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赐
(河源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河源 517000)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及营养障碍等[1]。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有几种学说:先天性发育异常、脑脊液动力学异常和血液循环异常。本病以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为20~40岁,且进展缓慢,有一定的隐袭性,多在成年后出现症状。脊髓空洞症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有研究[2]认为该病患者的空洞大多由枕大孔区的畸形或梗阻导致,保守治疗无法纠正此种器质性病变,故大多数脊髓空洞症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对Arnold-Chiari Ⅰ型脊髓空洞症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是枕大孔和上颈段椎管减压手术;对于病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患者仍可选用保守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进展,如出现疼痛剧烈等再考虑手术治疗。对症治疗主要是给予B族维生素、ATP、辅酶A、肌苷等,伴有疼痛者可给予镇痛剂。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技术的发展,中医在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效果日益突出。除了中药治疗外,针刺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笔者对17例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选择河源市中医院收治的脊髓空洞症患者36例,均符合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标准[1],均经MRI检查确诊,患者在治疗前15 d未接受任何治疗。排除合并糖尿病、心脏病、肝肾功能不全和脊髓肿瘤等,意识不清、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及不配合试验治疗方案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3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3~42(32.5±2.6)岁,病程0.6~1.8(1.3±0.4)年。对照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1~41(31.0±2.7)岁,病程0.7~1.9(1.4±0.5)年。
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均采用中药治疗,其组方为:熟地黄15 g,山萸肉15 g,炙龟甲20 g,牛膝15 g,桑寄生15 g,菟丝子15 g,白芍15 g,当归15 g,党参15 g,白术15 g,陈皮6 g,甘草6 g,并随证加减。水煎至250 mL,饭后温服,1 剂·d-1。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5个疗程。
在上述中药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以华佗夹脊穴为主,配以脾俞、肝俞、肾俞、命门、百会等。患者取俯卧位,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采用补法进行针刺,留针30 min·次-1,1 次·d-1。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5个疗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50 μg口服,1 次·2 d-1;注射用辅酶A 50 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 次·2 d-1。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间隔1 d,共治疗5个疗程。
观察2组治疗前后感觉障碍评分及治疗后肌力分级比例、临床疗效。
感觉障碍评分标准:采用改进Fugl-Meyer及Lindmark评价法。分值范围为0~42分,其中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轻触觉)0~20分,本体觉(位置觉、运动觉)0~16分,皮层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0~6分。
肌力分级评定标准:采用Lovett分级法[3]。0级:无肢体活动,无肌肉收缩;1级:可见肌肉收缩,但无肢体活动;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做水平移动,但不能抬起;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肢体能做抵抗阻力的动作,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为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肢体麻木、疼痛消失,萎缩的肌肉明显增长,感觉分离区缩小;有效为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肢体麻木、疼痛基本消失,萎缩的肌肉有所增长,感觉分离区略缩小;无效为主要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组有1例因无法耐受针刺治疗而退出本试验,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最终治疗组17例、对照组18例纳入分析。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的比较 例
*P<0.05与对照组比较。
2组治疗前感觉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感觉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感觉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感觉障碍评分的比较 ±s,分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肌力分级为0—3级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4—5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肌力分级比例的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罕见疾病,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的治疗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对脊髓空洞症行外科手术治疗,虽然获得不错的疗效,但存在的弊端也不可忽视[4]。西医内科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肌松剂、止痛药、神经营养药及改善微循环药物等,但尚缺乏肯定的疗效。
中医无“脊髓空洞症”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痿证”“痹症”范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能藏精生髓,若禀受于父母之先天精血不足,肾精不充,难以生髓,髓海空虚,是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故在治疗上强调补肾填精益髓,常用熟地黄、山茱萸、炙龟甲、菟丝子、制首乌、黄精、白芍等。近年来,针刺在治疗脊髓空洞症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针刺以华佗夹脊穴、督脉为主,配以肝俞、肾俞补法等。督脉贯脊循行,主一身之阳气,督脉空虚与髓海不足关系密切。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是沟通二者的枢纽。
李鹏等[5]报道,夹脊穴分布与神经节部位紧密,针刺夹脊穴可刺激脊神经的前支和后支。通过刺激交感神经,以调节脏腑功能。针刺夹脊穴可扩张微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从而改善脊髓营养,以促进恢复[6-7]。肝俞、肾俞、命门为补益肝肾之要穴,脾俞补后天以资先天,百会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可推动督脉气血运行,调节机体阴阳平衡。诸穴合用,起到补益脾肾、调和阴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乔思邈等[8]研究认为,采用针刺治疗脊髓空洞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后感觉障碍评分及治疗后肌力分级为4—5级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肌力分级为0—3级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脊髓空洞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