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分析
——兼论机构持股的约束作用

2018-03-13 03:34
财会月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稳健性管理层权力

一、引言

一段时期以来,随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兴起,理论界和实务界一度对存在已久的会计稳健性原则提出质疑,认为其容易低估公司价值并使上市公司的投融资效率降低。基于此种认识,FASB和IASB甚至一度取消了作为质量要求的会计稳健性原则。然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雷曼兄弟公司等诸多过度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虚增公司价值企业的轰然倒地,让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会计稳健性的重要作用。在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诸多影响因子中,管理层权力首当其冲,堪称最为直接和显著的外在作用力量。在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并由此衍生出委托代理冲突的情况下,管理层具备利用所掌握的权力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能力和条件,为了掩盖其不轨行为的动机和后果,管理层不惜采取盈余管理等隐蔽措施,以粉饰财务报表、人为操控利润结果。管理层滥用权力必然直接导致盈余质量下降,从而对公司会计稳健性造成极大损害。作为影响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机构持股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和持股比例近年来呈几何级增长,其投资行为必然会对股票价格的非正常波动和所投资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成效产生巨大影响。然而,已有文献对于机构持股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还不够充分,尤其是对于二者关系的作用机理和效果分析的研究依然存在较大分歧,这些都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理论课题。

基于理论和现实的需要,本文从机构持股和管理层权力两个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从根本上探究影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相关因素的作用机理,从而约束管理层异常权力,增大股东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1.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研究。Cheng、Farber(2008)通过盈余重述、CEO薪酬变化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研究发现,CEO任职时间超过五年的企业的管理层权力更大,此类企业较之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业绩更差。以企业CEO和总经理为代表的管理层的权力越大,则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制约力越小,企业实施过度盈余管理和发生关联性内部交易的可能性就越大,必然对公司自身的会计稳健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Lafond(2008)在研究了股权结构对会计盈余和股票价格信息含量的影响作用后发现,会计稳健性作为一种企业契约机制,会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而降低,表明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稳健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Ahmed等(2012)在研究会计稳健性对降低债务成本和减少债权人与股东在股息分配政策方面冲突的作用时发现,会计稳健性能够有效缓解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故而债权人与股东的冲突越是激化则对会计稳健性的期望值越高,但企业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不明显。Bushman等(2007)在研究经济损失的适时会计确认问题后发现,公司股权集中度过高容易导致管理层权力过大,而这些都是会计稳健性下降的原因。Haman(2013)在探讨会计稳健性的原因和影响时发现,当管理层意识到自身主导的投资项目可能出现减值等不利情况时,往往采取延后或隐瞒披露等措施来掩盖过失真相,而可以及时给予股东以警示的稳健型的会计政策刚好能够抑制管理层的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两者之间的博弈关系足以推断,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呈负相关关系。

2.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研究。Chen等(2007)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机理和作用发现,机构持股市值越高则机构投资者对其所投资上市公司监督的动力越大。机构投资者的相对独立性和长期重仓持股之下的谨慎性都促使其更加关注所投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经济行为以及所披露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机构持股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具有正向督促约束作用。Carter等(2014)对披露行为、机构投资者与股票收益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更信赖并倾向于持有对外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企业的股票,因而上市企业为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会投其所好地改进会计信息质量,更加趋向于实施稳健的企业会计策略。Ramalingegowda、Yong Yu(2012)通过机构持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关性实证研究发现,在上市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况下,管理层实施盈余管理和过度投资的动机更大也更方便,而机构投资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会更倾向于参与公司治理和监督管理层的各项决策行为,因而对于提升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大有助益。

(二)国内文献综述

1.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研究。杨向阳、李前兵(2013)实证分析了管理层权力、政治关联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发现非国有上市企业较之国有上市企业在会计稳健性方面表现更差,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计稳健性越差,且企业CEO和总经理在职时间越长对会计稳健性的负向影响就越显著;赵亚莉、高成静(2014)选择2008~2012年深圳证券市场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上市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对外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则对外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即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唐滢滢(2014)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女性高管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上市企业女性高管在位期限越长,则企业会计稳健性越好,究其原因在于女性对风险的本能厌恶会促使她们选择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罗敏(2015)研究发现,管理层利用职权进行权力寻租的现象在国内上市企业中并不鲜见,管理层权力越大则越有条件实施过度盈余管理,通过人为操纵利润达到提升自身薪酬收入的目的,类似行为必然对公司会计稳健性产生负面影响;孙光国、赵建宇(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过大导致的过度自信会极大地降低企业会计政策的稳健性。

2.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研究。梅洁、杜亚斌(2012)以2004~2010年深市A股上市企业为初始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机构持股、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整体较高,而上市企业为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往往更加注重保持其会计稳健性;杨海燕等(2012)通过比较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影响的差异,得出了机构持股能够明显促进公司会计稳健性提高的研究结论;对于机构持股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正向影响,李凯(2011)则持不同看法,他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机构持股并非总是正向推动公司会计稳健性提高,特别是当股市总体处于牛市区间时,机构投资者存在与上市企业管理层里通外合以谋求更高收益的动机,反而会降低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信息披露质量。

(三)文献评述

经过以上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归纳和整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当前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够充分;二是虽然机构持股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影响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并未形成一致结论;三是对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三者关系进行研究的文献不多,对于机构持股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的研究则更为鲜见。因此,本文对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从信息不对称理论角度看,作为专业性的投资管理机构和组合化的投资结构缔造者,机构投资者为避免在相对于上市企业管理层的信息劣势中发生逆向选择,同时为确保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谋求投资回报最大化,会倾向于采取干预公司治理、监督管理层重要决策行为等方式和手段,主动发挥监督作用。来自机构投资者的约束和督促会有效抑制管理层出于私利的盈余管理和过度投资行为,使得公司会计稳健性不至于因受投机冒险行为的影响而降低。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看,作为所投资企业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机构投资者自身的经济利益会受到企业组织目标实现过程的影响。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也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特长和经济实力去督促企业实现组织和战略目标,较之“分散投资”“退出机制”等风险应对措施,主动参与公司治理对于防范和减少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的成效更为显著,因而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监督和约束管理层的经济行为,为管理层以权谋私实施人为操控利润、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设置障碍,也保障了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稳健性。从成本收益理论角度看,任何决策行为都是成本与收益权衡的结果。机构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参与所投公司治理时,也必然要考量和比对额外效益与额外成本的大小。较之参与公司治理可能为自身带来的股票直接收益以及自身影响力和声誉的提升,由此付出的人员费用和精力投入对于资金规模管理、专业人才储备雄厚的投资机构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机构投资者在成本收益权衡之下更倾向于参与所投资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这也是机构持股比例更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更好的重要原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从委托代理理论角度看,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从本质上讲作为所有者的股东与受托经营的管理层的利益很难趋于一致,管理层为获得更高薪酬往往会利用手中职权实施盈余管理、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等损害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行为,而在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信息对外披露方面,管理层也会出于掩盖不良结果的目的而人为降低会计稳健性,因而管理层权力膨胀将使其权力寻租行为变得更有可能得逞,最终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最优薪酬契约理论角度看,管理层薪酬通常与其经营业绩挂钩,而企业会计盈余是体现经营业绩的重要数据指标,于是管理层便具有了粉饰财务报表、美化经营业绩的动机,采取不稳健的会计政策则是管理层出于私利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必然手段。从管理层权力理论角度看,最优薪酬契约即便被委托代理双方接受,也难以解决固有的代理冲突矛盾,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反而滋生出更多诸如利润操控、损失确认延后等新问题,更有甚者,管理层权力的过度膨胀超出了董事会监督约束范围,更加剧了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的趋势。从产权理论角度看,企业管理层作为剩余控制权的实际掌控者,在承担相应风险的同时也会本能地追求相应收益,而剩余索取权归属于股东这一事实又决定了管理层无法承受决策所达成收益或成本的全部,这无疑成为管理层放纵自身决策行为、利用不稳健的会计政策实施过度盈余管理的又一内在原因。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

假设2: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拥有较高持股比例的机构投资者趋向于监督所投资企业管理层的会计政策选择,防范利润操控和财务舞弊,并遏制管理层出于自利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一般而言,机构持股比例高低与机构投资者施加于管理层的压力大小成正比(Steve,2012)。一方面,由于自身持股数量较大,一旦股价波动难以迅速出手,为避免巨额亏空和较为平稳地追求未来收益最大化,机构投资者更希望所投资企业管理层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资金和人才优势明显,企业所选择会计政策稳健与否难以瞒过专业投资管理人员,雄厚的资金实力更是让机构投资者在所投资企业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因而机构投资者也具备足够的能力影响所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其青睐稳健性会计信息的偏好也倒逼企业选择更为稳健的会计政策。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机构持股比例的提高能够弱化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初始研究样本,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进行以下筛选处理:①剔除金融和保险类上市企业,以排除行业属性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的干扰;②剔除研究期间被ST及∗ST的上市企业;③剔除当年上市的上市企业;④剔除相关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企业。经此筛选处理后共得到5549个有效研究样本观测值。

本文所涉财务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CSMAR数据库,管理层权力涉及的高管任职年限来自于Wind数据库和巨潮网,并进行了手工采集补充。前期处理和后期实证分析所采用的软件分别为Excel 2016、SPSS 21.0。为消除极端值和异常值的影响、确保实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所有数据小于1分位数和大于99分位数的极端值作了Winsorize缩尾处理。

(二)变量设计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公司会计稳健性,用符号C_Score进行描述。借鉴Khan、Watts(2009)研究提出的C_Score模型来衡量公司会计稳健性。该模型具体如下:

将模型(一)和(二)代入Basu股票盈余及时性模型(三),即可得到模型(四):

将模型(四)的横截面数据分年度回归,之后将得到的回归系数λ1~λ4代入模型(二)中,即可得到公司会计稳健性指数(C_Score)。C_Score值越大,表明公司会计稳健性越好。

2.解释变量。本文的解释变量为管理层权力,用符号Power进行描述。从现有的国内外有关管理层权力的研究结果看,多数学者都运用“结构性权力”“所有权权力”“专家权威”和“声誉权威”四个维度来划分企业管理层权力,且多用二分法和CEO权力薪酬(CPS)来衡量管理层权力。前者即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是否具备高学历和是否为业内专家等;后者即CEO薪酬总收入在管理层排名前五或前三的薪酬所得中所占的百分比,占比越大意味着管理层权力越大。比较而言,两分法非此即彼的定义前提是将管理层权力属性完全视作负面性的,与管理层异常权力对企业危害甚大而适度权力非但无害甚至有益的实际不符。因此,本文倾向于采用CEO权力薪酬(CPS)来衡量管理层权力,并采用“两步法”来估算管理层权力的异常变化,即先确定影响管理层权力的关键变量,通过变量回归估算管理层权力的正常值,再用管理层权力的实际值减去正常值即可得到管理层权力的异常值。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运用以下线性模型估算管理层权力的实际值:

其中:CPS表示CEO薪酬在管理层排名前五高管薪酬所得中所占的百分比;Size表示企业规模;Lev为资产负债率;ROA为资产收益率;RET为股票收益率;lnTENURE为CEO任期;lnSales为期末营业收入的自然对数;lnAge为企业存续年限;medianCPS表示CEO权力薪酬的行业中位数;Capex/Sales为资本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

然后,通过以上线性模型估计回归系数α1~α9,代入以下公式求得CPS正常值ExpectedCPS:

最后,用CPS实际值减去正常值即可得到CPS的异常值ResidualCPS,并以此衡量非正常管理层权力。判断标准为,该值越大,则非正常管理层权力越大。

3.调节变量。本文的调节变量为机构持股,用符号INSHold进行描述。通过从Wind数据库中检索、整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合计数据,得到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已发行非限售流通A股总数量,以此除以流通股总股数得到机构持股比例,作为衡量机构持股INSHold的指标。该指标数值越大表明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反之则表明机构持股比例越低。机构持股数量合计的算法如下:

机构持股数量合计=基金持股数量+券商持股数量+券商理财产品持股数量+QFII持股数量+保险公司持股数量+社保基金持股数量+企业年金持股数量+信托公司持股数量+财务公司持股数量+银行持股数量+一般法人持股数量+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持股数量+阳光私募持股数量

4.控制变量。为使本文结果更为精确,选择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回报率、市值账面比、股票收益率和所有者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并引入行业和年度两个虚拟变量。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见表1。

(三)模型构建

为验证前文提出的三个假设,文章构建了三个回归模型用以对所提出的三个假设逐一进行回归分析: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运用SPSS 21.0对各回归变量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中位数与标准差进行了统计描述与分析,相关结果见表2。

表1 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

表2 各回归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各回归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的均值为0.1046,中位数为0.0302,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尚可,但整体而言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中位数明显小于均值表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分布呈现右偏形态特征。公司会计稳健性最大值为1.3851、最小值为-1.2973,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存在较大差异。机构持股(INSHold)均值为0.1406,最大值为0.7463,表明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水平尚不算太高,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表明样本企业的机构持股比例存在显著差异,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现阶段的机构投资者具备监督约束管理层行为、参与所投资企业公司治理的能力和条件。管理层权力(Power)的 最 大值为0.2207,最小值为-0.1785,标准差为0.0598,表明管理层权力的样本分布大体呈现正态分布特征,且各样本企业间在管理层权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控制变量方面,企业规模(Size)最大值为25.5136,最小值为19.6015,标准差为1.3025,表明样本企业在规模上差异明显;资产负债率(Lev)最大值为0.8879,中位数为0.4297,表明多数样本企业负债较多,暗含较大财务风险,最小值为0.0341,表明部分样本企业仍受到融资约束问题的困扰;总资产回报率(ROA)最大值为0.2098,最小值为-0.2901,均值为0.0396,表明样本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不高;市值账面比(MTB)的最大值为16.4987,最小值仅为0.5749,均值为3.5013,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企业发展存在两极分化趋势,马太效应之下强者恒强、弱者愈弱,成长性和前景俱佳的企业受到市场资金追捧,市值远远大于账面价值,而那些不被市场看好的企业的市值则远远低于账面价值,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与MTB相对应的股票收益率(RET)的最大值为3.0979,最小值为-0.5022,再次佐证了资本市场业已存在的两极分化趋势;企业所有者性质(State)均值为0.3651,表明36.51%的样本企业为国有控股性质,民企居多与我国企业产权性质的发展实际相符。

表3 回归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为初步验证文章假设和变量选择的合理性,对各回归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回归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回归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皆小于0.5,表明各回归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变量的选择较为合理。

机构持股(INSHold)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8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机构持股(INSHold)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则该被持股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意味着其所持股票市值越大,中长期重仓持有上市企业股票的操作策略之下,其监督该上市企业管理层规范运作或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的主观能动性越强。同时,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增持盈余质量较高且披露信息更为透明企业股票的偏好,也会倒逼上市企业自觉规范自身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全面提高公司会计稳健性。上述分析初步验证了假设1。

管理层权力(Power)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069,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管理层权力(Power)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显著负相关,即管理层异常权力越大则该上市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差,管理层异常权力过大则难以被董事会监督制衡和管控约束,在兼具意识冲动和行为能力的条件下,作为机会主义不轨行为的潜在主导者,管理层在私利最大化驱动下,实施内部交易、过度投资、盈余管理或在职消费等损害利益相关者权益行为的可能将转化为现实,包含稳健性指标在内的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将无法得到保障。上述分析初步验证了假设2。

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回报率(ROA)、市值账面比(MTB)和所有者性质(State)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Size)、股票收益率(RET)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显著负相关。

(三)回归分析

1.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验证假设1,以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为被解释变量、机构持股(INSHold)为解释变量,运用模型1对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从表4机构持股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看,Adj_R2值为0.3126,大于0.1,表明研究数据与模型1的拟合度良好,模型1的构建是合理的。同时,机构持股(INSHold)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的回归系数为1.3175,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其出于确保获得平稳投资收益的目的而参与所投资企业公司治理的动机越强。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对稳健可靠的企业会计信息有现实要求,在重仓持股的情况下短时间内难以抛售手中股票获利,迫使其只能更多地参与公司治理,以确保未来收益不受损害;另一方面,在专业性和资金规模管理优势的双重作用下,机构投资者有能力和条件监督约束管理层的经济行为,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异常权力的膨胀,预防和制约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等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显著提高公司会计稳健性,假设1由此得证。

控制变量方面,资产负债率(Lev)、总资产回报率(ROA)、市值账面比(MTB)和所有者性质(State)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显著正相关,企业规模(Size)、股票收益率(RET)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显著负相关。

2.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验证假设2,以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权力(Power)为解释变量,运用模型2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从表5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看,Adj_R2值为0.2886,大于0.1,表明数据与模型2的拟合度较高,模型2的构建是合理的。管理层权力(Power)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586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当管理层异常权力过于膨胀时,其在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的同时会倾向于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人为操纵利润,以掩盖自身权力寻租行为,最终必然对公司会计稳健性造成损害。首先,兼具自利性经济人和受托代理人双重身份的管理层,本能地具有利用手中职权进行寻租牟利的动机;其次,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所衍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管理层处于掌握更多企业经营信息的强势地位,一旦异常权力过于膨胀,其私欲将挣脱董事会的监督约束,因而具备选择不稳健会计政策、实施非理性经济行为的客观条件;最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非稳健会计政策选择和信息披露操纵等违规运作方法也为异常权力过大的管理层逃避处罚成本、掩盖不轨行为提供了足够的实施手段。假设2由此得证。控制变量方面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前文高度一致。

3.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分析。为验证假设3,以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为被解释变量、管理层权力(Power)为解释变量、机构持股(INSHold)为调节变量,运用模型3对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相关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

从表6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回归结果看,Adj_R2值为0.3082,远大于0.1,表明数据与模型3的拟合度良好,模型3的构建是合理的。同时,机构持股与管理层权力的交乘项(INSHold×Power)与公司会计稳健性(C_Score)之间的回归系数为-0.0481,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重仓持股、通过长线投资以获取长期利益的投资策略决定了其必然利用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资本规模优势,深度参与所投资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与内控监督,从根本上约束、抑制管理层利益至上的机会主义非理性决策行为,防范、遏制管理层财务舞弊行为和过度盈余管理动机。由此不难推断,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并相应加大了公司治理参与力度之后,企业管理层迫于来自机构投资者极具专业性且颇为强势的监督约束压力,会自觉收敛有损股东和投资者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会计政策选择方面也会更加趋向于稳健,假设3由此得证。控制变量方面得出的研究结论与前文一致。

(四)稳健性测试

为检验本文所构建模型的稳健性和研究结论的可靠性,还进行了如下的稳健性测试:在前文中采用CPS实际值减去CPS正常值得到的CPS异常值ResidualCPS,作为衡量管理层权力的指标,其合理性前文已作论述,但难免存在衡量偏差,故而借鉴Bebchuk等(2011)的研究方法,转而采用CPS实际值作为替代指标,重新代入三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前述研究结论一致,充分证明本文的模型和结论是稳健可靠的。

六、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选择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初始研究样本,对机构持股、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机构持股对管理层权力与公司会计稳健性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则其所投资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好。在机构投资者重仓持有某一上市企业的股份后,为确保如期获得可观的未来投资收益,机构投资者会倾向于参与该企业的公司治理,将风险预防和管控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重点就是监督和抑制管理层可能损害股东权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持和提高公司会计稳健性,使企业的各项投融资活动沿着平稳健康的轨道良性发展。

2.管理层异常权力越大,则其所在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越差。现代企业两权分离所衍生的委托代理冲突成为管理层以权谋私的基础动因,为掩盖实施过度投资和进行在职消费等利己行为对企业绩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出于增加自身薪酬收入的目的,管理层往往倾向于采取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人为操控公司利润,从而对公司会计稳健性造成不利影响。

3.机构持股的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管理层权力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负面影响。机构持股对于管理层异常权力的约束作用,能够显著抵消管理层权力对公司会计稳健性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作为专业投资机构,机构投资者在资金和人才方面都拥有较大优势,管理层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是否稳健难以逃过其“法眼”;慑于机构投资者主动参与公司治理后监督约束力量的加强,管理层往往也会收敛自身出于私利动机的机会主义行为,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也将大大减少,公司会计稳健性自然也随之得到提升。

(二)相关建议

1.完善公司内部治理,防范管理层异常权力过度膨胀。一是尽量避免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按照公司治理的设计原则真正实现监督权与管理权的分离,以便相互督促牵制。二是避免管理层任职年限两极化趋势。任职年限过短,可能使管理层急于博得股东赏识而急功近利;而任职年限过长,由于人脉积累和资源占有的双重原因,会使管理层异常权力急剧膨胀,可能滋生更多权力寻租问题。因而在管理层任职年限的把控方面要注意拿捏分寸,保持一个合理折中的任职年限结构状态。三是适当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高管薪酬与绩效挂钩、实施复合式股权激励模式等措施,来协调消弭管理层短期利益与股东长远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既赋予管理层干事创业的实权,又确保权力不至于膨胀泛滥,真正做到管理层权力“行之有道、用之有度”。

2.增大股东话语权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作用。机构投资者在人才、资金和信息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比中小投资者更有能力和条件辨别公司会计政策的稳健性和合理性。同时,机构持股前提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主动参与,也能够有效约束管理层异常权力的过度膨胀。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充分调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辅助实施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并保障其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充分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还要引导、鼓励机构投资者多做长线投资,成为上市企业长久收益的分享者,共同致力于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见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提高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认识,确保股东权益不受侵害。要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充分认识和发挥会计稳健性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限制和约束管理层损人利己的机会主义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对外披露机制,收窄管理层人为操控会计信息的空间,缓解和破除存在已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确保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稳健、真实。

Ahmed A.S.,Billings B.K.,Morton R.M..The rol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mitigating bondholder shareholder conflicts over dividend policy and in reducing debt cost[J].Accounting Review,2012(4).

Chen X.,Harford J.,Li K..Monito ring:Which institutions matter?[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11).

RamalingegowdaS.,YongYu.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nd conservatism[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2(3).

Steve.Institutional ownerships capital structure and firm perfomance[J].JournalofCorporate Finance,2012(8).

Bebchuk,Cremers,Peyer.The CEO pay slic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1).

赵亚莉,高成静.产品市场竞争、高管权力与信息披露质量[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4(11).

唐滢滢.女性高管与会计稳健性的相关性研究——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D].杭州:浙江财经大学,2014.

罗敏.管理层权力、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现代财经,2015(7).

孙光国,赵建宇.产权性质差异、管理层过度自信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4(5).

梅洁,杜亚斌.机构投资者改善信息披露质量的异质性行为研究——来自2004~2010年深市A股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6).

杨海燕等.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吗?——兼论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的差异[J].会计研究,2012(9).

李凯.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

张帆.高管权力、内部控制与会计稳健性[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顾振伟,欧阳令南.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猜你喜欢
稳健性管理层权力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计量
会计稳健性的文献综述
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银行信贷关系探析
高级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对公司债务杠杆的影响
权力的网络
Effect of Ammonia on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1-Methylnaphthalene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