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李涛,王微慎,杜随勇,梁少青,张惠丽,周莹,刘少军
(中国兵器工业521医院脊柱外科,陕西 西安 710000)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腰椎爆裂骨折临床较为常见,传统的手术方法为经后路椎弓根钉跨伤椎固定,但该术式存在伤椎复位不满意、高度易丢失及内固定断裂等问题[1]。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采用经伤椎固定并植骨以降低上述风险,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2-3]。2012-01-2015-10,我们对30例腰椎爆裂骨折采用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伤椎置钉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本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8~44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4例,重物砸伤6例。30例均为单一椎体骨折,双侧椎弓根均完整,后壁无骨折块翻转。骨折部位:L115例,L28例,L47例。术前行X线检查侧位片测得Cobb角,CT示椎体后壁不完整,部分骨折块凸入椎管,椎管变窄30%~50%,术前伤椎前缘高度压缩至正常高度的40%~70%。受伤至手术时间6-72 h。神经功能损伤按ASIA分级:B级4例、C级2例、D级7例、E级17例。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取后正中纵行切口,显露棘突、椎板和上、下小关节突,横突,按人字嵴定位,并在伤椎上、下椎常规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先行撑开,确定复位满意。根据伤情行椎板切除减压,去除一侧连接棒并在同侧经伤椎椎弓根打孔、扩孔,以能放入5.5 mm直径的植骨漏斗为宜。将取下的髂骨修成骨粒通过植骨漏斗植入,夯实,选择较短的椎弓根螺钉经伤椎椎弓根置入,安装连接棒尽量撑开伤椎。另一侧同样操作,术中透视下见复位满意。冲洗伤口,置负压引流管,逐层缝合伤口。
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X线、CT及MRI检查。观察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位后凸Cobb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愈合情况等指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前缘高度测量值/上下相邻椎体前缘高度之和的平均值×100%;矢状位伤椎自身成角;手术前后腰背痛评分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椎管狭窄程度=伤椎正中矢状径/上下相邻椎管平均矢状径的比值;通过CT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取出时间为术后12个月。
采用t检验比较术前与术后早期、取出内固定后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后凸Cobb角。全部数据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随访13-14个月,伤椎骨愈合时间2-4个月。术前椎体高度为正常椎体高度的(57.7±2.7)%,术后1周为(97.7±3.1)%,取出内固定后1周(95.4±3.8)%;伤椎 Cobb 角术前为(29.2±2.6)°,术后 1周为(4.2±1.7)°,取出内固定后 1 周(5.1±2.1)°。术后3个月、1年、取出内固定后1周复查X线及CT发现伤椎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植骨吸收及高度的明显丢失。椎体高度有明显恢复,后凸畸形明显好转(见表1),全部病例神经功能的ASIA分级均有1~2级的提高,钉棒无一例断裂和松动。
表1 术前、术后影像学评估及临床效果对比(±s,n=30)
表1 术前、术后影像学评估及临床效果对比(±s,n=30)
注:以上指标,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与取出内固定后相比,统计学无显著差异(P>0.05)
?
胸腰椎爆裂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使椎弓根螺钉达到椎体的三柱固定,便于修复后部损伤的结构,能使骨折椎体较好复位。传统治疗方法是经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伤椎相邻的上、下椎体(即4钉法),术后即刻效果确切。但由于是跨椎体间接复位及固定,存在平行四边形效应及悬挂效应,远期随访发现易发生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松动断裂等问题[4]。爆裂型骨折往往导致椎体内松质骨压缩严重,骨小梁结构破坏,特别是通过椎弓根螺钉复位后容易导致伤椎内的“蛋壳样”效应。有学者认为椎体内较大的空隙不会发生骨愈合,而是纤维性组织填充或者发生骨坏死形成空洞,不能恢复椎体结构的完整性,因此不具备正常的负重能力[5]。研究表明,生理状态下脊柱前中柱承受了80%左右的人体载荷,当前中柱完整性破坏后,多数载荷转移到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上,长期负重下,将产生螺钉松动、断裂。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仅在骨折早期起固定支撑作用,为椎体骨折愈合提供条件,往往只能起到即刻稳定的作用,脊柱的长期稳定仍有赖于其本身的生物力学稳定[6]。因此,在固定骨折的同时要重点考虑其后期生物力学重建。有学者强调对腰椎骨折进行椎弓根钉固定的同时,应对伤椎做强化处理。通过伤椎植骨未破坏椎间盘和椎间小关节的功能,同时保留脊柱后柱结构完整,有利于椎体的长期稳定。采用自体松质骨植入,其良好的骨诱导性和传导性促进骨折的愈合,又可以有效增加椎体内骨容量及前中柱的稳定性,增加椎体的抗压能力,避免术后伤椎矫正高度的丢失,预防晚期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7]。本研究30例患者术后3个月、半年、1年、取出内固定后,复查X线及CT未发现伤椎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植骨吸收及高度的丢失。由于术中行植骨后再将椎弓根钉植入,一方面可以将所植入骨块与伤椎结合更加紧密,植骨更易融合;另一方面,伤椎置钉后将后方连接棒的力矩变短,降低了“悬臂梁”效应及连接棒的后凸趋势,改善螺钉的应力分布,提高其抗应力的能力,减少了术后矫正度丢失,体现了更强的生物力学性能[8]。
我们在治疗中的体会如下:(1)植骨、置钉之前应先撑开复位伤椎,以免植骨、置钉后占据椎体内空间导致后凸的骨块不能复位,另一方面,撑开复位后伤椎内形成空壳可以为植骨创造空间。植骨过程中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椎弓根爆裂。(2)根据术前CT及术中透螺钉长度刚刚超过椎弓根即可,避免螺钉过长占据椎体内骨块复位时的空间。(3)将连接棒预弯为前凸的弧度,最后拧紧伤椎钉帽,额外的固定点可产生向前的顶推力,形成三点复位作用并增加伤椎的稳定性。
[1]Gayet LE,Pries P,Hamcha H,et al.Biomechanical study and digitalmodeling of traction resistance in posterior thoracicim-plants[J].Spine,2002,27:707-714.
[2]Mahar A,Kim C,Wedemeyer M,et al.Short-seg ment fixation of lumbar burst fractures using pedicle fixation at the level of the fracture[J].Spine,2007,32(14):1503-1507.
[3]周飞,魏丽红.同种异体骨结合自体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12-14.
[4]Kocanli O,Komur B,Duymu TM,et al.Tenyear follow-up results of posterior instrumentation without fusion for traumatic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fractures[J].J Orthop,2016,13(4):301-305.
[5]Grabowski G,Cornett CA.Bone graft and bone graft substitutes in spine surgery:current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J].J AmAcad Orthop Surg,2013,21(1):51-60.
[6]洪全,陈仲强,党耕町,等.胸腰段骨折二次手术原因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1):70-71.
[7]Bm M,Hedde D,Hussain PS.Management of unstable thoracolumbarspinalfracturesby pedicle screws and rods fixation[J].J Clin Diagn Res,2014,8(2):121-123.
[8]伍红桦,施建国,屈波,等.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加强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12):1190-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