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多元化考核方式的改革实践

2018-03-18 08:05刘超怡许海瑛陈青阁霍雨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微生物学考核

刘超怡,许海瑛,陈青阁,霍雨佳,谷 娟

(黄河科技学院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加强实验技能的操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点。现阶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不能有效反应学生思辨及动手能力。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研室以形成性评价为指导思想,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制定了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动态、多次对学生实施评价,注重师生及时反馈,用以强化和改进学生的学习[1],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黄河科技学院2015/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为观察组,2班为对照组,每组50人,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入学成绩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研究方法。对照组考核由实验报告、考勤、实验考试组成,且实验报告成绩占有较大比例。观察组学生以学习成果、获取能力为导向,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按照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参与程度的不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分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三者为循序渐进的关系,对应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考核方式。实施过程如下:(1)基础实验阶段当堂进行考核:本阶段的教学目标一是加深和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技能[2]。以实践操作技能为基本点,教研室制定了详细的评分标准,并提前告知学生。学生课堂上练习操作,下课前随机抽查3-5名学生进行操作考核,考核成绩折合30%比例记录在实验总成绩中。每位学生都有被抽查考核的机会,但不确定具体被那次实验抽到,从心理上必须积极准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反复练习,实验操作积极性大幅度提高。(2)实验完成后注重学生反馈:实验报告册添加“学习小结”板块,要求每位学生认真总结所学知识,详细表达课堂遇到的疑点和问题,例如“哪些内容希望能讲的再深入一点,某个知识点在临床上怎样具体应用等”;其次通过社交群组、翻转校园APP等渠道与学生随时沟通,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多渠道的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反馈,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点及学生关注点,为下一次教学讲解的查漏补缺起到积极作用。实验报告按照10%比例记入实验总成绩。(3)综合实验阶段让学生们进驻微免实验室:学生们全程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加深对微生物学实验系统认识。基础性实验阶段考核重点在实验操作,而本阶段的考核指标是学生的实验结果。例如菌种的活化与培养,实验老师依据学生接种后划线是否标准,分区是否合理,细菌菌落的生长情况,是否有杂菌污染等实验结果综合进行打分。通过结果反思操作,促进学生对操作技能的主动探索。本阶段成绩按照30%的比例记入实验总成绩,表现优异者,邀请其参与实验室教学微课视频的录制,给与加分奖励。(4)设计性实验阶段:学生以五人团队为单位,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对实验过程、现象和结果进行记录分析,书写实验报告,进行PPT汇报。教师对实验报告和汇报进行打分,总成绩按照40%的比例记入实验总成绩。本阶段的重点考核综合素质,包括能否进行合理富有创新性的选题,能否科学严谨的形成实验方案,能否借助参考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等;以此考核鼓励学生勇于探索、锻炼科研思维,充满求知欲的化想法为行动,积极申报校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

3.评价方法。实验课程结束后,引入微生物学技能竞赛,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班报名20人参赛,竞赛实施如下:学生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及竞赛内容,继而完成以下操作,首先挑选实验材料,涉及到对菌种、培养基、接种工具、血清种类、移液器等的选择;其次是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第三清洁实验台、回收摆放实验用品;最后是如实准确的向评委汇报实验结果,回答出评委老师提出的思考题。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观察组的四项考核指标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经配对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附表)。

附表 两组考生技能竞赛成绩对比

三、讨 论

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单靠课程结束时“纸上谈兵”的一份试卷,只有通过考核评价体系的完善,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3]。

1.转变学习观念。包括实验操作及结果的考核,制作微课,设计汇报实验,技能比赛,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申报等形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考核压力和荣誉感驱动力下,激发学生踊跃参与到各种教学活动,主动练习操作、思考理论、理解知识。

2.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每一个教学考核活动都有相应的评分细则,评分细则的制定以“成果导向”为指导原则,旨在让学生获取某种能力[4]。学生们对于实验技能的应用有明确系统的认识,熟悉实验器具和仪器的使用规范,强化基础操作的关键点,培养无菌操作和生物安全的理念,为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3.考核强调互动与反馈。实验教学活动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与反馈。随着考核任务难度循序渐进的增加,学生们在竞争的氛围中相互讨论、合作,锻炼能力、开阔视野、帮助少数学生摆脱惰性,提高团队意识。学生与老师之间充分利用课堂、及课下碎片化时间,通过网络、手机软件等方式无障碍沟通、实时反馈,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研室老师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去构建形成性考核,具体实施起来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去拿捏考核细则要付出较多的心血。本次考核改革在提高知识、技能方面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评价态度、情感、心智,面依旧停留在比较表面的水平,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还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摸索。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完善,持续改进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微生物学考核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内部考核
实验报告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问卷星在无纸化实验报告中的设计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
实验报告无纸化管理平台研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