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掌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分析*

2018-03-18 11:48:21刘玉珍林玉娇叶巧仪谭玉娟苏杰鹏黄丽玲
关键词:掌骨优良率满意率

刘玉珍 林玉娇 叶巧仪 谭玉娟 苏杰鹏 黄丽玲

(东莞市常平医院骨外二科,广东 东莞 523000)

手掌骨折是骨科较常见的骨折之一,主要因暴力,如打击、严重挤压伤造成通常涉及单一掌骨骨折(或是多个掌骨骨折),具体的骨折类型以粉碎、横断最常见[1]。临床治疗掌骨骨折主要以内固定疗法为主,如选石膏托固定、克氏针内固定,疗效确切,但很难彻底维持骨折部位,且易伴发各种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掌骨功能锻炼会造成很大影响[2]。因此,对于掌骨骨折患者,除了需予以专业治疗之外,还需展开相应的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者掌骨功能康复,从而提升生存质量。此研究将本院2014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2例掌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予以康复护理,一组予以常规护理,现对两组干预情况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总共纳入62例患者为对象,均为患掌骨骨折于2014年0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干预分组:对照组31例,性别:男17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37.56±2.31)岁;干预组31例,性别:男16例,女15例;年龄:22~62岁,平均(39.60±1.68)岁。两组以信息对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掌骨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相符[3];②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本院医学伦理会支持此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脑部疾病者;②心衰者;③合并运动功能疾病者。

1.3方法 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同时予以其简单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31例干预组予以康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具体的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并多与其交流,以缓解其紧张、担忧等消极情绪,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护理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治疗、护理工作;(2)体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把患者的患肢抬高,一般选择自制吊带进行固定,确保患肢比心脏水平更高,这样可加快血液回流速度,从而避免患肢水肿;(3)疼痛护理:术后,随着手术麻醉作用的消失,患者患肢疼痛感会越来越剧烈,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就需要多和患者交流,并告知其疼痛是术后较常见的一种病理现象。部分患者会因术后疼痛而放弃进行功能锻炼,这对患肢功能恢复就会造成很大影响,对此,护理人员需予以其安全、高效的措施来缓解疼痛感,同时转移其注意力。若是疼痛感较强,可予以其服用适量止痛药,并鼓励其依照准确的功能恢复锻炼方法来进行锻炼,从而促进掌骨功能快速恢复;(4)术后功能锻炼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做早期功能锻炼,依据其病情恢复状况,指导其完成简单的功能锻炼,比如,指导患者进行前臂、手部肌肉屈伸练,让其慢慢握拳,以使指尖功能慢慢恢复。护理人员也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血运、皮温、感觉、运动等恢复情况。因术后功能锻炼可较好的防治并发症,且内固定手术能为患者完成康复功能恢复锻炼提供更好的恢复条件,为此,护理人员需在该阶段予以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并于水肿彻底消除之后,依据其训练耐受程度完成锻炼,从而促进掌骨功能较快恢复;(5)理疗护理:选用红外线热疗灯对患者进行理疗,而且护理人员也应对手循环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理疗通常在术后2日内完成,2~3次/d,20~30min/次;在选择红外线热疗灯进行理疗时,护理人员需要依据患者的手部温度来调整距离,通常灯头与患手距离35~45 cm最佳,以免高温烧伤患手。

1.4效果评估 (1)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后对2组掌骨功能恢复情况展开评估,发现患者手掌骨所累及手指屈伸功能活动范围,可达到正常的屈伸范围,即优;发现患者可达到正常的屈伸范围3~4级,且关节活动度可达到之前的40%,即良;可达到正常的屈伸范围的2~3级,且关节的活动度可达到之前的30%,即可;比正常的屈伸范围低0~1级,低于之前的关节活动度的30%,即差。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满意率:干预后,对2组护理满意率展开评估,护理人员自主展开满意调查表设计,以问卷形式予以患者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情况,共满意、尚可、不满意三级,满意率等于满意率与尚可率之和。

1.5数据处理 本研究选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针对研究中涉及的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护理满意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经客观对照两组以上指标,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对比两组入选患者护理后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 展开不同护理后,31例干预组的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93.55%,较31例对照组的77.42%更高,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入选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率 护理后,入选的31例干预组患者中:18例满意,10例尚可,3例不满意;入选的31例对照组患者中:12例满意,11例尚可,8例不满意;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0.32%(28/31),比对照组74.19%(23/31)更高,(P<0.05)。

3 讨 论

有资料[4]指出,临床对掌骨骨折患者展开专业治疗时,治疗关键点在于骨折复位之后予以患者针对性的康复功能锻炼,以改善预后。据相关实践研究结果证实,对掌骨骨折患者术后配合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同时加强术后各项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手指运动功能尽快恢复[5]。这是因为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非常复杂,所以术后配合康复锻炼,可使患者的骨折部位组织粘连明显减少,同时加大关节活动度,增加患者的手部肌肉力量,可在促进患者骨折术后快速愈合的同时,还能有效防治术后伴发各种不良反应[6]。

此次经对31例干预组患者展开康复护理,结果发现护理后,31例干预组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93.55%(51/54),较31例对照组的77.42%(42/54)更高,(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90.32%,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P<0.05)。由此提示,康复护理在掌骨骨折中的应用有效性较明显。这是因为康复护理在护理工作开展中,重点强调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发展,以针对具体病情制定安全、高效的康复护理方案[7]。此种护理方法主要从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疼痛护理、术后功能锻炼、理疗护理等方面展开,可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经评估患者的掌骨功能恢复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功能训练方案,以在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同时,有效防治不良反应。

康复护理方案是依据患者病情发展合理制定,积极落实的一种护理干预方法,经对本次研究结果展开分析,护理效果显著。由于掌骨骨折患者术后所需恢复时间较长,对此,在术后也应要求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能从心理上予以患者更多的支持、安慰,还能辅助其完成护理人员所制定的各项康复训练计划,以在提升护理效果的同时,改善掌骨关节功能功能,促进患者及早恢复健康。

综上,对于掌骨骨折患者,通过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护理满意率,促进掌骨功能快速恢复,临床推荐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掌骨优良率满意率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17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第1掌骨骨巨细胞瘤1例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