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钛板固定与传统丝线悬吊固定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的影响

2018-03-15 08:43鲁天祥
颈腰痛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椎板椎管成形术

鲁天祥

(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信阳 464000)

颈椎病属骨外科常见疾病,本课题结合既往临床实践,对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采取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的案例进行详细研究,为临床C5神经根麻痹、椎板再关门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2014-08-2016-07在本院进行颈椎病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筛选,选出105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的患者设为研究组,89例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57例,女 48例;年龄 23~60岁,平均年龄(45.3±6.5)岁;病程 1.5~20个月,平均病程(13.2±4.1)月。对照组男 48例,女 41例;年龄 25~59 岁,平均年龄(44.8±5.4)岁;病程3~20个月,平均病程(12.8±3.7)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研究组:全身麻醉后,取俯卧、屈颈、头高脚低位,固定双肩。从颈后正中作切口,显露C2~T1棘突与旁侧椎板,切除C2棘突止点处的颈半棘肌后做标记,剪除C6、C7棘突顶端。选择症状较重椎板为开门侧,沿双侧小关节内缘2~3 mm处开骨槽后,迅速磨开椎板,从内侧皮质骨到硬脊膜囊为止;在对侧椎板上磨出深达椎板深层皮质的“V”形骨槽,作为门轴侧的铰链。将椎板向门轴侧掀起,清除椎板边缘组织韧带,充分显露硬膜囊,并注意保护椎板完整性。常规固定C3、C5、C7三个颈部节段,用2.0 mm或2.4 mm的自攻螺钉将事先修剪好的微钛板固定于开门侧,进钉注意勿穿透对侧骨皮质。常规清洗伤口、止血、安置引流管、逐层缝合。术后3 d进行尝试性活动,术后3~4周逐渐开展颈部功能锻炼,颈托保护2个月左右。

(2)对照组:方法基本与研究组相同,固定C3、C5、C7三个颈部节段后,将棘突用10号线悬吊固定在门轴侧的小关节囊上,以维持良好的开门状态。术后7~14 d进行床下活动,颈围保护3个月。

图1 颈椎病例:李某,46岁,男,无明显症状逐渐四肢麻木、步态不稳,走路脚踩棉花感4个~5个月。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行X线、MRI颈椎复查,椎管明显扩大,颈脊髓受压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等症状基本消失。

1.3 评价指标

(1)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损害评分(JOA):总分0~17分,得分越高,颈椎退变和脊髓压迫程度越小;(2)术后C5神经根麻痹情况:包括C5神经根麻痹、肌力下降4级、肌力下降3级、肌力下降1~2级、单纯颈肩麻痹;(3)颈椎病疗效评分:包括颈部疼痛、肩背疼痛、上肢疼痛、上肢麻木各6分,颈肩压痛、颈部活动、椎间孔挤压试验、上肢肌力、肌腿反射各4分,感觉障碍2分,总分0~46,得分越高,疗效越差;(4)随访1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初步以EpiData 3.1软件校正,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形式录入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t检验;检验水准:P<0.05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JOA评分

两组术前、术后1周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月、3月的JOA评分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JOA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JOA评分比较(±s)

?

2.2 术后C5神经根麻痹情况

研究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7.62%,明显小于对照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17.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08,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情况对比[例(n%)]

2.3 颈椎病疗效评分

研究组颈椎病疗效总分(17.15±6.16)显著低于对照组(20.52±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755,P<0.05)。见表 3。

表3 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颈椎病疗效评分对比(±s)

?

2.4 随访一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

如图1所示,研究组和对照组随访一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分别为0.95%、4.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68,P>0.05)。

图1 两组随访一年的椎板再关门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颈椎长期劳损可引起颈椎骨关节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后纵韧带骨化等多种退行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机体功能的发挥和生活质量[1]。因其病理改变的特殊性,药物、物理治疗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临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以手术为主。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用于颈椎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多节段病变等时,可有效解除脊髓压迫,改善颈椎状态,但术后存在神经损伤、肌力减退、颈肩麻木等并发症,临床疗效较为局限[2]。为解决这一难题,过去的手术治疗常用丝线将椎板悬吊固定在门轴侧的小关节囊上,以降低神经根张力,减少术后并发症[3]。但由于这种方式的稳定性较差,且不利于颈椎曲度的维持和颈肩功能的早期恢复,术后易出现椎板再关闭的情况,临床运用价值并不高。而通过微型钛板对椎板进行内固定,可在降低神经根张力降低的同时,使脊髓后移,以避开前方压迫,达到减压、不过度损害椎体、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稳定“椎板开门状态”的治疗效果[4]。此外,使用微钛板在开门侧内固定椎板,还可令颈后肌肉萎缩及粘连程度降低,促使颈椎后伸肌群的功能在术后尽早恢复。

两组术后三个月的JOA评分中,对照颈椎退变及脊髓压迫的改善程度明显小于研究组;研究组颈椎病疗效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颈肩压痛、上肢麻木方面的疗效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可见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还存在不足之处。C5神经根麻痹作为颈椎病的多发症,主要与其生理解剖结构有关,C5神经核位于颈椎生理曲度顶点,当与之对应的颈椎退行性病变时,承受的压力就比邻近神经根更大;而C5神经根孔相对较小,在受压状态下,对附属肌群进行神经支配时,更易出现肌力下降、感觉障碍、三角肌运动障碍等现象[5]。因此,微型钛板对椎板进行内固定解除神经根压迫后,研究组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于斌等[6]研究中也报道过,在微钛板开门侧固定椎板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几率仅为1.6%。由此可见,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内固定椎板,从而提高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李玉伟,王海蛟,严晓云,等.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不同椎板固定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11):973-978.

[2]韦敏克,尹东,梁斌,等.颈后路椎管扩大减压微型钛板固定椎板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病的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19):1751-1755.

[3]汤志兵,杨惠林,王根林.后路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16例[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1,08(5):34-37.

[4]许海宁,李亮,于学忠,等.两种颈后路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C5神经根麻痹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5,36(4):293-297.

[5]梁伟之,高金伟,付磊,等.两种减压植入内固定方式治疗颈椎管狭窄症:C5神经根麻痹及稳定性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5):6345-6350.

[6]于斌,夏英鹏,杜文军,等.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微钛板与丝线或锚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对比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15,35(1):11-17.

猜你喜欢
椎板椎管成形术
椎板间隙入路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其术后疼痛的影响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椎管内外节细胞神经瘤CT与MRI诊断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