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玮
(吉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吉林 长春 130000)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pndrome,APS)是一种由抗磷脂抗体引起的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S)作用在磷脂和(或)磷脂结合蛋白上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抗体,主要包括IgG型和IgM型的抗心磷脂抗体(anti cardiolipin antibody,ACA),狼疮抗凝物(lupus anticaguiant,LA)和抗B2糖蛋白1抗体(anti-B2-glycoprotein I,anti-B2-GP1)。多见于育龄期的妇女,本病容易导致病态妊娠及血栓形成。累积子宫胎盘会导致复发性流产、子痫前期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妊娠合并APS产生并发症的发生率约30%。然而,临床上约90%以上的妊娠失败包括复发性流产等均发生在没有接受过治疗的APS患者[1]。因此越来越受到妇产科医生的关注。
本文选取2016年01月~2018年01月期间,就诊于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诊断为APS出现反复流产的患者91例,并逐一填写《妊娠合并APS患者调查问卷表》。对这批病人在用药治疗后的剖宫产率率、发生血栓和子痫前期等数据做相应的对比并进行数据比对的分析,以P<0.05即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91例合并APS孕妇流产情况统计表
91例孕妇均于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50 mg/日,同时在尿妊娠试验阳性时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4000 IU。在治疗期间每3~4周监测一次抗磷脂抗体,转阴并持续1个月阴性停治疗药物。同时对所有治疗中的孕妇,每2~4周监测血小板聚集、D-二聚体、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监测。严格掌握孕妇用药情况。
91例妊娠合并APS孕妇中经药物治疗后有15例孕妇流产,占16.5%。
91例妊娠合并APS患者中经药物治疗后孕妇分娩活产儿76例,占83.5%。其中足月产儿59例,占77.6%,早产儿17例,占22.4%;15例为阴道顺产,61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80.3%。见表2。
表2 76例活产儿顺产率和剖宫产率比较
91例妊娠合并APS孕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孕妇9例,其中5例孕妇流产,流产率占合并下肢静脉血栓孕妇的55.6%。见表3。
表3 发生血栓妊娠丢失率和未发生血栓妊娠丢失率比较
91例妊娠合并APS孕妇发生子痫前期8例,其中2例足月产儿,一例孕妇24周终止妊娠,5例早产儿,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的62.5%。
(1)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并出现反复流产的孕妇经药物治疗后妊娠成功率明显提高。
(2)表明孕妇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发生血栓时妊娠胎儿丢失率明显提高。
(3)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发生妊娠子痫前期时易引起妊娠胎儿丢失,早产儿发生率明显提高。
(4)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剖宫产率明显提高。
妊娠合并APS的药物治疗目的是减少或清除孕妇血栓的发生风险,以及预防并减少孕妇子痫前期、胎盘早剥、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早产、甚至胎儿丢失等风险发生。国内外对APS的治疗药物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疗程以及疗效都存在差异,并且还存在一些副反应,如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感染、胎儿生长受限(FGR)、骨质疏松等[2-3]。
本研究主要通过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合并APS孕妇对于改善血栓状态,减少妊娠胎儿丢失为主要治疗方案[4]。阿司匹林抑制环氧化酶,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栓形成。因此改善胎盘内血液循环,提高妊娠成功率。低分子肝素与抗凝血酶3结合,使凝血活酶活性提高,增加抗凝血功能,抑制了胎盘血栓的形成,同时具有抗炎抑制补体激活等作用,增加了胎盘的血流量,改善孕妇血液循环,使血管血液流动平衡稳定,提高妊娠成功率。
据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的文献回顾,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于胎儿丢失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5],本研究分析证实了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可减少血栓发生,同时降低妊娠丢失率,改善妊娠结局。本研究结果也肯定了:低剂量联合治疗对预防早发型先兆子痫,改善改善胎盘血供效果,最终达到妊娠成功率,提高活产率的圆满结局。
妊娠合并APS若不给予正确管理,将严重影响母儿的生命。第14届国际APLA-obTF会议提出,由于现有关于妊娠合并APS的发病,不良妊娠结局和抗磷脂抗体等的临床认识,以及已发表的研究结果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6]。因此对于妊娠合并APS的孕妇必须要规范治疗和管理。并需要多学科医生共同协作管理,提高孕妇及胎儿的诊断率完善治疗,最大限度的降低孕产妇的病发症,保证母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