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 解放军第四六三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 沈阳 110046)
虽然消化道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但是研究发现[1-4]消化道息肉存在着一定癌变风险,如果不及时切除,有可能恶化成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切除息肉意义重大。本院在使用两种胃镜下手术方式治疗中发现,高频电凝术切除术洒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效果更为理想,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选取在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医院确诊的88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胃镜手术组44例和氩气刀组44例,胃镜手术组患者接受胃镜下电凝切除术,组内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5.82±6.52)岁,息肉直径为0.5~3.8cm,平均直径(2.46±1.08)cm,病程1.0~6.5年,平均病程(3.15±1.13)年,息肉类型有胃息肉29例,十二指肠息肉10例,食管息肉5例;氩气刀组患者接受胃镜下氩气刀切除术,组内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4.68±6.35)岁,息肉直径为0.6~3.9cm,平均直径(2.41±1.06)cm,病程1.5~6.0年,平均病程(3.11±1.09)年,息肉类型有胃息肉28例,十二指肠息肉10例,食管息肉6例;组间性别、年龄、病程、息肉直径、息肉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选取排除条件:①确诊为上消化道息肉;②符合胃镜下手术指证,自愿接受手术切除治疗;③资料完整,知情基础上自愿加入;④排除合并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等其他消化道疾病者;⑤排除合并心肺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等无法手术的疾病;⑥排除孕妇、哺乳期女性等特殊患者。
氩气刀组以地佐辛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静脉全身麻醉后,缓慢传入胃镜,置入氩气刀手术设备,打开氩气刀阀门,注入氩气,调整气体流量直2.4L/min,设置电凝输出功率50W~60W,电凝指数设置为A60W,经胃镜直视确定病灶并观察息肉情况后,经胃镜的钳道将氩气刀导管慢慢插入,将导管内镜末端送达病灶上方0.5cm的位置后,以氩气刀对病灶进行间断性烧灼(单次烧灼时间约3s,间隔约2s),待息肉变得泛白或淡黄或黝黑样后停止烧灼,并依次将手术设备撤出体外,灼除具体次数由病灶大小和性质所决定。胃镜手术组在胃镜检查的同时,以高凝电切刀(高频发射器型号是DGD-300型)等完成电凝电切治疗,在常规插入胃镜并经胃镜导管置入高频电切器械之后,胃镜直视下确认息肉部位,以电圈套器套牢息肉后,慢慢收紧圈套器并向上提起,待息肉变成酱紫色后,用高频电凝到将其切除,凝切过程中有白雾状气体产生时开始不断收紧圈套器,息肉切除后经胃镜取出回收,直径过大的息肉可通过分次电凝切除。术后均接受抗炎、止血等常规治疗。
评价疗效的同时统计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上消化道息肉治愈标准[5]为手术之后原息肉病变位置被新生黏膜所覆盖,并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且未形成明显的瘢痕。
CHISS9.2软件分析研究中相关数据,计量数据表达(均数±标准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例数(百分率),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
胃镜手术组治愈率高于氩气刀组,而复发率、住院时间则低于氩气刀组,组间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组间疗效比较
在手术后,两组均有出血和穿孔病例出现,胃镜手术组出血1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氩气刀组出血5例,穿孔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χ2=9.835,P<0.05)。
消化道息肉主要以腹痛、腹胀为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是其主要确诊手段。胃镜技术的发展不仅解决了消化道病变的诊断问题,而且丰富了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措施,目前有研究发现[6-9]胃镜手术能够对上消化道息肉产生治愈性作用,胃镜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胃镜下手术治疗目前首选的消化道息肉治疗方式,临床常用的内镜下消化道息肉手术方式主要包括高频电凝术切除术和氩气刀切除,关于如何选择手术方式临床尚无定论。本研究显示与传统胃镜下氩气刀手术相比,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手术在治愈率、复发控制、手术不良反应防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说明胃镜下高频电凝手术对上消化道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为理想,这可能与高频电凝手术原理有关。高频电凝手术通过局部电灼热效应是病变部位产生高热,病变组织在高温下可发送汽化蒸发、蛋白变性坏死,因此高频电凝手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对于周围组织损伤性较小,术后恢复时间短。但是由于手术局部过于高热,存在出现出血、穿孔的风险,因此,手术过程中应对出血、穿孔进行有效防治,提高手术技术熟练程度极为必要。
综上所述,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手术作为上消化道息肉治疗效果理想、安全性可靠的手术方案,值得被推广使用。
[1]吴桂云,钟学军,许刚,等.内镜下治疗飞行员消化道息肉的临床观察[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2):136-138.
[2]姜冠军,徐建光.无痛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疗效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4,16(9):1420-1421.
[3]汤艳杰,石晶,武云霞.消化道多发性息肉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和表现及治疗[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5,42(5):597-599.
[4]冯鑫.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512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5,16(3):274-275.
[5]刘国华.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139-140.
[6]李婧婧.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3,13(15):156.
[7]张仕菊.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72-73.
[8]荣梅.应用电子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16例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2):70-71.
[9]王九裕.经胃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2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