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
[摘要]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营造语文实践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而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学科教师,应变革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8)060005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里的“实践”,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实现学生自主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活动时空,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质量,孕育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在多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依据新课标,围绕新教材,不断进行着语文教学实践。
一、教育理念新变革
1.名字入手识汉字,生活处处皆语文
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新课标指出:1-2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这个教学目标呢?任课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可识字这个道理,同时也减轻课堂上识字的压力,每次任教一年级,我都会在新生注册的第一天,给全班学生制作名字牌。名字牌的正面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写着学生的名字,背面写着名字的拼音。我让学生把名字牌粘贴在自己的课桌上,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名字牌上的拼音和汉字认识新朋友。全班五十多个学生,能力强的学生能在两三天内认识完所有的同学,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在一周内和其他同学熟悉起来。有家长惊喜地告诉我,自己的孩子没有进行过学前教育,识字不多,但是仅仅开学一周,他们的孩子就认识了包括“曦”“芮”“骞”等近百个生字。我顺势引导,让学生每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看商店的招牌、认认路牌,多从生活中识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名字牌的出现,不仅帮助学生适应了新环境,找到了新朋友,学习了拼音,认识了汉字,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并不困难,而任课的教师也能通过它快速地熟悉学生,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2.尊重个体差异性,成功体验真快乐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差异体现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人施教”,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班上部分学生因为上过学前班,学前教育开始得早,所以进入状态较快。而不少学生是直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上课连坐都坐不住,更别说拿好笔,写好字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先教会学生写字的“八字诀”:“头正、肩平、腰直、脚稳。”然后,让学生在草稿上练习写字,认为写得好了,再抄到作业本上。一些学生写不好字,有时是因为涂改太多,有时是因为字的间架结构没安排好。为了不打击学生写字的积极性,我做了两个印章,分别是:“红花章”和“进步章”。“红花章”是印给写得较好的学生,“进步章”是对有进步或要求进步的学生的奖励。刚开始,虽然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得到了“红花章”,多数学生得的是“进步章”,但因为“进步章”也是教师对他们的肯定,所以他们都很高兴,写字的兴致都很高。慢慢地,得到“红花章”的学生多起来了,他们对写字也越来越有信心了。
二、课堂教学新转变
1.关注学生兴趣点,明确课堂“教什么”
教师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力军,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己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学思路。教师课前一定要思考课堂上该教什么,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下载了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频道中有关“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的节目,在课前放给学生看,让他们对课文讲述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虽然这篇课文是科普性的说明文,文中有不少难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但在上课时学生们边读课文边回忆看过的视频,理解能力得到增强,注意力也特别集中,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课后,图书角里关于恐龙的书籍特别抢手,而一个待优生破天荒地在课后拉住我,围绕着课文内容,向我提出了疑问。我想,这都是课前认真思考该“教什么”带来的变化。
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多思考“教什么”,定能少走弯路,避免课堂上教得杂,教得多,教得被动。
2.把握教学重难点,知道课堂“怎么教”
每个学段的重难点不同,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第一学段中,一节课的时间学生需要认识十来个生字,识字任务非常繁重。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学得轻松,我运用了多种方法组织识字。
以《司马光》一课中的识字教学为例,我先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认字。这个游戏使他们的识字热情高涨。一会儿工夫,沉闷的课堂有了波澜,学生们识字的速度比我预想的快了很多。
该巩固识字了,我利用投影将事先寫好的“生字开花”展示出来,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很聪明,学习生字快极了。下面咱们再做个‘生字开花的游戏,好吗?”“好!”学生们异口同声地答应着。我指了指投影,接着说:“谁能用花中的生字说词语、说句子,花宝宝就能开出漂亮的花瓣。”话音刚落,学生们都举起了小手,跃跃欲试。
小琳第一个发言:“我会用古字组词,古,古诗。”“这个词不错,你能背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我问。“床前明月光……”她竟脱口而出。“我也能背!”“我也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的课堂俨然成了赛诗会,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endprint
其实,只要行之有道,我们也可以和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堂说再见!
三、学习方式新探索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学习空间大
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是教师传授的,还是他们主动获得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
同样是布置抄写生字的作业,我班就与别班的不同。我会让学生先抄写本课要学的生字并组词,以达到巩固新字的目的。接着,让学生自己找一个形近字抄写下来。如:学习“坪坝”的“坪”字,要先抄写“坪”字并组词,再找“坪”字的形近字抄写下来并组词。因为是自主思考,有的学生找的是“评”,有的是“苹”,还有的通过查字典找到了“鲆”。这样的方式既扩大了识字量,又使学生主动关注了形近字的不同。这样的作业从一年级开始一直坚持到六年级毕业,看似简单,却很有挑战性。因为大家每次都要自己开动脑筋才能找到形近字,有时为了找到最像的形近字,需要经常翻字典。
这样的自主学习,使生字回生率降低了,测试中学生的错别字减少了,识字量也进一步提高了。
2.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探究学习勇创新
新课标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上《称象》一课时,我先让一个学生朗读全文并主持提问,分别请四个同学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然后让他们初步研读,围绕“古代的曹冲如何称象”“现代的‘曹冲如何称象”这两个问题展开探究学习。
有的学生说:“如果我是现代的‘曹冲,我会用起重机来称象。”有个学生的发言更是让我出乎意料,他说:“如果我是现代的‘曹冲,我会用最方便的地磅来称象。”说起来,很多人都不懂得“地磅”是什么,而一个6岁的孩子竟能说得头头是道,让我不禁暗暗叫好。原来,这个孩子很爱思考,曾经思考过“怎样称很重的物体”的问题,他的父母很注意引导,在解释了“地磅”的原理后,还亲自带孩子去看了“地磅”是怎样称重的。
我对他的探索精神大加赞赏,并任命他为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对课内外的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知道了“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为什么潜水艇可以潜下去又浮上来”等课文中学不到的知识,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新改革
1.重视创新和实践,积极探究评价高
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我平时会进行识字、朗诵、课外阅读等多方面的检测,而不再是一张卷子定成绩。我还鼓励学生多实践,通过实践寻找答案。
在学完了课文《夏夜多美》后,我开展了一次有趣的答辩,作为学生能力的一项测评内容。我给学生一个周末的时间,找找“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的答案。星期一来上课,很多学生找到了答案。一些学生扛来了《十万个为什么》,一些学生从网上下载了资料,一些学生从长辈那得到了答案,还有一些学生自己去书店寻找。其中一个学生对我说,他和爸爸去了郊外,看到了真正的萤火虫,它能发出很多种颜色的光芒,有白绿色的、有淡蓝色的、有浅黄色的。对学生们的探索精神,我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这些活动评价记录进学生手册中,肯定了他们的实践。
2.突出整体和综合,全面考查学生素养
每天早上,我会抽出课前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讲讲“每日播报”。这是一个发挥学生多方面技能与特长的舞台。学生在课前按值日的顺序准备一个简短的发言,可以是生活小常识、科技小百科,也可以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选择喜欢的内容,准备起来更是当作一件大事来做。他们利用课外时间,从报纸、电视、广播、书籍等媒体上搜集信息,剪下来、记下来,或是录下来,给同学们带来了新鲜、有趣的新闻、故事。当他们将快乐和知识一起带给大家时,看得出是那样的幸福与满足,同时自己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与展示。对准备充分,讲得精彩的学生,在期末的考核中,我会给予其較高的综合分数。
新课改营造出语文教学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作为学生学习实践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教师更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刘宇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