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洁,邵文超
(1.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银川市贺兰县中医医院针灸科,宁夏 银川 750200)
脊髓损伤后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尿潴留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笔者用中药及透灸方治疗尿潴留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28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我科住院部及门诊患者,脊髓损伤后测定膀胱残余尿量大于500mL。男19例,女9例;年龄22~66岁,平均44.3岁;颈髓损伤9例,胸髓损伤11例,腰髓损伤8例;病程3个月~5年。
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脊髓损伤后有关尿潴留的诊断标准[1],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癃闭”的诊断标准[2]。
中药:用升降散合五苓散加减。僵蚕15g,蝉蜕10g,姜黄10g,大黄10g,白术12g,泽泻10g,猪苓15g,茯苓15g,桂枝6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口服。14日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透灸法:取两根常规艾条,每根平均分成4段,共分8段,一端点燃,置于艾灸箱内,患者仰卧位,将艾灸箱放于下腹部正中肚脐与耻骨联合之间,或俯卧位放于腰骶部。为防止艾烟外漏,可将艾灸箱四周连同腹部或腰部用布遮盖。每日用1种体位,按照日期交替进行。每次施灸30~40min,14日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脊髓损伤后下腹部及腰骶部痛温觉丧失者,医者可间断用手指放于灸箱下方患者的皮肤处试温,以不烫伤为度。灸治过程中患者自觉灸感逐渐向腹腔内透达,并伴有全身少量汗出。灸治结束后透灸部位的皮肤可出现红白相间的花斑,无水泡出现。
治疗过程中用间歇导尿法。患者每日饮水量约1500~2000mL,导尿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4~6h导尿1次,每日导尿次数5~6次。根据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仪进行评估,每次导出尿量不应超过膀胱的最大安全容量。可视残余尿量的减少情况,逐渐延长导尿的间隔时间。当每次评估残余尿量小于100mL时,可停止间歇导尿[3-4]。
参照《中医病证诊疗标准与方剂选用》[5]。临床治愈:自行排尿量大于等于400mL,膀胱残余尿量消失,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自行排尿量200~399mL,膀胱残余尿量小于50mL,排尿功能改善。无效:膀胱残余尿量较前增多,或呈反射性膀胱,排尿困难。
临床治愈18例(64.3%),有效7例(25.0%),无效3例(10.7%),总有效率89.3%。治疗过程当中及治疗结束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尿潴留属中医“瘾闭”范围。基本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或尿路阻塞,膀胱气化失司,脊髓损伤后,神经传导失用,导致膀胱络脉受损,经气阻塞不通,膀胱气化不利,遂致“癃闭”[6]。
升降散出自《伤寒温疫条辨》,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组成,有升清降浊、疏通气机功效。五苓散方出《伤寒论》,由白术、泽泻、猪苓、桂枝、茯苓组成,有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功效。两方合用,共奏疏通气机、通利水道之功效。
透灸法是在施灸时,灸感透达脏腑组织深部的一种施灸方法。灸量大于一般灸法,温通作用较强,有和缓扶助阳气、充分疏经通络、全面调节气血作用[7]。艾灸箱置于前方的下腹部正中,其任脉走行的穴位有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石门、曲骨,足阳明胃经穴位有水道、归来,后方的腰骶部,有足太阳膀胱经的三焦俞、肾俞、关元俞、膀胱俞、八髎穴。诸穴合用共奏补肾培元、行气利水、通经活络之功效。研究证实,凡是对膀胱排尿功能有影响的穴位,其附近的神经都会进入 L1~S4 神经节段,与支配膀胱功能的腹下神经、盆神经和阴部神经共同进入相同或相近的脊髓节段,由此可推测出这些穴位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膀胱的骶髓排尿中枢,从而影响膀胱排尿功能[8-9]。艾灸可以刺激并作用于经络和腧穴,起到疏导气血流通、促进膀胱气化、通利小便的作用。
中药口服与透灸合用,可升清降浊、通利水道,从而促进膀胱重建排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