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莹莹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辽宁 沈阳 110001)
妇科疾病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很多育龄妇女常常被妇科疾病所困扰,在做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卵巢囊肿及早孕手术前需对白带进行常规检验,一旦发现阴道炎,应首先进行阴道炎的治疗后再择期手术[1]。对于有阴道炎症患者,常规治疗为术前三天进行阴道灌洗及局部阴道用药[2]。本院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一次性喷浴式冲洗头阴道灌洗取了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选取本院妇科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6例需阴道灌洗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1~73岁,平均年龄42.3岁,经化验,白带清洁度Ⅲ-Ⅵ度19例,滴虫阳性21例,念球菌阳性2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0~74岁,平均年龄41.9岁,经化验,白带清洁度Ⅲ-Ⅵ度21例,滴虫阳性17例,念球菌阳性25例。
对照组给予窥阴器阴道清洗:用窥阴器将阴道撑开,宫颈及穹窿暴露,先用消毒干棉签将宫颈及穹窿处的分泌物擦干净,再使用500mL的碘伏溶液稀释液进行阴道冲洗,冲洗过程中应不断旋转窥阴器,冲洗完成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干阴道并将药物放入阴道穹窿处,然后嘱患者更换内裤。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喷浴式阴道冲洗头进行阴道灌洗:将一次性喷浴式阴道冲洗头的连接处连接在冲洗筒皮管上,然后将冲洗头缓慢插入阴道后穹隆处,用600~800mL的碘溶液稀释液进行阴道清洗,并将冲洗头进行各角度旋转,冲洗完毕将冲洗头后端脱开,并略向下以便残留的冲洗液流出。然后将冲洗头拔出,用消毒干棉签将药物送入阴道穹窿,嘱患者更换内裤。
于治疗后3d对患者后穹隆处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对阴道情况进行观察。(1)有效为外阴痒痛基本消失,白带减少,红肿现象明显减轻,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无异常;(2)治愈为外阴痒痛及红肿情况消失,白带正常,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无异常。
经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白带常规检验及临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于阴道炎患者来说,窥阴器冲洗阴道与一次性冲洗头冲洗阴道在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上比较无差别,均可起到治疗阴道炎的作用,见表1。但在舒适度及冲洗效果和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等方面比较,一次性阴道灌洗可减少操作步骤,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患者痛苦少,乐于接受。
阴道是连接子宫与外界的通道,健康的女性阴道内有正常菌群(如革兰氏阳性需氧菌与革兰氏阴性需氧菌、厌氧菌与支原体等)存在,其中乳酸杆菌在菌群中占绝对优势(68%),使阴道保持其酸碱平衡,当酸碱失去平衡时,就会出现炎性反应[2,3]。由于阴道穹窿环绕于子宫颈,所以,在做子宫颈及阴道上1/3切除时,需将穹窿环形切除。在妇科(如刮宫、宫腔电灼、宫腔镜、人工流产)小手术中,很容易使宫腔或腹腔进入阴道内的致病微生物而引发感染症状,因此,应高度重视妇科手术前的阴道灌洗,尤其是患有阴道炎的患者[4,5]。但有些患者,由于害怕窥阴器会给阴道带来伤害,往往不愿意接受,还有很多患者由于害怕窥阴器在阴道内旋转会有疼痛及不适等症出现有抵触心理,尤其是有宫颈糜烂患者在进行窥阴器冲洗时会有流血现象出现,而使患者增加恐惧心理,以上因素往往使术前阴道灌洗不能有效进行。
本院采用一次性喷浴式冲洗头阴道灌洗可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一次性喷浴式冲洗头采用仿生学原理,由医用硅胶制造而成,其科学的设计增加了灌洗的舒适感,一次性冲洗头由两部分组成,即柔软的冲洗头和有一定硬度的连接筒,长度为12cm,外径为2cm,冲洗头外形酷似男性生殖器龟头,其顶端有正反向多个2mm的喷水孔,可在阴道内进行搓擦及喷浴似冲洗,在流速容积固定的情况下,可对水流冲击力进行分解,可使患者有按摩般舒适的冲洗感,同时,冲洗头侧面还有8个1mm直径的喷浴孔可将阴道内白带、粘连物及钙化物等全部灌洗出体外。冲洗头后端5~8cm为橡胶制成,抑易于弯曲,有利于将阴道内残留的冲洗液流尽。且冲洗头口径小,管壁圆滑,可有效较少对阴道黏膜的损伤。而且,一次性喷浴式冲洗头灌洗均为一次性灌洗液用品,可有效防止污染及交叉感染,操作简单,方便,减少了护士的工作强度。但在应用中应注意将用过的材料单独摆放,集中消毒并销毁,避免流入社会。
表1. 两种阴道灌洗方法的效果比较(n)
[1]金慧,方红,邹雄鹰.妇科术前应用一次性冲洗头阴道灌洗效果观察[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0):51.
[2]李晓英,李坚彦,费秀英.两种方式阴道灌洗效果比较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708-709.
[3]杨玉华,庞飞,张水清,等.阴道灌洗治疗阴道炎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5):1182-1183.
[4]孙小玲,曹耀萍.窥阴器不同旋转角度阴道灌洗效果比较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9):786-787.
[5]赵丽芹.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妇产科住院患者阴道灌洗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