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8-03-18 09:06张鸿雁
梧州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文稿驱动计算机

原 虹,张鸿雁

(1.2.晋中学院 信息技术与科学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已成为稀缺资源,现有的教育多数以教师为课程中心,学生的学习跟着教师的步伐缓慢推进,这使得教师成为整个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参与者,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更谈不上主动创造和积极创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师为主导的课业传授模式,更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1 任务驱动

什么是任务驱动?首先应明确的是任务驱动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与普通的照本宣科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先通过学习,后得到结论。而是反其道行之,在课程展开前,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先确立一个学习任务、学习结论或学习目标,甚至可以是一个问题和怀疑,在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个既定的学习任务来展开学习讨论,或为完成这个学习目标而探索论证,也可以为了解答事先提出的问题和怀疑而不断验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程推进的主导,而将主导权交给了学生,教师只从旁协助和引导,帮助学生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这一变被动为主动的角色转变,通常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思维运转通常较为活跃,课堂气氛也相对热烈,教师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传授知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力。可以说,这种教学模式是集多维化、互动性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理念下,教学设计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2 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是我国普及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互动性,如果单一使用普通教学模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来说,大学生通常对于计算机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社会实践的机会丰富,接触到计算机更是十分便利,因此他们对于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极容易产生倦怠和逆反等其他消极情绪,严重的甚至会影响他们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有效利用好大学计算机实操基地,结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符合大学生喜好、适合这一年龄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同时给大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触发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热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很有必要为大学生设计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开展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打开学生的学习之路,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1]。

3 任务驱动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前提

要运用好任务驱动模式教学,首先应该明确任务驱动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导,选择一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任务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任务和目标都没有定好,完全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会弄巧成拙。但这一学习任务和目标的设定又应与知识点相结合,应从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知识出发,不应一味追求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而脱离了课程的学习内容,简言之就是要从重点内容中选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以问题形式或论点形式提出,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对这一论点进行论证,当做设定目标去完成。在此基础上,学生应为主导,教师全过程要进行督导和指引,在需要帮助时适当给予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绝不能大包大揽,或过多参与,或主导学习过程,这样只会使任务驱动模式丧失其原有的意义[2]。

4 任务驱动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的方法

想要在任务驱动模式下设计一堂出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明确教学的任务目标

学习任务的制定无疑是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重点,没有学习任务,整个任务驱动模式就是不成立的。学习任务设计不合理或不到位,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的开展。可以说整个任务驱动模式教学过程,是由一个又一个学习任务叠加构建而成的。因此,学习任务的存在是在某个内容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达到本内容的学习目标而制定的。

图1 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

在这里应该明确的是,学习目标才是整个任务驱动模式教学的核心目的,学习任务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而设计的。二者中,学习目标唯一,学习任务则可以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有多个。二者以一对多的形式存在,可以将课程设计分为几个不同层次的单元学习任务,通过单元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目标的达成(见图1)。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任务是为了达成学习目标,而不是纯粹以数量取胜,因此在整个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设计中并不是学习任务越多越好,要保持一个度,以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4.2 具体教学设计

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演示文稿制作软件Power Point2010”为例,在课程开始时应当明确,学习目标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并熟练掌握中文Power Point2010演示文稿的操作,从而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分任务展开学习过程。在这里,我们将此学习目标分为4个学习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对4个学习任务的完成,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下表将其中一个学习任务按照2课时的内容编排进行了展示(见表1)。

表1 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学习任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教具,向学生展示一本杂志的封面。假设毕业后,你成为了一家杂志社的老板,你将如何向新进员工阐述这本杂志的内容和定位。学生对自己成为杂志社老板的场景饶有兴致,开始思考自己将如何为新进员工介绍杂志。以职业带入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责任感带动学生的创作激情。学习任务提出:利用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进行杂志定位和内容的一次演示文稿制作引导学生通过演示文稿的制作可以更好的展示阐述的观点和内容,了解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的优势。将头脑中对演示文稿的理解进行拆解分析,设想在这次文稿的制作中应该怎样更好的加入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学习敏感度,自发根据学习任务提出问题,并试图在后续动作中解决问题。任务分析:明确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利用事先制作好的一篇展示作品,向学生简要分析操作要点和制作意图,明确注意事项。学生认真观看演示,并同步上机进行跟踪操作,提出操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发起自觉思考。通过范例展示,降低学习任务的完成难度,引导学生展开任务完成设想。任务实施:进行限时制作将学生按照人数分成5人一组的小组,分别聆听各小组的方案讨论,并协助其解决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以小组进行任务讨论,在决定方案后,分工合作,将图片、文字、阐述部分、核心管理等融入演示文稿的制作,在限时内完成规定作业。通过小组分工合作,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并强化演示文稿的制作能力和整体意图的阐述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和锻炼。任务达成:进行作品分组展示和分享组织学生展开学习分享,聆听、观察、总结,指出分组作品的优缺点,从技术上给予改进的意见。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过程中不仅要讲明设计的初衷,要敢于表达自我,思路清晰。成品展示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制作的基础上,可以真正学习到计算机实际操作的灵魂,文稿的制作不是终点,而是获取人生自信的一个武器和工具。任务总结对本节课的开展情况进行简要总结,并提出下节课学习的思考问题:利用中文Power Point电子文稿演示系统,你还可以做什么?学生积极参与总结,并自觉发起问题思考,对下次课程充满期待。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次课程奠定基础。

在表1的课程任务设计中,我们将学习时间定为100钟,由于上课实操时间有限,建议可以对演示文稿的页数进行规定,防止因为制作过于复杂而导致学生无法完成制作,从而影响课程开展的进度。

4.3 教学设计总结

从上表我们不难看出,任务驱动教学法中,某一个学习任务的达成,必须经历任务导入、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实践、任务达成、任务总结这几个步骤,这是学习任务完成的层次化递进,分步骤让学生从激发兴趣、明确方向、参与过程、分享心得、总结经验等多个角度参与到学习任务的完成中,学生完全成为课程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全程成为学生积极探索的领路人和协助者。这样的教学关系类似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任务完成中得到知识、提高兴趣、锻炼能力、激发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3]。

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设计不难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动手能力。尤其是针对计算机这一动手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而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多有裨益。大学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相对其他年龄段学生更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更为强大的动手能力,通过在计算基础教育学科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势,作用突出,成效显著,值得进一步进行实践和探索。

猜你喜欢
文稿驱动计算机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