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专业标准视野下的学校发展规划①
——基于上海196位初中校长调查问卷分析

2018-03-13 09:25
现代教育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长办学问卷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的研究较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国外学校发展规划理念与实践、国内学校发展规划的现状与问题、学校发展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鲜有从校长角度出发去审视和探讨,而校长恰恰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201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2014年11月至2017年6月,笔者所在的“专业标准视野下的上海初中学校校长现状调查”课题组,以《标准》为理论框架,对196位上海初中校长就《标准》中对校长的六大专业要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校发展规划是《标准》的首项内容,也是问卷的核心部分之一,本文基于该部分的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调查问卷设计

“专业标准视野下的上海初中学校校长现状调查”针对上海初中学校现任校长展开,以问卷形式为主,座谈和个别访谈为辅。问卷紧扣教育部2013年颁布的《标准》进行设计。整套问卷共分为七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校长个人背景信息,如年龄、性别与学校所处区域等,第二部分到第七部分按照《标准》中“学校发展规划”“引领教师成长”“学校内部管理”等六大模块的内容进行设计,每个模块题量在10-15道题之间。问卷题目以封闭式为主,包含开放性问题。本文仅基于其中“规划学校发展”模块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二、受访校长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共抽取200位初中学校校长。在上海市教委和区县教育局的支持下,课题组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6份,有效率98.99%。有效样本人数为196位初中校长。经分析,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上海初中学校在不同层面间分布差异的实然情况,受访校长群体情况见表1。

表1:样本总体情况

从表1的样本总体情况可见,有效样本人数为196位初中校长,其具体情况如下:

其一,性别特征上,男性校长占55.6%,女性校长占41.8%,其中有2.6%的未作答;

其二,年龄构成上,40至50岁初中校长占半数以上,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的35岁,平均年龄49.9岁,标准差6.86;

其三,学历层次本科占84.2%,专科仅为0.5%,但研究生比例只有14.3%,说明校长学历层次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未作答的占1%;

其四,校长任职年限以3年为一个区分段划分,任职年限低于3年的比例略高于其他组别,说明新入职的校长比例较高,队伍呈现年轻化,未作答的占1.5%;

其五,校长职级的初、中、高级分布比例均衡,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开展普教系统校长职级评审和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人[2012]56)对中学校长职级初、中、高、特的比例设定2:4:3.5:0.5基本相符。未作答和无效复选的比例较高,分别是14.8%和6.6%,说明新旧职级制度交替之际,有校长还未熟悉新职级分类;

其六,学校性质、区域和类型分布情况详见表1,其中学校区域和学校类型上未作答的分别占8.2%和1%。

三、调查结果

(一)校长认为规划应反映或符合何方意愿

本题旨在调查校长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价值的认识程度,题干是“学校发展规划最应该反映或符合何方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校长认为规划反映了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173位,88.27%),并且符合全体教师的发展意愿(155位,79.08%),一半左右的校长认为符合上级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106位,54.08%),不到三分之一的校长认为应该吸收同类标杆学校的成功经验(64位,32.65%)。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任职年限较长的校长(r=0.15)更注重“符合全体教师的发展意愿”,同时也反映出,校长认为学校发展规划无法同时兼顾校长、教师、上级政策规定和文件精神、同类标杆学校的经验等四个方面(Cronbach raw alpha=0.31)。这说明校长尚未意识到学校共同体在规划过程中的协同价值,对于政策文本在规划中的指导价值和标杆学校的先进规划经验的认识也有待于提高。

(二)校长对办学特色的清晰程度

本题旨在调查校长对学校办学特色的清晰程度,是一道开放性题目,题干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发展特色”。在回收的196份有效问卷中,共有167位校长填写了这道题,占比84%。对167位校长的答案利用质性研究软件进行分析发现,更多的学校开始重视个性发展,将培养学生的快乐、阳光这些积极正面的性格要素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见表2)。但本道题目同时也反映出校长们存在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混淆不清的问题。例如有的校长写的办学特色是“为民而立”,有的是“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有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有的是“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资源,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事实上,办学特色是一个学校已经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状态特征,不同于办学宗旨或者办学定位。本题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校长们对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重要概念尚未足够明确。

表3:校长对本校办学特色的概括

(三)校长认为谁对学校发展规划影响最大

本题旨在调查校长能否认识到规划需要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人人都是规划主体。题干设计为“校长认为哪些人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影响力最大”。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校长认为学校领导层(139位,70.92%)、校中层领导(145位,73.98%)和普通教师(117位,59.69%)的影响力较大,将近半数的校长(91位,46.43%)认为专家的影响力较大,而大多数校长认为家委会(138位,70.41%)、上级教育行政部门(149位,76.02%)和学生(128位,65.31%)的影响力不显著。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不同利益群体影响力的一致性处于一般水平(Cronbach raw alpha=0.5),其中,公办学校的校长(r=-0.17)更有可能会认为学生的影响力稍大。由此可看出,规划过程中“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比较明显,校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比较明显,而“自下而上”的民主规划方式不够充分。

(四)校长熟悉哪些与规划相关的政策法规

本题题干为“校长对哪些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等比较熟悉”。问卷结果显示,185位校长(94.4%)表示与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的比较熟悉,7位校长(3.6%)表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传达的比较熟悉,4位校长(2%)表示对于在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中被强调的比较熟悉,而“对自己主动学习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比较熟悉”的选项,没有校长选择。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任职年限较短的校长(r=-0.16)更有可能对在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中被强调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比较熟悉。但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位校长选择对自己主动学习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比较熟悉,由此可见,校长主动学习法律法规积极性不足,校长依法办学的认识水平尚需提升。

(五)校长认为哪种交流与学习渠道效果最好

《标准》要求,校长应把握国内外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校长办学的成功经验。对于学习交流渠道的效果,校长们的感受存在差异性。72位校长(37.31%)认为国内外实地考察、交流的效果最好,48位校长(24.87%)认为书籍、报纸、杂志阅读的方式最好,36位校长(18.65%)认为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最好,32位校长(16.58%)认为网络平台最好。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郊区学校的校长更认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来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而城区学校的校长则更愿意通过国内外实地考察、交流来了解。这也说明郊区学校的校长对外考察机会不多,而城区学校的校长培训渠道较多,对各种形式的培训认可度不高。

(六)校长对制定规划方法技术的掌握情况

《标准》要求,校长应熟练掌握多种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方法与技术。通过调查发现,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校长最熟悉的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总体上看,最擅长SWOT分析方法(Superiority,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的校长相对较多(55位,28.21%),其次是个别访谈法(45位,23.08%),再次是优先事项排序(33位,16.92%)和问卷法(34位,17.44%),擅长头脑风暴法(18位,9.23%)和校史分析(10位,5.13%)的校长相对较少。校长们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方法与技术掌握的种类比较单一、分散,对制定学校发展规划需要的SWOT法、优先事项排序、校史分析法等熟悉掌握的人数均比较少。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公办学校和城区学校的校长在发展规划的技术掌握方面表现较好,公办学校的校长更多擅长SWOT法和校史分析法,城区学校的校长更多擅长问卷法和SWOT法。

(七)校长对规划实施的监测是否科学

《标准》要求既重视规划文本的制订,又重视规划的实施过程,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定期的监测评估。调查发现,较多学校会在规划中期(131位,66.84%)或者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学期或学年结束时(118位,60.2%)进行检查,半数左右的学校会在规划实施末期(89位,45.41%)或者规划实施过程中不定期(96位,48.98%)进行检查。总体上说,学校倾向于采用一种类型的时间节点对规划进行检查、修订和完善(Cronbach raw alpha=0.07),特别是规划实施中期进行检查的学校一般不会再采用不定期检查(r=-0.2)。唯一的例外是,在规划实施中期进行检查的学校也倾向于在规划实施末期进行检查(r=0.4)。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城区学校的校长(r=-0.18)和年龄较大的校长(r=0.17)会更多地“在规划实施中期和规划实施末期进行检查”,更为符合《标准》对于定期检查规划实施情况的要求。这同时也表明初中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缺少有力的外部评估,更多的是倚重内部评估,因此,校长对实施监测技术的掌握程度就会带来较大影响。

(八)校长主要重视哪些规划内容

本题旨在了解校长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比较重视的内容。72位校长(37.73%)强调形成办学特色,59位校长(30.1%)强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3位校长(16.84%)强调聚焦课堂教学,26位校长(13.27%)强调发展素质教育。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郊区学校的校长会更加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映出郊区学校师资水平提升依然是校长最为关注的问题。另外,也反映出不同地区的学校对规划内容的看法不一,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

(九)校长优先支持哪些内涵发展项目

规划可以通过各种项目来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本题旨在调查校长会选择哪些项目优先规划,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问卷显示,85位校长(43.81%)认为应该优先支持最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67位校长(34.54%)认为应该优先支持最能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项目,22位校长(11.34%)认为应该优先支持最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项目,20位校长(10.31%)认为应该优先支持最能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很多校长对内涵发展项目的理解不一,有些重视办学特色,有些重视课堂教学,有些重视课程改革,有些则重视队伍建设。尽管郊区学校的校长在规划中更加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然而并没有在规划中更多设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项目。

(十)校长是否在规划中关注农民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等群体的利益保障

《标准》要求,校长应将农民工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纳入发展规划中。但问卷显示,196位作答的校长中,只有54位校长(27.55%)表示已经将相关内容单独列入学校发展规划,84位校长(42.86%)表示没有单独列出,但将相关内容融入到发展规划其他内容当中,还有54位校长(27.55%)表示尽管在日常工作中会考虑到,但是规划中没有列入。由此看出,大部分校长在发展规划中未能单独考虑到农民工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学生群体问题。

结合校长背景信息来看,公办学校和郊区学校更有可能关注农民工子女、家庭贫困学生等群体,并将此类弱势群体学生利益保障专门列入学校发展规划。

四、问题与建议

(一)将受访校长看成一个整体

1.关于“为何规划”

《标准》要求校长要深刻认识到规划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规划学校发展是为了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而问卷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校长未能认识到规划的目标应该是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未能认识到规划反映的是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发展意愿。另外,《标准》要求,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是为了更好明确学校办学定位,办出学校特色。而问卷反映出校长们对办学特色的认识不够清晰,这将不利于学校发展规划中对愿景的确定,从而进一步影响学校发展规划文本的针对性和实施的有效性。[1]

2.关于“谁来规划”

规划应凝聚师生智慧,建立学校发展共同目标,形成学校发展合力,即学校发展规划需要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参与,确立“人人都是规划主体”的观念,人人参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2]但问卷反映出大部分校长过于重视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和校领导对于发展规划的作用,甚至部分校长还认为规划是专家的事。总体来看,校长们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生和家长、社区代表重要作用的问题。

3.关于“怎样规划”

《标准》要求校长应掌握学校发展规划相关知识和技术。问卷反映出校长学习与规划相关政策知识的主动性较低,并且掌握的范围仅限于工作中用到的,比较狭隘;校长们对于学习国内外学校改革发展经验的渠道的认同度不一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校长在与规划制定有关的方法和技术的掌握上比较单一,对于制定和实施、监测学校发展规划的技术方法掌握有限。

4.关于“规划什么”

《标准》要求,中小学校长要树立系统思维,对学校全方位工作进行规划。问卷反映出很多校长对规划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认识不到位,规划内容不太一致,这说明本市政府部门亟需出台学校发展规划指南。部分校长在制定发展规划时没有专门考虑弱势学生群体的内容。一方面,这并不能说明学校完全忽视了弱势学生群体的发展,从某种角度恰恰正说明了学校把这些弱势群体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部分学校校长对该学生群体的重视不足,不利于教育公平的推进,值得引起重视。

5.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校长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几个核心方面的认识与实践均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之间又环环相扣,互为因果。正是因为校长对“为何规划”的认识不够,不能真正理解规划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从而影响了校长对“谁来规划”的认知,以至于未能组织一个合理完善的规划参与者团队,而对“为何规划”的认识不足和规划参与者的缺失,又直接影响了校长对“怎样规划”的掌握,从而最终影响到了规划的内容。由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校发展规划理论成果作为校长培训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发展规划不仅是值得研究的教育理论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次调查表明,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校长对于学校发展规划的核心问题认识还不清晰,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论成果未能指导校长实践。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尽快出台学校发展规划指南,或者设计一套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学校发展规划教程,将此项内容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类校长培训中。

第二,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初中学校发展规划的创新性指导。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在中小学逐步推行学校发展规划,至今已经历经四至五轮、甚至进入第六轮的发展阶段,而调查显示部分校长在发展规划的相关知识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在对校长的访谈中获知,教育管理部门对规划的督导和检查,依然是按照第一轮规划的要求来进行,在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长规划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建议教育管理部门积极探索,不断改进,能够根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对学校发展规划提出更有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指导性意见与要求。

第三,上海初中校长仍需提升自身的顶层设计能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职业发展途径基本上都是从一线教师晋升,学科教学方面的业务能力突出,但管理经验有待积累,大局观有待提升,因而也导致了对学校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认识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监测落实。建议校长在工作中有意识加强主动学习,突破原有学科一线教师的视野,提升自身的顶层思考与顶层设计能力。

(二)将受访校长看成不同群体

问卷中对校长的背景信息设有问及年龄、性别、任职年限、学校所处城区还是郊区、学校是民办或者公办的题目,结合校长背景信息在对所回收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以下几个较为显著的问题:

1.郊区学校校长在规划方面相比城区校长处于劣势

在规划的制定和监测技术方面,城区学校校长掌握的方法更多元,监测规划的时间节点更加科学;在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渠道上,郊区学校的校长国内外实地考察机会较少,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来了解;在规划内容上,郊区学校的校长更加重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却没有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优先支持项目,在访谈中校长们表示,虽然重视教师队伍水平提升问题,但靠本校来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存在能力有限、资源不足等问题。此外,尽管郊区学校相对于城区学校会更关注弱势群体学生问题,符合了《标准》要求,却更加反映出农民工子女、家庭困难学生这部分生源主要集中在郊区学校。

2.新任校长和年轻校长对规划核心要素的认识和掌握不足

在规划的目的和价值的认识方面,任职年限短的校长相比任职年限较长的校长存在差距;在规划的实施监测技术方面,年龄较大的校长实施监测的时间节点更科学合理,年轻校长实施监测的时间节点随意性较强;但同时问卷也反映出,在规划相关知识学习渠道方面,任职年限较短的校长对在各种形式的校长培训中被强调的知识更加熟悉,而任职年限长的校长主要是依靠经验性认识。

3.民办学校校长在规划方面的表现不如公办学校校长

在规划的参与主体上,公办学校的校长的认知更加到位,更有可能会认为学生的影响力稍大;在制定规划的技术上,公办学校的校长掌握的方法更多元,更擅长规划需要的SWOT法;在规划需要的经验学习和交流方面,民办学校的校长更多地是通过网络平台来了解,而公办学校的校长则更有可能通过国内外实地考察、交流来了解;在规划的内容上,公办学校相对于民办学校会更多地重视弱势学生群体问题。如前所述,公办学校校长在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方面更加规范、更加科学,与《标准》的相关要求更加契合。

4.相关建议

结合以上对不同群体校长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给郊区学校校长更多有针对性的支持。问卷反映出的郊区校长在规划方法、学习渠道、规划内容方面与城区校长之间的差异,恰与义务教育发展阶段呈现出的城郊差异相契合。郊区学校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方面的不足,也反映了郊区学校在实际办学中面临的困难。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方法技术培训、赴国内外交流机会、教师专业发展、困难学生资助等方面给郊区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

第二,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初任校长培训中强调学校发展规划相关内容。调查显示,尽管新任校长和年轻校长与任职年限长的校长相比,在经验性知识方面存在欠缺,对规划方面几个核心问题的认识亟待提升,但也同时显示该群体更能接受各种校长培训中传达的信息,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考虑到该群体的这一特点,在初任校长培训中增加和强调学校发展规划相关内容。

第三,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校长加强学校发展规划方面的相关指导。尽管民办初中学校在生源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在办学方面也有一定特色,但调查反映出该群体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考虑到学校发展规划对保证办学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对民办学校的发展规划提供帮助与加强督导。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调查对象尽管是上海的初中校长,但所反映的问题却并不仅仅上海初中学校独有,而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存在于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的管理实践中,应引起我们的深层次思考。

[1][2]陈建华.中小学发展规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6、21-22.

猜你喜欢
校长办学问卷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问卷网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