续和稳定的事项,于是,由注意力转移、分散所引发的职业倦怠自然而生。况且,由于家庭纽带的存在,“丈夫”的社会资源可传递给“妻子”享用,“丈夫”的身份福利可荫及“妻子”的社会交际圈,“丈夫”的社会评价可为“妻子”带来自我满足,进而代替原本由职业活动所创造的认同感与效能感。这些因素都导致高校青年女性教师易发职业倦怠。
除了以上因素,本研究还就研究对象作了一重限定,那就是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高校青年女教师。这一群体有何特殊性呢?在当下高校所普遍施行的教师“分岗聘任与绩效考评制度”*一般来说,高校分岗聘任和绩效考评制度会设置三种岗位类型,分别是教学科研岗、科研岗和教学岗。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师多属教学岗。参见王金友、蒲诗璐、王慧敏、李妮《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刍议——国外一流大学的经验和我国高校的实践》,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127-136页。的背景中,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多被划归为纯粹“教学岗”。因此,她们需要以教学时长和受教育者表现为核心指标接受绩效考评,因而无法享受免于“坐班”、可自由支配时间的“身份红利”。而且,机械、重复的教学内容加剧了职业活动的枯燥感,她们又无法获取类似于科研创新的成就感和回报感,这更推高了该群体职业倦怠发生的风险。
本研究旨在以从事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群体职业倦怠的样态、衍生机理和化解策略,从而为高校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注入人本主义关怀。
“职业倦怠”最早是一个心理学概念[6]。“倦怠”的英文翻译为burnout,意即“烧毁,筋疲力尽”,从其辞源我们便可知道,“职业倦怠”指的是由工作带来的一种极其疲惫、枯竭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也有学者将其比喻为一种“应对复杂社会时产生的亚健康的生存状态”。一般来说,高强度的工作密度、高水平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职业倦怠。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或者说有三个核心的观测指标:情感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 “情感衰竭”指的是对待工作的情感耗尽、热情丧失;“非人性化”指的是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低成就感”指的是从业者无法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觉得工作无法体现个人价值。
根据2015年9月麦克思研究院发布的《腾讯—麦克思大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的结果表明,有超过半数的大学教师表示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感到精疲力竭,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心理出现。从上述调查结果不难看出,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几近成为了一种结构化的群体性心理现象,若任由其发展,则可能催生“高校教师职业群体认同崩毁”这一系统性风险。细读调查报告便可发现,不同学历背景、不同职称层次、不同工作圈层的高校教师,有不同来源和不同表现的心理倦怠。这意味着,“职业倦怠”是一种多发性心理和生理困境,其背后有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与心理效应,这俨然已成为一个无法为教育管理者所回避和忽视的课题。
大学公共英语女性教师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特殊群体。因为学习语言的男性较少,有不少男学生毕业后选择到各大公司去做翻译人员,这就导致从事教师职业的男生少之又少,所以每个大学公共英语部门里的男女教师比例都是严重失调,笔者所在的公共英语教学部门里女性教师占到了80%。但她们处在一种虚假的职业光环里,在其他行业的人眼里,她们工作轻松、不用坐班,上完课还可以直接回家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年至少有三个月的假期,待遇也较高。实际上,伴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公共英语教师的上课任务不断加大。另外,作为女性,通常在照顾家庭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都要多于她们的配偶。这些工作和家庭带来的压力导致这个群体最容易产生身心疲惫感,对待工作也会失去热情,出现职业倦怠。
高校公共英语课青年女性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是指其在长期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科研压力,对待教学工作情感衰竭、对待学生态度冷漠,完全否认自己的教学工作,自身没有任何成就感。现就当下高校公共英语课青年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作条列梳理如下。
第一,对待教学工作情感衰竭。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揭示的是从业者同职业活动间建立的情感纽带,这是维持工作热情和职业效能感的关键要素之一。但是,对于从事高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而言,工作情感纽带不仅难于建立,而且难以维持紧密状态。从情感表现上来看,一方面,她们大多以功利性理由和道义性羁束作为维系职业身份的行为动力;另一方面,她们无法从定势中获取愉悦感。
第二,对待学生态度冷漠。松弛的职业情感纽带会波及受教育者,这是一种负面的移情。对于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而言,她们既无法跨越存在于师生间、由年龄而制约的话语隔膜,又无法挖掘同教育对象的情绪情感共鸣。一旦其所从事的某些教学事项有碍于家庭生活,或者学生有学风不正的苗头,甚至考试表现不佳进而影响自己的绩效考评时,这种负性情绪都会转化为冷漠态度,像“软刀子”一般插入公共英语教学课堂的心脏。
第三,完全否认自己的教学工作。这种否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实质性意义。譬如,认为教学活动无法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交流能力和学术英语水平。其二,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十分枯燥,甚至会影响自己的家庭生活。其三,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不可能取得成绩。在某些公共英语课青年女教师的认知中,公共英语教学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大规模、流水线、规程化的工厂式教学,无法作变通处理、无法引入灵活设置、无法精确建立教育输出,即便做得再好也无法得到绩效反馈。进行创新还有可能起到反效果,做得中规中矩便平安过渡,做得不好还会遭到严厉的质疑和批评。
第四,自身没有任何成就感。在许多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看来,学生学得好是学生的,不是自己的;自己用心教了,学生不一定考得好;自己敷衍一下,学生也不一定考得不好;自己要求严,学生可能会产生抵抗情绪;自己放纵课堂纪律,学生反而会给自己打好评。这种扭曲的绩效逻辑,是从事公共英语课教学的青年女教师无法从职业活动中获取成就感的核心指征。简言之,因为僵化的教学模式、机械重复的教学内容、不甚合理的考评体系、不甚科学的课程安排,导致有助于激发职业效能感的绩效考评机制只得“沉寂”。
伴随着近十几年来的高等教育扩招,很多高校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师严重短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高校采取的就是在扩大班级规模的同时,增加教师的课时量,这就直接导致公共英语课教师的工作强度增加。同时,新的时代形势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有所提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他们纷纷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满足社会要求的国际化人才。所有这些超负荷的教学工作都无形中消耗了教师大量的精力,常常使她们感觉疲惫不堪,身体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从而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出现。此外,现在的大学生都是“00”后,他们是从小玩着电子产品长大的一代人,心态浮躁、追求自由,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课的学生非常少,即使坐在教室里,大部分学生也是在玩智能手机,或者干脆不上课去打游戏。这种情况在二本及较低层次的高校里非常普遍,学生的这些难于管理的课堂行为以及对待英语学习的冷漠态度,会慢慢消磨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减少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
在引言中笔者提到,高校岗位分化聘任制度的实施,将从事公共英语教学的青年女教师框定在了“教学岗”的往复循环中,使其无法同高校的核心机能——科研事务及其运作链条相接触。但是,没有科研事务的压力,并不代表没有论文写作的压力。教学岗的绩效考评和职称晋升仍需要以教学技术、教学管理等为议题的教学类论文和基金课题作为支撑材料,这或可归入“科研压力”的范畴。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对于高校教师的一个误解就是上完课后可以直接回家。实际上,她们除了教学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每年的科研任务。各高校每年年底都要对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就要酌情扣除绩效工资。这种教学之外的科研压力就像教师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时刻提醒她们不要忘记做科研,否则你的职称永远上不去,上再多的课也拿不了高收入。但繁重的教学压力往往令她们无暇做项目、写文章,这只能加深教师的职业倦怠感。
现在很多高校都有一套对教师的评价体系。除了年底学校对于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综合评价之外,还有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及领导对教师的评价,按照最终分数定优劣。这些评价的初衷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但是片面的分数和不公平的评价也会挫伤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比如,有不少学生对于管理严格但有些呆板的教师评分一般偏低,对于善于讲笑话来搞活课堂的教师评分偏高。此外,有些教师善于上课,但不善于搞科研;而有些教师善于写论文、做项目,但不善于上课。这两类教师不属于同一类人才,按照相同的评价标准来量化她们的工作显然是不科学的。这些也是消磨她们职业激情的因素之一。
高校的女教师在工作几年后会发现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这主要体现在外出进修难,晋升职称难。许多本科毕业或者硕士研究生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教师,在工作几年后都有提升自己学历的上进心。但我国英语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其他专业相比要少很多,考学竞争也异常激烈;申请外出访学的机会因为受到部门名额和职称的限制也极少能申请成功;至于职称的晋升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我国很多高校里评审职称时“重科研、轻教学”,尤其是评高级职称要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在教学任务偏重的情况下,很多教师没有时间写论文,即使耗费心血写出的论文也很难投中核心,因为能发英语论文的核心真是少之又少。这些外在环境的因素使得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受到严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她们全身心投身教学和科研的热情和决心。
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教师是个清闲的职业,以至于很多男性都喜欢找教师作为配偶。殊不知,在当今这个激烈的社会环境下,每年的假期也不敢完全放松下来,需要接受一些培训或者做项目、写论文。平日上课只是别人看到的工作时间,为了上好一节课所投入的备课时间是无法计算的。高校英语女教师作为职业女性,她们也有很强的上进心,也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就需要在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事实是,很多女教师在参加工作后没几年就步入婚姻生活,很快又多了好几个身份标签:妻子、妈妈、儿媳妇等。这些增加的身份意味着她们肩上的责任也随之增加。看似自由灵活的教学工作使得她们的家人都认为她们上课后应该快点回家照顾孩子,没有理由待在学校不回家。这种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是很多女教师需要修炼的功夫,毕竟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于是,很多女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心力憔悴,顾此失彼,心生倦怠。
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在不断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会进一步地提高,教师的自我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这种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轻重与个体因素也有很大关联。一般来说,那些有着较好人际关系(包括和学生、同事及家人的关系)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不是很严重。她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或者生活中有烦心事时,往往有倾诉的对象,能够及时把内心的压力和不满排解出去。所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另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发泄负面情绪的绝佳途径。在生活中,教师要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娱乐的时间,正视压力、自我调节,从而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即使心理出现职业倦怠,也能很快从中走出来。
大学英语公共课因为不属于专业课,在很多高校里处于边缘化状态,不受重视,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评价机制也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要想对抗教师职业倦怠,需要管理层面真正地尊重和关心教师,通过引进新教师,适当减轻她们的教学工作量。在计算教学工作量时,适当提高视听说课的课程系数,尊重她们的劳动付出。同时,不断改善她们的教学设施,使教师在先进的教学环境中工作,身心也会更加愉悦。在评价英语教师的科研论文时,应该考虑到和其他的专业(普通文科和其他理工科)相比英语类的核心少之又少,不能完全按照那些专业的要求去评价英语教师的科研。在深入她们内部调查后,学校可以制定出符合英语教师实际情况的、更为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和职称晋升标准,让她们在工作中得到满足,以此避免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加剧。
大学公共英语教师因为工作环境单一,人际交往也相对简单,长期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也无形中使她们的事业发展受到限制。想要扭转这种局面,学校应该经常邀请知名学者和教授来学校讲学,为他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指点迷津。当然最好的办法是创造更多送他们出国进修或者访学的机会,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这样她们在新的环境里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工作,重新体会到自己的价值,看到未来和希望,也能很好地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家是每个人温暖的依靠,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大部分女性的心理本来就很脆弱,当她们在工作上因为压力大而心情低落时,她们的家人应该及时给与她们情感上的关怀,理解她们工作上的艰辛,主动多承担家务劳动,为她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她们回到家后能快速忘掉工作上的压力和烦恼。现在很多研究也表明,家庭成员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情感支持是一个人积极工作的源动力,也是女性远离职业倦怠的法宝之一。
高校公共英语青年女教师撑起了全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大半个天空。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对待职业的态度,直接影响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她们自身的职业发展。在社会和学校努力改善外在环境的同时,大学公共英语女教师也要努力审视自我,认识到职业倦怠的危害,找到问题所在,采取应对策略来帮助自己走出职业倦怠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对待教学工作,增强职业信仰,朝着实现人生目标的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