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生硕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微课;开发;
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4—0085—01
網络科技的创新发展,为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带来了全新的机会。目前,在我国学校课堂教学中,微课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微课在日常授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思想品德教师的创造力,可有效提升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微课的关键组成内容是课堂授课视频,同时还包含了与授课内容相符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习题测试及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教师评价等辅助性的教学资源。它们呈现出一定的组织关系及方式、方法,共同营造了一个半主题式及结构化的教学资源应用氛围。在微课开发中,教师既要将其与以往授课中的设计、课件等进行区别,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
一、思想品德微课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力度不够。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全面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但在实际授课中,虽然微课涉及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一些思想品德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或者是将以往传统的授课形式转移到了视频上,学生在观看视频时,似乎又回到了曾经的授课方式中,没有积极的热情进行学习,也没有更主动地参与到授课中,影响了微课作用的发挥。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与沟通。在思想品德微课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教师只是通过微课展示教材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讲解。虽然教师在授课中有与学生互动的行为,但更多的只是对思想品德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并没有参与其中。一些教师在利用微课授课的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一讲到底的现象。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重要作用,因此,微课的应用,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师生、生生之间要进行沟通、互动,没有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反馈,可以说该次微课的授课是不成功的,更是不符合教学目标的授课。
3. 微课教学资源有待进行整合。在初中教学的授课原则中,生活化的授课理念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该课程的授课目标更多的是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逐步将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推进,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应用微课,可以将生活中的实践资源进行整合,教师将其进行整理提炼,形成有针对性的授课材料,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但是一些教师在应用上,缺乏对资料的采集及整理提炼,只是把以往的资料反复使用,或者只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微课视频制作。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比较片面,没有整体感,授课内容也比较散乱,缺乏条理。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对策
1.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微课的应用要结合生活实践,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及探究,使德育内化于心。例如,在“学会调控情绪”一课学习中,微课视频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生活,内容要以什么样的事情引起学生情绪失控为出发点,探究学生情绪失控的真正原因,以及如何调控情绪,使学生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个性。在授课结束后,要使学生学会排解不良情绪的两种方式:转移注意力法、合理发泄情绪法。其微课的制作要主题明确,内容完整,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该堂课的授课深意。
2. 主题突出,案例应用准确。不同的微课视频,都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每一段微课视频皆包括了授课内容的设计、方案、目标、重点、测试等。因此,微课的主题要明确突出,案例要应用准确。例如,在“我们应尽的义务”一课学习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升履行义务的意识。教师在微课制作中,可将我国的法律法规利用动画等形式展示,并纳入真实案例。在观看视频后,学生要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及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做负责任的公民。主题鲜明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
总之,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较,微课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内容新颖,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倘若能够合理运用,可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其在具体运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经过思想品德教师不断探索实践,这种教学模式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编辑:孟 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