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连续腰麻对循环功能影响的比较

2018-03-14 06:38樊晓庆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收缩压

樊晓庆

腾冲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云南腾冲 679100

下肢骨折患者多为高龄老人,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并发症,且死亡率高,临床上表现为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对于下肢骨折手术临床上多采用椎管内麻醉,但因患者均为高龄老人,所以对麻醉的要求也较高[1]。该次选取该院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连续腰麻对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研究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 65~79 岁,平均年龄(72.1±1.6)岁,体重 45~71kg,平均体重(56.2±4.2)kg,其中有 12 例发生胫骨骨折,23例发生股骨骨折;运用ASA分级法:21例为Ⅱ级,14例为Ⅲ级;主要因交通事故造成骨折占9例,26例为跌伤。对照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 66~77 岁,平均年龄(71.9±1.8)岁,体重 46~73 kg,平均体重(56.9±4.1)kg,其中有 15 例发生胫骨骨折,20例发生股骨骨折;运用ASA分级法:24例为Ⅱ级,11例为Ⅲ级;主要因交通事故造成骨折占11例,24例为跌伤。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30 min均采用苯巴比妥及0.5 mg的阿托品进行肌肉注射麻醉,挑取合适部位进行穿刺。穿刺间隔平均为L2~L3或L3~L4,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给予出常规给氧调至为2 L/min。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采取仰卧位,将头侧向置管,运用4 mL的罗哌卡因和3 mL的利多卡因进行注射。研究组则在蛛网膜下腔采用25G腰麻针进行穿刺,利用3 cm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待患部处于上部时采用2 mL布比卡因稀释液注入,待患部处于下部时采用1 mL葡萄糖液和2 mL布比卡因注入。待患者的下肢疼痛感有效缓解后,针对少数麻醉效果差的患者加用1.0 mL布比卡因稀释液。两组患者将阻滞平面控制在L10以下。给予患者麻醉半小时后,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给予芬氟合剂(氟哌利多5 mg加芬太尼 0.1 mg)[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情况,并比较麻醉的优良率。患者在手术期间无疼痛感则为优;患者在手术期间有明显的疼痛感但可忍受则为良;患者在手术期间疼痛感显著无法忍受则为差。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运用χ2检验来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麻醉的效果

研究组患者有31例为优,4例为良,总优良率为100.00%;对照组患者有22例为优,5例为良,8例为差,总优良率为77.14%,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

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

表1 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

组别 时间 心率(次/min)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研究组对照组麻醉前麻醉后麻醉前麻醉后92.3±10.7 85.4±6.5 96.2±17.9 90.1±17.6 79.6±8.7 66.1±7.7 69.9±11.5 68.1±13.2 132.8±12.9 111.3±11.5 141.8±13.7 119.5±16.2

3 讨论

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骨折患者中老年人越来越多,主要因体质下降,发生骨折的概率也就升高。往年临床上多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但预后较差,近几年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可将治疗时间缩短,对患者的恢复有很大作用,治愈的概率也会得到提升。但在手术过程中往往存在危险,手术期间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尤为重要[3]。

选择麻醉主要是满足手术中的需要,并且根据患者的病情来选择麻醉方法,能降低患者生理机能的侵害。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连续腰麻能有效延长麻醉时间,并起效较快,对阻滞的效果较为理想,镇痛泵得到有效控制[4]。除此之外,还可推进血液流动,从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该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连续腰麻对循环功能并没有出现不适,主要因连续硬膜外麻醉所用的药物剂量较大,血管的运动中枢和心肌受到抑制;腰麻使用的药物剂量较少并频繁给药,血管的运动中枢和心肌并无受到抑制,从而避免了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期间采用连续腰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操作过程简单、恢复快、创伤小、使用麻醉药物剂量少以及对循环功能没有影响,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收缩压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妇科患者腰麻术后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镇痛的应用效果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