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热点与焦点

2018-03-16 06:13方李莉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建构

方李莉

一、概 述

以全球性的眼光来研究2017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将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置身于世界艺术人类学的共同体来认识,是本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笔者有如下几个思考:首先在已经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研究视野是否有必要放眼世界。也就是说,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无论我们愿不愿意,都已经成了第一代全球化的公民,只是有的人已具有了这方面的意识,有的人还没有意识到。但做研究,学界同仁首先一定要看到这一发展趋势,并要融入这一发展趋势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那么,在学界研究中是否可以提出一个世界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的学术是不受到国际学术界影响的,艺术人类学作为一个来自西方的学科更是如此。因此,本文将会集中关注2017年国际艺术人类学界主要在研究哪些问题?而中国艺术人类学界又是如何回应这些国际性研究的?同时,我们还将关注到中国新的社会实践,使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出现了哪些自身的研究特点以及本土理论?其未来有可能出现的种种研究趋势是什么等等。

有关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全面介绍,已由王永健博士撰文,为了避免重复,笔者在此只选择热点与焦点部分加以论述。在写作的过程中,本文的重点内容包括如下几个部分:第一,对2017年西方学术界出版的主要著作,以及这些著作的主要分类和主要讨论的领域及问题做了简述,其目的就是与中国艺术人类学2017年的发展做一个对比,也可以从中看到中国艺术人类学是如何与国际互动,西方艺术人类学的观点和理论如何影响了中国。同时,我们还关注到西方艺术人类学界也在开始关注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以往我们只是关注西方艺术人类学是如何在影响中国,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中国学术水平研究能力的提高,中国的学术也在影响西方。第二,侧重讨论了在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艺术人类学界是如何在致力于艺术人类学本土的理论建构的,因为本文的观点是,全球化和多质化是同时进行的,全球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本土性的张力,越是全球化各国家和各民族越是要努力地彰显自己的面貌和特色,不然就很容易被淹没。第三,本文不仅讨论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全球化背景,还关注到了其与国家发展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国家所倡导的有关全面复兴中国的传统文化,所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等,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中留下的深刻烙印,并深化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本土理论研究。第四,本文还讨论了在中国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艺术是如何介入新的社会建构和实践方面的问题,并认为,研究紧随中国自身的社会发展是建构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的重要途径。因为任何理论都是来自实践的总结,在新的社会实践中必然会产生出新的理论,同时这新的理论也会反过来指导新的实践。而这种新的理论的产生,因为是来自中国人自身的社会实践,因此,其不仅具有本土性也有世界意义,因为世界是由不同的区域所构成的,世界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也需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建构。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对话的世界,中国的学术一定要努力地去建构自己的话语空间,为世界的艺术人类学共同体贡献自己的见解和文化视角。

二、2017年国际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焦点与重点

(一)理论探讨

本文有关西方艺术人类学著作的梳理,主要是限于英语国家,而且只是选择了其中的某些部分,但仍然能看到其中的一些代表性的讨论和观点。2017年在西方国家出版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人类学著作,和以往的艺术人类学理论著作一样,大多是论文集,通过阅读今年出版的这些论文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年国际艺术人类学的发展有如下四个趋势:

1.倾向于综合性和多视角的研究。

西方的艺术人类学的早期研究是趋于综合性研究的,如博厄斯的 《原始艺术》,格罗塞的 《艺术的起源》,泰勒在其专著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有一个专门论述艺术的章节等,都是将所有的艺术放在其专著中一起来讨论,包括格尔兹、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等都在自己的专著中讨论过艺术,都是综合在一起讨论的。但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开始分科化,音乐人类学、舞蹈人类学、表演人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般出版的艺术人类学大多是美术人类学、造型艺术人类学等,这一方面的专著与民族志也非常丰富。

但在2017年出版的两本艺术人类学论文集里,我们看到了这种综合性讨论的回归,如美国的格雷琴·巴克 (Gretchen Bakke)和玛丽娜·彼得森 (Marina Peterson)主编的《艺术人类学读本》(Anthropology of the Arts:A Reader)①,全书分7个部分,收录文章45篇。该读本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视觉艺术,涉及绘画、音乐、表演、影视等诸多艺术门类。作者亦集一时之盛,除人类学史上的著名学者之外,还有众多当代知名的人类学家。①李修建提供资料。另外,美国的格雷琴·巴克 (Gretchen Bakke)和玛丽娜·彼得森 (Marina Peterson)主编的 《在物质和方法之间:人类学和艺术的邂逅》(Between Matter and Method:Encounters In Anthropology and Art)②Gretchen Bakke,Marina Peterson:Between Matter and Method:Encounters In Anthropology and Art,Bloomsbury Academic,2017.研究的地域和艺术的门类都具有广泛性,涉及美国的西弗吉尼亚和洛杉矶、英国的奥克尼群岛、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地区和国家,研究的艺术对象有视觉产品、声音、表演、即兴演奏、文学、舞蹈、戏剧和设计等。该书对当前的学科边界提出了质疑,为艺术和人类学之间的跨学科交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模式。③李修建提供资料。

2.关注当代艺术与土著艺术的互动。

美国学者霍华德.S.贝克尔在他出版的一本名为 《艺术界》的专著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艺术看作一种集体活动,对 “艺术界”这一概念进行了丰富而精微的阐发。④[美]霍华德·S.贝克尔著,卢文超译:《艺术界》,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他的这一观念迅速地影响到人类学界。人类学家乔治·E.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指出:“艺术界”概念的提出,使人们将围绕着艺术而形成的各种相关成分和机构看成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由重叠的职业和社会关系、多种艺术话语、围绕着拍卖市场的商业机构构成的。⑤[美]乔治·E马尔库斯、弗雷德·R迈尔斯主编: 《文化交流——重塑艺术和人类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其不仅是一个市场,或一个杂志读者群,甚或一个职业部门,还是一个遍及世界的多层商业、传播的社会网络。

在这样视角的影响下,让人类学家们看到了一个全球化视野中的后现代艺术界的成长,其是一个包罗艺术家、经纪人、画廊、媒体等的一个网络的体系,这一体系在全球形成了一个重要的艺术场景,在这样的场景中,土著艺术被牵扯进膨胀的国际化艺术市场中,那些曾被 “部落或原始艺术”掩盖的群体身份得以重新塑造。这种重塑为传统的土著民族创造了全新的政治,以及新的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当然也使其原生文化受到挑战。

出版于2018年1月,由奥地利维也纳的托玛斯·菲利兹 (Thomas Fillitz)和保罗·范·德·格利普 (Paul van der Grijp)主编的《当代艺术人类学:实践、市场和藏家》(An Anthropology of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s,Markets,and Collectors)⑥Thomas Fillitz,Paul van der Grijp:An Anthropology of Contemporary Art:Practices,Markets,and Collectors,Bloomsbury academic,2018.,在他们的书中讨论的正是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书中,他们将艺术的实践者、收藏者及市场放在了同一个空间中来讨论,其中有当代艺术,也有土著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互动,这是当前西方艺术人类学最关注的前沿性问题。

3.关注西方以外的人类学研究,将世界不同国家的研究看成是一个共同的话语体系。

在以往的西方艺术人类学的论文集中,所有的作者几乎都是英语世界的作者,但在出版于2017年由挪威的阿雷德·斯奈德主编的 《全球性相遇中另类的艺术和人类学》(Alternative Art and Anthropology:Global Encounters)⑦Arnd Schneider:Alternative Art and Anthropology:Global Encounters,Bloomsbury Academic,2017.一书中,作者来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不丹、尼日利亚、菲律宾等地,既有人类学家、艺术家,亦有博物馆馆长,其中包括了笔者的一篇论文,这说明一个世界性的学术共同体正在形成。

4.文化表演的话题仍然是当代艺术人类学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

文化表演理论在人类学领域里很早就受到关注,它缘起于以特纳、格尔兹为代表的象征人类学,当然,它的缘起还可以追溯到涂尔干 (Durkheim)甚至涂尔干以前的传统。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仪式、节日、壮观的场面、集会、庆典等 “表演”事件 (Performance E-vents)上。

特纳认为,前工业社会的仪式涵盖了宇宙和混沌的观念和意向,(仪式)剧场则是它的众多继承者之一。(仪式)剧场将小丑及其愚蠢与神祇及其庄严相交错,并运用一些感官符号创制出比音乐更丰富的交响乐:舞蹈、各种肢体语言、歌唱、诵读、建筑样式 (寺庙、圆形剧场)、焚香、燔祭、仪式化的宴饮、绘画、体绘,包括割礼与身体割痕等方式的体标、膏药的涂抹和汤剂的饮用、取材自口头传统的神话与英雄情节的展演。①Victor Turner:Are There Universals of Performance in Myth,Ritual,and Drama?In On the Edge of Bush.E.Turner,Tucson:University 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5c:295.这些仪式的表演被其称之为文化的展演。特纳这些对象征符号的洞见触及了20世纪人类学思想的一个中枢问题是:文化是作为经验而存在的,它只在实践时发生。这导致了一种表演人类学和对实践 (praxis,字面意思 “行动”或 “实践”,比如艺术或工艺的完成过程)而非关于社会结构的人类学的出现。可以说,正是其将人类学的研究带入到了后现代人类学的语境中,也为艺术人类学的产生预留了发展的空间。也由此产生了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格尔兹坚持 “文化,因其作为被表演的文本而成为公共的”,使得异文化如此不同的是我们 “不熟悉他们的行动充当符号的那个想象空间”,而人类学分析的目标就是使得这些符号变得可以阐释。②Clifford Geertz.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New York:Basic,1973:9-10.这些观点也推进了表演艺术人类学的进一步发展。

而真正将表演理论系统化,并阐述到极致的应该是一些关注民间艺术行为的民俗学家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民俗学家鲍曼写的系列有关表演理论的专著,其中《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已翻译成中文,在中国的人类学和民俗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样的理论认为,“表演”的最一般的意义,同我们在学术上界定的概念不同,指的是行动的、实践的、一种社会行为的表演。而这样的角度使研究者的注意力由此转向了风格、表演的艺术性以及身体行为的意义等方面,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去理解,许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存在的各类艺术表演及实践的过程。

通过李修建研究员提供的资料,让我们看到在西方世界,有关这一系列的讨论至今仍然备受关注,而且将其深入到如何撰写表演民族志的具体方法中,如2017年出版的,由美国学者凯文·兰迪斯 (Kevin Landis)和苏珊娜·麦考利 (Suzanne Macaulay)撰写的《文化表演:表演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Cultural Performance:Ethnographic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Studies)③Kevin Landis,Suzanne Macaulay:Cultural Performance:Ethnographic Approaches to Performance Studies,Palgrave,2017.就是这一范例,该书通过来自不丹、埃塞俄比亚、加纳、印度尼西亚、爱尔兰、新西兰和美国等地的大量个案研究,展现了在表演研究中如何应用民族志方法。另外,还有英国学者露丝·芬尼根(Ruth Finnegan)的 《口头传统和口语艺术研究导论》(Oral Traditions and the Verbal Arts:A Guide to Research Practices)④Ruth Finnegan:Oral Traditions and the Verbal Arts:A Guide to Research Practices,Routledge,1991年初版,2017年再版。也从表演理论的角度对口头艺术的研究进行了探讨。

(二)艺术民族志所探讨的焦点与重点

在艺术人类学的领域中,照例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理论的讨论,还有一个部分则是有关艺术民族志的讨论,根据李修建研究员提供的资料,让我们看到当今西方世界有关艺术民族志的撰写出现了许多新的视角,其焦点主要体现在:

1.艺术参与社会的变迁与重构。

艺术从来就是社会建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脱离生活的高雅娱乐。这在南非人类学家金姆·谢莉·伯曼 (Kim Shelley Berman)的 《找寻声音:以视觉艺术的方法参与社会变迁》(Finding Voice:A Visual Arts Approach to Engaging Social Change)⑤Kim Shelley Berman:Finding Voice:A Visual Arts Approach to Engaging Social Chang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17.,以及美国人类学家克劳迪娅·米切尔 (Claudia Mitchell)等人合著的 《参与式视觉方法论:社会变迁、社区和政策》 (Participatory Visual Methodologies:Social Change,Community and Policy)①Claudia Mitchell:Participatory Visual Methodologies:Social Change,Community and Policy,SAGE Publications Ltd,2017.这两本艺术民族志中都有所体现,前者展示了作者如何以视觉艺术为工具,帮助南非被剥夺公民权的社区寻求政治和社会变革。后者则运用摄影表达、参与式录像、绘画/绘图以及数字故事等手段,表明视觉方式激发人们和社区产生新的对话,改变视角,提升政策。②李修建提供资料。在这两本艺术民族志中我们看到了艺术与社会建构及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③李修建提供资料。

2.通过艺术重建集体认同。

艺术不仅可以介入社会的变迁与重构,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社区或民族的社会认同,如土耳其人类学家埃米奈·弗斯克 (Emine Fisek)完成的艺术民族志 《审美的公民:移民和21世纪巴黎的戏剧》 (Aesthetic Citizenship:Immigration and Theater in Twenty-First-Century Paris)④Emine Fisek:Aesthetic Citizenship:Immigration and Theater in Twenty-First-Century Paris,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2017.就通过对戏剧表演中涉及的移民、公民身份以及民族认同的形成等问题所做的研究。

还有斯洛文尼亚的人类学家米歇尔·格德派勒 (Michelle Gadpaille)和维克多·肯尼迪 (Victor Kennedy)主编的 《音乐和抒情歌中的民族和文化认同》(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Music and Song Lyrics)⑤Michelle Gadpaille,Victor Kennedy:Ethn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Music and Song Lyrics,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2017.通过对英国、斯洛文尼亚、中国和美国等地的一系列流行歌曲和民间音乐、诗歌以及音乐剧的研究,提出人们可以从音乐中找寻共同之处,从而有助于强化记忆并稳固社区,反映、表达并建构集体认同,使过去易于理解,使当下可以接受。⑥李修建提供资料。

3.通过艺术表达文化抗争。

艺术所具有的感染力,使其往往成为社会变革前兆的可视性表达,也由此成为文化抗争的一种手段。在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门特斯 (Louise Meintjes)的 《祖鲁的尘埃:种族隔离之后的恩戈玛美学》(Dust of the Zulu:Ngoma Aesthetics after Apartheid Paperback)⑦Louise Meintjes:Dust of the Zulu:Ngoma Aesthetics after Apartheid Paperback,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2017.,以及南非的罗伯特·门古·卡瓦纳(Robert Mshengu Kavanagh)的 《南非的戏剧和文化抗争》(Theatre and Cultural Struggle in South Africa)⑧Robert Mshengu Kavanagh:Theatre and Cultural Struggle in South Africa,Zed Books,2017.等著作中,都涉及了类似的主题。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学家的著作中,艺术不再是象牙塔里仅供人欣赏的审美对象,而成了表达文化抗争、构建身份认同、改造社会、提升社区建设等方面的有效力量。

4.手工艺在城市中的再生与复兴。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不同的传统手工艺聚集城市中都出现了手工艺复兴的现象,而在美国似乎也出现了如此的现象。美国学者理查德·E.奥克乔 (Richard E.Ocejo.)在其著作 《手工艺大师:新城市经济下的老行当》(Masters of Craft:Old Jobs in the New Urban Economy)⑨Richard E.Ocejo:Masters of Craft:Old Jobs in the New Urban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7.一书就描述了如此的现象。作者指出,在当代,人们认为“好”工作是以知识或技术为基础的,然而,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却选择那些传统上地位低下的手工劳动为职业。作者的笔下,这些年轻人通过一系列 “文化本领”发掘了这些工作的意义,其中包括基于对手艺的新感觉而获得的新技能,对那些知识的理解力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从而制造了一种新的精英品味,使以往这些没人愿意干的工作如何变成了高度专业化的高级 “酷”职业。⑩李修建提供资料。这样的研究对今天中国城市的手工艺复兴具有借鉴意义。

三、西方艺术人类学界对中国的关注

通过对2017年西方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梳理,我们一方面看到了其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和更加综合,同时也看到,许多非西方的人类学家也参与了艺术人类学的讨论,同时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一个世界性的艺术人类学学术共同体正在形成,而且中国的艺术人类学也开始受到西方艺术人类学界的关注。

(一)中国学者论文入选西方艺术人类学文集

方李莉的论文 《城市艺术区田野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北京798艺术区研究为例》被收入阿雷德·斯奈德主编的 《全球性相遇中的另类艺术和人类学》(Alternative Art and Anthropology:Global Encounters)一书,该论文通过翔实的田野资料,让读者们看到:城市艺术区不仅是一个被艺术化了的区域,被文化化了的区域,还是一个被商品化了的区域,其具有物质、文化及商品的多重含义。而以人类学的角度来进入这些城市艺术区的研究,不仅给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带来拓展,也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带来一种新的视野,同时也将有利于我们对后现代社会结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该论文在西方艺术人类学界引起了密切的关注,因为在以往西方艺术人类学界很少有做城市艺术区研究的论文。

(二)第一部中国艺术人类学的论文集将翻译成英文在西方世界出版

2017年6月6日剑桥大学出版社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Limited)签约将出版第一本 《当代中国艺术人类学》 (Contemporary Anthropologies of the Arts in China),该书由著名的英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莱顿教授主编,中国学者罗易扉教授作为他的帮手共同合作主编。该书一共选择了八篇论文:方李莉 《论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化建构》;周星 《汉服之 “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王杰 《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论 “中国梦”的美学维度及文学批评家的任务》;王建民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 “器”与 “道”》;色音 《精神疾患与歌舞疗法——蒙古族 “安代”舞的人类学解析》;项阳 《传统音乐的个案调查与宏观把握——关于 “历史的民族音乐学”》;杨民康 《艺术切入→随缘选择→文化思考——论音乐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视域及研究过程》;洛秦 《“近我经验”与 “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何明、洪颖 《回到生活:关于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的反思》。由于莱顿教授与方李莉长期合作、关系密切,因此,所有中国作者的名单皆由方李莉所推荐。

(三)西方学者关注到中国有关手工艺复兴案例的研究

2017年8月,方李莉在北京接受了夏麦兰教授的采访,夏麦兰教授现为德国洪堡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其曾在曼彻斯特大学和谢菲尔德大学任教授,2012年9月担任约克大学纪念教授、社会学系主任,专业为人类学,主要研究领域:博物馆学、文化遗产、文化记忆、文化社会学。其著作被翻译成保加利亚文、中文、法文、德文、希腊文、意大利文、波兰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是具有世界级影响的人类学者。在她的邀请下,方李莉参与了由欧洲艺术与人文研究理事会(AHRC)资助的,由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罗德尼·哈里森 (Rodney Harrison)主持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人类未来发展关系”的课题,她也是这个课题组的成员。由于这一关系,她非常关注方李莉在景德镇所做的有关陶瓷手工艺复兴的研究,尤其感兴趣的是景德镇陶瓷手工艺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新一代手艺人的成长等。这一访谈录作为来自不同国家的课题组成员分享的研究成果之一,已刊登在课题组的网站上。

四、中国艺术人类学界的学术研究焦点以及对国际研究的反应

面对国际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再看看中国艺术人类学界所作出的反应及研究,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样的梳理,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艺术人类学一方面正在逐步地融入国际的艺术人类学共同体;另一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国情和历史需要拥有本土化的理论,在国际的学术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为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加强本土艺术人类学的理论建构

全球化与多样化往往是平行发展的,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将中国的学术研究放置于世界学术研究之中,讨论如何让中国的学术研究融入世界学术共同体之中,还要关注到世界是如何接纳中国的学术研究,并自觉地将中国的学术研究视为世界学术研究的一部分。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是跟在西方学术理论后面,没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和理论是做不到的。因为在这样的时代,我们不能仅仅走拿来主义的道路,还要走奉献出去的道路。也就是说,所谓的学术共同体就是要每一个加入者都要对其有所贡献,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也是如此。因此,建构中国艺术人类学本土理论在2017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首先是2017年的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的主题就是 “艺术人类学的中国建构”,在会议上,许多学者围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方李莉的《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建构》①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理论的中国建构》,《民族艺术》2017年第3期。,作者在论文中提出,艺术人类学从一个来自西方的跨学科分支开始走进了中国学者的视野,受到了人类学、艺术学、美学及各门类艺术研究的关注。时至今日,中国的艺术人类学研究已从其发展的初始阶段进入了逐步成熟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去思考和完善其理论与研究方法,更进一步去认识艺术人类学是如何帮助了我们从文化的整体关照中,从中国文化的语境中,从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去重新认识中国的本土艺术,进而重新认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与中国本土艺术之间所形成的互动关系,并努力去创建有关具有中国本土性特点的艺术人类学理论。项阳在其论文 《艺术人类学中国话语与艺术传统深层内涵》②项阳:《艺术人类学中国话语与艺术传统深层内涵》,《艺术探索》2017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中国的许多艺术形态是在历史上生成、历经发展演化存在于当下的,因此运用历史人类学或称将历史观念引入中国艺术人类学很有必要,在研究过程中既把握普遍性意义,也要注重多种艺术形态在不同区域、民族、国家所具有的特殊性内涵,以及在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种种联系。如果要建立起本学科的中国的话语体系,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与沟通,需要研究者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态、艺术现象之发生发展的内涵进行深层把握,应极力避免仅用西方理念对其表层进行贴标签式的研究。

另外,2017年出版了王永健的 《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专著,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关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发展史的专著,其出版意味着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开始进入成熟期,出现了各个不同的研究团队和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而且在该书中,艺术人类学研究各方面的内容都得到了呈现。

(二)建构本土艺术理论的艺术民族志

中国艺术人类学理论的本土建构,离不开大量的艺术民族志成果,2017年这方面的成果非常丰富,其中有代表性的艺术民族志有:王阳文的 《族群·身体·表征:当代白马人的舞蹈言说》;卫艳蕾的 《鼓之舞之:山西晋南鼓舞的人类学研究》;林俊华等的 《康巴民族民间歌舞艺术调查与研究》;张谛的《哈尼族舞蹈生态学研究》;马盛德的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张岳公、张翼的 《炕围画》;周楷模等的 《岭南音乐民俗的人类学阐释》;周亮的 《花儿研究:河湟花儿多民族文化共融性研究》;齐琨主编的 《悲欢离合: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区丧葬仪式音声个案与比较研究》等。③王永健提供资料。由于这一部分的内容,在由王永健撰写的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度报告》“国内的学术与研究”部分有非常充分的介绍,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

(三)加强艺术民族志写作的讨论与研究

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以来,最丰厚也是最重要和最有特色的学术成果就是艺术民族志。但如何撰写艺术民族志,如何通过对中国艺术民族志的撰写,建构起一套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本土理论与西方对话,或者将中国的艺术历史和发展现状,整体地描述出来贡献给世界的学术界,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一支能担当起艺术民族志事业的学术队伍,提供中国艺术现象所存在的基本事实,以形成共同讨论的话题,并涌现出相互关联而又保持差别和张力的观点,由此磨炼出整体的思想智慧和分析技术。因此,如何撰写民族志,如何通过撰写艺术民族志来培养出一支坚实的艺术人类学队伍,成了摆在中国艺术人类学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为此,2016年曾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 “‘写艺术’艺术民族志写作方法探讨”的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学者们还觉得意犹未尽,需要做进一步深入探讨,于2017年9月,又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共同主办了 “艺术民族志的理论与书写”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大学、东南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的十几位学者做了深入的讨论与精彩的发言。

同时,由方李莉主编的论文集 《“写艺术”艺术民族志写作方法探讨》也于2017年11月编撰完毕,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18年1月正式出版。该论文集包括:方李莉 《重塑 “写艺术”的话语坐标——论艺术民族志的研究与书写》;罗伯特·莱顿《山东棉纺与木刻版画中的文化传承》;赵旭东 《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线索与民族志书写》;周星 《汉服之 “美”的建构实践与再生产》;王建民 《舞蹈人类学的概念辨析与讨论》;张士闪 《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 “田野转向”与学科景观——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的考察》;杨民康 《由音乐符号线索追踪到 “隐喻-象征”文化阐释——兼论音乐民族志书写中的 “共时-历时”视角转换》;洛秦 《“近我经验”与 “近我反思”——音乐人类学的城市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意义》等三十余篇论文,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艺术民族志的文集,相信该书的出版一定会对中国艺术民族志研究起到促进作用。

五、从关注回归生活现场的学术到关注艺术介入社会建构

2000年以后,整个学术界的研究都趋向于走向生活现场,于是我们看到:当代哲学开始重视日常生活美学,民俗学开始重视日常生活研究,历史学从关注政治史到关注民众的生活史,而社会学、人类学本身就在生活的田野现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们也开始从美术馆的展厅走向实际发生社会变迁的生活现场,他们正在集体创作一个更加巨大的作品:那就是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景观。艺术不再仅仅是供欣赏的审美对象,而是新生活体验和新的社会建构的一部分。

(一)艺术家介入社会建构实践的方式

通过笔者的研究和观察认为,艺术回到生活现场并参与社会建构有如下几种方式:

1.艺术家在生活空间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领地,如废弃的旧工厂、衰败的乡村、落后的古镇,最后形成艺术区。

2.艺术家有意识地参与乡村建设。这些人有艺术家,也有建筑师,他们的参与大多是自发的个人行为。他们试图和乡村建立起的一种新的情感关系,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乡村文化复兴。

3.艺术家寻找民间手工艺,将其作为当代设计和当代艺术的再生资源,并与地方手艺人合作创作新的当代设计和新的当代艺术,形成新的中国当代时尚,进而推进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原创性的文化创意产业。

4.艺术家对当下乡村生活的反思:农民工、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问题。

(二)人类学对艺术家介入社会建构实践的系列研究

中国当今社会的这些发展趋势自然引起了艺术人类学研究者们的密切关注,也成了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在方李莉的主持下承担了系列的相关研究项目:

1.受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委托,展开了对 “798”、宋庄艺术区的研究。

2.承接了国家重点课题 “社会转型中的工艺美术发展”,对景德镇 (瓷器)、镇湖(刺绣)、宜兴 (陶器)、佛山 (香云纱)、莆田 (古典家具)、潍坊 (风筝)、杨家埠 (年画)等传统手工艺复兴聚集区进行研究。同时还对当代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进行了研究。

3.承接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重大课题“景德镇传统陶瓷手工艺百年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三)到2017年止已经发表的有关艺术介入社会建构的相关研究成果

这些课题有的已结项,有的还在进行之中,到2017年止已有不少相关成果问世。如:方李莉 《城市艺术区田野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北京798艺术区研究为例》《景德镇手工艺文化模式与未来社会发展的思考》;刘明亮 《北京798艺术区:市场化语境下的田野考察与追踪》;秦宜的博士论文 《当代艺术的三重读解:场域、交往与知识权利——中国宋庄》;金纹廷 《后现代文化背景的艺术区对比研究——以北京798和首尔仁寺洞为例》;王丹炜 《创新与传统资源——以景德镇“老厂”年轻陶艺家工作室为例》;白雪 《交流与融合——以景德镇雕塑瓷厂艺术区研究为例》;郭金良 《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老鸦滩陶瓷艺术区的民族志研究》。

(四)关注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现象

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界除了通过课题研究关注城市艺术区的发展、传统手工艺在城市中的复兴等现象,还努力关注当今艺术介入城乡建设的现象。为此,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与宋庄树美术馆合作一共举办了两届 “艺术介入社会建构”论坛。2017年9月,以 “艺术参与社会建构的时代”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艺术乡建论坛在北京宋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艺术家、策展人齐聚一堂,在两天的时间里,就此次会议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三项共识:

1.建立正确的艺术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

乡村是传统记忆的载体,作为具体的实际操作者,如何将新的生活方式参与到既有的院落空间,将现代艺术融入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中来,用历史的空间承载新的艺术生活是自始至终需要奉行的理念。其次,艺术家在参与乡村建设时,一定要明白的是当地的农民是主体,而不是自己,脱离了这个理念,艺术家与建筑师的参与就是失败的。

2.乡村活化与艺术化改造必须以 “人”为主体。

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不断搞景区建设,但忽略了人的要素,从而造成空城景观的现象。这里面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美丽乡村究竟为谁而建?如何让人以及最优秀的治理资本向农村回流?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美丽乡村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承载文化多样性的梦想家园。

3.传统艺术项目与乡村文脉的保护并进。

现在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要建设漂亮的房子,还需要能够延续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乡村,能够成为中国人梦想家园的乡村。这样的建设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来参与,还需要具有反思精神,能够通过田野民族志,获得乡村的文脉、历史,以及多年积累下来的生态智慧的人类学家来参与。

这一活动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文化十分》栏目、光明网、中国文化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的关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首届中国艺术乡建论坛的论文集 《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于2017年9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该文集共22万字,收录了艺术参与社会建构的个案,以及艺术家与人类学家的对话讨论,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地展示了艺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端文化艺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该书的导言由方李莉撰写,她认为,艺术介入社会建构,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是一场“中国式的文化复兴”的表现形式之一,继“中国式文艺复兴”之后,将有可能是代表人类未来的生态文明的产生。中国的乡村不仅是许多农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还是蕴含着中国文化之根的宝地,也许是人类社会再次寻找到的新的发展模式的一块包含农业文明智慧的生态之地。而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在于:通过艺术复兴传统中国人的 “生活式样”,修复乡村价值,将 “旧文化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推动 “乡土中国”走向 “生态中国”的发展之路。①方李莉等主编:《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人类学家与艺术家对话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

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中国后现代艺术场域的形成

方李莉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 “社会转型与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研究”始于2015年,于2017年12月在北京召开中期总结会,此课题分为14个子课题组,分别在全国不同的12个手工艺聚集区进行人类学考察,同时,还有一个组做国际相关的对比研究,另一个组做当代艺术与非遗关系的研究。通过近两年的考察、研究和讨论后,得出了如下的一些共识:

第一,手工艺的复兴正在改变许多乡村和城市的经济结构、人文景观、文化创意产业等。

第二,学院派将取得最终的胜利。除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外,四五十岁以下的非遗传承人大多数都接受过大学教育,或在大学进修培训过,再往下的年轻人更是如此。所以完全是师傅带徒弟,或者父传子的学艺方式将会越来越少,今后有可能是多种学习方式的组合,学院教育有可能成为主导。

第三,随着手工艺复兴热潮的到来,许多当代设计师、艺术家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改变了这一领域的知识结构。许多的手艺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不仅读过大学,而且还留学国外,由他们继承父母或祖父母的手艺,就不再只有传统的技法和眼光,学院的教育、全球化的视野,正在改变所谓的 “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貌,保护与创新的结合已成为大趋势,并推动了一场中国时尚的流行趋势,引发了一场新的生活革命。由此成为中国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由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第四,有关当代艺术与非遗关系研究的子课题组展示了非遗进入威尼斯双年展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当代的艺术家正在进入以往人类学所关注的领域,神话、古代哲学、民间仪式、民间技艺等都成为当代艺术再生产可以利用的资源,因此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合流也在成为一种趋势,并由此形成了中国的后现代艺术界场域。

第五,以上的趋势也在告诉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将会越来越紧迫,我们目前面对的那些六七十岁以上的艺人们有可能是最后一批完全受传统技艺教育的人们,他们是活着的最后一批承载着重要传统技艺的人们,对他们进行研究访谈非常重要,他们是宝贵的历史记忆库。

七、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一)努力建构中国艺术人类学的本土理论

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实践,包括新的艺术实践,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艺术现象。笔者认为,中国的艺术人类学者必须在这样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理论,来应对这一新的发展,使之真正成为国家的智囊、国家的智库,进而从艺术人类学研究的角度推动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二)关注中国的 “后非遗”时代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并意识到艺术人类学者的使命感

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让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 “后非遗”时代,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其价值有可能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其促使的不是复古,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一个新的时代,呼唤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在这样的社会转型时期,我们这些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学者如何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中国学术界与世界学术共同体的互动,争取在国际学术空间中取得话语权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的学者不但要进入世界学术的共同体,还需要在里面发声,要有中国学者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掌握不仅要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自己原创性的本土理论。这种理论可以从两个角度和两个方面来建构:第一,要从历史的角度和历史的研究方面来向世界表述清楚中国的传统艺术体系,中国的传统艺术和中国传统价值观方面的关系,还有中国艺术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文化中的价值及地位等;第二,要从中国新的社会实践的角度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的研究方面来让世界看到,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正在出现许多新的艺术实践,如 “798”、宋庄、景德镇、宜兴、镇湖、莆田等艺术区或传统的手工艺集散地正在形成一个个由艺术家,或由手艺人与当代设计师形成的共同体,这些共同体不仅正在改变不同地域的文化结构、经济结构、人文景观,还正在模塑一种新的中国式生活样态,并形成一种新的创意产业,促使中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而中国的艺术人类学者要有能力向世界解释这一切发生的内在联系和缘由,并通过总结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参与世界的文化建构。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建构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